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310|回复: 0

东师17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2 (随机)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86
发表于 2017-11-12 13: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德育原理17秋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得分0东北师范大学为随机作业
详情请咨询QQ或微信515224986获取更多答案资源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不符合中小学德育管理组织机构设置要求的是()。
A.从学校及其德育管理的整体出发
B.必须实行二级制结构系统形式
C.坚持效率原则
D.从实际出发
满分:3分
2.健全的班集体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必要手段,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全面发展,转化和教育学业不良、思想品德后进的个别学生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前提条件
D.基础条件
满分:3分
3.我们国内和国外关于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大多采用的模式是()。
A.结构迁移说
B.螺旋循环说
C.阶段连续说
D.社会适应说
满分:3分
4.不属于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基本内容的是()。
A.自觉纪律教育
B.道德教育
C.宗教教育
D.民主和法制教育
满分:3分
5.德育是不同于其它各育(智育、体育等)的基本标志,对实践上正确把握“什么是德育”至关重要,其实施特点体现着德育的()。
A.“教化之性”
B.情感性
C.渗透性
D.陶冶性
满分:3分
6.关于原始社会德育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德育具有阶级性
B.原始德育具有融合性
C.原始德育的内容简单
D.原始德育的手段简单
满分:3分
7.本书的编写者对德育概念的理解包括狭义的和广义的,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德育即是指()。
A.道德教育
B.思想教育
C.政治教育
D.价值观教育
满分:3分
8.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A.教育过程
B.教学过程
C.工作过程
D.自我发展过程
满分:3分
9.教学教育性的必然性和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也说明:教学中的德育,更多的不是“渗透”问题,而是对教学中德育因素给予重视、利用和()的问题。
A.挖掘
B.启发
C.选择
D.提取
满分:3分
10.社会意义上的德性概念,不仅指公民德性,也包括
A.公共德性
B.国家德性
C.体制德性
D.本质德性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我国德育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A.运动化
B.活动化
C.开放化
D.情感化
满分:3分
2.现实当中有些学校对教学的德育地位和功能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忽视教学的德育地位和功能,使教学的德育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主要表现在()。
A.在研究部署德育工作上重活动,轻教学
B.德育(活动)过程往往独立于教学之外
C.只注重德育管理人员和班主任的作用,不注重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作用
D.有些教师习惯于“经师”之道而缺少“人师”之功
满分:3分
3.要使德育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今时代体现新的活力,除了要有德育价值意识(关于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德育引导意识、德育整体意识外,还应确立的德育意识是()。
A.德育改革意识
B.德育开放意识
C.德育效益意识
D.环境陶冶意识
满分:3分
4.下列选项中属于德育管理内容的是()。
A.德育队伍管理
B.德育规章管理
C.德育途径管理
D.德育环境管理。
满分:3分
5.德育过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知、情、意、行的关系,即要努力做到
A.要重视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B.各个要素之间不能简单地相互代替
C.要注意知、情、意、行全面培养
D.从实际出发确定教育重点
满分:3分
6.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学生成长的空间来说有()。
A.自然环境
B.社会环境
C.家庭环境
D.学校环境和班级集体环境
满分:3分
7.要使教学在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书的编写者认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
A.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
B.建立有利于加强教学中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导向机制
C.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和示范作用
D.重视教学中德育问题的科学研究与规划
满分:3分
8.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甚至很不一致,往往导致人的品德表现出现哪些情况?
A.“表里不一”
B.“有热情无常性”
C.“说到做不到”
D.“品德两重性”
满分:3分
9.说理法能以科学的理论逻辑和雄辩有力的事实,使学生系统掌握各种思想品德要求、准则,消除学生思想认识的障碍,分清是非,增强品德言行的理智性,在运用该方法是需要注重把握的问题有()。
A.要注意说理要有民主性
B.说理要有针对性
C.说理要有真实性
D.说理也要生动有情,富有感染力
满分:3分
10.强调管理教育中的激励性强化,是许多教育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共识,许多教育者对此有着深切的认识,它的必要性主要在于()。
A.激励是调动人的工作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要因素
B.激励本身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
C.对人的激励常常包含着对人的某方面的某种肯定或赞赏等,增强人发展的自信。
D.重视激励,也是古今中外教育一直比较重视的教育方式和传统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德育工作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且常常带有矛盾性。要使德育产生良好的效应,不仅要强化德育工作人员的德育意识和效益观念,还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态和制度来控制和调节德育工作所涉及的各种因素。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3.在学校教育中,以班级为主要形式的教学集体,蕴含着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和巨大的教育能量,是学生社会性和个性和谐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4.“一元”主导,多元并存,意味承认“一元”以外的多元存在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含有一定的积极价值,它们在社会的某一方面或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具有它存在的价值。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5.日常的整体教育,是以德育为专门的目的,其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的作用是不巨大的,其对青少年德行的养成具有直接、系统、全面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6.品德评价的方法有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慎独(即在无人监督和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思想道德要求规范自己、反省自己)等等。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7.造就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是为了什么,这些构成了道德的功能取向问题。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8.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离不开一定的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德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往往离不开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为依据,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约、影响德育效果大小高低重要因素。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9.在实际上,知识的内化程度和知识素养对人理解思想道德要求,对人道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道德情感的升华并并具有多大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0.德育虽然是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具有的特点是不变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1.教师尊重关爱学生之所以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它有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2.事实证明,各种各样的“德育程序”或“德育操作阶段”的实践模式,除了显现自身的操作特点外,都不是经常有效的,即使是有影响的教育模式,也往往被实践证明不是最为有效的,他们所确立的操作程序总是在千变万化的现实中显得僵化。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3.德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它的进行和发展不需要社会生产为之提供的物质条件,仍然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对社会生产表现出间接和直接的影响作用。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4.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不只反映受教育者自身内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重要的是反映教师和青少年的双边活动过程。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5.品德内化是德育的目的,它是外在的社会价值因素与人内在心理相互结合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6.德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德育目标是整体教育所要边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构成教育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要求的具体化。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7.对他人的尊重性、关心性、理解性、体谅性的缺失,也就意味着人性的匮乏。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8.从思想品德形成的基本要素来看,良好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其中,由意到行的转化是思想品德形成的根本问题。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19.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20.物质决定论把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作为百姓道德自觉、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但把社会的是否稳定视为单纯的物质利益的结果,把物质和精神关系绝对化,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A.错误
B.正确
满分:2分

更多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7 15:46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