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0|回复: 0

西南大学网院[0797]《心理学教学法(方法论)》在线作业资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5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8878
发表于 2017-7-25 16: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欢迎您!%E9%BB%84%E5%8D%8E同学学号:W16205701236002答案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制定心理教育学段教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最合理的说法是
1.F.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促进学生跨越式超前发展
2.超越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发展可能,促进学生超前发展
3.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应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发展可能
4.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超越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发展可能
2、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1.B.经验性
2.内部性
3.变化性
4.(相对)持久性
3、心理教育课教学过程的“反思”环节的操作要领是:
1.教师审视自己,为学生“现身说法”
2.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3.师生一起进行自我审视,老师带头反思自己,为学生反思树立榜样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反思学生自己在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差距和不足
4、4.对于心理教育主要目标的同时(伴随)目标,最为完整准确的表述是:
1.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2.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3.有浓厚的体育兴趣,有健康的身体素质
4.有全面和谐发展的智、体、劳、美、德等整体素质
5、5.据《尚书》记载:“?,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对此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1.舜要求蘷对后代进行经典教育和音乐教育
2.舜要求蘷选用经典音乐对后代进行行为举止教育
3.舜要求蘷用典乐对后代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4.舜要求蘷用典乐对后代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6、4.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学习共有的特点是:
1.以直接经验为主、能够观察学习、具有主动性
2.可以语言为中介、能够观察学习、能够学习间接经验
3.可积累直接经验、也可学习间接经验、有模仿学习能力
4.以间接经验为主、以语言为主要中介、具主动性与接受性
7、心理健康标准“精英思路”的主要代表是:
1.马斯洛的“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
2.生活适应标准
3.社会规范标准
4.身心成熟标准
8、
关于马斯洛“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的本质的说法,以下不正确是:
1.是一种发展标准
2.人本主义的个人本位标准
3.“自我实现者”标准
4.“良好适应者”标准
9、
关于心理健康的生存适应标准和发展标准的关系,合理的说法是:不可调和、相互对立不能统一的标准。
1.不可调和
2.相互对立
3.相互对立,不能统一
4.可以统一,也应该统一起来
10、
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精英思路”在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强调:
1.尽可能地适应环境
2.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
3.张扬个性
4.“我行我素”
11、
以下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精英思路”所强调的是:
1.开掘最大身心潜力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2.着眼于个人与社会发展
3.冀求最有价值地创造生活
4.追求对社会的良好适应与最和谐共处
12、
心理健康标准“众数原则”的主要代表有:
1.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生活适应标准、身心成熟标准等
2.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生活适应标准、身心成熟标准等
3.统计学标准、社会规范标准、发展标准、身心成熟标准等
4.统计学标准、个人本位标准、发展标准、身心成熟标准等
13、
马斯洛“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其据以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是:
1.少数个性独特的、个性发展最充分者的心理特质
2.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文化潮流者的心理特质
3.自我实现的内在本性发展最充分的真正的心理健康者的心理品质
4.与社会融合最好、社会适应良好者的心理品质
14、
心理健康标准的统计学标准的理论基础是: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均值为标准划分正常、异常。
1.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中值为标准划分正常、异常。
2.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峰值为标准划分正常、异常。
3.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任选一值为标准划分正常、异常。
4.以正态分布理论为基础,以均值为标准划分正常、异常。
15、
马斯洛“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的实质是:
1.以社会多数人共有的心理品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2.以少数个性独特者的心理特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3.以少数自我实现者的共有心理特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4.以社会适应良好者的共有心理品质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
16、
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的实质是:
1.属于社会本位标准。
2.属于个人本位标准。
3.属于人本主义标准。
4.属于发展标准
17、
5.心理健康的终极目标是:
1.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成为自我实现者。
2.消除心理疾病
3.使受教育者心理素质全面发展
4.培养健全的人格
18、理想的完美的心理健康标准应该是:
1.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
2.发展标准
3.生存标准、生活适应标准
4.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的结合
19、
8.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渠道应是:
1.学校心理咨询
2.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
3.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教育
4.校园文化活动
20、
2.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的理论假设是:
1.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
2.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是不正常的。
3.只有少数社会成员的心理行为才是正常的。
4.只有自我实现者的心理行为是正常的。
21、
1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的实质是:
1.发展标准
2.个人本位标准
3.适应标准或称生存标准,也是一种社会本位标准
4.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相结合的标准
22、
7.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强调:
1.能动地适应环境,主动地改造环境
2.无条件适应环境,绝对顺从社会世态和社会主流文化
3.把生存、发展结合起来
4.引领社会文化,改造社会环境
23、心理健康标准“众数原则”的基本立足点(基本立意)是:
1.立足于个人生命存在,追求最有利于保存和延长生命
2.追求个性化
3.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4.立足于自我实现,追求成为自我实现者
24、以下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的是:
1.统计学标准
2.社会规范标准、生活适应标准
3.身心成熟标准
4.马斯洛尖端样本统计学标准
25、心理教育的基本目标是:
1.有优良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整体心理素质)。
2.身体健康
3.道德素质优良
4.成为自我实现者
26、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学习独具的基本特点是:
1.可积累直接经验也可学习间接经验、可通过语言学习、有模仿学习能力。
2.以间接经验为主、以语言为主要中介、具有主动性和接受性。
3.可学习间接经验、可通过语言学习、有模仿学习能力。
4.可积累直接经验也可学习间接经验、以观摩学习为主。
27、关于心理教育各学段目标及其设计要领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1.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应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发展可能。
2.心理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所以各发展阶段可以是同一个教育目标。
3.因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发展可能各不相同,所以各学段的心理教育目标完全不同。
4.对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其心理教育目标应完全一致。
28、关于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育的关系,最合理正确的说法是:
1.心理教育可以辐射、渗透到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育之中,能同时促进其他素质的整体提高。
2.心理教育包含在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育之中
3.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育可以渗透、辐射到心理教育之中,同时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4.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劳等其他各育平行并列,互不交叉
29、以下关于“教材”和“课本”的说法,不恰当的是:
1.“教材”本指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承载和传输教学信息的软硬载体的总称;“课本”即“课程的文本”(教学信息的书本传呈形式),是最普遍常用的一种承载教学信息的基本载体,故人们往往把课本简称为“教材”。
2.课本是教材,但教材应不仅是课本。
3.课本就是教材,教材也就是课本。
4.课本是教材,教材包括课本,以及其他教学信息载体形式。
30、关于“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最合理的说法是:
1.“心理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
2.“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3.“心理教育”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构成。
4.“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本质上是同一个概念。
31、我国最早明确提出心育问题,并较系统地阐述心理教育有关问题的学者是:
1.蔡元培
2.王国维
3.班华
4.燕国材
32、心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1.使受教育者能够顺从社会主流文化,良好地适应社会
2.使受教育者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
3.身心健康
4.成为自我实现者
33、以下对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的表述,最全面的是:
1.智力训练及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意志及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性格教育等
2.智力训练及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性格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等
3.情感教育、意志及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性格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等
4.智力训练及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意志及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性格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等
34、理想的完美的心理健康标准是:
1.生存标准
2.发展标准
3.生存标准与发展标准的结合
4.人本标准
35、据《尚书》记载:“?,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对此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1.舜要求蘷对后代进行经典教育和音乐教育
2.舜要求蘷选用经典音乐对后代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3.舜要求蘷选用经典音乐对后代进行言谈举止教育
4.舜要求蘷用典乐对后代进行健全人格教育
36、以下最为完整地含括了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的是:
1.智力训练及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亲子关系指导、性格教育、青春期教育及性心理健康教育等
2.思维训练及记忆方法指导、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性格教育、防止早恋教育等
3.情绪智力训练、意志品质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交友指导、性格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4.智力训练、学习方法指导、情感教育、耐挫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发展指导、同学关系指导、性格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等
37、以下不属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标的是:
1.维护和增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
2.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
3.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品质和谐(人格健全)发展
4.促进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
38、我国最早明确提出心育问题,并较系统地阐述心理教育有关问题的学者是:
1.燕国材
2.班华
3.蔡元培
4.王国维
39、对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思想的解读,比较确切的是:
1.对知识的认知,不如对知识的爱好;爱好知识,不如爱好音乐
2.知道学习不如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不如快乐学习
3.认知教育不如兴趣教育,兴趣教育不如情感教育
4.孔子实际上在此提出了利用兴趣教育与情感教育促进学习效果的命题
40、心理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1.治疗心理疾病,塑造健康身心;提高智力商数,培养高尚道德
2.医治心理创伤,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坚强意志,陶冶高尚情操
3.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和谐,培养健全人格
4.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和谐;提高智商情商,培养审美素质
41、下列关于“心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同提法之间关系的观点,最为合乎实际的合理说法是:
1.“心理教育”是泛指;“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心理健康和矫治心理疾病;“心理素质教育”旨在进行心理素质的训练。
2.“心理教育”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
3.从强调“心理教育”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功能及目标的角度,被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从强调其“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功能及目标的角度,又被称之为“心理素质教育”。
4.学校心理辅导又称学校心理咨询;学校心理教育主要应该通过心理咨询而不是课堂教学方式来实施;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也被称为心理素质教育。
42、心理教育的基本价值是:
1.治疗心理疾病,塑造健康身心;提高智力商数,培养高尚道德
2.医治心理创伤,促进身体健康;培养坚强意志,陶冶高尚情操
3.维护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和谐;提高智商情商,培养审美素质
4.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和谐,培养健全人格
43、心理教育课教学过程的“反思”环节的操作要领是:
1.教师审视自己,为学生“现身说法”
2.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教学的问题和不足
3.师生一起进行自我审视,老师带头反思自己,为学生反思树立榜样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反思学生自己在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差距和不足
44、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案的关系是
1.教学设计也叫教学方案设计,就是撰写讲稿的过程
2.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设想、计划,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中所用的书面讲稿
3.教学设计是课前进行的计划工作,教学方案是课后进行的记录工作
4.教学设计也叫教学方案设计,即对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规划;教案撰写就是把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
45、关于学校心理教育的课程(途径、载体)体系构成中各课程(途径、载体)地位关系的说法,合理的是
1.A.德智体美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教育应是基本途径和主渠道
2.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应是基本途径和主渠道
3.专门的心理教育核心课程应是基本途径和主渠道
4.校园文化活动和环境的潜在教育应是基本途径和主渠道
46、心理教育课教学过程的“回归(小结)”环节的操作要领,最合理的是
1.C.整合本课知识,回扣教学主题,促进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并提示重心
2.D.小结知识,强化重点,促进知识全面化、系统化
3.纵横联系相关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
4.小结本课知识,回扣教学主题,防止跑题、偏题
47、与计算机辅助的多媒体教学相比,粉笔、黑板、挂图等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和长处是
1.形象性、直观性、自主性、大容量
2.声像可同步、信息量适度、互动性强、观赏性好
3.经济性、简便性、临场性好、互动性强
4.声像同步、呈现快速、互动性强、资源可复用性强
48、心理教育课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之一是要具体明确,以下不属于目标设计的具体明确的要求的是
1.E.落到学生发展的具体行为上
2.可测查、可训练、可实现
3.具可操作性
4.具有发展性
多项选择题
49、学校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有:
1.心理教育课程的专门教育,
2.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
3.德智体美各学科课程的渗透教育,
4.寓于校园活动的活动教育,
5.校园软硬环境的熏染教育
50、运用心理健康标准和判断心理健康与否,需要注意心理健康的哪些特性?
1.心理健康水平的连续性,
2.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3.心理健康状态的持续性,
4.心理健康标准的动态变化性,
5.心理健康特征的社会文化性
5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有:
1.维护和增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
2.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
3.促进受教育者个性品质和谐(人格健全)发展
4.促进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5.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52、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学习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1.以间接经验为主
2.以语言为主要中介
3.具主动性与接受性
4.有模仿学习能力
5.可积累直接经验
53、学校心理教育的课程(载体)体系的基本构成有:
1.心理教育专门课程
2.心理咨询与治疗
3.德智体美各学科课程的渗透心理教育
4.寓于心理教育于各种活动的活动教育
5.校园软硬环境的熏染教育
54、学校教育情景下的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本关系有:
1.教学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的统一
2.教因为学而存在
3.“怎么教”从根本上取决于“怎么学”
4.教应主导着学,学也反映、修正着教
5.教学是教师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主观题
55、
简述课堂教学主板书内容设计的基本要领
参考答案:
1、主板书呈现教学主要内容,置于显要位置;
2、切合原意;
3、关键信息在;
4、逻辑清晰;
5、简明扼要。
56、请简述确定心理健康标准的“众数原则”。
参考答案:
57、“凡民之事,莫不出于礼”(《新唐书&#8226礼乐志》);“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礼记&#8226曲礼》);“礼所以修外”“乐所以修内”(《礼记&#8226文王世子》。请对这些观点的给予简要的解读。
参考答案:
我国西周时,礼乐是重要教育内容之一,也是社会教化的重要手段;
说明中国先人早就懂得了礼(规范行为)乐(陶冶心灵)结合、互为表里的道理;
实质上是强调要内在的心理教育与外部的行为规范相结合,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58、乐舞教育是我国氏族公社时期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据《吕氏春秋&#8226古乐》记载:“昔陶唐氏之始,……民气閼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乐舞以宣导之。”
请对以上记载从心理教育角度予以解读。
参考答案:
乐舞是专为促进身心健康而创制的,乐舞教育既是身心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又是身心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早在“陶唐氏之始”的尧时代,中国人就懂得了身心互动的道理;
乐舞教育是对身心互动原理的认识及运用,乐舞教育是运用身心互动原理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
59、当代心理健康观包含哪几个要点?
参考答案:
1、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况
2、内部身心的和谐谐调,
3、外部行为的良好适应,
4、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
5、没有心理疾病。
60、当代心理健康概念的基本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
参考答案:
A、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况;(1分)
B、内部身心的和谐谐调;(1分)
C、外部行为的良好适应;(1分)
D、身心潜能的充分发挥;(1分)
E、没有心理疾病。(1分)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2-31 05:3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