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784|回复: 0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2答案资料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240
发表于 2017-6-22 19: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2-2


一、单选题:
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离开物质主体谈运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不可知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指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辩证法所要求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事物的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事物的发展,总是从破坏“度”的界限开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二、多选题:
11.认识事物的最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一切可知论都是唯物论。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哲学的党性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对立。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现实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事物的内容是指(    )。          (满分:3)
    A. 各种现象联系的总和
    B. 事物诸要素的结构方式
    C. 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D. 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2.“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这是(    )。          (满分:3)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诡辩论的观点
    D. 折衷主义的观点
3.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变化是指(    )。          (满分:3)
    A. 事物的量变
    B. 事物的质变
    C. 事物的一切量变和质变
    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一种(    )。          (满分:3)
    A. 相对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5.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过:“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句话是一种(    )。          (满分:3)
    A. 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相对主义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三、判断题:
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或然率就是对(    )。          (满分:3)
    A. 可能性在质上的科学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科学说明
    C. 可能性在质量结合上的科学说明
    D. 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科学说明
7.现实性是指(    )。          (满分:3)
    A. 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B. 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C. 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
    D. 可能性的总和
8.系统论科学出现的意义在于它(    )。          (满分:3)
    A. 高于唯物辩证法
    B. 扬弃唯物辩证法
    C. 代替唯物辩证法
    D. 丰富唯物辩证法
9.事物的联系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    )。          (满分:3)
    A. 联系构成运动
    B. 先有联系后有运动
    C. 运动构成联系
    D. 联系和运动完全等同
10.现实可能性是指(    )。          (满分:3)
    A. 现实中有充分根据和必要条件的可能性
    B. 现实中虽有一定根据,但根据尚未充分展开的可能性
    C. 目前尚未实现,将来可以实现的可能性
    D. 实现的可能性
1.“公有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是因为(    )。          (满分:4)
    A.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B.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C.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 否认真理的有用性
    E. 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2.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现象的重要途径,其性质和意义在于(    )。          (满分:4)
    A. 通过它可获得丰富的和真实的感性材料
    B. 通过它可学到许多间接经验
    C. 通过它可直接获得系统的理性认识
    D. 它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E. 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是因为:(    )          (满分:4)
    A.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B. 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D.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E.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相互关系是以下:(    )          (满分:4)
    A.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B. 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C. 政治路线决定思想路线
    D. 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E. 认识论是政治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5.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说明:(    )          (满分:4)
    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B. 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C. 理论科学不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D. 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E. 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6.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因为:(    )。          (满分:4)
    A. 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B. 理论要指导实践
    C.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D. 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E. 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
7.“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个论断揭示了(    )。          (满分:4)
    A. 认识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
    B. 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C.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E. 认识过程的总的规律
8.每个具体真理都是(    )。          (满分:4)
    A. 客观真理
    B.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
    C.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D.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E. 客观真理和主观真理的统一
9.列宁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句话说明了:(    )          (满分:4)
    A. 感性认识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是无关紧要的
    B. 正确的理论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C. 一切理论都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D. 反映事物全体和本质的理性认识,更接近于客观真理
    E. 感性认识本身也就是科学的抽象
10.一切唯物主义者都主张(    )。          (满分:4)
    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 物质利益高于一切
    C. 意识具有自觉能动性
    D. 世界是可知的
    E.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5-1-18 06:52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