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16秋学期东北大学《创造学》在线作业2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科克伦三峡走钢丝的事例说明创造者要具有( ) (满分:3)
A. 探究精神
B. 进取精神
C. 冒险精神
D. 献身精神
2.论述过灵感问题的古罗马哲学家是( ) (满分:3)
A. 西罗
B. 德谟克利特
C. 黑格尔
D. 康德
3.在引进国外先进电子产品进行反复设计时,需要推测其中的关键技术,需要用到的移植技法为:( ) (满分:3)
A. 直接移植
B. 间接移植
C. 推测移植
D. 特殊移植
4.林力凡通过对鸡蛋加压进行观察,从而发明“压力烹煮法“体现了下列哪种观察技巧:( ) (满分:3)
A. 精细观察
B. 观察重复
C. 动态观察
D. 洞察奇异
5.下列属于科学家与发明家的人格特征的是( ) (满分:3)
A. 有超越能力
B. 自然流露
C. 自我欣赏
D. 情绪激动
6.从科学发现成果的性质看,科学发现可分:( ) (满分:3)
A. 事实型和理论型
B. 预见型和偶然型
C. 主动型和被动型
D. 宏观型和微观型
7.1565年在《法国诗学要略》中,提出创造学意义为“创造是一切东西的本源”的学者是( ) (满分:3)
A. 培根
B. 龙沙
C. 笛卡儿
D. 狄德罗
8.构成某种事物的特性因子我们把他称之为:( ) (满分:3)
A. 形态
B. 因素
C. 部分
D. 特征
9.创造学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3)
A. 人类的创造活动
B. 人类的思维活动
C. 人类的政治活动
D. 人类的经济活动
10.将拉练应用于外科手术的创造方法为:( ) (满分:3)
A. 类比创造法
B. 移植创造法
C. 物场分析法
D. 演绎创造法
二、多选题:
1.搞好实验设计,切实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满分:3)
A. 对照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敬业原则
2.下列属于客观条件的( ) (满分:3)
A. 社会生产
B. 科学发展
C. 物质文化生活
D. 信仰真理
3.创造性思维具有( ) (满分:3)
A. 开放性
B. 思维路线多向性
C. 思维结果独特性
D. 普遍性
4.创造才能中的智力因素指( ) (满分:3)
A. 观察力
B. 想像力
C. 思维力
D. 注意力
5.实验过程的要点有( ) (满分:3)
A. 反应变量选择
B. 实验条件控制
C. 科学仪器利用
D. 实验对象选择
6.一般创造力的核心要素有:( ) (满分:3)
A. 创造性思维
B. 创造风格
C. 创造情感
D. 创造意志
7.从技术要素的角度看移植的方式主要有:( ) (满分:3)
A. 原理移植
B. 方法移植
C. 结构移植
D. 推测移植
8.创造才能的发现是指:( ) (满分:3)
A. 是对个体创造力的发掘、启发
B. 强调个体以新的观念来审视自己
C. 发现自己潜在的创造才华
D. 通过思维与行动将创造才能外显出来
9.下列属于特殊创造力的是:( ) (满分:3)
A. 从事音乐创作的节奏感、旋律感
B. 从事机械设计的制图能力
C. 从事文学创作的灵感
D. 日常生活中必要的科学技能
10.观察类型包括:( ) (满分:3)
A.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B. 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
C. 系统观察和随机观察
D. 自然观察和试验观察
三、判断题:
1.“创造是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形成 一定目标,进而控制和调节客体,产生有社会价值的、前所未有的新成果的活动过程。”(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宏观环境主要指创造主体所处社会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及社会风气等。(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创新的氛围越浓,创新的成果的转化就越顺利,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就越能得到保障。(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观察工具包括人体感觉器官、观察仪器及其他辅助作用的工具。(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观察和实验的直接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认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的事实材料。(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6.bLoaded=true;init( );实验研究法是借助实验方式对创造活动进行观察与思考的一种研究方法。( )bLoaded=true;init(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7.创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求解问题的过程,具有创新意义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是 一个创造性发现、组织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8.人人都有潜力,人人都一定能出创造成果。(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9.偶然型科学发现是一种预见性的活动。(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10.创造技法源于创造思维的应用,只有将设想推进到技术方案设计阶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造。(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