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0|回复: 0

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政治特色和优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67
发表于 2021-9-9 1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政治特色和优势
朱伟强

[摘要]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该制度的优势在于有利于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培养选拔一支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关键词]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政治特色;优势

一、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篇章。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也经历了初步构建和曲折发展时期,其经验和教训都弥足珍贵。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
1950 年11 月,为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党中央做出规定,裁撤政务院及下属各部委的人事管理机构,中央政府设立人事部,统一办理干部的人事任免手续。1951 年初,借鉴苏联的干部管理经验,中央组织部采用对口管理模式,根据工作性质划分政府工作,并且安排各级常委进行管理。此时,干部管理工作呈现高度集中统一的特征,每个上级都会领导多个下级部门。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这种组织机构能够起到稳定政局的作用,确立这种管理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1953 年11 月,党中央颁布实施《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制定了分部分级干部管理制度,把干部分为九个大类,根据职务、级别不同,分别归属中央及地方党委部门管理。同时,党和政府还制定了党政干部管理的方针和政策。方针主要体现在,根据国家需要选拔人才,真正做到各尽其才,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国家建设;政策主要体现在,党政干部选拔必须以德才兼备为标准,在实际中根据干部的具体表现来进行选拔,把干部提拔到最适合的岗位上去。

1955 年,党中央颁布实施了《关于中央管理的干部的任免手续问题的通知》,从干部的来源、职责的基本性质出发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别来规定制度。只要是选举产生的中央管理干部,就必须严格执行任免、审批程序,必须按照规定办理;而那些中央直接委派的干部,需要由中央决定之后,逐级办理手续,才能进行职务任免。针对干部任免程序制定的相关规定,为新中国党政干部任免工作规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调适
1956 年,为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党中央及时修订了干部方针政策,由传统大规模的提拔干部转变为稳中求进的工作方式,并开始探索党政领导干部能升能降机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党政干部选任制度受到严重影响,1966 年秋至1967 年“全面夺权”期间,党和政府的干部部门多数陷入停顿状态,或被撤销,党政干部选任机制陷入混乱,队伍建设陷于停滞。

(三)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措施,对干部工作“拨乱反正”,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较快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前行之有效的党政干部工作政策制度。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始探索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党中央党政干部管理体制从下管两级到下管一级,试行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尝试群众推荐、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建立党政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和离退休制度。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健全分级分类管理干部的体制,建立公务员制度,制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注重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积极推行竞争机制。由此,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迈出了一大步。

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出台公务员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进一步健全党政干部选任制度,改进党政干部考核制度办法,加强干部监督制度建设,较为完备的党政干部工作制度法规体系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我们党注重提高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重视地方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的选配,坚持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承前启后,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方针,继续推进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落实党管干部原则,树立鲜明用人导向,提出要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我们党修订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注重政治素质考察,强化审核把关,切实防止党政干部“带病提拔”,着力破解党政干部选任“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推动党政干部能上能下,选人用人机制更加科学有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党政干部不断涌现。可以说,该时期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
(一)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首先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通过该制度选拔出的广大党政干部要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还表现为对党外人士的开放。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推进协商民主,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政党协商、调查研究、参政议政等方式,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坚持将党外人士优秀代表吸纳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有意识地将党政机关外的优秀分子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察视野,积极营造有序开放的用人格局。这在党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等法规文件中做了明确规定和安排。

(二)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组织工作是由党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之服务的,这关系组织工作的方向,是组织工作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根据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以党的政治路线为轴心不断改革发展,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以实现党的政治路线为中心任务来加强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对干部制度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党的十九大全面部署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进一步明确了党的政治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1]这为新时代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党管干部原则是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取得的重要经验,其实质是保证党对干部工作的领导权和对重要干部的管理权。党管干部原则是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的根本和灵魂,只有坚持这一原则,才能保证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制定或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党管干部原则具体落实体现为规定(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职责,切实发挥把关作用;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和改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合理确定竞争性选拔范围,纠正硬性规定竞争性选拔频次和比例的做法,一般适用于副职的领导岗位公开选拔、竞争上岗;重新定位民主推荐功能,推荐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改进政绩考核工作,引导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老中青党政班子合理配备,既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又注意用好其他年龄段的优秀干部等,有效解决了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等问题,明确了正确的用人导向。

(四)选拔任用干部突出政治标准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崇高政治理想、政治追求、政治品质和严明政治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政治标准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标准。习近平指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2]政治标准最本质的要求是忠诚,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突出政治标准、体现政治要求,是由干部工作鲜明的政治性决定的,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9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围绕更好解决“选什么人”的问题,强化和明确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如明确“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基本条件中增加自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等要求;增加“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内容;在考察内容中增加“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了解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深入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等,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更加鲜明地制度化、具体化。

三、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有利于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1]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在更大范围、更宽视野中选任党政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可以从党政机关选拔任用,也可以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当注意从担任过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中选拔。”[3]

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事业发展全局,打破干部地域分割、部门所有、系统限制,统筹各个党派、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的干部,有效整合干部资源,不拘一格,在广大范围内发现、培养、考察、选拔党政干部,保持“一池活水”,把各方面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这和西方国家用人制度有根本不同。西方国家政党上台后囿于政党利益,一般只用本政党的人,尤其是让在竞选中出力的人担任高级职务,甚至不看此人品德和才干,官员来源渠道单一,搞封闭式“内循环”。一旦该政党下台,又换一批高级官员,“你方唱罢我登场”,造成人才流失和政策不稳定性。如美国,两党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政党分赃,也就是根据政治效忠而非能力来任命公职人员。尽管职业文官的出现基本保证了政府运行不受选举影响,但是总统依然掌握重要职位的委任权,会把一些重要职位给关系密切者和竞选主要资助者。

(二)有利于选拔培养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
系统有效的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极大推进了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工作。经多年的改革试点,长期采用的单一委任制模式得以改变,选拔任用方式获得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干部选任程序将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纳入基础环节,干部选拔方式更加民主。《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在地方领导班子换届考察中普遍运用,实现了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要突破。干部监督管理日益严密,在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严要求、重监管,持续强化干部管理监督等各项工作,从审慎自省、组织管理、班子内部监督、群众舆论、财经纪律等角度着眼,建立了糅合思想教育、政治素养培养、党内民主、群众路线、经济责任审计、纪检监察等内容为一体的全方位监督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积极进行党政干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党政干部队伍在培养锻炼的历程中日趋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忠诚干净担当;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更加团结有力,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显著提高,为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乃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4]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财富。建立健全科学的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坚定信念、优良素质、过硬作风、数量充足的党政干部队伍,便有了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中坚力量,便使党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流砥柱的作用。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一战略安排不会一帆风顺,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需要广大党政干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组织群众、带领群众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行之有效且具有制度优势,突出表现为通过这套制度的遴选而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党政干部构成了一个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他们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勠力同心、开拓进取,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不断发展,商品和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也凝结了广大党政干部的心血和汗水。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党政干部跨地区交流任职制度和对口支援选派干部制度,有助于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这不仅是对党政干部的历练,也促进了优秀人才的跨地区流动。党政干部交流带动了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干部发展思路转变和发展要素流动,促进了跨地区的知识分享、经验分享和资源分享,有助于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体现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

四、推进新时代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改革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仍存在对“一把手”用人权缺乏有效机制制约、党政干部考核机制不够科学、党政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对此,应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推动改革和有效措施的实施。

(一)完善党政正职选拔任用机制
一是分类考察选拔党政正职。要把优秀人才选配到党政正职岗位,除了必须坚持干部选拔配备的基本标准,还应有特定的素质要求。可先对党政正职岗位进行科学分析、展开分类研究,细化选拔标准、明确考察重点,为选拔任用干部提供参考坐标。要按照具有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能够驾驭全局、善于抓班子带队伍、作风民主、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等要求,选好配强党政正职,使其体现出与一般副职不同的特质。对正职人选,要着重考察其领导科学发展、驾驭全局、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和实绩;对副职人选,要着重考察其工作思路、组织协调、抓落实促发展的水平和成效。这是干部考察科学化的一种办法。要注重对党政正职人选进行德的考察,了解其在廉政和遵守纪律方面的表现;要全面考察拟任人选“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等情况。要重视将网络作为反映情况的重要渠道,发现线索必须紧抓不放,一查到底。

二是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要勇于打破体制部门行业壁垒,把各类优秀人才纳入党政正职选拔范围。选优配强党政正职,要克服求稳怕乱思想,树立“不拘一格选人才”观念,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各个领域。我们不但要关注体制内优秀人才,也要关注体制外优秀人才。在体制内,既要关注党政机关的优秀人才,也要关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才,特别要重视那些长期默默无闻工作在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在条件艰苦、矛盾复杂岗位上的优秀人才。在体制外,既要重视新社会组织的优秀负责人,也要重视新经济组织的优秀高管。同时可以试行聘任等方式,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担任行政正职。只有坚持海纳百川、唯才是举原则,到更广阔的天地去觅人选人,做到凡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都要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二)健全对“一把手”用人权的监督机制
一是落实好有关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法规制度规定。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法规制度先后制定实施,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程序规范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严格执行这些法规制度,切实规范“一把手”的用人权。此外,要认真落实一报告两评议、①一报告两评议,即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全委会委员中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同时开展全委会委员对本级党委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工作。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实、票决等制度,给“一把手”用人权多套上几个“紧箍咒”。

二是加强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一把手”的监督。在现行组织管理体制下,来自上级的监督对于“一把手”而言更为有效有力。因此,应强化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对下一级党组织正职的监督。《党内监督条例》第十七条也明确要求:“上级党组织特别是其主要负责人,对下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应当平时多过问、多提醒,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p.74)关于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正职监督的可操作性办法的制订,应以《党内监督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为基础依据,保证其权威性。要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定期谈话、定期报告等制度,加大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正职用人情况的监督。

三是发挥好巡视作用。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其中一项主要任务是检查被巡视单位选人用人情况。要将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嵌入巡视行动,从组织部、编办、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对被巡视单位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管理监督制度等开展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反干部选拔任用政策规定的问题,进行立项督查;对违规用人问题比较严重的,要求被巡视单位暂停、终止任用程序。巡视要立足于发现被巡视单位在选人用人上的问题,自上而下地发动群众提供线索,以形成有力的监督威慑,有效解决同级和下级监督力度不够的问题。

(三)完善党政干部考核机制
一是明确考核重点。考核重点与考核导向是党政干部考核必须关注的问题,要将发展质量、发展方式、发展后劲等考核指标的位次前移,而非局限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彻底解决“唯GDP 论”在干部任用考核中的影响。德的考核,指的是政治品德,评价党政干部有无达到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考核方式可采取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群众谈话、走访调查、综合分析、考察公示等,做到述德、测德、问德、访德、辨德与示德相统一。政绩考核上,主要看经济、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的实际成效,要适当提高资源能耗、环保、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系数,使刚性约束效果得以凸显,遏制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经济活动。作风考核,主要看干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情况,尤其是看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情况。

二是细化考核标准。明确考核内容基本项目和数量要求,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必须正确把握目标导向,强化工作实绩考核,以提振激励干部工作内驱力,在干部群众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考核标准的制定除包含德、能、勤、绩、廉等基础内容以外,全部评价标准的制定考核都要紧扣工作实绩,以此为核心加以制定,须突出可操作性。考核标准要能集中反映干部综合素质的关键变量和工作业绩的核心内容,以及其他能力指标。考核内容应切合客观实际,宜凸显专业指标、部门特色,针对岗位工作胜任要求作出有侧重性的调整。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使考核指标切合工作实际,具备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受考核党政干部的德、能、勤、绩、廉。

三是加强日常考核。通过把握党及干部对“急难愁”任务和援藏、援疆报名等的态度,考察其思想觉悟、政治态度。善用随机考核,将基层服务群众和干部作为走访调研对象,第一手掌握群众对干部的评价,切实了解干部履职情况。扩大干部考核中的民主,测评对象的选取应有的放矢,要符合代表性、知情度和关联度原则,并依据上述原则分别设定测评权重系数,进一步扩大群众参与规模,以保证选任干部拥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四)健全党政干部日常管理监督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监察委员会作用。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设置监察机关,是从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加强对公权力监督的重大改革创新。监察委员会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的日常监督、查清职务违法犯罪事实并进行相应处置,又要开展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努力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纪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是完善日常管理监督相关制度。细化落实领导干部谈心谈话、新提拔干部任职承诺和跟踪回访等制度办法,形成加强日常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采取设立专门的举报信箱和投诉电话,开展民意调查、满意度测评、政风行风评议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在八小时之内和之外的情况,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党组织要第一时间发现干部工作生活中暴露出的问题苗头,通过谈心、诫勉等方式“扯扯袖子”,对存在特权作风、宗旨意识淡化的干部要予以警示督促,对问题严重的或屡教不改者应采取组织调整。

三是抓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监督干部的家事和家产,比管理监督干部的言行更能触动干部、促进自律。要按照《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等制度规定,督促领导干部认真做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的填报,并对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向组织作出书面承诺。同时,加大对领导干部的家事家产等情况进行抽查核实力度,实行“凡提必查”“凡备必查”,进一步锁紧关键环节、堵住关键漏洞,督促领导干部遵规守纪、清白做官、干净干事。

四是形成干部日常管理监督的合力。建立健全信件、电话、网络、短信“四位一体”的综合举报平台,打通纪检监察部门“12388”、组织部门“12380”和检察机关的“12309”等各种举报受理平台的信息通道,切实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落实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制度,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由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干部在社区、邻里、家庭的表现给予评价。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纪检监督、审计监督、媒体监督等各方面作用,不断织密监督之网,切实形成监督合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7.

[2]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党建研究,2018,(9).

[3]中共中央印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EB/OL].http://www.12371.cn/2019/03/17/ARTI155282556720827 3.shtml.

[4]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J].求是,2019,(2).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On the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CPC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Zhu Wei-qiang)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China’s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demonstrates distinct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as it adapts to the socialist part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obeys and serves the Party’s political line,adheres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party governing cadres,and highlights political criteria in selecting and appointing cadres.The advantages of this system lie in that it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the horizons and channels for cadre selection,training and selecting a team of highly qualified party and political cadres,consolidating the party’s ruling position,and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especially since the CPC’s 18th Congress,China’s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although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9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we should further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cadre management system in response to the main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73(2020)03-0029-07

作者:朱伟强,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考试和测评中心(经营者人才发展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图 图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5-1-11 09:00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