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回复: 0

“先天完成时”与“本质”的表达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9-7 09:2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先天完成时”与“本质”的表达式
——从海德格尔思想到关于亚里士多德“本质”概念的理解之争
靳希平

(北京大学 哲学系,北京 100871)

摘 要: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古希腊形成之时,曾经直接受到古希腊语语法屈折的影响和制约。为了克服这一制约,亚里士多德在把握事物之本质的时候,为了准确展示他面对的事物之结构,故意使用希腊语“是—动词”所具有的过去未完成时与现在时不定式之间的时态张力,创造了我们经常翻译为“本质”概念的表达式(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3,height=14,dpi=110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眉批中引用亚里士多德这一表达式,以进一步澄清他对人生“達在”(Dasein)的生命进程之基本特征——“先天完成时”——的描述。但是,如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表达式,本身就是哲学史上一件至今尚未了结的公案。本文择要回顾了这段哲学文献学公案的历史进程和现状,以期引起西方哲学史同仁关注西方语言的结构屈折与西方哲学概念含义之形成间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達在”(Dasein);本质;存在;“是—动词”;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想法:西方哲学的产生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印欧语言屈折变化的语法特征;它是狭义的专业哲学(概念形态、着眼的层次等)产生(并非其进一步发展、成熟)的必要但非充分的条件。这种想法并不是我的创新。柏拉图的《克拉底鲁篇》中就有这种想法的雏形;中世纪晚期哲学进一步强调了语言语法结构同认识世界的密切联系(1)参见Norman Kretzmann, Anthony Kenny, Jan Pinborg, Eleonore Stump,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Later Medieval Philosoph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Norman Kretzmann, Eleonore Stump,The Cambridge Translations of Medieval Philosophical Texts,Volume One:Logic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洪堡直接提出“思想与语言是一张纸的两面”的思想,等等。在最近翻译《黑皮本》之余,翻看《存在与时间》,读到“ein apriorisches Perfekt”(先天完成时)时,觉得找到了说明我想法的一个具体实例,庆幸自己终于找到机会,可以写一篇文章以填补此生之空白,于是写下一些想法。但是后来一查,发现别人早就说过了!我差点陷入“抄袭门”。首先,我在网上查到,2001年Thomas Sheehan在Existentia上发表了一篇名为“Geschitlichkeit/Ereignis/Kehre”的文章,专门讨论了海德格尔的“先天完成时”问题,我的基本想法这篇文章都谈到了;其次,张汝伦教授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释义》中也提及这一问题,尽管没有在我的思考方向上加以分析(2)张汝伦教授的书有1 150多页,只在第277页上用半页多的篇幅论及此表达,并未展开讨论。。由于是自己想了好长时间的想法,敝帚自珍,舍不得扔在一边,还是写了下来,以期引起西方哲学史同仁关注西方语言的结构屈折与西方哲学概念含义之形成间的内在联系。

因为文中涉及“是—动词”的存在含义,即德文的“Sein”、古希腊语的width=52,height=14,dpi=110等动词的存在意义问题,所以,事先要把“是—动词”有没有存在含义的问题交代清楚:我认为,西文中的“是—动词”肯定有存在含义。这方面证据很多,只举两例。

首先,依据《莱顿印欧语词源字典》,“是—动词”在词源上就有“继续处于某种状态”(staying)和“存活、生存”(subsistence)的意义(3)Guus Kroonen,Leiden Indo-Europe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Series,Volume 11: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Proto-Germanic,Leiden & Boston:Brill, 2013, pp.582,583.。而在古希腊语中,经常遇到“是—动词”表达存在这一含义的用法。比如,“我还有一个女儿”这句话,古希腊语的表达是“我处还存在(is)一个女儿width=38,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 μowidth=5,height=8,dpi=110 δwidth=8,height=11,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μwidth=5,height=11,dpi=110α θυγwidth=11,height=11,dpi=110τερ)。“我有书,你没有”这句话,古希腊语的表达是“我处存在(is)书,你处无width=164,height=17,dpi=110τwidth=90,height=17,dpi=110

其次,海德格尔自己在准备《存在与时间》的文稿中明确说过,他使用的“ist”不是系词意义上的“ist”:“这个ist没有系词的功能,而是表达的基本功能的引得……是实存的当下在场——处于其当下在场性中的实存——之单纯的让[人]看见。”(4)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Band 21, 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76,S.414.也就是说,“ist”指称的内容,是人生活实践活动的基本功能,即人特殊的存在、生存方式。所以,把存在意义完全割除于西文“是—动词”的意义领域之外,不符合西方语言的语用实际。至于在具体的文本中,“是—动词”到底翻译作什么,要根据具体上下文灵活处理。总之,西文中的“是—动词”本身,从根本上说,对于汉语而言是“无法翻译”(untranslatable)的概念,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向汉语读者进行解读。

一、“達在”(Dasein)本身的存在方式是“先天完成时”
在《存在与时间》德文原版第85页有这样一个说法,叫“ein apriorisches Perfekt”(5)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1967,S.85.,陈嘉映翻译为“一种先天的完成时”。它的中译文全文是“这个把某种东西向着因缘开放的‘向来了却其因缘’是一种先天的完成时,它描述着此在本身的存在方式”(6)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4页。。这句话译成中文后不好理解,德文原文反而好懂一些,我们分析一下这段德文:

Das auf Bewandtnis hin freigebende Je-schon-haben-bewendenlassen ist ein apriorisches Perfekt,das die Seinsart des Daseins selbst charakterisiert.(7)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Band 21, S.414.

中译文中翻译为“因缘”的“Bewandtnis”,实际上就是物理对象在生活世界中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物理对象同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纠缠、关联性。海德格尔喜欢的例子是锤子,它的“因缘”(Bewandtnis)就是它在工具使用界的功能;其实水稻与饮食、阿尔卑斯山与滑雪爬山等,都是物理对象、自然物的“因缘”实例。具有了这种纠缠关联性的物理对象、自然物,被海德格尔称为“应手性”(Zuhandenheit)。用从句中的说法,人生“達在”(8)本文之所以使用“達在”这个术语,而不是“达在”,是因为:達字,从道路,从大(即人),从行,字象:人在路上行进通达。达字也是古字,从道路,从大(人),但没有了象征行走的“止”,而且还有“迭”的意思,还读ti,为滑的意思。本身的存在方式,在具体描述上的、操作性的“本征特征”(der eigene Charakter)是用连接符构成的表达式:人生就是作为一种“业已(Je-schon)主动让(什么东西)[与自己]发生纠缠和关联”的行为活动(bewendenlassen)。这种人生活动的目的和功能是什么呢?是主动地去向物理、自然对象的纠缠关联性(Bewandtnis,即陈嘉映所翻译的“因缘”,也就是自然、物理对象的使用价值)开放。此处的“freigebende”活动,即追求(热衷于、邀请、迎接、努力建立、维护和发展)这种纠缠关联(auf Bewandtnis hin)。

如果用实例去理解,这是对生活实践与自然之关系十分平实的形式化概括。这里是说,人生的存在方式(“達在”),就是主动追求那些业已成为人生世界组成部分的自然物和人工产物的使用价值,同它们建立关联;这些物件、工具、东西,事先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樟木成为我们的樟木材料和做棺材的材料;我们冒险去开采海底可燃冰,成功使之成为可供我们使用的能源。我们去积极努力、去大胆实践的活动,就是(向使用价值、向纠缠关联性)主动开放的行为活动、实践活动,就是让实存、存在者,即物理对象同我们建立纠缠关联,就是海德格尔所说“auf Bewandtnis hin freigebende”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给物理对象以此类自由能性,给自然同我们建立纠缠关联的自由,使得它们有可能成为使用价值。但是从事这种活动的施动者,并不是单纯的、“无前提的”、无牵无挂的、单纯无瑕的主体,而是已经关联缠身的,满身附着着厚厚的关联纠缠的生活实践主体。这个主体本身完全是由这种与人、与物,即人化、诗化、工具化、生活化、科技化了的物理自然之关联纠缠(9)使用价值甚至交换价值和伦理、审美关联。构成的。这种本身不断重复叠加的活动,就是人生“達在”的“本征特征”(der eigene Charakter)。

我想,如果是在用中文写文章,这问题已经说清楚了,没问题了,即便是海德格尔也不会有什么可说的了。可是,海德格尔不仅使用德文写作,且古希腊文献烂熟于胸,于是在“Das auf Bewandtnis hin freigebende Je-schon-haben-bewendenlassen”这句总结性的表达式后面,又借重于句法层次上的语言,对该表达式进一步定性,说该表达式是“先天完成时”。也就是说,这个表达式的内容,除了我们上一段解释了的具体内容之外,还有一种形式性属性,即“完成态”(Perfekt),并且还加了一个定语:这种由句法概念指出的“完成态”,是先天的,或者“先在的”(apriorisches)。这才是对人生“達在”本身“存在类型”(die Seinsart)的特征刻画!这就是说,上述操作层次上具体的本征性质,透过其语言表达的语法时态的层次(元语言层次、视角),显示出另外的、更深层次上的特征还有一层形而上的属性,表达式本身通过自身语法时态上的特性,指示出了该人生“達在”更高层次上的属性与时间性特征:先天完成时。它是这句话的“谓词”(Prädikat)(10)同“是—动词”联系在一起,也叫“表语”(Prädikativ)。。这个谓词是句法语言性质的词,不是指物概念。具体讲,是语法上的时态概念。它本是对该表达在句法层次上的动词属性之定性,因为,“bewendenlassen-haben”在语法上本来就是动词形式,只不过海德格尔在它的前面加上冠词,使得动词名词化了。老的英译本把这句话译作“We are using a perfect tense a priori which characterize the kind of Being belonging to Dasein itself”(11)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San Francisco: Harper, 1962.,这个翻译把海德格尔的这个术语用句法层次的动词时态概念来进行定性这一事实,表述得十分清楚。这里的“using a perfect tense a priori”显然是句法语言。全句可以译为“我们使用语法上动词的先天完成时特征,来刻画属于‘達在’自身的那类存在的属性”。显然,海德格尔在这里不是想谈论表达式的语法属性,而是认为,该表达式的这种语法属性,反映出比在操作层面上的本质特征更深一层、更一般的人生实践活动的属性(12)研究分析哲学的朋友读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里的这句话以及我们下面要引用的他自己的眉批时,肯定会说,这正是卡尔纳普批评的、把句法语言误解为指物语言的典型例证,而且不是隐匿地、不自觉地误用,而是自觉地、公开地、明目张胆地越界误用,是把元语言的概念和内容,用于对现实人生活动的定性描述。当然,欧陆传统的朋友会说,语言与思想,是一张纸的两面,本来就分不开。这个问题我们留待以后再讨论。。

二、“先天”(a priori)与“自然上的在先”(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82,height=23,dpi=110
尽管“先天完成时”这个说法在《存在与时间》全书中只出现了这一次,但它并不是一句多余的废话。对这句话,海德格尔本人也十分重视——海德格尔在他手头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对“先天完成时”这一表达加了一个注释性的眉批。陈嘉映在商务文集版《存在与时间》中把该眉批放在书尾,即第593页上。现引用如下:

在同一段里说到了“先行开放”——亦即(一般说来)存在为存在者可能的公开先行开放。这一存在论意义上的“先行”在拉丁文里叫作“a priori”,在希腊文里叫作“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61,height=17,dpi=110[自然上的在先],见亚里士多德,《物理学》,A1;更清楚的见:《形而上学》,E1025b 29,“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是其所是],“那已经曾是的存在”,“那一向已预先本在的”,曾在,完成时。希腊语的动词width=55,height=14,dpi=110没有完成时形式;它在这里是用width=82,height=17,dpi=110表示。并非存在者状态上的过去之物,而是向来更早的东西,是我们在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之际将回溯到其上的东西。不说[不用]先天的完成时,也可以说[称之为]:存在论上的或者先验的完成时。(13)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Band 2,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76,S.114.前面我们提到过,对于这段话,张汝伦教授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释义》第277页有一段说明:“海德格尔在第5段进一步论述存在论的‘让事物应手存在’的先在性或先天性。总是已经对应手相关性开放的‘向来已经让事物应手相关’是一种先天完成时,它才能描述此在本身那种存在方式的特征。这就是说,让事物应手相关是此在的存在特征,而不是世界内存在者的特征。它向应手之物的存在(应手相关性)开放,即理解应手之物的存在。那么什么是‘先天完成时’?海德格尔在他自己的《存在与时间》的样书上于‘先天完成时’后面加了一个旁注来说明它。海德格尔的旁注说,……‘先天完成时’就是此在的存在,它让事物的存在显现,是事物存在得以显现的先决条件。这个‘先’不是通常时间意义上的先,而是作为先决条件的先。人的存在是非人存在着者‘存在’的条件,换言之,它让事物存在。这当然不是说,只是因为有此在,事物才在存在者层面存在或实际存在,而只是说,事物的存在得以向我们展现。”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用德文“vorgaengig”解释“a priori”;(2)此处是作存在论、本体论上的理解,而非其他理解;(3)用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的“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61,height=17,dpi=110(自然上在先)解说之;(4)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进一步解说之;(5)解释“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这一表达式提出的原因和要表达的意思;(6)提炼这一表达式的语法特征,并用以阐述人生“達在”在存在论上的时间特性。

这段眉批首先提到的是《存在与时间》在同一段里说到,实际上就是紧挨着的下一句话,“从存在论上加以领会的了却因缘就是,先行把存在者向其周围世界之内的上手状态开放”(14)“Das ontologisch verstandene Bewendenlassen ist vorgängige Freigabe des Seienden auf seine innerumweltliche Zuhandenheit.”。这句话就是对“先天完成时”的德文翻译和解释。翻译为通俗的话就是:上述让物理自然物同我们发生纠缠关联,显现为使用价值的生活实践活动,从本体论上来理解,就是让“实存”(Seiendes),也就是物理自然物,成为内在于周围世界、生活世界的应手性(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审美价值等)。说玄一点儿,就是海德格尔字面上说的“先行给予自由”,先行开放活动。其具体内容仍然是我们指出的,科学家、地质学家等事先已经给予了尚不知如何开采的海底可燃冰自由,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世界中现身、显身、献身,给予它与我们的社会实践发生纠缠关联的可能性,成为使用价值的可能性。

海德格尔在眉批中指出,预先的、给予自然物理对象成为使用价值等可能性的实践行为和活动,这也就是(一般来说的)“des Seins für die mögliche Offenbarkeit von Seiendem”。德文“Sein für”就是“给予”,直译就是“为了……而存在”,翻译成俗话,也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给予了……”。给予谁,为了谁,或者为了什么而存在(而实践)?为了“实存”的“可能的开放性”(die mögliche Offenbarkeit(15)“Offenbar”也是一个神学术语,有天启的意思。,陈嘉映译为“公开先行开放”),就是为了让物理对象开放给我们,让它们展示出对我们生活、社会实践的有用性、可使用性等。也就是说,“Freigabe”(开放,把自由给予……),与“Sein für”和“being for”,在实际语用上就是同义词,不过在表述上,“Gabe”和“Gave”十分具象,是具体的行为动作;而“Sein”在语言表达形式上更加通用,是更加一般的语言表达形式,更玄,更加抽象,直接具有了存在论的形式。但是加上“für”,语义语用十分清楚,为谁的,就是给予谁的;比如德语说“es ist für mich”,就是说“这是给我的”。所以,“Freigabe”在这里就是“给予自由”,就等于“为了……而存在”。“存在”(Sein)在此处的意义,就是开头我们引用的“实存的当下在场——处于其当下在场性中的实存——之单纯的让(人)看见”的意思。这种人类实践行为让实存(比如海底可燃冰)在场,任人观看,任人看到,让处于现实在场中的实存(海底可燃冰)显现在我们面前,呈现为“应手性”(Zuhandenheit,陈嘉映译为“上手状态”)!

这里要强调的是,海德格尔指出“a priori”就是德文“vorgängig”的同时,还强调这种“先行性”(Vorgängigkeit)是在作本体论、存在论理解时才突显出来的。存在论的理解是什么意思,与非存在论的理解有什么区别?存在论的理解就是在讨论存在意义的视野之内,将其纳入存在意义讨论范围内的对象性时,它显示出来的特征。这就像看戏一样,在京剧《凤还巢》故事本身的视域中,演员本人的性别、个人履历并不参与到故事的情节(存在)之中;但是在京剧表演艺术的研究中,在戏剧评论中,在京剧演艺学和美学的视域中,演员的性别(男旦还是女旦)和传承履历就有了意义。非存在论的理解的纠缠关联(自然物理对象的使用价值等),相当于《凤还巢》故事情节本身,是具体的生活世界的故事。存在论的理解,就进入了一般的存在意义的讨论,相当于京剧演艺学和美学的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对象性内容:先天的(先在的)还是后天的(后在的),才成为研究对象“粉墨登场”。这种讨论并不参与平时的日常生活活动。

那么,在存在论舞台上粉墨登场的“a priori”,是什么意思?为了与近代认识论中这个概念的含义相区别,海德格尔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两个说法,为他的理解“背书”。我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没有系统全面的研究,只是由于海德格尔的原因偶有涉及。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去查对一下,海德格尔引用的说法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什么意思。

第一个说法是“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70,height=17,dpi=110被德文称为“vorgängig”的“a priori”,就是希腊文的“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70,height=17,dpi=110陈嘉映译为“自然上在先”,亚里士多德著作翻译中常翻译为“本性在先”。海德格尔眉批给出的出处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第1卷第1章(Aristot.,Physik,A 1;)。但是我们查过只有一页半的《物理学》第1卷第1章,并没有发现上述说法,也未见讨论“在先”的问题。那里只是谈到“第一因们”(τwidth=32,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α τwidth=46,height=17,dpi=110τα)和“第一始基们”(τwidth=70,height=17,dpi=110 τwidth=11,height=11,dpi=110ζ πρwidth=11,height=11,dpi=110ταζ)的重要性时,涉及同源字“πρwidth=11,height=11,dpi=110τoν”。而且在整个第1卷中也没查到“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61,height=17,dpi=110这个表达。当然,海德格尔的眉批原本就不是供发表之用,而是供自己参考的,所以,出处不准,不可求全责备。(16)借助古希腊文献数据库TLG(全称为“Thesaurus Linguae Graecae”,是一个配有字典和检索系统的古希腊全文本的数据库)我们查到,亚里士多德遗留下来的希腊文文稿中,使用“在自然上”(φwidth=11,height=11,dpi=110σεwidth=5,height=8,dpi=110)这一表达的大概有730处左右(不一定全)。经核查,用于修饰“在先”(πρoτwidth=8,height=11,dpi=110ρoν)的不到20处。其中《后分析篇》3处,《论天体》4处,《政治学》3处,《形而上学》3处,《尼克马可伦理学》2处,《E-伦理学》1处,《物理学》中仅有相关的表述。而在《物理学》中,讨论谁“在先”(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什么“在后”(width=5,height=9,dpi=110στερoν),的确是一个重要话题。(17)《物理学》中谈“在先”(proteron)有150处,而在亚里士多德的全部文稿中出现1 272次。把“在先”与“依据自然(本性)”联系在一起的论述出现过几次。亚里士多德在讨论完整的事物与不完整的事物关系时讲道:“无论就自然(φwidth=11,height=11,dpi=110σεwidth=5,height=8,dpi=110)而言,还是就定义而言,还是就时间而言,完整的事物总是先于(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不完整的事物。”(18)《物理学》265a22: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δwidth=8,height=11,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φwidth=11,height=11,dpi=110σεwidth=5,height=8,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λwidth=8,height=11,dpi=110γwidth=11,height=11,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χρwidth=8,height=11,dpi=110ν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λεwidth=5,height=8,dpi=110oν μwidth=8,height=11,dpi=110ν τwidth=26,height=14,dpi=110τ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55,height=17,dpi=110τwidth=38,height=14,dpi=110 τwidth=52,height=17,dpi=110τoν.在讨论偶然原因和自发因的时候,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和自然的原因必然先于任何自发的和偶然性的原因(19)《物理学》198a9-13:width=5,height=9,dpi=110στwidth=70,height=17,dpi=110 τwidth=31,height=14,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ματoν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6,height=11,dpi=110 τwidth=293,height=17,dpi=110τwidth=96,height=17,dpi=110τwidth=304,height=17,dpi=110 τwidth=32,height=14,dpi=110 τwidth=49,height=14,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ζ.。这是我们在《物理学》里查到的最接近“在自然上在先”这一概念的表述了。不过,虽然强调“自然上在先”的思想在《物理学》中到处可见,但我们毕竟没有找到这个概念或者表达式。

当然,在亚里士多德的文稿中,这个表达式还是经常出现。在《论天体》中直接使用了这个说法:“在先的运动是自然上在先的(πρoτwidth=8,height=11,dpi=110ρoν τwidth=61,height=17,dpi=110物体的运动。”(20)《论天体》269a24:width=6,height=11,dpi=110 μwidth=8,height=11,dpi=110ν πρoτwidth=8,height=11,dpi=110ρα κwidth=8,height=11,dpi=110νησwidth=5,height=8,dpi=110ζ πρoτwidth=8,height=11,dpi=110ρoυ τwidth=99,height=17,dpi=110τoζ.讨论生成运动与主动位移谁更本源的时候,他指出,有一种“在生成上width=93,height=17,dpi=110依生成)在后的,在自然上(τwidth=61,height=17,dpi=110依自然)却在先的存在”(21)《论天体》261a14:τwidth=90,height=17,dpi=110 width=5,height=9,dpi=110στερoν τwidth=85,height=17,dpi=110τwidth=81,height=17,dpi=110。在《政治学》中,他特别强调“城邦在自然上先于(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δ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61,height=17,dpi=110我们的家庭和个人”;“城邦在自然上先于个人,这是很清楚的:当个人被隔离开,就不再自足,就像部分之于整体一样”(22)《政治学》1253a19: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δ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222,height=17,dpi=110τwidth=90,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width=70,height=17,dpi=110τwidth=266,height=17,dpi=110τwidth=88,height=17,dpi=110τwidth=167,height=17,dpi=110τwidth=11,height=11,dpi=110ρκηζ width=4,height=9,dpi=110καστoζ χωρwidth=5,height=8,dpi=110σθεwidth=8,height=11,dpi=110ζ,width=5,height=9,dpi=110μowidth=8,height=11,dpi=110ωζ τwidth=217,height=17,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5,height=9,dpi=110λoν.。《前分析篇》中讨论三段论的大、小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时,指出“通过中项而进行的三段论是自然上在先的”(23)《前分析篇》width=214,height=17,dpi=110τερoζ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γνωρwidth=5,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1,dpi=110τερoζ width=5,height=9,dpi=110 δwidth=5,height=8,dpi=110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296,height=17,dpi=110τερoζ width=5,height=9,dpi=110 δwidth=5,height=8,dpi=110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105,height=17,dpi=110。《后分析篇》不仅经常讨论逻辑推理中前提与结论之间谁在先的问题,而且还对“在先”概念的语用进行分析,“在先和易于认识有二:自然上在先,同相对于我们而在先,不是一回事”(24)《后分析篇》71b34: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width=76,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11,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γνωρwidth=5,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1,dpi=110τwidth=132,height=17,dpi=110 τ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ν 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 τwidth=196,height=17,dpi=110τwidth=137,height=17,dpi=110τερoν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6,height=11,dpi=110width=96,height=17,dpi=110τερov.λwidth=8,height=11,dpi=110γω δwidth=8,height=11,dpi=110 πρwidth=11,height=11,dpi=110ζ width=6,height=11,dpi=110width=93,height=17,dpi=110τερα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γνωρwidth=5,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1,dpi=110τερα τwidth=44,height=17,dpi=110τερoν τwidth=217,height=17,dpi=110τερα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γνωρwidth=5,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1,dpi=110τερα τwidth=11,height=11,dpi=110 πoρρwidth=11,height=11,dpi=110τερoν.,并且指出,相对于我们而言的“在先”是指与我们的感觉比较接近的事物;而纯粹意义上的(我认为,就是自然上的)“在先”则是指远离感觉的东西,即那些最普遍的概念。《尼克马可伦理学》一书在涉及实体与关系孰重孰轻时指出:“绝对和实体在自然上(苗力田先生译为“在本性上”)先于关系。”(25)《尼克马可伦理学》1096a21:τwidth=8,height=11,dpi=110 δwidth=8,height=11,dpi=110 καθ’ αwidth=5,height=9,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6,height=11,dpi=110width=73,height=17,dpi=110τερoν τwidth=55,height=17,dpi=110 τwidth=52,height=17,dpi=110 τwidth=5,height=8,dpi=110.《形而上学》一书也用到“自然上在先”这一概念:“感觉不是对自身的感觉,而是在感觉之外有某个事物,它必须是先于感觉的。因为那引起运动的东西在自然上先于被运动的东西。”(26)《形而上学》width=261,height=17,dpi=110τwidth=40,height=17,dpi=110τ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87,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 τwidth=43,height=14,dpi=110τερoν παρ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193,height=17,dpi=110τwidth=73,height=17,dpi=110 τwidth=108,height=17,dpi=110 τwidth=90,height=17,dpi=110 τwidth=178,height=17,dpi=110τwidth=58,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讨论具体事物同该事物的本质是否是一回事的时候,也用到“在先”这一表达,但是在否定的、批判理念论的意义上使用的。尽管在古希腊—拉丁字典上我们查到“πρwidth=8,height=11,dpi=110τερoν”的翻译是“prior”(27)Cornelis Schrevel,Lexicon Manuale: Græco-Latinum & Latino-Græcum,Edinburgh: C.Stewart, 1805.,古希腊语法书上也把它等于拉丁语的“prior”(28)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Frankfurt: Moritz Diesterweg, 1978,S.56.,可是以上引用的亚里士多德谈到“在先”“自然在先”的例子,无一例外说的都是对象、内容(包括逻辑学的内容)之间的孰重孰轻,哪个更本源,哪个是构成该事物的始基或者基本元素;哪个是原因,哪个是前提。没有一处是在近代认识论传统中的认知前提这个意义上使用“a priori”这一概念。所以,海德格尔眉批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在先”为“apriorisch”背书,就是要同近代认识论传统对此概念的用法划清界限。海德格尔所说的“先天完成时”的先天、在先,不是近现代认识论传统中的源自于理性本身的、作为通过经验认识现象界之对象的基本概念(认知范畴)所具有的先天性、在先性;而是在亚里士多德意义上,在对象、内容的分析研究上,分析出的“自然先天”“自然在先”。而这里所说的“自然的”就是事物本身“自然而然的”“简单素朴的”(width=6,height=8,dpi=110width=44,height=17,dpi=110属性。

三、古希腊语“是—动词”无“完成时”与“本质”(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105,height=23,dpi=110
为“先天完成时”中的“先在”,即德文的“vorgaengig”背书的第二个亚里士多德概念是“本质”。海德格尔认为,它更清楚地说明了“先天”“先在”的意思。海德格尔给出了具体出处:“《形而上学》,E 1025 b 29: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29)查阅TLG,“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这个表达式在亚里士多德文稿中一共使用了145次左右。其中《形而上学》中就使用了81次。,陈嘉映翻译为“是其所是”,除非在专门学术研究的文章和著作中,一般情况下,英语翻译为“Essence”(30)Troy Wilson Organ,An Index to Aristotle in English Translation,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49,p.55.,德语翻译为“Wesen”。但是这种流行的译法并不是学者专家的共识。

在这个表达中,“τwidth=8,height=11,dpi=110”是定冠词,相当于英文的“the”,它管的是“是—动词”的不定式width=61,height=17,dpi=110在冠词和动词不定式之间,形成一个框型结构,框在里面的是“是—动词width=64,height=14,dpi=110的表语(或者叫“谓词”),这个表语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从句“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35,height=17,dpi=110这个作表语的从句翻译为英文就是:“What(τwidth=8,height=11,dpi=110)it width=76,height=17,dpi=110对于懂一点古希腊文的人来说,表面上似乎应该翻译为“去是那过去曾经是过的事物”。西方谙熟亚里士多德文献的专家们认为,并不那么简单。这一点我们后面再作介绍。眉批中用德语“das was schon war-sein”对译了这个结构,陈嘉映译为“那已经曾是的存在”,其实根据语感也可以译为“去是—那过去曾经是的”。接着海德格尔又将其对译为“das jeweils schon voraus Wesende”,陈嘉映译为“那一向已预先本在的”。这里译为“本在”的动词“wesen”,为“是—动词”一个老式的说法。《新德汉词典》给出的例子是:“Du west”(你健在)和“Er weste”(他那时还在)。1986年版的《Wahrig德语词典》解释为“vorhanden,taetig und wirksam sein”(是手头的,在活动、有影响的)。举出的例子是“这里一种好的精神在发生影响”。而《杜登德语大词典》则干脆说,古高地德语和中古高地德语中“wesen”等于“sein”(“是—动词”);并指出,作为一种过时的表达,意义为“(作为活生生的力量)vorhanden sein(当下在手)”(31)Duden,Deutsches Universal Wörterbuch A-Z,Berlin: Duden Verlag,1989,p.1733.。“jeweils”“schon”“voraus”这3个副词,听上去显然是说过去的事情,可是,它修饰的动名词“das Wesende”是现在分词,表示“现在正存在—活动着的(事物或者东西)”。所以,这句德语本身和亚里士多德的那个希腊语表达一样古怪,都是用一个简单动名词来表述:一个正进行的活动其实是在过去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下(jeweils)已经(schon)预先(voraus)发生过的活动。这句话显然不可能翻译为文通字顺的汉语。一定要把其中的全部意思翻出来,只能说“那现在正存在—活动着的(事物或者东西)是当时(届时)已经预先存在—活动过的”。接下来就说,这就是德文的“那个曾是”(das Gewesen),那个完成时,实际上从意思上讲是现在完成,因为印欧语还有“过去完成时”(plusquamperfekt)。所以,廖馥君先生的《德语语法》中,直接称其为“现在完成时”(32)廖馥君:《德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23页。。现在完成时在德语中的语法功能是“用来表达现在已经完成了的一种动作,但是事情虽然过去,而它与现在还有某种联系”(33)廖馥君:《德语语法》,第123页。,所以海德格尔这里的“对译”并不工整,古希腊文的width=35,height=17,dpi=110并不是现在完成时,而是未完成时(廖馥君的语法书中翻译为“方过时”)。而未完成时的语法功能在德语中是“报告和叙述故事的时态,它是用来描写过去发生的事情的”(34)廖馥君:《德语语法》,第123页。。这一点海德格尔当然清楚,所以,他在眉批中明确指出,“希腊语的动词width=49,height=14,dpi=110没有完成时形式”;完成时“在这里是用width=76,height=17,dpi=110表示”。这里直接涉及古希腊语动词时态特征与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表达式的关系问题。为了准确理解眉批的意思,我们不得不扼要谈一谈古希腊语法的时间或者时态问题(35)以下关于语法的说明,均直接引自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Braunschweig:Bildungshaus Schulbuchverlage Westermann Schroedel Diesierweg Schöningh Winklers GmbH,2009.纸本则见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Frankfurt: Moritz Diesterweg, 1978.。

古希腊语在语法上比德语还要复杂。除了和其他现代印欧语言一样,在时态上有现在、现在完成、过去、过去完成、将来,还多出了“不定过去时”(Aorist),或者叫一次过去时。另外,古希腊语还区分了“主时态”(Haupttempora)和“辅时态”(Nebentempora),主时态表达的三种形式是现在时、将来时和完成时。辅时态的三种形式是未完成时、不定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当下、现在是通过直陈式现在时和完成时来表达的,所以,完成时并不是表达过去的时态,而是表述现实性的时态;过去时是通过直陈式未完成时、不定过去时、过去完成时以及历史现在时来表达的。(36)Dr.Leo Stock,Langenscheidts Kurzgrammatik Altgriechisch,Berlin und Muenchen: Langenscheidt KG,2005,S.95.除了古希腊语语法书之外,语言学家叶斯柏森也清楚地指出过这一点:“完成时不宜放入简单时态的系列中,原因是完成时除了含有纯粹的时间因素外,还含有结果的因素。它属于现在时,然而却是一种“稳定的现在时”(permansive present);它把现在的状态体现为过去事件的结果,因此可以称作一种普遍性的现在时。它是现在时的一种而不是过去时的一种。”(37)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年,第382页。也就是说,海德格尔指出,width=35,height=17,dpi=110不是“是—动词”的完成时形式,它也没有完成时的形式,因此,就“是—动词”本身的语法形态而言,古希腊语中,无论用什么形式,单靠“是—动词”都是无法表达“das jeweils schon voraus Wesende”真实含义,即“现在和将来活生生地去是那已经届时预先存在过的东西”这一思想了。这是需要强调的第一点。

需要强调的第二点是希腊语的动词形式不表达相对的时序关系(38)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S.220.。对于说古希腊语的人的语感来说,动词时态所涉及的时序关系根本就是“无所谓的”(gleichgüeltig)(39)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S.220.,因为他们最在乎的是动词及其分词的“Aspekt”之内容(40)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S.220.。

什么是语法中的“aspect”?中文语法书翻译为“体”。它原来的意义就是看、瞧的行为,后来拓展为从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去看和瞧。于是,人们在语法上将其作为动词范畴用来指称“action or being in respect of its inception,duration,or completion”,也就是说,人们在思想上并不关注该时态在时间上的意义,而是用动词的时态作为原材料,构成了一种新的区分,用语法的时态来表达非时态、非时间性的区分:在思想中,是把某运动、行为、事件或者某存在,看作是一个点,总括为一件事(puntuell,“点—视角”:不定过去时),还是将其看作一段持续的过程、进程,也就是一段线(linear,“线—视角”:现在时和未完成时)(41)当然,“点—视角”的表达中,说话的主体在把握时,根据着眼点的不同,又可以有“开端”“完成”“结果”等不同形式含义:“点—视角”主要体现于不定过去时直陈式中:“komlexiv”(把过程总括为一,又称为“historisch”,历史的),“ingressive”(着眼开端),“effektiv”(着眼结果)。。而完成时把动词内容看作一种“状态”(Zustand)。所以,语法上也称之为“结果体”(ein resultiver Aspekt)(42)Eduard Bornemann & Ernst Risch,Griechische Grammatik,S.208.。联系到上面说的,完成时显示当下、现在,那么,它显然展示了结果或状态对当下和现在的影响。当然,所有这三种体,都纯粹是附加在时态上的主观理解。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叶斯柏森对此作过十分形象的说明:未完成时“徘徊于当时的情况上,多少有些琐碎的叙述这些情况”,并且引用其他语法家的话说,“未完成时驻足不进”,“我们也可以用《圣经》的话稍加夸张地说,对于使用未完成时的人来说,一天等于一千年,而对于使用不定过去时的人来说,一千年等于一天”(43)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第393-394页。。

海德格尔在眉批中认为,width=82,height=17,dpi=110这种语法形式是用来表达“存在—动词”的“完成时形式”(Perfektform)的语法意义。这里所说的语法意义,不仅仅限于语法系统内部的意义,而且是说,这种形式的意义同时也指称和标示着语法系统之外的现象和现实。此处海德格尔所讲的就是width=82,height=17,dpi=110所标示的语法之外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现实。完成时这一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44)参见贾彦德:《汉语语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2-33页;邢公畹:《评贾彦德汉语语义学》,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第423-425页。表达的“不是一般意义上‘过去’”,“而是一种早先、届时的、先前的东西”,是“我们在追问具体实存作为实存的时候,要不断回溯到其上的东西”。(45)“Nicht ein ontisch Vergangenes,sondern das jeweils Frühere,auf das wir zurückverwiesen werden bei der Frage nach dem Seienden als solchen.”这显然是说那个先前的东西,对一般性存在论的讨论有着根本性影响的东西。要找个概念来标示它,就得冲破日常语法的限制,创造一个语法形式,来表达“存在概念”完成态形式上的意义,这一语法形式的“体”的视角是先前的事件影响甚至构成、决定人生当下和将来的存在状态。完成态,从“体”上看,表述对当下的影响,讲话者用完成态进行表达时,心中所想更多的是对当前和未来的意义,是当下对象对将来有影响的那些过去事件。这就是他后来指出的“将来中的曾是之事”(das Gewesenes in der Zukunft)。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古希腊语法同亚里士多德和海德格尔思想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海德格尔想说什么,我们看清楚了,然而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现在再看海德格尔对完成时的强调:完成态,从“体”上看,心中所想更多的是对当前的影响。“是—动词”在希腊语中没有完成时的形式,只有未完成过去时,它只能展示事物在过去进行的过程。通常亚里士多德都是把与“是—动词”相关的词当作最一般概念,描述指称最一般的现象和最普遍的事物(46)他用到“是—动词”的各种形式:“是—动词”不定式width=61,height=17,dpi=110中性动名词width=41,height=17,dpi=110阴性动名词width=52,height=14,dpi=110以及由width=52,height=14,dpi=110延伸出来的“oυσwidth=8,height=11,dpi=110α”(有人译为“实体”,也有人译为“本质”),还有一些“是—动词”短语,比如“τwidth=76,height=17,dpi=110作为存在的存在width=96,height=17,dpi=110(自然存在),“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23,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是什么,即本质)以及海德格尔引用的“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一般也译为“本质”,我们马上要讨论这个问题)。,都是借助“存在”的古希腊语句法语言来标示它们。可是这些“是—动词”的形式,穷尽于现在时和表述过去事物进程的未完成过去时。也就是说,“是—动词”最一般,但语法形式最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他创造了一个新的表达式,以展示他要显示的内容。海德格尔认为,亚里士多德想要通过最普遍的、最纯粹的“是—动词”构成的与存在概念相关的表达式,来表示这种“自然在先”的性质——以前早已完成的结果对当下和将来的构成和规定作用,显示该动词在不同的场景中早已完成的行为对当下和未来的影响,于是生造了一种表达式。在这里亚里士多德用width=82,height=17,dpi=110(去是“去之所是”)表示完成时,并进一步解释道“并非存在者状态上的过去之物,而是向来更早的东西,是我们在追问存在者之为存在者之际将回溯到其上的东西”。也就是说,他认为,这个表达式要表达的就是他要寻找的内容:人千万年来就已经在与事物的纠缠关联于一身的实践活动中,一直努力为万物创造显现其价值的可能性;在时间性上,它具有一种“先天完成时”的性质。这里把“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理解为,通过迂回的方式来使得“是—动词”获得完成时的形式。但是,对于这个结论,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文稿中并不能找到任何依据(47)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贺念教授看过本文初稿后,就指出了这一问题,并寄来一篇德文专稿: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 SS.18-39.该文在历史资料方面给予作者很大的帮助,特致感谢。。把亚里士多德的“本质”(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概念说成“是—动词”的希腊语法上的完成时,是正确的吗?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本意,能被哲学史专家们接受吗?是不是又像海德格尔对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解读那样,是一种为己所用的“强暴”(gewaltaetig)式的解读呢?

海德格尔认为,“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是对“先天完成时”这一概念更清楚的说明。此处海德格尔用了一个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有争议、最晦暗、什么都没说的荒诞”(48)H.Schmitz,Die Ideenlehre des Aristoteles,Bd I,Bonn,1985.转引自Hermann Weidemann,“Zum Gegriff de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9,height=17,dpi=110 Christof Rapp, Aristoteles: Metaphysik.Die Substanzbücher(Ζ,Τ,Θ),Berlin: Akademie Verlag,1996,S.76.表达式,来说明他的新概念“先天完成时”!这个问题尽管不是什么哲学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却是哲学史研究中“哲学文献学”(philosophical philology)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它的理解,不仅关系到全面理解亚里士多德存在论的问题,而且对于理解海德格尔的上述解读到底是否是“强暴”以及“强暴”到何种程度,很有帮助。所以,值得我们花点心思去粗略了解一下这个问题的大概情况。我们想借助于专家们的研究成果,从两个方面接近这个问题:首先是表达式的各种翻译;然后择要介绍专家们对此表达式的不同理解。

四、“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105,height=23,dpi=110(本质)的翻译问题(49)汪子嵩等把“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96,height=23,dpi=110这一表达式直接译为“本质”(to ti en einai)。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修订本)》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604页。
《形而上学》核心三卷的第1卷Z卷中谈到“ousia”多义性的时候,4种意义的第1个就是“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7,height=17,dpi=110不过,在存世的文稿中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对这个反复使用的重要概念作出清楚的解释。中文一般把这个概念翻译为“本质”。

“本质”一词在古希腊文里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由“是—动词”的阴性动名词“ousa”变来的“ousia”。尽管这个词翻译为“本质”(essence)还是翻译为“实体”(substance),是有争议的,但是在意义的理解上没有结构性问题。本质一词的另外一个来源,就是海德格尔引用的这个亚里士多德独创的术语“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7,height=17,dpi=110从现代西文的译文“essence”看不出有什么结构性问题,但是涉及对古希腊表达式的理解时,就会发现困难和问题。通过TLG检索,我们可以发现,“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在亚氏的全部文稿中共出现140多处,其中:《形而上学》81处,《论题篇》23处,《后分析篇》21处。可见,这个概念是亚氏哲学著作的常用概念(50)《物理学》6处,《论灵魂》5处,《论天》1处,《论生灭》1处,《论动物的部分》1处,《尼克马科伦理学》1处,《政治学》1处,《论灵魂》残篇乙2处,在具体的科学著作中则很少用到。。从语言上看,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表达式。这个表达式由四个单词构成:(1)“τwidth=8,height=11,dpi=110”是定冠词(英文的“the”);(2)“τwidth=8,height=11,dpi=110”是疑问词或者指示代词(英文的“what”);(3)“是—动词”的未完成过去时width=35,height=17,dpi=110(英文的“was”);(4)“是—动词”的不定式width=55,height=14,dpi=110(英文的“to be”)。中文可将“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直译为“是其过去之所是”。但这只是非常表面的翻译,内部隐藏着很多理解的困难。陈康、汪子嵩、苗力田等老先生均将它翻译为“本质”。查《辞海》“本质”条,列举文献说明“本质”一词原本就是汉语词汇:(1)本质指本来的形体;(2)本质指事物的根本属性。但是,作为西方哲学概念,中文“本质”一词实际上是继承了日本人的翻译。刘正埮、高名凯等先生编的《汉语外来词词典》“本质”条中明确指出:该词源于日语“本质”,日语读作“honshitsu”,是“意译英语essence”(51)冯天瑜在其新作《新语探源》中有更详细的佐证:18世纪80年代初,东京大学文学部哲学政治学科的首届毕业生井上哲次郎等青年学者编译的《哲学字汇》是日本人用古汉语翻译西洋概念的典型。该书依据英国哲学家Fleming的《哲学字典》1858年第2版编译而成,于1881年出版,后几经修订,1912年第3版改名为《英独佛和哲学字汇》。2004年访问日本北海道大学期间,日本学者水上雅晴先生赠我一本《英独佛和哲学字汇》复印件。查“essence”条,注明“Lat(in),essentia,from esse,to be;Ger(man),Wesen;Fr(ench),essence.实质、本质”。解释中,唯独不见注出该词的真正来源:古希腊文“to ti en einai”。而该书许多其他词条通常上溯到古希腊语的原型。由此可见,井上哲次郎当时可能无暇仔细追根溯源,查清“essentia”一词的原初涵义,而是根据中世纪以来直至今日的流行理解翻译该词。汪先生在1984年的专著《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中并未就这个概念作讨论。。关于这一表达式在汉语文献中的翻译情况,汪子嵩先生主编的《希腊哲学史》第3卷中有精当的概括:

希腊语词组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to ti en einai),现在英文一般都译为essence,中文多译为“本质”,这是亚里士多德创造的一个术语。吴寿彭认为它是表示事物之所以“成是者”,将它译为“怎是”。苗力田因为这个术语写下他主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唯一的一条长注。他认为to ti en einai这一词组亚里士多德经常和ousia相通用。此处显然不是指质料或载体意义下的实体,而是指形式或本质意义下的实体。可是他以为将这个词组简单化、现代化为一个单词“本质”,就失去了亚里士多德原来用法的古朴风采和深邃内涵。所以主张将它译为“是其所是”。后来他又改译为“其所是的是”。苗力田的学生余纪元在《亚里士多德论ON 》 一文中对这个词组作了解释,他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Z卷中交替使用“形式”和to ti en einai,仿佛它们没有任何区别,但他也没有证明这二者的等同。这个术语令人惊奇的是那个“en”,这是to be的过去式,等于英文的was,故英文直译乃是what the“to be”(of something)was 或what it was(for something)to be.中文直译为“一个事物的过去之‘是’是什么”。学者们一直对亚里士多德为何要用过去式表示费解,名之曰“哲学的过去式(philosophic imperfect)”。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事物的to ti en einai就是这个事物的根本特征。“每物的to ti en einai即是那被说成是该物自身的东西。”(1029b13-14)你的to ti en einai不是“白”,也不是“有教养的”,因为这些都不是你之所以是你的根本性质。“你,就你本性所属的‘是’,即是你的to ti en einai。”(1029b15)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中,to ti en einai有时通过定义来解释,如“只有那些其公式即是定义的事物,才有“to ti en einai”。(1030a6-7)所以to ti en einai乃是在定义中被给予的东西。有时定义又根据前者来解释,如“定义即是陈述to ti en einai的公式”。(1031a12)亚里士多德交替使用这两个词,对to ti en einai的研究即是对定义的研究,反之亦然。我们可以由此明白《形而上学》中心的Z、H、θ卷以很多篇幅讨论定义,也可以明白为什么在许多英文译本中学者们抛弃了to ti en einai的字根含义,将它译成essence(本质)。亚里士多德提供了一个具体例子,即什么是一个动物的to ti en einai或形式?他回答说:是灵魂。(1035b14,1037a5,28-29,1043bl-4等)余纪元说:总而言之,第一ousia正是可以说明一个事物真正的“是”的东西。要知道事物的根本的“是”,就必须知道它的本质,正是本质决定了一物的特征和它的“是”的方式。它是事物中最持久的东西,是知识的对象。由此出发,我觉得亚里士多德在to ti en einai这一术语中使用过去式是有深意的,他强调的是事物中恒久不变的东西。因此他主张将这个术语译为“恒是”。(5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修订本)》第3卷,第624-626页。

除了直接把“Imperfect”译为“过去时”而没有指出也可译为“未完成时”之外,汪子嵩先生对汉语界的概括详实精当,无须添足。

关于国外的翻译情况,法国著名现象学家和哲学史家Jean-François Courtine与Albert Rijksbaron合作,为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所写的“TO TI width=11,height=17,dpi=110N EINAI”词条,开头列出了该表达式的3种翻译。

最早将该表达式翻译成外文的是阿拉伯语人。根据Coutine提供的信息,最早是Al-Kindi(53)肯迪(Al-Kindi),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又译“铿迭”“阿尔·铿迭”。曾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和普罗提诺的《九章集》4-6译为阿拉伯文。Barbara Cassin,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A Philosophical Lexic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p.1133.用“māhhiya”来翻译这一概念,其中“mā”相当于英文的“that which”,而“hiya”相当于英文的“she is”。这个概念的另一种阿拉伯语翻译“hɑqīqɑ”的含义是“现实性和真理的一般理念”(54)“The general idea of reality,of truth.” Jean-François Courtine与Albert Rijksbaron为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所写的“TO TI width=11,height=17,dpi=110N EINAI”词条。Barbara Cassin,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A Philosophical Lexicon,p.1133.。而这些概念被阿维森纳(55)阿维森纳(Avicenna),亦称伊本·西纳(Ibn Sina),出生于波斯的医生和哲学家。在融会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加以使用。所以,中世纪的欧洲人在翻译阿维森纳的著作时,把“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0,height=17,dpi=110对译为“quidditas”。而这个拉丁词实际上是“quod、quid、erat、esse”(那—什么—过去是—是)的缩写。后来Guillaume de Moerbecke(56)Guillaume de Moerbecke(德文为Wilhelm von Moerbeke),于1215年生于今日荷兰,1286年在希腊的柯林斯去世。他和托马斯·阿奎那同属天主教多名我会成员。他是多产翻译家,翻译过医学、哲学、天文学和数学的许多著作。受托马斯·阿奎那之托,他直接从古希腊语翻译亚里士多德著作,校正了当时从阿拉伯语(有些是经古叙利亚语的转译)翻译过来的拉丁语译本。还把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腊语注释著作译为拉丁语,从根本上改变了拉丁语译本的质量,为提高欧洲人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研究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时也使用了这个概念。Sonderegger的文章中指出,这个翻译及其缩写后来被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其他拉丁译者(Bessarion和Melanchthon)和托马斯·阿奎那所采用。后来吸收到现代语言中就是法语的“la quiddite”,英语的“quiddity”,德语的“Quidditaet”,等等。这个译法其实比音译强不了多少。这个对译本身就说明,当时的译者遇到了困难。所以,随着19世纪亚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整理、编辑,以Trendelenburg领衔的亚里士多德研究(57)J.Owens,The Doctrine of Being in the Aristotelian Mataphysics: A Study in the Greek Background of Mediaeval Thought,Toronto: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1963,pp.180-187.关于他对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研究的重新激活和推进,特别是他关于范畴的建立与古希腊语法关系的较新研究,参见Micheal R.Baumer,“Chasing Aristotle’s Categories Down the Tree of Grammar,”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18,1993,pp.341-449.的复兴,专家们纷纷努力,尝试给出能帮助理解其内涵的翻译。Courtine的词条中列了一个表格,有十五六种译法,我们把它们列在下面(括号中为译者的名字)。

英语的译法如下: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what was it to be so-and-so”(W.D.Ross);

“Essence”(W.D.Ross,H.Tredennick);

“What it is to be something”(W.D.Ross);

“The what it was to be”“the what it was for each to be”(E.Buchanan);

“What it is to be a thing/something/it”(J.Barnes,M.Furth);

“The-what-has-been”(P.Merlan).

法语的译法如下:

“Quiddite”(P.Aubenque,J.Tricot);

“Le fait pour un être de continuer a être ce qu’il était”(E.Brehier);

“L’essentiel de l’essence”(J.Brunschwig).

德语的译法如下:

“Das,was war das Seyn,dass heist,das gedachte Wesen,vor der Wirklichkeit der Sache,”“Der hervorbringende und vorangehende Grund”(F.A.Trendelenburg,现象学先驱);

“Das Sosein”(H.Seidl);

“Das Wesenswas”(H.Bonitz);

“Das,was es war,sein”(C.Arpe);

“Das jeweils zugehorige Sein”(F.Bassenge);

“Das vorgangige und durchgangige Was des Seins von Seiendem”(K.H.Volkmann-Schluck,现象学家,Landgrebe的学生);

“Das Wesen als wesentliches Wassein”(W.Bröcker,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学生);

“Was es heisst,dieses zu sein”(M.Frede,G.Patzig).

德语的翻译中其实无论如何还应加上:著名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Hermann Bonitz的翻译“Wesenswas”,著名哲学史家Ueberweg(及其后继者Heinze)的“Wesenheit”和Tugendhat的“Gewesen”。专家们在翻译上各执己见,就表明理解该表达式的困难。下面我们就到哲学史中遛个弯,了解一下解读这个表达式的历史与现状(58)为2004年冬季学期“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研讨班”准备材料的时候,发现北大图书馆新购进了一本《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本体学说卷(7、8、9卷)》,即Hermann Weidemann,Aristotles Metaphysik,Die Substanzbuecher(Z,H,θ)Herausgegeben von Chirstof Rapp,Berlin: Akademie Verlag,1996.属于由Otfried Hoeffe主编的经典解读系列丛书Klassiker Auslegen中的一本。在西方这类书很多,开始我以为无非是一本新导论,但是仔细看下去并非如此,这是一本很有专业水平的书。该书第3章恰恰是专门讨论这个问题的:关于概念to ti en einai以及对《形而上学》第7卷第4章1029b22-1030a6的理解。作者在介绍自己的观点之前,对西方的研究状况和传承作了概述。以下相关内容就是根据该文和下面的论文中提供的文献来源写成: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S.18-39;E.Buchanan, “Aristotle’s Theory of Being,”Les Etudes Philosophiques,18(2),1963,pp.210-211.及Jean-François Courtine, Albert Rijksbaron为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所写的“TO TI width=11,height=17,dpi=110N EINAI”词条。。

五、“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102,height=23,dpi=110(本质)的解读
最早解释这个问题的是希腊化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注释家Alexander of Aprodisias。亚里士多德在《论题篇》中说,“定义乃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表达式(logos)”(59)width=73,height=17,dpi=110τwidth=160,height=17,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149,height=17,dpi=110 中译文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57页。这句话的硬译是:“定义(界定)就是指称(σημαwidth=8,height=11,dpi=110νων)着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0,height=17,dpi=110的λoγoζ。”。这里“本质”一词就是“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82,height=17,dpi=110针对这句话,Alexander首先指出,亚里士多德是在“给定义下定义width=252,height=17,dpi=110并且说,定义是“标示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的表达式(logos)”。“首先这里提出了一个表达式。定义是非常完善的,且含有一切于自身内。而在其内width=64,height=17,dpi=110含有类、idion(eigentuemlich,典型)和附着者(vorhandenen),它是偶性(συμβwidth=8,height=11,dpi=110βηκoζ)。随后他(要逐一)界定它们。他指出(semainei,标示)了定义的名号。此名号horos 或者horismos是从圈定(horon)土地的名号horoi那里转接过来的:它(原)用于划定地块,与其他地块分割。他给定义下定义,不是想要陷入无穷倒退(硬译:通过它洞悉无限)。他说,定义是去指称标示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的logos。”“它[即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0,height=17,dpi=110是这个logos单独所享有的、作为名号性的东西”(60)width=46,height=20,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κwidth=8,height=11,dpi=110ν,τwidth=5,height=8,dpi=110κoζ,Zugehoerigkkeit,实际上是说:作为属于名号的内容。,它是拼凑一起而完成的,以此来标示“通过定义指称那个‘去是其现在之所是’(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6,height=17,dpi=110 it is(for the thing)to be)”。

这里,Alexander明确地说,亚里士多德所谓定义是指称事物之“去是过去之所是”,其意思就是,定义是指称事物之“去是其现在之所是”。Alexander用现在时替代了未完成过去时,作为对亚里士多德使用未完成过去时的说明。以下的文字是指出这一替换的根据:“因为‘过去是’(τwidth=85,height=17,dpi=110目前不是作为标示指称“过去了的时间”而加以使用的,而是用于替代“现在是”。Alexander 认为,这是一种习惯性的用法,因为当一个人说“过去是如此”(τ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44,height=17,dpi=110时就等于说“现在是如此”(τ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35,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用“过去是”代替“现在是”的用法,如有人说,“谁当时是width=34,height=17,dpi=110敲门者”,可替代为“谁现在是width=55,height=17,dpi=110敲门者”(61)M.Wallies,Commentaria in Aristotelem Græca(CAG),Volume II,Part 2,Berlin: Reimer, 1881, p.42.。

Alexander通过这个例子要强调的是,那个“是—动词”的未完成过去时要表达的内容,完全就是当下那个人是过去行为的实施者这个“当下之所是”,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当下身份”,而不是去表达在过去那个活动本身的进程中当时是由什么人实施的。这就是他所说的“‘过去是’(τwidth=85,height=17,dpi=110不是标示指称(δηλωτwidth=125,height=17,dpi=110过去了的时间”(τwidth=105,height=17,dpi=110τoζ(62)“width=8,height=11,dpi=110ρχoμαwidth=5,height=8,dpi=110”的完成时width=88,height=17,dpi=110 χρwidth=8,height=11,dpi=110νoυ)的意思。把通常标示过去进程的时态,即未完成过去时,解释成“过去行为实施的责任承担者”这个当下的身份,这种语法功能在古希腊语中本来就是完成时的功能。尽管Alexander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但是我认为他的意思同海德格尔将其理解为完成时是一致的。

希腊化时期第二个关注这个问题的是新柏拉图主义者Ammonios Hermeiou(63)Hermeiou是他父亲名字的第二格。他是新柏拉图主义者Proclus的学生,曾主持过亚历山大城的柏拉图学园。许多柏拉图主义者都从学于他。。他在为《解释篇》写的注释里谈及这个问题。《解释篇》第11章讨论一个句子主词和谓词的一与多关系问题。比如,“Peter is good,and Peter is shoemaker”,我们能说,“Peter is good shoemaker”吗?“Peter is animal,and Peter is double-legged”,我们能说,“Peter is a double-legged animal”吗?Peter是有教养的,Peter是动物,能说Peter是有教养的动物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有些概念指称偶性,有些概念指称本质以及其中使用的“是—动词”是在系词意义上使用,还是在存在意义上使用。当然这是我的解读。亚里士多德在文章中并没有直接这样说,他的说法要曲折得多:

width=7,height=9,dpi=110σπερ width=10,height=8,dpi=110width=69,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5,height=8,dpi=110:就像荷马是某某,

owidth=3,height=10,dpi=110oν πowidth=5,height=8,dpi=110ητwidth=11,height=14,dpi=110ζ:比如诗人,

width=88,height=17,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width=35,height=17,dpi=110那有(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他还是没有(他)?

两处用同一个“是width=38,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意为存在。

κατwidth=11,height=11,dpi=110 συμβεβηκwidth=8,height=11,dpi=110ζ γwidth=11,height=11,dpi=110ρ κατwidth=49,height=17,dpi=110ταwidth=5,height=8,dpi=110 τwidth=26,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 τ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0,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4,dpi=110ρoυ:那个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是就偶性来谓述荷马的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

width=5,height=9,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 γwidth=11,height=11,dpi=110ρ πowidth=5,height=8,dpi=110ητwidth=44,height=17,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即他是诗人(即诗人之是),

width=102,height=14,dpi=110width=5,height=9,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κατwidth=49,height=17,dpi=110ταwidth=5,height=8,dpi=110 κατ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0,height=8,dpi=110μwidth=11,height=14,dpi=110ρoυ τwidth=26,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但荷马不是就其自身,就荷马的存在(τwidth=26,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而被谓述。

这里显然区别出了两个不同性质的width=28,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前者是系词:它把荷马与诗人联系在一起。后者为指称存在的实义动词。我认为,这里已经涉及后来海德格尔所说的本体论差异。

正是在这个上下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λoγowidth=5,height=8,dpi=110”(表达式或短语)的问题,然后才有后面那句话:“假如诸短语替代诸名词而被用于陈述,那就是就其自身而被谓述,而不是就偶性。”(64)width=149,height=17,dpi=110των λwidth=8,height=11,dpi=110γωνταwidth=5,height=8,dpi=110,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καθ’ αwidth=5,height=9,dpi=110τwidth=11,height=11,dpi=110 κατwidth=44,height=17,dpi=110ταwidth=5,height=8,dpi=110 καwidth=5,height=11,dpi=110 μwidth=11,height=14,dpi=110 κατwidth=11,height=11,dpi=110 συμβεβηκwidth=8,height=11,dpi=110ζ.”亚里士多德:《解释篇》21a:18-38,聂敏里译文:“如果短语代替名词来陈述,并且就其自身来谓述,而不是就偶性,在这些方面,对‘这一个’甚至简单地来说也是会真的。”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第71页。

面对这句话,解释者们才遇到一个问题:这个“λoγowidth=5,height=8,dpi=110”到底指什么。聂敏里先生的译本中对此注释道:“‘短语’是对logoi(65)“Logos”的复数第一格。的翻译,阿克力将其翻译成‘定义’。其中含有一定的理解在内。因为,亚里士多德在《论题篇》中解释定义时说,定义是表示‘是其所是’的短语。它或者给出短语以替代名词,或者给出短语以替代短语。”(66)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第69页。聂敏里所引用的这句话“定义是表示‘是其所是’的短语”,就是我们上面介绍Alexander注释里集中讨论的那句话。而“是其所是”就是“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82,height=17,dpi=110正是由于聂敏里指出的原因,Ammonios在解释《解释篇》第11章这段文字的时候,在没有完整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表达式的情况下,确实如Weidemann所说,直接提出了他对“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这个表达式(“短语”)的修正意见(67)显然,当时学者们对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定义非常熟悉,所以,他假定了,一提定义,一提logos,读者就知道,这里就涉及“τwidth=31,height=17,dpi=110(“是—动词”未完成时过去)的理解问题。。他在讨论中建议,将“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改写为“ti estin toi pragmati to einai”。Weidemann将其翻译为“was ist fuer die(jeweilige)Sache(zu ihr gehorige)Sein?”(68)Hermann Weidemann,Aristotles Metaphysik,Die Substanzbuecher(Z,H,θ),Herausgegeben von Chirstof Rapp,S.77.中文可以译为“什么是该东西所属的那个是?”将这个问句加上定冠词就是“该东西所属的那个是”。正如Weidemann指出的,哲学史上真正把表达式“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提出来的是狄尔泰的老师,即被称为“杜威的先驱”的德国哲学家Trendelenburg(69)弗雷德里希·阿道尔夫·特楞德伦堡(Friedrich Adolf Trendelenburg)出生于哥本哈根,是康德批判哲学的重要宣传者Reinhold的学生。新康德主义研究家K.CH.Koehnke把特楞德伦堡看作德国唯心论和新康德主义之间的链接人和转折点。德国现代哲学的许多重要代表人物都是他的学生或再传弟子。他的学生包括胡塞尔的老师布伦塔诺,解释学哲学家狄尔泰,新康德主义的代表柯亨,经验批判主义者、恩格斯《反杜林论》的论敌奥根·杜林,新唯心主义者奥伊根,哲学史家余伯威格,生存哲学家基尔凯郭尔。作为当时著名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他力主亚里士多德以生物学研究为基础的自然有机论、合目的论的世界观,并且在亚里士多德逻辑著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他在哲学史上最知名的贡献,是他在黑格尔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德国哲学界公开挑战黑格尔式的思辨哲学,提倡具体问题研究,以取代抽象的整体思辨。“杜威先驱”的说法见Rosenstock,Gershon George,F.A.Trendelenburg:Forerunner to John Dewey,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64.笔者只见到书目,尚未见到原书。。1828年他发表了一篇论文,专门谈这个表达式与亚里士多德“是—动词”各种其他表达式之意义的关系(70)F.A.Trendelenburg,“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4,height=9,dpi=110ν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93,height=17,dpi=110 etc.etc.und 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bei Aristoteles,”Rheinisches Museum für Philologie, Geschichte und griechische Philosophie,2.Jahrg., 4.H., 1828,SS.457-483.这个题目可以意译为“亚里士多德的‘是—动词’各种表达式与本质表达式中‘是—动词’意义的关系”。。

他在文中指出,亚里士多德本人并没有指出这个抽象的表达式是来自什么样的语用实践。而这个表达式有“τwidth=8,height=11,dpi=110‘什么width=52,height=14,dpi=110的形式,翻译为英文就是“the ‘to be xy’”。而在亚里士多德的文稿中,很多概念是由“the ‘to be xy’”的形式构成的。而其中的“xy”,经常用的是名词第三格的形式。而“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26,height=17,dpi=110(what it was)(71)古希腊语的动词经常把主语代词包含在自己的屈折变化中,不单独说出来。width=35,height=17,dpi=110就是“it was”的意思。就处在平时作为“是—动词”表语的第三格名词的位置上。所以,Trendelenburg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大量摘引分析亚氏著作中“τwidth=8,height=11,dpi=110‘什么’(第3格)width=44,height=14,dpi=110(72)比如width=116,height=20,dpi=110τwidth=99,height=17,dpi=110τwidth=82,height=17,dpi=110τwidth=111,height=17,dpi=110τwidth=32,height=14,dpi=110τwidth=49,height=17,dpi=110τwidth=102,height=17,dpi=110τwidth=114,height=17,dpi=110τwidth=58,height=17,dpi=110τwidth=52,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1,height=13,dpi=110oλυκλεwidth=8,height=11,dpi=110τwidth=41,height=17,dpi=110τwidth=102,height=17,dpi=110τwidth=211,height=17,dpi=110等等。的用法在不同上下文中的意义上的异同,以便找回亚里士多德当初使用这一表达式的语义丛(73)参见贾彦德:《汉语语义学》,第2章。。正如Sonderegger指出的(74)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21.,经过分析他认为,这个表达式就是从“τwidth=8,height=11,dpi=110‘什么’(第3格)width=44,height=14,dpi=110的用法中导出的,在意义上,标示“联系到个体的一般概念”(75)“So gefasst ist 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das Individuelle zum allgemeinen Begriff erhoben,der allgemeine Begriff in Beziehung auf das Individuelle.”。这个理解已经非常接近现在人们解读《形而上学》Z卷时的看法:这里所讲的“本质”(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9,height=17,dpi=110是存在于个体本身或者内部的,使得该个体之为该个体的那个本质。因为Trendelenburg明确强调,看起来,它和可以脱离个体的,在思想中被把握的一般性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并非如此(76)F.A.Trendelenburg,“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4,height=9,dpi=110ν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93,height=17,dpi=110 etc.etc.und 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bei Aristoteles,”Rheinisches Museum für Philologie, Geschichte und griechische Philosophie,2.Jahrg., 4.H., 1828,SS.479-480.。

Trendelenburg的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当时哲学史界的关注,许多学者参与讨论。比较有影响的有A.Schwegler,H.Bonitz,ED.Zeller(19世纪);著名哲学史家Ueberweg和Heinze(20世纪),E.Kapp,E.Hoffmann,W.Jaeger,W.D.Ross,J.Stenzel,C.Arpe,Fr.Bassenge以及哲学史家I.Düring,新康德主义者P.Natorp,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学生W.Bröcker,海德格尔的学生 Karl-Heinz Volkmann-Schluck,英国的J.Owens,著名现象学批评者E.Tugendhat以及伽达默尔的学生W.Wieland,等等。(77)A.Schwegler,Aristoteles’ Metaphysik,Grundtext,Übersetzung und Commentar nebst erläuternden Abhandlungen,Tübingen,1847, SS.369-379;H.Bonitz,Aristotelis Metaphysica,Bonn: A.Marcvs,1848-1849,302ff;Ed.Zeller,Die Philosophie der Griechen in ihrer geschichtlichen Entwicklung,Bd.II,Leipzig: O.R.Reisland,1879,SS.208-209;Fr.Ueberweg & M.Heinze,Grundriss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Erster Band,Berlin:Ernst Siegfried Mittler & Sohn,1871,SS.174-175;E.Kapp,“Die Kategorienlehre in der Aristotelischen Topik,Habilitationsschrift von 1920,” Hans Diller & Inez Diller,Ausgewählte Schriften,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 Co.,1968,SS.215-253;E.Hoffmann,“Die Geschichte der antiken Philosophie,”M.Dessoir,Lehrbuch der Philosophie,Bd.I,Berlin, 1925, S.158;W.Jaeger,Aristoteles; Grundlegung einer Geschichte seiner Entwicklung,Berlin:Weidmannsche Buchahandlung,1923;W.D.Ross,Aristotle’s Metaphysics,Bd.I,Oxford:Clarendon Press,1924,S.127;J.Stenzel,Zahl und Gestalt bei Platon und Aristoteles,Leipzig & Berlin: B.G.Teubne, 1924,S.130;C.Arpe,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bei Aristoteles,Hamburg:Friedenchsen, Gruyter & Co.,1938;Fr.Bassenge,“Das to heni einai to agathoi einai etc.etc., und das to ti en einai bei Aristoteles,”Philologus,104(1960),SS.14-47,SS.201-222;I.Düring,Aristoteles,Heidelberg:C.Winter,1966;P.Natorp,Platons Ideenlehre: Eine Einführung in den Idealismus,Leipzig: Dürr’sche Buchhandlung,1903,S.2;W.Bröcker,Aristoteles,Frankfurt am Main:V Klostermann,1935;Volkmann-Schluck,Karl-Heinz,Die Metaphysik des Aristoteles,Frankfurt:Verlag Vittorio Klosterman,1979;J.Owens,The Doctrine of Being in the Aristotelian Metaphysics: A Study in the Greek Background of Mediaeval Thought,Toronto: 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aeval Studies, 1951, p.180;E.Tugendhat,ΤΙ ΚΑΤΑ ΤΙΝΟΣ,Eine Untersuchung zu Struktur und Ursprung aristotelischer Grundbegriffe,Freiburg & München: Verlag Karl Alber,1958;W.Wieland,Die aristotelische Physik,Göttingen: Vandenhoeck and Ruprecht,1962.更晚近的文献有Emerson Buchanan,G.Ralfs,Michael Frede,Günther Patzig,Erwin Sonderegger,Philippe Merlan,Jakkao Hintikka,以及Simo Knuuttila,还有前面介绍过的Weidemann等人的文章。(78)Buchanan,Emerson,“The Syntax and Meaning of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11,height=17,dpi=110 J.Bilitz,Greek,Roman and Byzantine Monographs,2(1962),pp.30-39;G.Ralfs,“Was bedeutet die aristotelische Formel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76,height=17,dpi=110 Ergänzungsheft ,(86)1964,SS.30-35;Michael Frede,Günther Patzig,Aristoteles“Metaphysik Z”:Text, Übersetzung und Kommentar,vol.2,Munich:Beck,1988;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S.18-39;H.Schmitz,Die Ideenlehre des Aristoteles;Philip Merlan,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46,height=17,dpi=110 Philology,61(3),1966,p.188;Simo Knuuttila,Jaakko Hintikka,The Logic of Being:Historical Studies,Dordrecht & Bost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6.篇幅所限,这里只能依据Weidemann和Sonderegger的归纳,就这些学者的基本观点,简要介绍如下。

首先,“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这个表达式中,关于其中的“τwidth=8,height=11,dpi=110”(英语的“what”)是不定关系代词,还是疑问代词,理解上曾有过分歧,现在基本取得一致:认为是疑问代词。其次,关于未完成过去时width=44,height=17,dpi=110到底是只有句法语言层次上的意义,即只是指前面说过的话,还是说,它指称的是句法语言之外的意义,或者叫某种形而上学意义。Weidemann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Bassenge,Buchanan,Schmitz,Frede/Patzig)都同意Ross的理解,只有句法层次上的意义,无形而上学意义。其实这只表述了Weidemann自己的立场。按Sonderegger总结,仍有不少学者坚持Trendelenburg的观点,认为“τwidth=31,height=17,dpi=110是对第三格表语的概括,有特殊的含义。至于具体指称的是什么样的含义,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理解:(1)Arpe认为是正在寻找的定义;(2)Fr.Ueberweg-M.Heinze则认为是“本质性”(Wesenheit);(3)Bröcker和Tugendhat则认为是“曾是者”(Gewesen)。Sonderegger还指出,Tugendhat的理解直接受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启发(angeregt durch M.Heidegger)(79)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25.。

Sonderegger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从Trendelenburg开始,直到写文章的时候,人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只关心一个个具体概念,没有关心这个表达式的语言构型(Sprachgestalt)(80)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25.。他显然赞成Alexander等古代解释者的看法,认为在语言的语用构型上,未完成时就是现在时。为了论证他的观点,他引入了许多古希腊文学的经典文本特别是戏剧家阿里斯托芬的文本作为依据,如《阿卡奈人》《骑士》《鸟》《马蜂》《蛙》《财神》;还有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在克罗诺斯》、柏拉图的《宴饮》、希罗多德的《历史》、欧里庇得斯、米南德的作品。引用这些例子的关键是,问句“τoυτwidth=5,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35,height=17,dpi=110(81)希腊语中“;”是问号。在日常语言中总是翻译为“was Ist denn das?”英文为“what is that then?”(82)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S.28-30.width=26,height=14,dpi=110τoζ”,指示代词,阳性,“这个”。中性为“τwidth=17,height=14,dpi=110τo”,雅典方言,加指示性词尾“width=5,height=8,dpi=110”,失掉“o”,变成“τoυτwidth=8,height=11,dpi=110”。所以“τoυτwidth=5,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35,height=17,dpi=110被Sonderegger译为“Was ist denn das?”“What is that then?”为什么把未完成过去时width=35,height=17,dpi=110翻译为现在时“ist”?他引用Bduaeus注释和D.Demtrakos辞典,指出,古希腊语中的width=35,height=17,dpi=110就相当于其他欧洲语言中的“是—动词”现在时。Sonderegger之所以选中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是因为它更接近日常口语。他直接引用《马蜂》中的一段台词,其中一句罗念生翻译为:“是谁?让我看看。怎么回事?(τoυτwidth=5,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26,height=17,dpi=110(83)第三人称单数未完成过去时。)你这家伙,你是谁?(τwidth=8,height=11,dpi=110ζ width=14,height=14,dpi=110(84)第二人称单数现在时。 width=55,height=17,dpi=110(85)罗念生:《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罗念生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从对话场景看,这里的width=20,height=17,dpi=110显然不可能是指称过去的事情,而是指当下的事情。这里通过width=35,height=17,dpi=110语法上的未完成过去时与当时场景的现在时之间的张力,并不是要展示时间或者时态上的张力本身,而是利用这个张力去展示语法时态之外事物之间的张力。Sonderegger用“in aller Welt”来表述这个张力,译为中文就是“我的天呀!”“我的妈呀!”他还指出,在表演中,演员说这句未完成时的话时,是有手势带动作的!而用width=35,height=17,dpi=110(存在)指称的是具体、个别的(出人意料的)未定但可确证的事件或对象。但是,这个对象并不是存在于过去,而恰恰是在当下,在面前的。他认为,当这种对象或者事件出现时,就逼着说希腊语的人在质问中讲出未完成时(86)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32.!

Sonderegger把这一日常语言的语用现象同古希腊语的另一个修辞现象联系在一起:古希腊语经常使用同根动词和名词构成一个主—谓—宾结构的句子(87)古希腊语中,主语(特别是主语代词)在上下文清楚的情况下是被省略的。。比如,主语和动词同根:“τwidth=111,height=14,dpi=110(船行船);“τwidth=32,height=17,dpi=110τwidth=58,height=17,dpi=110τεwidth=11,height=11,dpi=110εwidth=5,height=8,dpi=110”(犁犁地);动词与宾语同根:“τwidth=8,height=11,dpi=110 σπwidth=8,height=11,dpi=110ρμα σπερμαwidth=8,height=11,dpi=110ω”(种种子)。他自己的例子采自荷马的《奥德赛》:“πwidth=11,height=14,dpi=110ματα πwidth=11,height=11,dpi=110σχεwidth=5,height=8,dpi=110”(他受苦于苦);width=176,height=17,dpi=110(你活个好生活);“width=5,height=9,dpi=110βρwidth=5,height=8,dpi=110ν δ’ width=5,height=9,dpi=110βρwidth=8,height=11,dpi=110ζεwidth=5,height=8,dpi=110ζ”(你冒犯了冒犯)。他依据语法对这种现象作解说:动词的宾语对象,内在于动词意义之内。之所以要把已经包含于动词中的含义再重复一遍,只是为了标示清楚动词原来意味着什么(88)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34.。

有了这两个观念(时态张力标示外在事物;动词—谓词同根是内在对象关系),再看亚里士多德的表达式“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122,height=17,dpi=110与width=55,height=14,dpi=110有时态张力,二者还是同根表述。于是就可以得出结论:这个表达式中“τwidth=31,height=17,dpi=110不过是width=55,height=14,dpi=110内在含义(它原本意味着什么)的标示。它们之间的张力与时间或者时态没有关系。于是得出他自己的解读:这个表达式的意思是“‘是—动词width=58,height=14,dpi=110所以问的,就是‘τwidth=28,height=17,dpi=110所问之事”(89)“Das Sein,als das,wonach wir in der Frage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20,height=17,dpi=110 fragen.”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35.。

那么,“τwidth=40,height=17,dpi=110这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当我们一般地问:这是什么(τwidth=23,height=14,dpi=110τwidth=5,height=8,dpi=110ν)?我们在问它的类,它的种。当我们问的不是该对象的种类,而是问它的“第一实体”(πρwidth=11,height=11,dpi=110τwidth=67,height=17,dpi=110时,Sonderegger认为,担当此任务的就是“是—动词”的未完成过去时,来联系当下的事件或对象的原因。他自己也知道,他的观点只是一种意见,并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在文章中他自己承认:“很遗憾在这个问题上很难确保正确。”(90)Erwin Sonderegger,“Die Bildung des Ausdrucks to ti ēn einai Durch Aristoteles,”Archiv fü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65,1983,S.36.

Jean-François Courtine为Barbara Cassin主编的辞典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A Philosophical Lexicon写了关于“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的词条。该辞典的英译本出版于2014年,但法文原版出版于2004年(91)Barbara Cassin, Vocabulaire européen des philosophies:Dictionnaire des intraduisibles,Paris: Le Robert/Seuil, 2004.。这是我所见最新的研究文章。和Sonderegger一样,Courtine认为,理解表达式中的未完成时,必须从日常用法出发。他引用的例子是,width=46,height=14,dpi=110 ταδwidth=5,height=11,dpi=110 δwidth=5,height=8,dpi=110width=11,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为什么这堆东西是房子?);“width=5,height=9,dpi=110πwidth=11,height=11,dpi=110ρχεwidth=5,height=8,dpi=110 width=5,height=9,dpi=110 width=114,height=17,dpi=110(因为,当下存在的就是它们以前是房子的那些东西)。(92)Barbara Cassin,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A Philosophical Lexicon,p.1136.“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中的未完成过去时具有相同的意义。Courtine不同意把未完成过去时中的过去因素完全化解掉,而是认为它表达了一种“清晰的时态上的指称”(a precise temporal reference),它不再表达一种特殊的过去,而是表达一种“全时态价值”(omnitemperal value)、“全时态质量”(omnitemperal quality)(93)Barbara Cassin,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A Philosophical Lexicon,p.1137.。我认为,他的这种看法,是对海德格尔把未完成过去时理解为现在完成时的进一步推广。那么在哲学中,“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与另外的本体论表达式“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的区别何在?他认为,后一个表达式是专门指称事物的纲目科属种亚种的。它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亲缘关系。而“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则用于指称存在于个体事物(第一实体)本身,具体使得该个体成为该个体的那种形式性本质。这种形式性本质是在个体的质料之中,但又是在个体存在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正是基于这种理解,他建议把“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73,height=17,dpi=110翻译为“l’essentiel de l’essence,the essentiality of the essence”,即本质的本质性。

我自己更倾向于Courtine的看法,正如我们前面已经指出的,说古希腊语的人本来对于动词的时态所表达的时间性从感觉上来说是无所谓的。“En”这个未完成过去时,在“to einai”的框型结构中,作为对“einai”的表语,早已经泛化为一般性的时间性存在。“Omnitemperal quality”,即全时态的价值,这个概念一方面同“ousia”相区别,特别是同柏拉图的理念相区别,不是指超越于具体个体之外、之上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强调,这里指的本质与类概念所指的内容不同。类概念指称的是某类事物的共同性,这个表达式表述的是具体使得该事物成为该事物的那种本质。正是由于这种全时态的价值使得海德格尔感觉,这个表达比“a priori”能更好地表达思想:人生“達在”特殊的时间性属性,即一种在未来中的曾经是,一种活生生的当下就是延伸到、鲜活于未来之中的过去。当然,Courtine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是最终的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哲学史课题,一定还会继续讨论下去。

六、结 语
在准备本文的过程中,作者第一次读到Trendelenburg于1828年发表的那篇“挑起”争论的文章。文章开宗明义,表述了他对语言与哲学问题的原则性看法。他明确指出,如果人类生活生出了新的枝蔓,语言(94)原文是“Wor”,语词。也会随之出新。行为会在语言中得到意识。这种意识就会变成语言中的共同财富。丰富的生活会产生更丰富的语言(95)原文是“Sprache”,语言。。任何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都是对丰富多彩的现象独具特色的直观。同样,当一个研究者从周围世界的广袤出发,要挤入到概念的深邃之处时;当他要把流动的表象,固化为固定的规定时;当他找到了这个概念清晰的界限和精巧的组合方式时,会为他的语言成果而同现存的言语进行争斗。那种抽象的思考活动也是与语言同行并且是在语言之中进行的。哲学思想同直观离得越远,习惯的语言表达的形态就越不能适应这种思想。那些单个具体现象的图像唯恐避之不及的语言词汇和表达形式,恰恰成了普遍的哲学表述最合适的手段。在哲学的语言中,特别具体地讲,各种介词和语法的格—位的普遍关系(和意义)经常被用于去联系特定的被区分出来的“意义场”(Geltung),并且常常同时被用于最后的定义的(表述)。(96)F.A.Trendelenburg,“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4,height=9,dpi=110ν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93,height=17,dpi=110 etc.etc.und 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bei Aristoteles,”Rheinisches Museum für Philologie, Geschichte und griechische Philosophie,2.Jahrg., 4.H., 1828,SS.457-458.笔者费了很长时间,未能找到原文,在何浩平博士的帮助下才找到这篇文章,值此表示感谢。

文中他举了一系列的例子:康德的“Ding-an-sich”,黑格尔的“fuer-sich-sein”和“an-sich-sein”,作为空间的“Nebeneinandersein”,作为时间的“Nacheinandersein”,作为关系的“to pros ti”,作为来源的“to ex hou” “to hou heneka”(das Um-et-will)。这些例子都是由对哲学思想有规定作用的介词等小词和短语组成。他认为,伴随这些简单的小词和短语的语法意义,有一些内在直观本身的运动,通过这些直观运动的指导,才建立起了哲学概念的清晰性;哲学概念的意义之源初性关联,就是建立在伴随这些小词和短语的那些内在直观的运动(联想关联)之上的这些哲学概念清晰性的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指出,西方语言的屈折变化同一部分逻辑的意义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些屈折变化是“逻辑上的某些区别和形而上学的规定”的载体。亚里士多德、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正是使用这种亲缘关系来发现新的现象、新的层次,创造出与之相应的新的哲学语汇、哲学概念。而且,他还明确地指出:与语言中的词汇相比,语言的屈折变化同一部分逻辑内容更加具有亲缘关系。理解哲学概念困难之原因,恰恰在下述情况中:有时在伴随着哲学概念的那些语词和屈折变化的内在直观中,存在着多义性和模糊性,特别是当有些表达式中挤入了陌生概念关系的时候。不仅如此,由于不同的西方语言屈折变化各不相同,伴随的内直观运动和形成的联想形象也各不相同,这就致使与其相应的那部分形而上学和逻辑内容,在不同语言之中的理解有了差异和分歧(97)F.A.Trendelenburg,“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4,height=9,dpi=110νwidth=5,height=11,dpi=110 width=46,height=17,dpi=110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93,height=17,dpi=110 etc.etc.und das 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height=11,dpi=110 width=64,height=17,dpi=110 bei Aristoteles,”Rheinisches Museum für Philologie, Geschichte und griechische Philosophie,2.Jahrg., 4.H., 1828,S.457.。作为造成这种理解困难的典型实例,Trendelenburg选中的就是海德格尔引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核心三卷(特别是第7卷)的核心概念“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7,height=17,dpi=110

正是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法国哲学家Barbara Cassin才邀集150多名欧美学者编写了Vocabulaire européen des philosophies:Dictionnaire des intraduisibles,并于10年后翻译成英文的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在西方各种屈折语之间尚且如此,那么在西方哲学的研究、注释、翻译和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屈折语与非屈折语如汉语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之大可想而知。但是恰恰就是在克服这类困难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分辨能力不断地得到练习、发展,变得强大。

跟着海德格尔,我们在西方哲学史中的一个小角落,发现了一处“谐趣园”,走马看花,流连忘返,终于告一段落。如何理解“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78,height=17,dpi=110的意义,作为一个哲学史的小问题仍然没有最终答案。但是对它的历史回顾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海德格尔思想运动与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密切关系:每当遇到思想难题,海德格尔总是回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资源中寻求帮助。这次,为了向人们说清楚“先天完成时”是怎么回事,他请回了亚里士多德的“τwidth=8,height=11,dpi=110 τwidth=84,height=17,dpi=110想利用该表达式希腊语“是—动词”未完成过去时与现在时不定式之间的语法张力,来表达他反复强调的基本思想: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向将来的“辐射性”存在,恰恰是当下人生每一瞬间的具体规定。这就是海德格尔所揭示的,人为自己构建的、超物理自然的人文世界的基础操作形态。这就是人生理解世界深层结构的解释形态。尽管这个表达式本身的确切含义还很难确定,但其中“是—动词”自身语法形态之间的张力,却形式地显现了人生存在的深层次张力性结构,或者辩证性结构。这是理解海德格尔口中的“历史”同西方以实证为指归的历史之间差别的关键所在;海德格尔思想的表述佶屈聱牙,晦涩难懂(德国人常说,海德格尔写的不是德语),但是一旦揭开表述的表面,我们会觉得,海德格尔思想骨子里与我们汉文化非常亲近,其根本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借助亚里士多德表达式中“是—动词”语法屈折之张力所标示的形式指示意义,与《尚书》“典、训、诰、命”中遵循的“逻辑”,是一致的。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04:43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