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家对文化史的理解及其学术实践,笔者梳理出三种研究取向(或者说三条路径approach)。其一,采取一般意义上历史学的视角——将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而不注重发掘和反思其独到的史学方法。其二,采取文化的视角——将文化史作为研究方法,而不认为文化史有着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其三,认为文化史拥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法,主张采用文化史的方法研究文化史。著名文化史家罗杰·夏蒂埃(Roger Charter)曾用“从社会角度的文化史学转向文化角度的社会史学”(3)英文为“from the social history of culture to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social”,这句话如何翻译为中文,尚可琢磨。前半句是译作文化的社会史,还是社会视角下的文化史?后半句是译作社会的文化史,还是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含义并不一样。目前,有学者译作“从文化的社会史转到社会的文化史”(见米格尔·卡夫雷拉著,玛丽·麦克马洪英译,李康中译:《后社会史初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4页);也有学者译作“社会文化史向文化社会史”的转变(见彼得·伯克:《什么是文化史》,第88页)。本文遵照杨豫等人的译法(详见《新文化史学的兴起——与剑桥大学彼得·伯克教授座谈侧记》,《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第146页)。来描述历史解释的转向和新文化史的兴起,本文借用其中的关键词,将文化史的三种研究取向概括为文化的社会史、社会的文化史和文化的文化史。文化的社会史,即(社会)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社会的文化史,即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文化史,即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史(4)受彼得·伯克启发,黄兴涛在《文化史研究的省思》(《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3期,第12页)一文中已注意到“文化的社会史”与“社会的文化史”取向之不同,他认为将“新文化史”称作“社会(的)文化史”,可能有失片面。。
一 文化的社会史: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
所谓“文化的社会史”(the social history of culture),是指把文化作为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社会构成之一,研究历史上文化事象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套用夏蒂埃的说法,即“社会历史视角下的文化史学”。在此,文化史主要是作为研究对象,文化被视作一种历史实在或社会实体,文化史即关于文化的历史,而不太关注和彰显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独特性。换言之,采取这种取向的史家认为,无论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是历史,都应使用一般意义上历史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采取历史主义的路径,把文化放入社会和历史中,考察它与政治、经济等的联系及其历史变迁。根据对“社会历史”的不同理解,又可分为两种类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学者接受新史学,从事文化史研究,宗教史渐为学界重视。如1923年由胡适起草的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即明确把宗教史列为文化专史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陈垣研究宗教史,并不取宗教学或神学角度,不注重教义之分析、宗派之传承、信仰之形成,及宗教之社会意义等,而是把宗教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事象,“只研究宗教的历史,研究与政治、社会的关系,研究宗教发展的情况”(6)柴德赓:《陈垣先生的学识》,陈智超编:《励耘书屋问学记——史学家陈垣的治学》(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8页。。例如,《元也里可温教考》“专以汉文史料,证明元代基督教之情形”(7)陈垣:《元也里可温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外宗教史论著八种)》上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明季滇黔佛教考》“着眼处不在佛教本身,而在佛教与士大夫遗民之关系,及佛教与地方开辟、文化发展之关系”(8)《陈垣致陈乐素函》(1940年5月3日),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113页。。也就是说,他虽以宗教史为研究对象,但就方法和路径而言则主要是历史学研究而非宗教学研究,“史”明显重于“教”。具体言之,他依恃的利器是朴实的历史考证方法和扎实的文献考辨功夫。陈寅恪评价说陈垣的《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之天主教》“不仅有关明清教史,实一般研究学问之标准作品也”(9)陈寅恪:《致陈垣》,《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0页。,又说陈垣之宗教史成果“虽曰宗教史,未尝不可作政治史读也”(10)陈寅恪:《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2页。。汪荣祖称“陈垣之宗教史研究,基本上是以宗教为题材的政治史,就像德国史学名家兰克(Leopold von Ranke)的《教皇史》(History of the Pope),基本上也是政治史”(11)汪荣祖:《陈垣史学风格》,北京师范大学陈垣研究室编:《陈垣先生的史学研究与教育事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从他们的评论也可看出,陈垣研究宗教史所运用的并非是宗教史或宗教学独具的方法,而是无论对中国传统史学还是西方近代史学来说都是最基本的史学方法(12)刘贤在其著作中多处论及该问题。她说:陈垣对宗教史的研究,代表着中国宗教研究的一种现代转变,即在“方法”上,从论证性的“神学”式宗教研究转向描述性的“史学”式宗教研究。陈垣的目标不是出于对宗教本质的探讨,而旨在阐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的方法是以历史进路(historical approach)为主的,是从历史背景和时间序列中审视宗教。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宗教有关的社会现象,与英美学界广义上的宗教史学(history of religions)不同。宗教史学属于宗教学的范畴,承载着理解人类宗教行为的任务,他们把对历史背景的准确描述,看作“理解人类现象(包括宗教)的基础”,而陈垣的研究在这方面并没有明显的自觉性,他的研究主要限于历史学领域,意在补充作为历史上社会构成的宗教部分,重在“补史”,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填补空白”,弥补薄弱环节(详见刘贤:《学术与信仰——宗教史家陈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1~173、129页)。。实际上,当时被中外史家共推为文化史专题研究的典范之作——陈垣的《元西域人华化考》,所采取的也是这种朴实的历史研究法(13)桑原骘蔵:《陳垣氏の〈元西域人華化考〉を読む》,日本史学会《史林》第9卷第4号,1924年10月1日,第113~121页;陈彬和译:《读陈垣氏之〈元西域人华化考〉》,《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第1卷第6期,1925年11月18日,第9~14页。。
二 社会的文化史: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
所谓“社会的文化史”(the cultural history of society),借用夏蒂埃的说法,亦可称之为“文化视角下的社会史学”。研究者强调的是文化视角和文化史方法的独特性,认为文化史与政治史、社会史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史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上。换言之,规定文化史特质的,不是研究对象,而是视角和方法。在他们看来,一切社会现象,包括那些向来被视为政治史或经济史的研究对象,均可从文化史的角度加以理解和阐释,一切历史皆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史。
三 文化的文化史:文化视角下的文化史
所谓“文化的文化史”(the cultural history of culture),是说既把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又以之为研究策略和分析工具。仅把文化史作为研究对象,不重视其理论方法的独特性,客观上降低了文化史的地位,削弱了文化史学的独立性。否定文化史是研究对象,一味地强调仅是一种策略和方法,又夸大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承认文化史既是研究对象,又是研究方法,这不仅符合文化史研究的学术实际,而且有利于提高文化史家的学术自觉。
Three Orientations in the Study of Cultural History
Zhang Zhaojun
Abstract:Cultural history research has three orientations.The first is “social history of culture”,that is,the cultural history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which takes cultural histor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juxtaposed with political history and economic history.This orientation objectively regards culture as a homogeneous whole,focusing on external interpretation,excels at historical and social analysis of culture,but it weakens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within culture.The second orientation is “cultural history of society”,that is,the social history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It is to use cultural history as a method of studying history,and the research object has expanded to various social and historical phenomena,which clearly break through the scop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history.This orient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culture’s internal factors,and it especially emphasizes the value,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culture as well as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in social history.The third is “cultural history of culture”,that is,the cultural history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It regards cultural history as a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as well as a research object.This orientation emphasizes the study of cultural history from the angl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al history,and helps to solve the “generalization” problem brought about by the general cultural history,the “fragmentation” problem caused by cultural history as a research method,and the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objectivism and subjectivism.
Keywords:Social History of Culture;Cultural History of Society;Cultural History of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