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回复: 0

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8-19 13: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基于社会共生论视角的分析
赵玲玲 王国勇

〔摘要〕 社会共生论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社会理论,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的本质概括和脉络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社会共生论视角下,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本质是共生关系,两者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因相互选择与相互依存而形成共生,通过资源共享与在共生规范下协同互动而维系共生,并在不断适应内外部条件变化中逐步改善共生,表现出由寄生逐渐走向和谐共生发展,最终实现互惠互利的最优共生状态。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发展,促进着群众工作的创新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促使着群众工作协同社会工作更加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满足群众的现实多元诉求,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关键词〕 群众工作;社会工作;共生关系;社会共生论

一、研究缘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对过去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探索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社会治理发展创新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是新时代服务型社会治理的两种重要方法,前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根本工作方法,后者是贯彻执行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目标和任务行动体系的重要专业手段。正确处理好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社会共生论分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相互关系,既是对二者关系本质的揭示和发展脉络的探寻,也是该理论在社会治理领域中的运用尝试,推动其从哲学论证转向面向社会建设与改革现实,从目标描述转向探寻目标达成的行动方式和策略。①

目前,学术界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新形势下二者相结合,有利于群众工作创新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②二是群众工作借鉴社会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目标理念、工作方法、职业素养、评估机制等能更有效地开展群众工作。③三是社会工作嵌入群众工作,社会工作只有嵌入群众工作,才能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进而提升群众工作的服务质量。④四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融,群众工作等同于行政性社会工作,二者实际上同属一宗且有相似发展层面,可相互融入。⑤五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协同发展,二者互不等同也不能相互取代,应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⑥六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并存共生,社会工作体系在服务民众方面与其他系统目标一致、要素相类、过程同构,从而应“合纵连横”以跳出体系看服务,与其他系统并存共生,互动共进。⑦

综上所述,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间关系的探索有不同的理论视角,但以上观点都未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理论分析模式来概括二者关系,涵盖对二者关系的本质概括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关系表述。社会共生论以社会共生关系为研究对象,是对一切社会关系的本质概括,能从理论上有效解释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揭示二者的关系本质和发展脉络。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共生论视角出发,探讨中国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共生机制和关系优化路径,以期推进群众工作创新发展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二、理论视角:社会共生论
(一)共生概念
共生起源于生物学,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 de Bary)于1879年最早提出共生概念,认为共生是指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此后,共生概念随着相关生物学家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其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并日渐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共生理念范畴和理论框架。生物共生论诞生以后,共生逐渐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所关注,20世纪中叶以后,共生思想和概念开始被广泛借用到社会科学领域。⑧在哲学意义上,共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事物之间或单元之间形成的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命运关系⑨;经济学领域,共生是共生单元之间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按某种共生模式形成的关系⑩;社会学领域,共生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于资源所形成的关系,共生是个体、组织和整个社会的基本存在方式。width=17,height=14,dpi=110可见,不同学科领域对共生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共通的是:共生是事物普遍存在的状态或生存方式,是共生主体之间按照特定约束条件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共进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

(二)社会共生论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社会共生论是胡守钧教授于1998年提出的,他在生物共生论和社会科学领域对共生概念的解读基础上,将共生理论用于社会学领域,从社会哲学高度构建中国本土化社会理论。社会共生论是借用生物共生论的观点来考察分析社会现象的社会理论。他认为,社会现象可还原为不同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共享资源的社会关系形式,这种社会关系的本质就是社会共生关系。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共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遍布社会所有领域,不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各有不同。以不同社会层面的社会共生关系为研究对象,是社会共生论进行社会研究的最本质特征。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类型划分、作用机制等构成社会共生论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

1.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

社会共生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约束要素。主体要素是人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包括个人、组织、地域环境、文化等构成要素。社会共生体不同,其共生主体则不同,如师生共生体、政府与社会组织共生体、城乡共生体、社会制度共生体等共生主体各不相同。社会共生关系是社会系统中共生主体间结成的互动关系。资源要素是共生主体间共生关系的纽带,能产生某些效能以满足共生主体的需要,可分为外在资源和内在资源,包括物质资源、权力资源、社会资本资源等。社会共生关系实质表现为资源的交换与分配关系。约束要素是为了维持共生关系的相对稳定,各共生主体都必须遵守的规范和秩序,包括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宗教和约定等,是共生关系得以维持的基本前提。width=17,height=14,dpi=110任何社会共生关系都是主体、资源和约束条件的互动结果。

2.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

社会共生关系是共生主体在特定约束条件下以某种方式分享资源的关系形式,反映了共生主体间的互动方式和程度。社会共生关系的类型较多,以主体间力量对比为指标可分为均衡共生关系、偏正共生关系和寄生共生关系,以共生受益分配为指标可分为互利共生关系、竞争共生关系、偏离共生关系width=17,height=14,dpi=110,按主体行为方式可划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共生关系是相对稳定的关系,但不是固定不变的关系,它会随着共生主体性质、共生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社会共生关系的理想状态和实践方向是和谐共生,即社会共生关系的演化旨在通过平等、合作、共进等方式使资源分配达成均势,最终实现均衡或互惠互利的最优共生状态。

3.社会共生机制

社会共生机制是在资源和约束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社会共生主体间的动态互动过程,回应的是社会共生关系因“何”形成、因“何”维系、因“何”改变等问题。社会共生关系因“何”形成,形成条件包括资源与需求的满足、选择的自由、共生主体的互动。社会共生关系因“何”维系,维系条件包括资源的相对稳定、约束条件的有效作用、共生主体的协同互动。社会共生关系因“何”改变,改变条件则是在现有约束条件下共生主体通过互动改变旧共生秩序并建立新共生秩序。因此,社会共生机制是共生主体间的互动,本质是协同与合作,前提是共生主体的自主平等。

在社会治理共生体中,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是共生主体,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共生关系。由此,本文基于社会共生论的内在逻辑,解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分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的作用机制,探讨二者共生关系如何形成、维系和演化以及优化路径。

三、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形成、维系与演变
(一)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之形成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的形成,是以二者作为平等的异质性共生主体为前提,在特定约束条件下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共进,从而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具备可共享的资源,能满足二者共同发展的需要。其次,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相互选择,这种相互选择并非随意选择,而是与自身紧密关联的主体被选为共生对象,且匹配度较高的主体会被优先选择。最后,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互动过程中基于特定约束条件形成相对稳定的平衡关系。

1.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异质性

(1)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内涵界定

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对长期以来群众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法宝。广义的群众工作是指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它几乎存在于所有与群众相关的领域和活动中width=17,height=14,dpi=110;狭义的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践行其政治路线,从维护群众利益出发所进行的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等工作的总和。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工作源于西方,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在中国从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则被多元定义,包括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一种专业、一种方法、一种社会制度、一种职业、一种服务、一种行动、一门艺术等。其一般性定义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width=17,height=14,dpi=110,并被国内学者普遍认同。可以看出,群众工作的内涵较为广泛但相对统一,社会工作的概念较为丰富多元。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狭义的群众工作概念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2)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差异比较

对比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概念,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异,不仅存在话语表达体系上的差异性,还包括历史缘起、历史地位、价值理念、理论范式、工作目标、工作主体、组织载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过程、评价体系和发展问题的差异性(见表1)。width=17,height=14,dpi=110这是一种基于不同社会制度价值和认知理念上的差异,也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对作为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方法论的不同诠释。width=17,height=14,dpi=110

表1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差异比较

width=683,height=589,dpi=110
2.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可协同性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具有差异性,但其本质都是“为人服务”。有学者认为群众工作是行政性社会工作或者党的社会工作width=17,height=14,dpi=110,这种意义上的群众工作服从于社会本身,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社会发展的逻辑。width=17,height=14,dpi=110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具有相通性,两者在价值理念、工作目标、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等方面能优势互补,具有可协同性。

(1)价值理念的协同性。群众工作的价值理念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群众利益至高无上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这些观点无不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觉以人民为主体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源于西方社会工作实践及理论概括,在西方慈善救助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人道主义和助人自助等理念,既要求平等接纳他人,更注重发现人的潜能和发挥人的能力,进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中西方优良传统的某些共适性价值、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具有契合性。群众工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领导,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关系、舟水关系、根末关系等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提供引领,而社会工作的尊重、平等、保密、自决等价值理念为群众工作理念提供补充,促进群众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2)服务目标的协同性。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都是实践性和服务性较强的工作。群众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推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的目标是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维护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从而有助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在降低社会风险的同时,实现社会公正和有序发展。可见,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改善民生、实现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群众工作通过政治动员和社会动员从宏观层面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社会工作注重社会个体能力和潜能的提升,协助服务对象恢复社会功能,从微观层面服务人民。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服务目标上具有可协同性,有助于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发展目标。

(3)工作内容的协同性。群众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群众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在平等自愿的原则上,科学地组织民众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创新宣传方式,引导群众自觉实现党和国家的目标任务;通过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的方式,提高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通过强化服务群众的意识,转变工作作风。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可见,群众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而社会工作在服务个人需求方面更具有专业性。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工作内容协同,可以弥补群众工作过于注重宏观发展和社会利益而忽视普通个体意愿的不足width=17,height=14,dpi=110,同时可以促使社会工作关注社会宏观层面的改变。

(4)工作方法的协同性。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包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循循善诱,说服教育;一般号召,个别指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抓两头,带中间;典型示范;思想政治工作等。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和社会工作研究等。群众工作方法具有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而社会工作方法具有规范性和系统性相结合的特点。群众工作方法建立在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的深厚情感基础之上,情感关系鲜明。社会工作方法建立在工作人员与工作对象的契约关系上,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鲜明。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的方法协同,有助于提高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冲突。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异质性是两者独立性和自主性的体现,也是共生主体相互平等的前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并非完全对立与相互排斥。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协同,既能促进其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结合,又能满足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两者的相互选择。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通过组织化的党群服务系统,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治理之间形成较好的弹性,在最合适的实践和最恰当的空间内解决相关问题。width=17,height=14,dpi=110

(二)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之维系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发展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必然趋势和价值选择,能够更好地服务和满足人民的共同利益诉求。因此,如何维系二者共生关系并使其保持相对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维系主要表现在资源的相对稳定、约束条件的有效作用和共生主体的协同互动三个方面。

1.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资源的相对稳定

新时代,社会治理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的社会环境和平台,二者共享社会治理的相关资源,包括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技术资源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width=17,height=14,dpi=110可见,党中央从制度层面肯定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性、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性以及二者责任的共担性。随着社会治理创新的深入,政府职能从传统管理型逐渐向现代服务型转变,政府不断放权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由社会力量协同推进社会治理。政府的权力下放和经费投入,给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空间和保障,使社会工作能够共享社会治理资源。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可协同价值理念、工作目标、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等要素,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得以共生的内在资源。群众工作的指导思想、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服务宗旨、发展目标、服务等契合中国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在社会治理中被广泛信赖和认同,具有先天优势。其中,群众工作的制度性优势让其能集中资源力量去回应社会需要和解决社会问题。群众工作的内在优势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提供有益参考。社会工作凭借其专业技术优势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治理的社会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实现了专业知识和本土知识的有效对接和兼容。width=17,height=14,dpi=110同时,社会工作是群众工作所依赖的重要社会资源,是党的群众路线和社会动员传统的现代化转型的媒介,通过专业社会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和动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优良传统。width=17,height=14,dpi=110

因此,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过程中,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享着社会治理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共享更加广泛和深入,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将更加紧密持久。

2.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约束条件的有效作用

约束条件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得以维持的基本前提,一旦约束条件不存在或者失去效力,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便不存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的约束条件形成了二者共同遵守的共生秩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width=17,height=14,dpi=110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必然要经历一个本土化过程,只有符合中国的国情实际和政治要求才能在中国得以发展。width=17,height=14,dpi=110因此,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只有立足中国现实,才能保障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才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社会发展服务。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因其内在发展要求,形成符合二者发展规律的共生秩序。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会形成以自主发展为前提的共生秩序,即其共生发展是建立在尊重二者专业界限和专业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互适应,在维护二者自主性的同时相互接纳和适应。群众工作作为根本工作方法的地位不可动摇,社会工作逐渐被纳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服务社会,两者不断创新发展,共同服务于社会治理。在新时代,二者共同回应和解决中国现实民生问题,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二者以国家发展目标为目标,共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实表明,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有其约束性条件:满足中国现实需要、立足中国本土特色、尊重自主性、强化协同性等构成了其约束性条件,并形成了二者共生的相对稳固秩序边界。

3.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关系的协同互动

在资源和约束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关系的协同互动是维系现存共生关系的重要机制。现阶段,传统的行政化体制逐步减弱,群众工作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态势,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难以满足群众的现实多元诉求,需要协同其他理念和方法来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形成一种资源整合、职能衔接且政府与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width=17,height=14,dpi=110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之间要素优势互补,具有可协同性,这强化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在价值理念上,群众工作为社会工作发展提供观念引领和价值参考,社会工作为群众工作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提供规范性和专业性借鉴。在服务目标上,群众工作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旨归,使社会工作的服务目标更加贴合群众需求,促进其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在工作内容上,群众工作不仅是科层组织的需求,而且更加关注微观个体,社会工作则在满足群众微观需求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宏观社会发展。在现实工作方法上,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协同,丰富了社会治理方法,有助于克服群众工作行政化倾向,有助于促进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因此,二者的共生关系是协同互动的,不能用行政化的群众工作去“形塑”社会工作,不能将社会工作改造成群众工作,也不能用群众工作约束社会工作、指挥社会工作和替代社会工作。width=17,height=14,dpi=110否则,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将会解体。

(三)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之演变
社会共生关系的演变是随着共生主体、共生资源和约束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共生主体间通过互动超越其所遵守的现有共生秩序边界,建立新共生秩序,利益达到新的相对平衡关系。width=17,height=14,dpi=110这同样适用于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演变分析。随着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不断变化,二者的共生关系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等四种关系形态。

1.寄生共生关系

共生主体的力量差异明显,若寄主力量大于寄生者,寄主会向寄生者转移资源,不断促进寄生者发展并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共生关系”。社会工作在中国得以恢复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前,随着社会转型不断深入,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转变群众工作的工作方式,按照法治化、制度化和社会化要求进行社会管理。社会发展为社会工作提供了相应发展空间,社会工作在教育领域领先发展,但尚未在国家层面和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工作通过寄食群众工作所分化出的资源而生存,但这种从寄主分化出来资源非常有限,导致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学界和政界对社会工作的概念较为陌生,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普及度不高且教育培养体系不健全,社会工作职业化体系缺失,社会工作作为寄生者难以展现其应有效益,除自身发展缓慢之外,还难以对群众工作产生促进作用。群众工作作为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其地位不可动摇,社会工作从西方引进后全盘接收西方话语体系和理论技术,缺乏与中国实践的契合,长期徘徊在社会边缘。因此,寄生共生关系在特定约束条件下虽相对平衡但不能持久存在,社会工作如果不能助力群众工作应对中国社会转型的挑战,自然而然地会“被无用”和“被取消”。

2.偏利共生关系

共生主体互动过程中的资源传递几乎由一方全部获取,各主体非同步优化,而是有利于资源获取方的优化,这称之为“偏利共生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的提出,群众工作的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延伸,急需新的现代社会服务工作方法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和政府将社会工作纳入国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国家各项政策,社会工作发展获得了大量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人才支持,制度不断健全、机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工作岗位逐步开发、工作宣传日益扩大。尽管社会工作获得较大发展,但在以国家管理和控制为主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工作在社会管理中力量微弱,仍然没有发挥出“社会协同”作用。同时,因社会工作源自西方国家,在其本土化过程中从事群众工作的主体极易出现被替代感,由此产生排斥、防范和顾虑社会工作的现象。

3.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

共生主体的互动过程中资源传递呈非对称性,即各主体都能从共生作用中得到资源,共生主体得以优化,但并非同步优化,这称之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概念的提出和社会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实现了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理念变革,强调和保障了社会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平等协商、合作共治。社会工作参与的社会治理是基础—服务型治理,在这种意义上,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建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width=17,height=14,dpi=110因此,社会工作在服务社会中享有更多的治理资源和更为广阔的治理空间,并能合法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如在社会服务、社区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领域发挥专业作用。相应地,社会工作会不断地充实群众工作,包括服务理念的转变、服务方法的创新、服务人才的补充等,特别是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可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或直接吸纳专业人才来充实工作队伍,通过优质专业服务赢得群众认同并提升党政服务形象。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往往过度依附、迎合和追逐政治性,社会工作者往往“异化”为官僚社工。同时,群众工作约束和指挥社会工作的行为时常存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受到限制,即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加强了权力监管,专业性与政治性之间的张力一直存在。总之,群众工作借鉴社会工作以不断创新,开始尝试构建专业化的、规范化的群众工作体系,尽管社会工作本土化不断推进,但群众工作仍处于主导地位。

4.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

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是共生系统中最理想的关系状态,也是和谐共生的最佳表现形式。共生主体间双向互动且相互作用力较强,互动中资源传递呈对称性,各方都能从共生作用中得到资源并同步优化。要实现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对称性互惠共生,社会工作要践行社会治理理念、落实社会治理目标、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党和政府关切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的需要width=17,height=14,dpi=110,更好地提供专业化社会公共服务。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更应在互惠共生中不断促进共同优化,进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整合能力。

综上所述,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坚持自身规定性质下,根据社会发展变化以及自身发展逻辑,与时俱进实现共生发展,历经寄生生共、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等形式,并不断从寄生共生关系向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演化。

四、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优化路径
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关系优化关键在于走向和谐共生,即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最终实现互惠互利的最优共生状态。

1.优化配置外在资源以促进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优化发展

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和“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下,社会治理资源分配应更加科学合理地面向各治理主体,促进其优化发展。一是社会治理资源的计划配置、市场配置与网络化配置结合。优化市场配置,政府须加快调整与市场、社会的关系,从过去政府对社会治理资源的“独揽”和对社会治理事务的“全包”逐步向社会转移职能,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发挥市场与社会活力,更要重视和加强社会治理中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width=17,height=14,dpi=110,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协同作用。加快网络化配置,则要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和公众的协同共治,通过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互动和平台协作实现社会治理资源网络化配置。二是社会治理资源的科学分配,促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向更高层次优化发展,为其共生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工作应充分共享社会治理资源,深入开展专业实践工作,不断累积本土实践经验,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效能。群众工作应不断增强与社会联结的能力,将群众工作经验上升为专业工作方法,组建专门的群众工作服务机构,培养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人才队伍等,进而构建专业化群众工作体系。

2.协同共享内在资源以培养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专业人才

新式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是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效能得以发挥的关键。在现有的人才系统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不懂群众工作,懂群众工作的党政机关干部不懂社会工作,造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中人才和知识疏离现象。因此,要发挥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共生效能,就要实现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内在资源协同共享。社会工作要分享群众工作的制度资源优势和本土话语体系优势,群众工作要分享社会工作的专业资源优势和学科资源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和健全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新式复合型专业人才体系。如此,才能在跨文化比较过程中深入分析和总结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实现内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既在开展群众工作时注入社会工作新活力,又在运用社会工作时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加快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可从以下两方面体现:(1)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将群众工作知识纳入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充实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知识。在社会工作评价方面,将群众工作知识体系纳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纲中,并作为社会工作考核的指标内容之一。(2)在群众工作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方面,对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和任务的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等工作人员提供社会工作知识教育,使其在掌握群众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能更好地运用社会工作知识和技巧开展服务工作。

3.有效整合内外资源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width=17,height=14,dpi=110同时,还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是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实践领域,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社会服务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width=17,height=14,dpi=110从中国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改革发展实践出发,运用中国本土群众工作资源和外传社会工作资源,能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找出新思路、提出新观点并构建新理论。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优势整合,可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相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方式,体现中国特色、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

五、结论
社会共生论有效解释了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关系的共生本质,较为完整地概括了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共生关系的发展历程并指引两者未来发展趋势。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实现和谐共生,在社会共生论视角下,两者应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存、协同共进与和谐发展,促进群众工作的创新化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逐步形成群众工作协同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新方式。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和谐共生,是基于两者相对均衡的相互作用力,但在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中,群众工作作为党的根本方法,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社会工作方法是协同角色,社会工作能为群众工作提供多大的作用力有待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

① 陈怀远:《社会共生理论的建构矛盾与创生前景》,《江汉论坛》2016年第3期。

② 陈刚:《论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与社会工作创新》,《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③ width=17,height=14,dpi=110 岳天明、杜文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借鉴》,《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

④ 李仁利:《坚持融入党的群众工作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根本》,《中国社会工作》2017年第28期。

⑤ 杨超:《关系论下党建社会工作的范式反思》,《社会与公益》2018年第9期。

⑥ width=17,height=14,dpi=110 王思斌:《促进社会工作与党群工作的协同发展》,《中国社会工作》2018年第25期。

⑦ 顾东辉:《本来与未来:社会工作中国体系及其建设策略》,《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13期。

⑧ 杨玲丽:《共生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16期。

⑨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5页。

⑩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7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8、6-7、8、65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胡守钧、张凤池:《以社会共生视角开展社会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袁纯清:《金融共生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4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陆士桢、洪江荣:《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夏明、贺冰主编:《党的群众工作大辞典》,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68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主要观点受井冈山大学张泰城教授启发。

width=17,height=14,dpi=110 张波:《社会工作视野下党的群众工作创新路径探索》,《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9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肖堃涛主编:《党的社会工作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12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陈刚:《群众工作方法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井冈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4年,第1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邹宗根:《利民为本:社区治理中的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width=17,height=14,dpi=110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8、2-3页。

width=17,height=14,dpi=110 卫小将:《社会工作创新社会治理路径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6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郭伟和:《社会工作第四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1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马志强:《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的“体用逻辑”——对社会工作发展的本土性解释》,《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李传兵:《社会工作方法视阈下增强党群工作协同性研究》,《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王思斌:《社会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种基础—服务型社会治理》,《社会工作》2014年第1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徐蕴:《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中国社会工作》2019年第13期。

width=17,height=14,dpi=110 向春玲:《十九大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和新举措》,2017年12月1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1211/c40764-29697335.html,2020年10月26日。

width=17,height=14,dpi=110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8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html,2020年10月26日。

width=17,height=14,dpi=110 李迎生:《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建设初探》,《人文杂志》2019年第9期。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06:40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