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7|回复: 0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关键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8-17 19: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关键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董翠香1*,吕慧敏2

(1.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2.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 200241)

摘 要: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是首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该模式提出了“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三大关键要点。研究以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以实验结果为实践依据,对三大关键要点的立意、基本要求和时间标准的确立进行系统论证。研究表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三大关键要点具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三大关键要点有利于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理念落实和目标达成,有助于学生学会运动并喜欢体育课,有益于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本质特征。

关键词: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运动负荷;运动技能;体能;结构化教学

为有效促进我国中小学新课标的落实和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2015年教育部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季浏教授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基于国家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国外研制体育课程模式的经验和国内实践,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即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季浏,2015,2019)。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表1)是国家《课程标准》同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主要抓手,既有助于落实《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又针对课程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提供明确的思想和方法(季浏,2015)。该模式从大课程观视角,在课程论概念话语体系下,从模块、单元层面上整体设计课程,重点探讨课程实施,并提出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法。

该模式经过5年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以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以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的前期实验结果为实践依据,对“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三大关键要点的立意、基本要求和时间标准的确立进行了系统论证,以期促进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的推广。

1 “运动负荷”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1.1 “运动负荷”要点的立意
体育课运动负荷主要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能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董翠香,2003)。体育课的运动强度用心率衡量,运动量用运动密度表示。机体承受的运动负荷是对机体的刺激,是引起各器官系统功能产生适应增强的诱发因素。但运动负荷过大容易引起疲劳和损伤,故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学生,设置安全、有效的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尤为重要。因此,体育课上设置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发展及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学科健身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

运动负荷是决定体育课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我国中小学体育课长期处于负荷不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平均心率低、练习时间短、次数少等(董纪文等,2010;段佳丽等;2015;何晓渝,2004)。为此,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5月发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中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然而,已有研究并未验证中小学体育课运动强度的量化范围。因此,为解决我国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运动负荷不足的问题,保证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该模式提出了运动负荷要求,并基于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最佳负荷,确立了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的标准,即每节体育课的运动强度为平均心率达到140~160次/min,运动密度75%左右。

表1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结构与内涵
Table1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of China

pagenumber_ebook=27,pagenumber_book=25
1.2 运动强度标准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运动强度反映运动负荷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国内外常用来评定运动强度的测试指标有主观疲劳感觉程度(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心率(heart rate,HR)和吸氧量(VO2)。RPE是瑞士生理学家Borg研制的主观疲劳感觉等级量表,因其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强度的评估(Lupo et al.,2017;Scott et al.,2013),但要求受试者能够客观且准确地判定自我疲劳等级,对受试者的自我评判能力要求较高,故其应用于对中小学生运动强度评估的可靠性较低。HR作为运动强度的评定指标是最普遍的做法(刘洪珍 等,1996;Hoydal et al.,2017),因与运动强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乔德才,2012),并可通过便携式电子穿戴设备进行实时监测(Thomson et al.,2019),测定简便可靠,且可用于对大样本的实时监测,故在体育课中最宜采用HR指标对运动强度进行量化。VO2是指机体在呼吸过程中吸收的氧气量,用VO2来界定运动强度较为准确(Jones et al.,2005),但测定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运用大型专业仪器进行测量,故不适用于体育课中运动强度的评估。研究发现,HR与VO2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Londeree et al.,1976;Skinner et al.,1974),且氧储备百分比(%VO2R)与心率储备百分比(%HRR)具有高度关联性,二者几乎完全吻合(Byrne et al.,2002;Hui et al.,2006;Swain et al.,1997)。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公布的《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自第6版开始对运动强度的评定建议用%VO2R或%HRR代替%pagenumber_ebook=27,pagenumber_book=25O2max或%HRmax(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0)。因此,在计算运动强度时%VO2R与%HRR可相互替换,且用%HRR评定运动强度已广泛应用于体育活动和训练中。

有研究证明,中大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对体质健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武海潭 等,2015;Batacan et al.,2017),已有研究并不能够证明大强度体力活动的健身效果好于中等强度(Andreato et al.,2019;Schaun et al.,2019),但中等强度对情绪改善(Schneider et al.,2015;Williams et al.,2008)和运动坚持(Margaret et al.,2015;Perri et al.,2002)的效果更好。因此,从增强体质健康、提高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等促进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角度,中等强度为最适宜的运动强度,是解决“青少年儿童体质连续30年下降”和“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问题的最佳运动强度。《ACSM运动测试与运动处方指南》(第9版)将运动强度界定为:中等强度为40%~60%VO2R或HRR,大强度为≥60%VO2R或HRR,并提出年轻人参与体力活动的强度建议为≥50%VO2R或HRR(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13)。因此,适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最佳运动强度为50%~60%VO2R或HRR。

对HRR的计算常采用Karvonen公式(Karvonen et al.,1957):

pagenumber_ebook=27,pagenumber_book=25
其中,HRrest为安静心率,HRmax为最大心率。该公式被广泛应用于体育训练领域,其普适性已得到了证实(She et al.,2015)。根据Karvonen公式,需要确定中小学生的HRmax和 HRrest。对 HRmax的计算常采用 HRmax=220-年龄,但也有研究对这种算法提出了质疑,指出该算法造成的误差过大,并不适用对儿童青少年HRmax的计算(Robert et al.,2002)。因此,有研究者对26项(n=1 883)以HR衡量体力活动量的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最终得出了3~17岁儿童青少年的 HRmax和 HRrest为:HRmax≈200次/min(199.8±3.0);HRrest≈80 次/min(81.1±8.4)(Epstein et al.,2001),这与Rowland(1993)的研究相吻合。

根据Karvonen公式可得出中小学生50%~60%HRR的HR范围。具体算法如下:

pagenumber_ebook=28,pagenumber_book=26
计算得到:HR1=140次/min;HR2=160次/min。

因此,中小学生50%~60%HRR对应的HR为140~160次/min。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团队的相关实验研究也佐证了这一强度的适宜性(蔡瑞金等,2019a;胡子祥,2017;刘丽娟,2015;武海潭,2014)。因此,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体育课运动强度为140~160次/min,是最适宜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的运动强度。该范围符合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 101-1998)》提出的“中小学体育课基本部分的平均心率应在120~200次/min、低于120次/min或高于200次/min不利于学生身体的发展”。

1.3 运动密度标准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运动密度是指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季浏,2018a),即:

pagenumber_ebook=28,pagenumber_book=26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指出运动技能学练和体能练习是体育课最重要的两个环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应达到75%以上,由于一节体育课的时间是40 min,根据运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推导出:学生总体运动时间=运动密度×一节课的总时间=75%×40 min=30 min。并提出运动技能学练时间为20 min左右,体能练习时间标准为10 min左右,教师让学生集体停顿下来用于讲解和示范等的时间为10 min左右,即学生总体运动时间是体能练习时间与运动技能学练时间的总和。其理论依据有以下5各方面。

第一,1998年《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 101-1998)》规定:“健康中小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周不得少于5次,每一次锻炼基本部分的运动时间应为20~30 min”。对于中小学40 min的体育课,按75%的运动密度计算,总体运动时间为30 min,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第二,基于“精讲多练”原则,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倡,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时间。因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即通过动作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最终达到自动化阶段,故学生需要充足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运动技能的掌握。体育课中的课前导入、活动安排、运动技能教学、小结评价等都需要教师的讲解或示范,故教师让学生集体停下来用于讲解和示范等的时间要有,但要尽量少。

第三,要明辨“运动密度”与“练习密度”的概念。练习密度是指每节体育课单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其对象是单个学生,而运动密度的对象是总体学生,两者针对主体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不能混为一谈。我国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一贯倡导提高体育课运动负荷,广东、浙江、重庆等省份均要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应达到50%以上(庄弼,2016)。从运动密度和练习密度的概念差异方面,若要增加单个学生的练习密度,就必须提高总体学生的运动密度。因为在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内,必然有个别学生存在等待、休息等停止运动的行为,故单个学生若想达到50%的练习密度,则学生总体运动密度必然要大于50%。

第四,在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之前,美国学校的体育课就强调学生MVPA运动时间至少应达到一节课的50%(Pate et al.,2005),即学生参与中大强度运动的时间应达到20 min以上,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体育课包含不同的教学环节,各环节的教学任务不同,运动强度也不同,有些教学环节并不能达到中大运动强度。学生在体育课上为防止运动损伤和运动疲劳的产生,必然要参与开始部分的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的放松活动,根据教学经验和常识,这两部分的运动必然属于小强度,且时间花费约为5~10 min,但这两部分的运动时间并不包含在建议的MVPA的20 min内。此外,学生在基本部分的练习过程中,也可能存在小强度的运动。因此,美国学校中学生若想达到20 min的MVPA运动时间,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必然大于25~30 min。Teodor(2010)提出60%~65%的运动密度是比较合理的假设。

第五,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研究团队开展的一系列实验证明了这一标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主要实验结果有:1)通过在小学阶段实施75%技能练习和25%体能练习的实验研究,得出高运动密度是优化体育教学方法的主要手段(Ilyasova et al.,2014);2)开展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运动强度为60%HRR(HR=140~160次/min)、运动密度≥75%的实验组,比运动密度=36%~54%和55%~74%的实验组在增加机体运动能耗和提高往返跑、50 m跑、坐位体前屈、肺活量(男生)、跳绳(男生)等项目能力方面的效果更显著,提出75%运动密度是实现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蔡瑞金等,2019b);3)实验证明,在中等运动强度下,20 min运动技能和10 min体能组合练习能够有效改善青少年身体成分,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与耐力、柔韧和速度素质,是最适宜的运动组合练习方式(陈福亮,2018)。

因此,该模式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实验研究,遵从体育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原则,确立了体育课运动密度75%左右的标准。该标准是健康促进效应和提高运动能力的价值阈,是有效达成教学效能的运动密度建议。

2 “体能练习”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1 “体能练习”要点的立意
由于体能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效果最好。体能练习中获得的运动体验有助于形成坚韧不拔、顽强进取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也极为重要。

近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0年下降”“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且趋向低龄化”等关于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决定着军队未来的战斗力(秦婕,2015)。为强化体育教师重视体能练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了体能模块,并作为必修必学内容。可见,在体育课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因此,该模式基于体能练习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高效作用,提出了“体能练习”这一关键要点,并确立了体能练习的基本要求和时间标准,即每堂课体能练习的时间应保持在10 min左右,强调采用多样化和趣味化的练习方法,并注重补偿性体能练习手段的采用。

2.2 “体能练习”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中出现了被称为“课课练”的针对性体能练习。“课课练”最早出现在教育部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此基础上修订颁发的《全日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有些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要争取课课练,使之有适当的密度和运动量”(课程教材研究所,2001)。自此,身体素质“课课练”成为我国体育课上的一种特有现象。为了解“课课练”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历史演进,以“主题=课课练”为检索式,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7月27日,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与统计发现,2010年以前“课课练”文献较少,2011年发文量出现激增现象,至2018年各年度发文量均保持在20余篇。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为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第一条明确提出“增强体能”的要求,在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从水平一到水平六都提出了发展各种体能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此外,国民体质监测报告结果中“青少年部分身体素质连续十年持续下降”现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以及体育中考和体质健康测试的逐步实施等,引起社会和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这为“课课练”的逐步回归奠定基础。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体能练习”要点是对“课课练”的继承、发扬和创新。

1)着重强调了补偿性体能练习,这是针对处理好体能练习与运动技能学练的关系而提出的要求。补偿性体能练习,既可以用来补偿运动技能教学时运动负荷的不足,又可以用于补偿因运动项目不同而导致的体能练习的不全面。当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运动负荷较低时,体能练习环节就应加大运动强度,使机体达到有效的强度刺激,达到锻炼效果;当某项运动技能学练侧重存在不同比重时,体能练习环节需要安排与之互补的体能练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2)该模式再次强调了体能练习的多样化和趣味化。多样化是强调每节体育课上要指导学生学练多种体能,10 min的体能练习至少安排4种以上的体能学练,这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的协调全面发展。趣味性就是要根据学段学生身心特点,将新颖有趣、富有效果的体能练习引入课堂,使学生练习体能时可以享受乐趣、体验价值,避免单调枯燥的练习方式。

实践证明,通过观摩近3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举办的核心素养下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研讨会上的体育课堂展示,发现多样化、趣味化的体能练习不仅不会成为体育课的负累,反而成为体育课的有机内容和精彩看点,并深受学生的喜爱。

2.3 “体能练习”时间标准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关于体能练习时间的建议是10 min左右,“体能练习”作为“课课练”的历史传承,我国学者已对“课课练”的合理时间范围做了相关研究。2000年以前,定量研究(李志洪,1987)、追踪研究(梁定邦 等,1994)等实践证明了5~8 min的“课课练”可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2001年新一轮课改后,胡晓婷(2014)在对北京市优秀体育教师的访谈基础上指出了5~10 min是合理的时间范围;张淑慧(2018)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5~10 min练习对学生柔韧、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积极作用;许庆涛等(2018)基于中国知网1980年以来“课课练”的文献综述研究指出,“课课练”不应超过10 min。可见,研究普遍认为5~10 min是“课课练”在一节体育课中的最佳时间占比。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提出的“体能练习”与“课课练”相似,是在体育课中专门安排一定时间的MVPA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持续时间的MVPA产生的健身效果进行了相关研究。Mark等(2009)基于2 498名8~17儿童青少年的加速度计数据得出,T持续≥5 min的MVPA能够降低超重或肥胖的风险,且T持续≥10 min的效果更好。Holman等(2011)基于2 754名6~19岁儿童青少年的加速度计数据得出,T持续≥5 min的MVPA能够有效减小腰围,且T持续≥5 min与T持续≥10 min在减小腰围的效果方面没有显著差异。Strath等(2008)的研究显示,T持续≥10 min的MVPA在降低BMI和腰围上的效果是T持续<10 min的3~4倍。可见,T持续≥10 min的MVPA对儿童青少年减重、避免超重或肥胖的效果好于T持续<10 min。

武海潭(2014)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不同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发现T持续≥10 min大强度运动和持续T持续≥15 min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学生身体成分、增强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T持续≥5 min中大强度运动促进学生心肺功能发展,不同持续时间和强度对柔韧性发展无显著影响。可见,T持续≥10 min的MVPA能有效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国内外关于MVPA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研究通常认为,T持续≥10 min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然而,关于不同持续时间MVPA的锻炼效果均为独立的研究,并不是基于一节体育课的有限时间而开展的研究。因此,在制定体育课中“体能练习”的时间标准时,既要考虑不同持续时间MVPA对健康产生的效用(T持续≥10 min),又要合理采纳“课课练”的时间建议(5~10 min),综合两方面的研究,该模式提出“体能练习”时间标准应为10 min左右。

3 “运动技能”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3.1 “运动技能”要点的立意
体育课的核心任务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培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课运动技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用”。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就是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转向结构化教学,即从强调单个技术的学练转向强调完整技术的学练,并注重运动技术在活动和比赛中的实际运用。

为此,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基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动”的理念,提出了“运动技能”这一要点。该要点强调教学要注重教学生结构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运动技能的学习要以活动和比赛为主,每堂课运动技能学练时间应保证在20 min左右。

3.2 “运动技能”要点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运动技能”要点强调结构化运动知识和技能教学,以活动和比赛为主的学习形式,其理论基础是领会教学法。领会教学法是由英国拉夫堡大学的邦克(D.Bunker)和霍普(R.Thorpe)于1982年提出,最初意在球类教学中替代具有弊端的传统“技术教学法”,教学过程主要包括6个部分(Bunker et al.,1982)(图1)。

领会教学法的初始步骤是让学生了解运动项目的特点、基本技术、比赛规则等内容,使学生从开始就对该项目有完整的认知;其次以“战术意识培养”替代传统的“基本技术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线;再通过实战演练,使学生根据不断变化的临场状况及时选择合理的技战术,培养学生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接着在“技巧展示”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及需要,教授学生动作技术的要领及运用方式;最后通过反复练习和比赛来巩固技术,最终达到在比赛中的运用自如(廖玉光等,1998)。

pagenumber_ebook=30,pagenumber_book=28
图1 领会教学法教学过程模式
Figure 1.The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Model

1994年,师从霍普教授的学者廖玉光将该教学法引入中国香港。廖玉光等(1998)指出,领会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把球类运动的特性及战术意识,而不是技巧动作本身,作为球类教学的重点”。高嵘(1999)从3个方面阐述了领会教学法的特点,即整合性的教学思路突显了运动素材的价值;正确处理了分解与整合学习的关系;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兴趣。自此,领会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在足、篮、排、羽、网、乒、标枪、铅球、健美操等多种运动技能的教学中得到普遍验证。目前,领会教学法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课程教学模式之一,已加入到北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英国的课程计划中,国内外关于领会教学法的文献数量也非常可观(Memmert et al.,2015)。

李捷等(2017)在对国内大量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领会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主观能动性、提高运动能力,并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教学和所有学段及所有能力水平的学生。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领会教学法对学生的身体、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五大领域都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促进运动技能发展、增强体质健康水平、促进情感领域发展、培养战术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态度和兴趣等(Harvey et al.,2014;Stolz et al.,2014)。可见,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了“领会教学法”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基于“领会教学法”的理念提出了运动技能的结构化教学要求。《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结构化”做出了界定,即每节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应该包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和裁判等,运动技术的教学不能仅让学生学习单一技术,应该是多种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学练和运用(季浏,2018b)。综合“领会教学法”的内涵与“课堂教学结构化”的定义,归纳出运动技能的结构化教学应具备以下特征:1)整体性。整体性是指在进行运动技术教学时,要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运动技术具有整体的认识,建立起完整的运动概念,包括动作技术本身及在实际活动或比赛中的应用方式;2)关联性。关联性是指教学中要关注各单个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对多个技术动作的有机组合,设置适宜该技术运用的活动或比赛情境,帮助学生构建符合自身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动作结构体系;3)层次性。层次性与关联性是密不可分的,层次性要求运动技术的教学要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习得到应用,构建起阶梯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运动技能。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4)应用性。应用性是指运动技术的学习要以参与活动和比赛为主,学生在实战演练中灵活运用学到的技术,并通过临场情况利用多种感知觉通道不断调整自己的动作,发展其在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倡导运动技能要采用“结构化教学”的价值有3个方面:1)加快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提高教学效能。传统技能教学将完整的运动项目进行拆解,重视单个运动技术的教、练,忽视运动技术的运用。结构化教学注重教授完整的运动项目,强调运动技术在实际活动和比赛中的运用,促进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全面认知,从而更快的学会一个完整的运动项目,形成一技之长;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有研究指出,长期接受碎片化信息容易使人们养成用独立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的习惯,最终弱化人们对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冯忠良等,2011)。结构化教学的完整性,促使学生实现了从局部的割裂思维习惯到整体的综合思维习惯的转换,这种思维习惯还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能力发展;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促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传统体育教学过多强调单个运动技术的学习,导致学生产生单调乏味的感受,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兴趣,致使“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发生。但以活动或比赛为主的结构化教学通过让人人参与的自由比赛,使每位学生获得良好的运动体验,更易唤起学生参与运动的动机和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爱上体育课。

3.3 “运动技能”学练时间标准确立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对每节体育课运动技能学练的时间建议是20 min左右,从以下3个方面确立了20 min的时间标准。

1)该模式提出运动密度是每节体育课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且运动密度要达到75%以上。按此计算,在40 min的体育课中,学生总体运动时间为40 min×75%=30 min左右,其中包含10 min左右的体能练习和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学练。这与《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标准(WS/T 101-1998)》所提出的“每次锻炼基本部分的运动时间应为20~30 min”的标准一致。

2)20 min左右的运动技能学练时间标准通过综合考虑体育课各项活动的比例确定。运动技能的学习要达到20 min左右才有效果,但对于只有40 min的体育课,还要考虑其他各项活动的安排,如必要的队伍组织和调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对此,该模式提出教师组织教学、示范、讲的时间为10 min左右,并要求教师在学生学练过程中,尽量避免让全班同学停下来进行讲解,以保证学生的学练时间。

3)目前亟待解决的是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问题,也是该模式侧重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体育课上设置专门的体能练习环节尤为重要,且体能的提高有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的学练也有助于体能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但因限制于一堂课40 min的总时间,两者又相互制约。但体能练习时间既不能多于运动技能的练习时间,也不能浅度学习,故提出体能练习时间应安排在10 min左右。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和组织中,教师精炼的讲解和重点的提示能够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故不超过10 min的讲解时间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20 min左右的时间是每节体育课运动技能学练的适宜时长。

4 结语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旨在解决我国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三大难题”,试图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现象。

“三大关键要点”是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解决以上问题和实现上述目标的“抓手”,各要点的具体标准是立足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基于对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优秀经验的继承和发扬,依据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而确立的,其标准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非固定不变的。“三大关键要点”的提出不仅为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上好一堂体育课”提供了具体的教学建议,还使学生在运动情境中接受适宜负荷刺激,获得良好运动体验,从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价值观奠基。但是,“三大关键要点”是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本模式特有的,有其自身的适应范围,并不完全适应于其他体育课程模式或所有类型的体育课,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和体育课类型,如新授课、复习课、考核课等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体育课程模式,以实现体育课程健身育人的独特功能。

参考文献:

蔡瑞金,季浏,尹杰,等,2019b.运动密度对青少年运动能耗与体质健康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43(1):93-102.

蔡瑞金,薛小安,胡斌,等,2019a.运动负荷与反馈方式对高中生体能与体育学习积极兴趣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3(6):79-85,93.

陈福亮,2018.体育课运动技能和体能组合练习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董翠香,2003.学校体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董纪文,胡新民,夏菊锋,2010.上海市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5):51-53.

段佳丽,王观,宋玉珍,等,2015.北京市中小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现况及其对心率曲线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36(11):1614-1617.

冯忠良,冯姬,2011.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嵘,1999.领会教学法的特点[J].中国学校体育,(1):55-57.

何晓渝,2004.中学体育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77-79.

胡晓婷,2014.小学生柔韧素质“课课练”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胡子祥,2017.体育课大中运动强度对高中生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季浏,2015.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思考与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38(9):72-80.

季浏,2018a.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体育科学,38(2):3-20.

季浏,2018b.《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实验版”的继承与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30(3):196-203.

季浏,2019.对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42(6):12-22.

课程教材研究所,2001.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体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捷,余好,王水泉,2017.领会教学法内涵及特征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38(4):42-48.

李志洪,1987.对身体素质“课课练”的实验探讨[J].成都体院学报,(4):76-79.

梁定邦,王文清,1994.“课课练”的跟踪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184-186,216.

廖玉光,杨静珍,钱铭佳,1998.“领会教学法”的思路:球类运动项目教法新趋向[J].中国学校体育,(3):26-27.

刘洪珍,朱来朝,1996.心率是确定健身运动负荷强度的理想参数[J].体育学刊,(3):18-19.

刘丽娟,2015.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对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乔德才,2012.运动人体科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秦婕,2015.基于政策视角下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2(1),71-74.

武海潭,2014.体育课不同运动负荷组合方式对少年儿童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武海潭,季浏,2015.体育课不同累积中—大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对初中生健康体适能及情绪状态影响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35(1):13-23.

徐庆涛,于志明,宋志巍,2018.基于CNKI的中小学体育“课课练”文献综述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8(3):84-85.

张淑慧,2018.发展小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

庄弼,2016.正确理解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10):8-9.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00.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6th ed[M].Baltimore: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2013.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9th ed[M].Philadelphia(P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ANDREATO L V,MAGNANI B,BRAULIO H,et al.,2019.Does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result in greater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compared to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J].J Sports Sci,37(11):1314-1315.

BATACAN J,DUNCAN R B,DALBO M J,et al.,2017.Effects of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on cardiometabolic health: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intervention studies[J].Br J Sports Med,51(6):494-503.

BUNKER D,THORPE R,1982.A model for the teaching of games in secondary schools[J].Bull Phys Educ,18:5-8.

BYRNE N M,HILLS A P,2002.Relationship between HR and VO2 in the obese[J].Med Sci Sports Exer,34(9):1419-1427.

EPSTEIN L H,PALUCH R A,KALAKANIS L E,et al.,2001.How much activity do youth get?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heart-rate measured activity[J].Pediatrics(English Edition),108(3):1-10.

HARVEY S,JARRETT K,2014.A review of the game-center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coaching literature since 2006[J].Phys Educ Sport Peda,19(3):278-300.

HOLMAN R M,CARSON V,JANSSEN I,2011.Does the fractionalization of daily physical activity(Sporadic vs.Bouts)impact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youth?[J].PLoS One,6(10):1-7.

HOYDAL K L,NORD I,2017.The importance of heart rate monitors in controlling intensity during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in junior biathlon athletes[J].J Human Sport Exerc,12(2):358-366.

HUI S S,CHAN J W,2006.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rate reserve and oxygen uptake reserv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Res Q Exerc Sport,77(1):41-49.

ILYASOVAA,ERZHANOV Z,2014.Optimiz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development for primary school learners in physical education lessons[J].Educ Phys Train Sport,93(2),21-28.

JONES A M,POOLE D C,2005.Oxygen Uptake Kinetics in Sport[M].Oxon:Routledge.

KARVONEN M J,KENTAL E,MUSTAL O,1957.The effects of on heart rate a longitudinal study[J].Ann Med Exp Fenn,35(3):307-315.

LIU Y G,1994.Innovation of games teaching[J].CUHK J Primary Educ,(4):2.

LONDEREE B R,AMES S A,1976.Trend analysis of the % V.O2max-HR regression[J].Med Sci Sports,8(2):123-125.

LUPO C,TESSITORE A,GASPERI L,et al.,2017.Session-RPE for quantifying the load of different youth basketball training sessions[J].Biol Sport,34(1):11-17.

MARGARET S,PRIEL S,2015.Affective response to exercise and preferred exercise intensity among adolescents[J].J Phys Act Health,12(4):546-552.

MARK A E,JANSSEN I,2009.Influence of bou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overweight in youth[J].Am J Prev Med,36(5):416-421.

MEMMERT D,ALMOND L,BUNKER D,et al.,2015.Top 10 research questions related to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J].Res Q Exerc Ans Sports,86(4):347-359.

PATE R R,WARD D S,SAUNDERS R P,et al.,2005.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high-school girl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Public Health,95(9):1582-1587.

PERRI M G,ANTON S D,DURNING P E,et al.,2002.Adherence to exercise prescriptions:Effects of prescribing moderate versus higher levels of intensity and frequency[J].Health Psychol,21(5):452-458.

ROBERT R A,LANDWEHR R,2002.The surprising history of the“HRmax=220-age”Equation[J].J Exerc Physiol Online,5(2):1-10.

ROWLAND T,1993.Aerobic Exercise Testing Protocols[M].Champaign:Human Kinetics Press.

SCHAUN G Z,PINTOS S,CARVALHO DE P,et al.,2019.Author’s reply to Andreato et al:“Can we consider that the moderateintensity continuous training results in higher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comparable to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J].J Sports Sci,37(11):1316-1317.

SCHNEIDER M,SCHMALBACH P,2015.Affective response to exercise and preferred exercise intensity among adolescents[J].J Phys Act Health,12(4):546-552.

SCOTT T G,BLACK C R,QUINN J,et al.,2013.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ession-RPE Method for quantifying training in Australian Football:A comparison of the CR10 and CR100 scales[J].J Strength Cond Res,27(1):270-276.

SHE J H,NAKAMURA H,MAKINO K,et al.,2015.Selection of suitable maximum-heart-rate formulas for use with Karvonen formula to calculate exercise intensity[J].Int J Auto Comput,12(1):62-69.

SKINNER J S,JANKOWSKI L W,1974.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rate and oxygen intake[J].Med Sci Sports,6:68-72.

STOLZ S,PILL S,2014.Teaching gamesand sportfor understanding:Exploring and reconsidering its releva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J].Eur Phys Educ Rev,20(1):36-71.

STRATH S J,HOLLEMAN R G,RONIS D L,et al.,2008.Objective physical activity accumulation in bouts and nonbouts and relation to markers of obesity in US adults[J].Prev Chronic Dis,5(4):A131.

SWAIN D P,LEUTHOLTZ B C,1997.Heart rate reserve is equivalent to % VO2reserve,not to % V.O2max[J].Med Sci Sports Exer,29(3):410-414.

TEODOR C I,2010.Methods and means of growth of the motor density in the lesson for high school,physical education(9th grade)[J].Ann University Dunarea de Jos Galati:Fascicle XV:Phys Educ Sport Managet,(2):8-10.

THOMSON E A,NUSS K,COMSTOCK A,et al.,2019.Heart rate measures from the Apple Watch,Fitbit Charge HR 2,and electrocardiogram across different exercise intensities[J].J Sports Sci,37(12):1411-1419.

WILLIAMS D M,DUNSIGER S,CICCOLO J T,et al.,2008.Acute affective response to a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stimulus predicts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6 and 12 months later[J].Psychol Sport Exerc,9(3):231-245.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Key Points of 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of China

DONG Cuixiang1*,LYU Huimin2
1.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Health Assessment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1,China

Abstract: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of China,as the first 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as the international vision and local adaptation,which underlines the“Three Key Points”,namely exercise load,physical fitness training and exercise skills.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basis of experimental resul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demonstrates the establishment basis of the purposes,basic requirements and time standards of the“Three Key Poi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Three Key Points”has a clear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with a strong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and has advantages to the concept’s implementation and the goal’s achievement of the 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to the students’learning of exercise and enjoying physical education,to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Three Key Points”contribut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and the achievement of its objectives,helps students learn how to exercise,makes them enjoy the PE classes,so as to improv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It fully embodi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Keywords:health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exercise load;exercise skill;physical fitness;structural teaching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05:58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