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回复: 0

段氏鲜卑的起源及北方少数民族人名的音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67
发表于 2021-8-16 1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段氏鲜卑的起源及北方少数民族人名的音译
李 海 叶

段氏鲜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东部鲜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起源,《资治通鉴》西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年)胡三省注有一段评论:

段氏,东部鲜卑也。杜佑曰:宇文莫槐出于辽东塞外,代为鲜卑东部大人。徒河段疾六眷出辽西,因乱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库傉家奴。库傉以其健,使将人众,诣辽西逐食,遂招诱亡叛,以至强盛。余按《晋书·王浚传》,段疾六眷,务勿尘之世子,段氏自务勿尘以来,强盛久矣,疾六眷因乱被掠,容或有之;务勿尘既能为部落之帅,恐不待其子招诱而后能强也(司马光编著,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八二,太康十年夏四月,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593~2594页)。

认为段部并非务勿尘的世子疾六眷召诱亡叛形成,对《通典》关于这一问题的记载提出质疑。

关于段氏鲜卑,《晋书》未单独立传,史料分散见于诸传,对段氏的起源问题并无明确记载。按《晋书·王浚传》,“于时朝廷昏乱,盗贼蜂起,浚为自安之计,结好夷狄,以女妻鲜卑务勿尘,又以一女妻苏恕延”,此后务勿尘势力日益强大,率“世子疾陆眷”等屡助王浚讨伐诸部、扩张势力,因而被封为大单于、辽西郡公(房玄龄等:《晋书》卷三九《王沈附子浚传》,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46页)。“陆”通“六”(王辉:《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31页),此处之“疾陆眷”即《通鉴》引文中之“疾六眷”。胡三省所言“段氏自务勿尘以来,强盛久矣……恐不待其子招诱而后能强也”,当是据此。

再按《通典·徒河段传》:

徒河段日陆眷出于辽西,因乱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库辱官家奴。诸大人会集幽州,皆持唾壶,唯库辱官独无,乃唾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含出因咽之,西向拜天曰:“愿使主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其后渔阳大饥,库辱官以日陆眷为健,使将人众诣辽西逐食,遂招诱亡叛,以至强盛。日陆眷死,后至侄务勿尘,有辽西之地,而臣于晋……(务勿尘死),后就陆眷立,勿尘子也(杜佑:《通典》卷一九六《徒河段传》,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371页。“就陆眷”即“疾陆眷”,详见下文)。

则杜佑并没有说段部是务勿尘的世子就陆眷(即疾六眷)召诱亡叛形成,同时疾六眷也不曾被掠卖为乌桓大人家奴。相反,行文明确地表达出,段部的创建者是务勿尘的伯父日陆眷。

那么,到底是胡三省本人对史籍的解读产生错误,还是确如胡氏所言,《通典》和《晋书》关于段氏鲜卑起源的记载存在抵牾?以下试作考证。

与《通典》《北史》相比,《魏书》成书较早,卷一百三记载《徒何段就六眷传》。但此卷早已亡佚,今《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据《北史·徒何段就六眷传》补(魏收:《魏书》卷一〇三校勘记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14页),现录于下:

徒何段就六眷,出于辽西。其伯祖日陆眷,因乱被卖为渔阳乌丸大人库辱官家奴。诸大人会集幽州,皆持唾壶,唯库辱官独无,乃唾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因咽之,西向拜天曰:“愿使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其后渔阳大饥,库辱官以日陆眷为健,使将人诣辽西逐食,招诱亡叛,遂至强盛。日陆眷死,弟乞珍代立,乞珍死,子务目尘代立,即就六眷父也。据辽西之地而臣于晋(李延寿:《北史》卷九八《徒何段就六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268页)。

“务目尘”即“务勿尘”(李延寿:《北史》卷九八校勘记三五,第3281页),则上文关于段氏的起源也说得非常清楚,段部的创建者——曾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家奴的是务勿尘伯父“日陆眷”,而非其子“就六眷”,与《通典·徒河段传》的记载相同,应当是《通典》《北史》修撰时都沿袭了《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的相关记载。兹综合诸史记载列段氏鲜卑世系如下(参见邱久荣:《鲜卑段部世系考略》,《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第159~164页):

width=523,height=204,dpi=110
由此可见,胡三省对杜佑的指摘并不成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做出这样的评论?本文从史籍对北方少数民族人名的音译角度,试探究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魏书》亡佚部分史家多方参考《北史》《高氏小史》《修文殿御览》补(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页),是以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与《北史·徒何段就六眷传》并未完全相同,尤其关于人名的音译多有异处。所以下文在论及这一问题时,《魏书》和《北史》并举。

诸史关于段氏鲜卑历史的记载曾出现五个重要人名:日陆眷、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它们不仅在字形上,而且在语音上也存在密切关系。

首先,关于“就陆眷”和“疾陆眷”二名,“就”“疾”二字中古音近,两字声母相同,均为从母字,韵母一在宥韵,一在质韵,都是三等细音,相差不大。此外,“陆”通“六”,是则,“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为同音异译。一般译作务勿尘世子的名字。《晋书·王浚传》皆译作“疾陆眷”(房玄龄等:《晋书》卷三九《王沈附子浚传》,第1147~1148页),《石勒载记》或译作“就六眷”,或译作“疾六眷”(房玄龄等:《晋书》卷一〇五《石勒载记》,第2718、2727页)。《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或作“就六眷”,或作“就陆眷”。《北史·徒何段就六眷传》译作“就六眷”(李延寿:《北史》卷九八《徒何段就六眷传》,第3268~3269页)。《通典·徒河段传》则译作“就陆眷”。

其次,关于“日陆眷”,多译为务勿尘伯父即曾被掠卖为奴的段氏鲜卑创建者的名字,如《魏书》《北史》及《通典》,而《晋书》未见此名。“日陆眷”与“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四个名字,也存在密切关联。按,“日”亦为质韵字,与“疾”韵母相同,与“就”可说韵母相近。但其声母在日母,中古拟音较为复杂,如高本汉拟为width=41,height=19,dpi=110(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340~345页),李荣拟为width=31,height=19,dpi=110(李荣:《切韵音系》,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8页),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拟为鼻音,与从母有差别。不过,从日母的演变来看,其在北方主要是向浊擦音(包括通音与零声母)的方向发展。8世纪的佛教译经如不空译经中,日母字和从母字一般对j,少数日母字对鼻音(刘广和:《不空译咒梵汉对音研究》,《音韵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可见最晚到中唐时期,日母字在北方通语地区已经读成width=31,height=19,dpi=110一类的音了(林焘:《日母音值考》,《林焘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9页),这样便与从母[dz]音相近(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第386页;李荣:《切韵音系》,第128页)。

综上所述,务勿尘的世子多译作“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属于同音异译;务勿尘的伯父译作“日陆眷”,发音和前者极其接近,在唐代北方地区已有同音化的趋势甚至已出现同音化现象,由此造成了当时修史者在段氏鲜卑人名音译上的混乱。

这首先表现在《晋书》的相关音译上。《晋书》关于段氏鲜卑的史料散见于诸传,较集中于《段匹width=13,height=13,dpi=110传》(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三《段匹width=13,height=13,dpi=110传》,第1710~1712页)、《刘琨传》(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第1679~1690页)及《王浚传》(房玄龄等:《晋书》卷三九《王沈附子浚传》,第1146~1150页),并他传皆未提及段部鲜卑的创建者,也从未出现“日陆眷”之名。关于段部历史的记载最早始于务勿尘,而对务勿尘世子名字的音译多作“疾陆眷”“疾六眷”,或“就六眷”。唯《段匹width=13,height=13,dpi=110传》有一处记载值得注意:“(段末波)及死,弟牙立。牙死,其后从祖就陆眷之孙辽立。”(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三《段匹width=13,height=13,dpi=110传》,第1712页)从段部世系推算,段牙之从祖父、段辽之祖父、此处译为“就陆眷”者恰好是曾被掠卖为奴的段部创建者,即《北史》《魏书》和《通典》译作“日陆眷”者。《魏书》校勘记所言“《晋书》之‘就陆眷’当即此传(《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之‘日陆眷’”(魏收:《魏书》卷一〇三校勘记二〇,第2317页),是为确论。前文已述,最晚到中唐时期北方地区“日陆眷”和“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的发音已趋同。《晋书》的作者房玄龄为唐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通典》的作者杜佑为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均长期生活在北方。此时的北方放羊日母音色已接近于擦音而与从母音近,可以用于转写外族的同一音,犹如不空同时以日母、从母字对译梵语的j。故“日陆眷”与“就陆眷”等词也可视作同音异译。《晋书》之“就陆眷”即《北史》《魏书》之“日陆眷”,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可能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胡三省未加审辨,视《晋书》“就陆眷”同音异译之“疾陆眷”“疾六眷”“就六眷”为《北史》《魏书》之“日陆眷”,认为《晋书》强大的鲜卑酋长务勿尘世子“疾六眷”至《通典·徒河段传》始召诱亡叛形成段部,甚为荒谬,从而对杜佑进行了驳斥。

“就陆眷”“就六眷”“疾陆眷”“疾六眷”和“日陆眷”在音译上的混乱,不仅造成了胡三省的误解,也极易导致史籍记载的错误。《通典·徒河段传》(杜佑:《通典》卷一九六《徒河段传》,第5371页)和《魏书·徒何段就六眷传》(魏收:《魏书》卷一〇三《徒何段就六眷传》,第2306页)都记载:“末波死,国人立(日)陆眷弟护辽为主。”皆误。两传都把务勿尘伯父译作“日陆眷”,务勿尘世子分别译作“就陆眷”或“就六眷”。从辈分上来说,日陆眷为护辽之祖父,就陆眷为护辽从兄。从继承顺序来看,日陆眷之后,继承首领之位的是务勿尘;就陆眷之后,继承首领之位的是护辽。所以“国人立日陆眷弟护辽为主”有误,应更正为“国人立就陆眷(或就六眷)弟护辽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传中北方少数民族的人名皆来自音译。鲜卑早期社会并无严格的名姓制度,部民常以同一美称称呼有类似功业的部落首领。例如,拓跋部的宣帝和献帝邻都被称为“推寅”,即“钻研”之意(魏收:《魏书》卷一《序纪》,第2页)。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段氏鲜卑。务勿尘的伯父及世子都是段部杰出的首领,部人以同一美名称呼他们。而《晋书》《魏书》等作者未做区别,对应不同的人尽量采用不同的人名音译,而同时不可避免地同一人的名字又对应着多种音译,并且不相统一,从而导致记载的混淆和错误,也给后来的研究者造成了较大的障碍。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5-1-11 19:56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