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暨南大学图书馆藏珍稀印谱《安拙窝印寄》综考
□莫俊*
摘要 清代著名鉴藏家汪启淑所编印谱《安拙窝印寄》海内外仅存3部,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对象,从编者传略、书名来由、文献形态、体例内容、版本著录、序文考录、递藏源流、版本特色、文献价值、印学价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证。
关键词 安拙窝印寄 印谱 汪启淑 暨南大学图书馆
《安拙窝印寄》(下文简称《印寄》)是清代首屈一指的玺印鉴藏家、出版家汪启淑生前编印的最后一部印谱[1],成书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海内外仅存3部,分藏于西泠印社、暨南大学图书馆和吉林大学图书馆。3部《印寄》同源异流,各具独特的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郁重今先生《历代印谱序跋汇编》就西泠印社藏本对文献形态和体例内容作过简要述评。因西泠本首册上端残损过甚,部分叶面印蜕及书序文字有所缺失,今就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进行多角度考察。
1 汪启淑传略
汪启淑(1728—1798年),字慎仪,号秀峰,又号讱葊。安徽歙县绵潭人,经营江浙盐业,长居钱塘(今杭州)。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捐纳入仕,历任户部山东司员外郎、兵部职方司郎中、工部都水司郎中。汪氏酷爱收藏金石古玩,尤嗜印章,自称“印癖先生”。平生致力搜求古今公私玺印,广交印人,延请包括林皋、丁敬、黄易、张燕昌、邓石如等名家在内的数百位印人为其治印,并将所藏古今印章汇编成谱数十种。汪氏“藏印之多和集谱之多,可谓空前绝后,只此一人”[2]。所编《飞鸿堂印谱》为古今印谱典范,所撰《续印人传》更称印学奇葩。汪氏亦是藏书家,杭州有“开万楼”,绵潭有“御书楼”。乾隆修《四库全书》,汪氏先后两次献书600多种[3],《四库提要》著录256种,《四库全书》收入64种,为全国献书四大家之一,乾隆皇帝亲赐图书并题诗褒奖。汪氏工诗好文,早年入南屏诗社,与社员交往密切,深受诗社前辈厉鹗、杭世骏、丁敬等人的垂青。著有诗集《讱庵诗存》《于役新吟》《酒帘唱和诗》及笔记《水曹清暇录》《焠掌录》《小粉场杂识》。汪氏亦重刻书,所刻《新集古文四声韵》《说文解字系传》《撷芳集》等皆校刊精审,享誉学林。
2 《印寄》书名考
古代印谱书名一般以编者字号堂室附加“印谱”二字命名,汪氏谱名却别有特色:一是不同印谱冠以不同名号,几不重复;二是在“印谱”之外,创造了诸如“印存”“印始”“印类”“印粹”“印外”“印余”“印零”“印醇”“印娱”“印勺”“印忆”“印寄”等多种别称。当代藏书家韦力先生亦赞道:“亏他想得出这么多字眼。”[4]汪氏一生编谱数十种,每一谱名皆用心定,各有寓意,《印寄》书名便颇具蕴意。汪氏故里建有绵潭山馆,其中有七十二景,“安拙窝”即其一。“安拙”语出《禽经》:“鸠拙而安。鸠,鸤鸠也。〈方言〉云:‘蜀谓之拙鸟,不善营巢。取鸟巢居之,虽拙而安处也’。”[5]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易安由寡求,吾羡拙之佚。”[6]张骞《鸠巢诗》:“拙者安拙,巧者爱自磨。”[7]汪氏自比鸤鸠,养拙于“窝”,寓抱朴藏巧、守拙处安、难得糊涂之意,这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追奉的修身处世之道。《印寄》魏序:“其名之曰寄者,凡印皆其寄托。坡公云‘所以寄所寄也’。”苏东坡《清风阁记》:“所谓身者,汝之所寄也。而所谓阁者,汝之所以寄所寄也。”[8]推而论之,“印寄”之“寄”亦有两层意思:一是情志寄托于印章,二是印章寄托于印谱,故《印寄》乃汪氏情志之“所以寄所寄也”。而“寄”与“窝”之配伍又暗含另一层寄托:人之情志寄托于身体,而身体寄居于窝中,恰如鸤鸠寄托于鹊巢。“印寄”二字用作谱名始于汪氏,继踵者有赵之琛《退庵印寄》、李佐贤《得壶山房印寄》等。
3 《印寄》装帧、版式及内容概况
此书4册,四眼线装,开本高24.3厘米,宽13.5厘米。粟黄色书衣,上戳“善本”宋体字红印。首册夹有红框墨字书签:“书名:安拙窝印寄;编号:乙;册数:4,售价:5.00”。各册首尾均各配以宣纸护叶,护叶中插有铅丹防蠹纸。正文书叶用开化纸,每叶中有棉连衬纸,书叶洁白光润,书本坚韧厚实。整书外观如图1。扉叶刻楷体书名“安拙窝印寄”,四周单边黑框。扉叶后为书序凡3叶,墨刻行草书。正文书叶为墨色版框,四周双边弧角,框高16.8厘米,宽10.3厘米。版心上部有黑鱼尾,上刻宋体书名“安拙窝印寄”,下刻篇目及卷次,书口下方刻印叶码。各卷卷端首行为手写书名卷次,次行下书“讱葊汪启淑鉴藏”。各卷末题写书名及卷终字样。正文各叶前半版钤以印蜕,后半版留白。每叶钤1—4印不等,印蜕朱白相间、排布有序,各印下方或左方注以手写楷书释文。卷一端如图2。《印寄》全书凡8卷160叶,收录印作434方,印文以历代诗词文赋、吉语格言为主,间收汪氏之名号印、室堂印、鉴藏印及落款印等身份印。
width=193,height=156,dpi=110
图1 整书外观
width=133,height=226,dpi=110
图2 卷一卷端
4 《印寄》版本著录问题
关于《印寄》版本,各类书目普遍著录为:清乾隆五十四年刻钤印本。《〈中华古籍总目〉著录规则》对“刻钤印本”有如下说明:“原先刻有序跋、注释文字而后钤印者,可称‘某某刻钤印本’。”[9]从编印方式上看,《印寄》的序、版框是刻板刷印的,印蜕是原印钤盖的,但印蜕释文为手写,各卷端、末的题名亦为手写。从份量上看,印蜕是主体,释文次之,版框和序属于附加内容。“刻钤印本”的概念只关照到了“刻”和“钤”,却未体现其中大量的手写释文部分,尚欠妥当。故宜在“刻”“钤”之外加上“写”,称为“刻写钤印本”。之所以称“写”而不称“抄”,因为钤印本多为藏家自钤自注,为原创性著述,而“抄”须有底本为据。西泠学者孙向群也指出钤印本中“刻”“写”结合的现象,所举《范氏集古印谱》之例与《印寄》相类[10]。另外,《〈中华古籍总目〉著录规则》指出:版本著录项应包括出版年、出版者、出版地、版本类型等[11]。私刻之书,出资人、主持者即为出版者,其姓名及室名堂号可一并著录[12]。目前,各类书目关于《印寄》的版本著录缺出版者一项。综上所述,《印寄》版本宜著录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新安汪启淑刻写钤印本。推而广之,诸如《印寄》这类,印蜕为原印钤盖,释文为手写,版框序跋为刻版的印谱,版本类型应著录为“刻写钤印本”。
5 魏攀龙序及相关史料考订
魏序虽短短270余字,但对《印寄》之命名及成书、汪氏生平、编谱情况及汪魏二人关系均有涉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录有此序,因底本残损,所录序文中有十数处文字脱误。现据暨南大学图书馆藏本将此序校补迻录如后。按,加框文字为《汇编》脱误之处。
驾部汪秀峰七兄,与予道义width=23,height=29,dpi=110交,几四十年。知其素有印癖,搜width=23,height=29,dpi=110秦汉图章,已成《集古印存》。复徧访时贤,汇为《飞鸿堂印谱》。他如《汉铜印丛》《退斋印类》《古铜印藂》《秋室印粹》《褏珍印赏》《春晖堂印始》width=46,height=29,dpi=110胜景》《静乐居印娱》《归去来辞印谱》《临学山堂印谱》《戒淫歌印谱》《秋室印剩》《锦囊印林》《阴骘文印谱》《悔堂印外》《黄杨印零》《听泉精舍印谱》《居易庵印醇》《印忆》《国香width=32,height=29,dpi=110《印勺》《西干十景印谱》,计共二十四种。卷帙宏富,编辑精当,width=41,height=29,dpi=110争购,几于珙璧同珍,可谓超古轶今矣。顷又以《安拙窝印寄》八width=10,height=13,dpi=110见示。询之,窝为绵潭山馆七十二景之一,其名之曰寄者,凡印皆其寄讬,坡公云“所以width=58,height=29,dpi=110也”。然则《印寄》一书,作width=41,height=29,dpi=110续谱观也可,即作秀峰width=41,height=29,dpi=110文稿观也亦无不可。是为width=32,height=29,dpi=110时乾隆五十有四年已酉七夕,width=41,height=29,dpi=110同学愚弟魏攀龙拜手。
序中“驾部”是尊称其官职,汪氏曾任兵部郞中,驾部为时人对兵部的别称。“七兄”之称更透露了汪氏之家族行第。“道义订交几四十年”“同学”则体现二人在学问品行上砥砺相交之久、情谊之深。序中详列汪氏24种印谱,是了解汪氏编谱情况的一手资料,其中数种印谱亡佚并为各类书目缺载,而谱名所涉及的堂室地名亦是与汪氏生平相关的重要史料。序中评价汪谱之褒辞如“卷帙宏富”“编辑精当”“士林争购”“超古轶今”等,反映了汪氏编谱质量之精、数量之多以及传播情况。“凡印皆其寄讬”解释了《印寄》书名之来由。“续谱”“诗古文稿”之称则指出其编辑思路和内容主题。序末落款时间提示了《印寄》成谱时间,各类书目著录皆据之。序中谱名之“国香楼”非汪氏室名,而是其妻胡佩兰之室名。“佩兰,字畹芳,号国香,江苏太仓人,原籍休宁,歙县汪启淑妻。幼攻经书,能小楷,十五归汪,教以画兰竹,习声诗。”[13]以国香楼名其谱,足见对佩兰之宠眷。尤值一提的是魏氏序末钤有二印:“魏攀龙印”“江州司马”,如图3。“江州司马”用的是白居易贬谪江州(九江旧称)司马之典。魏氏曾官江西九江府同知,故借典自谑。
width=166,height=264,dpi=110
图3 魏序末叶
width=163,height=263,dpi=110
图4 魏序叶一
以序中所列24种印谱名目为基础,系以相关书目文献的调查,可将汪氏平生所编印谱之数目作一总结。目前关于汪氏编谱数目有27、28、30种等说法。嘉庆《松江府志》称汪氏编谱共27种[14],但未详列名目。郁重今先生在西泠本魏序24种之外,增补《印寄》《汉铜印原》和《武夷名胜》3种,认定为27种[15]。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称汪氏所辑印谱达28种,但仅列24种谱名,其余4种未列名目[16],所列24种悉依郁氏。吴林在郁氏27种的基础上,又增补《时贤印谱》《枕宝印粹》《飞鸿堂印余》3种,计30种[17]。因《松江府志》未列名目暂不讨论,单就郁、韩、吴的统计而言,皆有一个失误。三者皆以西泠本《印寄》魏序为依据,而西泠本序文残损,24种谱名文字有多处脱漏。郁先生《历代印谱序跋汇编》在录此序时,将残缺字以“□”代替,其中“□□胜景”之谱名,西泠本缺二字,暨图本未缺,为“武夷胜景”(如图4)。《武夷胜景》实则与郁先生于24种外增补的《武夷名胜》为同一书。故郁先生统计的27种重出1种《武夷胜景》(或称《武夷名胜》),减去后计26种。同样吴林统计的30种亦应减去1种,计29种。就目前资料来看,汪氏所编印谱应有30种。除魏序所列24种之外,可再增补6种。一为《飞鸿堂秦汉印存》,《中国印学年表》著录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汪启淑辑《飞鸿堂秦汉印存》10册[18];《中国书画艺术辞典》有详述:“此谱所录为汪氏收藏古印,其中官印七十方,私印及肖形印、吉语印五百方,共计五百七十印,每面钤二印。”[19]二为《飞鸿堂印余》,《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稿本12卷,重庆图书馆藏[20]。三为《汉铜印原》,《善本书目》著录清乾隆三十四年刻钤印本16卷,上海图书馆藏[21]。四为《枕宝印粹》,《安徽文献书目》著录清拓本四卷,安徽省博物馆藏[22]。五为《时贤印谱》,《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著录40卷,已佚[23]。六为《印寄》。
6 《印寄》鉴藏印考录
《印寄》共有鉴藏印6方。魏序首叶(图5)首行下钤有朱文方印“身行万里半天下”,其上有白文方印“眉伯过眼”,版框外右上角钤有朱文竖长方印“太平人”。魏序末(图3)钤有粗边朱文方印“江州司马”,其下有白文方印“魏攀龙印”。卷一卷端(图2)框右下角钤有白文方印“奏廷曾阅”。卷四终钤有白文方印“友鹤金石”。卷八终(图6)亦钤有“友鹤金石”和“眉伯过眼”二印。
width=166,height=347,dpi=110
图5 魏序序首
width=170,height=346,dpi=110
图6 卷八末叶
“江州司马”和“魏攀龙印”二印位于魏序末(图3),印色一致,间距适当,互为呼应,属同一人之印,印主为魏氏。魏攀龙,号松涛。乾隆丙子举人,己丑科中书,历官江西进贤、信丰知县,署南昌九江府同知,代理通省督粮道事务[24]。按,此二印为暨图本独有,西泠本序末无此二印。汪氏同魏氏交善,请序于魏,书成赠魏氏一部,魏氏遂于序末钤印以示所撰。
“身行万里半天下”和“友鹤金石”二印皆钤于版框之内,前者钤于序端版框右下(图5),后者钤于卷八末版框左下(图6),二者印色相同,位置都在版框下部空白处,属同一人之印,且钤盖较早。经考,印主为:朱邦经,号友鹤,嘉兴人。乾隆己亥举人,官杭州府训导。生平深于经学,喜精研金石文字,著有《铭拙吟钞》[25]。
“眉伯过眼”钤于序端版框内(图5),在“身行万里半天下”之印上,且距之稍远,印色稍淡于后者,综合位置及印色看,应晚于“身行”一印;“太平人”一印钤于序端版框外右上(图5),印色与“眉伯过眼”一致,二印应属同一人。经考,印主为:董正扬,字眉伯,号昙柯,泰顺人。嘉庆壬戌进士,官大庾知县,有《味义根斋诗稿》[26]。
“奏廷曾阅”一印钤于卷一端版框外右下(图2),印色与以上各印皆有区别,位置与以上诸印亦无关联,应晚于以上各印。经考,印主为:陈其锐,字奏廷,其锟从弟。少好学,应试不售,出为幕客,精治钱谷。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户部谘行清厘,巡抚叶名琛属其锐治其事[27]。
7 《印寄》的版本价值
《印寄》的版本价值可从善本的“三性”角度考察。
7.1 《印寄》的历史文物性
《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1部分:古籍》三级甲等古籍定级标准中针对印谱专列一条:“清代著名收藏家钤印的集古印谱、名家印谱”[28]。据此《印寄》定级为三级甲等。其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出版时间较早,足称旧本。存于海内外者仅3部,流传稀少,可谓珍本。“旧本”和“珍本”是其历史文物性的集中体现。钤印本不如刻本那样可进行生产性批量刷印,制谱需用上佳的印泥和印纸。钤印又需诸多技法的讲究,蘸泥的多少、钤压的轻重、印图的排布都要进行艺术上的斟酌,每为一钤都要三思后落印。钤印本的制作属于艺术出版,需要极具印学素养的专人来实施,其时间成本、材料成本、智力成本都较普通刻本要高,传本数量必然有限。另外,刻本古籍的板片若干年后如保存完好,还可以再行刷印出版,但钤印本却几无这种再版的可能,因为经年累月之后,印章或磨损、或毁坏、或散失,无法原版再现。汪氏殁后所藏印章皆散失殆尽,《印寄》已不可能通过原印再钤的方式再版,只能依靠数字影印技术实现再生。
7.2 《印寄》的学术资料性
从文献形态上看,暨图本《印寄》保存状况良好,没有因老化、虫蛀、霉蚀、污渍、撕裂等造成书本形态的破损和文本内容的缺失。《印寄》以多层毛边纸托裱形成硬实书衣,各册书首尾护叶中均插有防蠹纸。全书用质量上乘的开化纸,书叶中还夹配棉连衬纸,如此先天优势使其在历经260多年后仍保持为全本。《印寄》作为印谱类文献,其选印得当、钤印有序、用泥讲究、印图清晰。每一印蜕旁皆标注释文,释文楷书工整,字释准确,几无舛讹,实属精本。《印寄》既全而精,能够为读印者呈献完好的书品形态、完整的印谱内容、精美的印蜕图像和准确的印章释文,便于观摹和鉴赏。从文献内容上看,汪氏所编《印寄》具有多学科的学术价值,涉及文献学、版本学、篆刻学、出版学等领域,对研究乾隆时期的印学理论、印坛人物、治印风气、篆刻水平、印谱出版以及汪氏生平事迹具有重要资料价值。从衍生性版本特征看,《印寄》传本有3部,目前能看到的有西泠本和暨图本。二本相比有多处衍生性版本差异:一是册数不一,西泠本装为8册,一卷单为1册;暨图本装为4册,两卷合为1册。二是魏序末有无钤印,暨图本魏序末钤有魏氏“江州司马”“魏攀龙印”二印,西泠本魏序后无此二印。三是鉴藏人不同而显示不同的流传轨迹。西泠本钤有“梁清眼福”“鲁盦所藏”二印[29],可知此本曾经清代收藏家梁清鉴藏,后为现代篆刻家张鲁盦所得,最终捐藏西泠印社。暨图本钤有“身行万里半天下”“眉伯过眼”“太平人”“友鹤金石”“奏廷曾阅”诸印,加之魏序后的“魏攀龙印”“江州司马”二印,计共7印。同一版本因递藏不同衍生出各自独特的版本特征和价值。
7.3 《印寄》的艺术代表性
钤印属于篆刻艺术,钤印本古籍属于艺术文献,考察《印寄》的版本艺术特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7.3.1 版面文字
版面文字包括钤印文字和注释文字。钤印文字在文献记录职能之外,更多展现的是书法篆刻的艺术美。展卷《印寄》,阵阵浓郁的金石气息涌动而来,印文笔法的方圆曲直、轻重肥瘦、诘屈欹正、虚实断连,刀法的起伏迭宕、退涩藏露、清峻腴美、刚劲爽辣,章法的匀停方整、疏实相生、满缺离合、参差错落,印章文字的线条美和构形美洋溢于纸里行间。各类印风异彩纷呈、应接不暇,既有古玺的艰深诡奇、摹印的精妍秀丽、缪篆的端庄工稳,又见鸟虫的精雕繁饰及杂篆的怪诞莫测,呈现出乾隆中后期浙皖地区文人篆刻的风格与气派。《印寄》中每一印章都附有释文。释文为馆阁小楷,用笔丰润、飘逸婉转、粗细相间、方圆并济,结体平稳、间架匀称、大小合一、满格而止,章法端雅、中正堂皇、间距疏畅、纵横均齐,墨色爽朗、浓淡相宜,尽显清代馆阁体之气质与法度,为版面增添了浓郁的书法气息。印文篆刻与释文书法,一主一辅、古今相援、朱墨生辉,造就了《印寄》的版面文字艺术特色。
7.3.2 版式行款
首先为印蜕排布方式,包括印蜕数量,印蜕形状、大小及朱白的搭配,印蜕同版框、叶面比例的协调及留白等。《印寄》中印蜕的排布方式为:一版之内的印数大印则一,中印则二,小印则三四。大小相间,不局不疏,错而不乱,参差相宜。二印者皆一朱印配一白印,位置或上或下、大小相当;三印者多为二小印配一大印,位置或右一印左二印,或左一印右二印,或上一印下二印,印色皆二白印配一朱印,偶见三白文印者;四印者皆二朱印配二白印,朱白相间,大小错落,交相呼应。印与印间的留白、印同版框间的留白、印同释文间的留白皆恰如其分,不因印少而显疏松,不因印多而觉紧促。方印之外间杂多类物形印面,文字印之外掺以肖形印,以调节版面图文排布的节奏,避免一律。其次是印章释文的书写行款,包括释文书写位置、字体大小以及同印图比例的协调等。《印寄》中释文多写于印蜕下方,四字以内作单行,五字以上作两行或多行。当叶面仅有二印作上下排列,或仅有一竖长方印时,释文均写在印蜕左方。各卷首末叶中,为避免同题名文字冲突,无论印蜕多少,释文均在下方。释文字形大小均等,字距匀称,行距疏朗。单行释文沿印蜕中线而写,双行则居于中线两边,多行亦排列均齐。一版之中不同印蜕释文虽“各为其主”,但亦保持上下均齐,或单行对齐单行,或双行对齐双行,或单行齐居于双行之间。在印蜕参差错落的排布之中,释文的存在又为之掺入了稳定均衡的元素,使版面平添和谐静谧的感受。再次为版面的色彩搭配。色彩多样是印谱的版式特色之一。《印寄》作为钤印本,以白纸为底托,以朱印为主色,以墨书为辅色,红色鲜明亮丽,白色宽缓舒畅,黑色沉实穆重,三色相依、相衬而相制,共同营造出丰富和谐的版面色彩。另外《印寄》每一叶前半版钤印,后半版留白。一是为避免展卷时某叶前半版与前叶后半版的版面并立而形成冲突,造成版式布局的杂揉和感观混乱;二是因为钤印本为蘸泥盖印,泥中有朱砂和印油,日久会渗透纸背,如果一叶前后两版都钤印,当书本闭合时,一则某叶前后二版的泥油会互相渗透而影响,二则某叶前半版与前叶后半版印蜕的泥油亦会相互接触摩擦而污损印面。半版留白是钤印本普遍采用的版式,也是区别于刻本印谱的版式特征。
7.3.3 刻印方式
从篆刻来看,文人治印先写篆于石,讲求书法美,后操刀刻石,力求刀法美,写、刻均由印人独立完成。同普通刻本刻字的生产性相比,钤印本的刻字属于艺术性刻字,字法、章法、刀法都一脉相承、独具匠心。《印寄》中400多方印均为汪氏通过邀印和购求方式获得。其“间关四方,访精于此艺者,辄与定交,得一佳印,胜于得官。宗不一家,要归浑厚”[30]。所邀印人均为“国朝现在名手”,并与之“虚心商榷,方始奏刀”[31]。《印寄》所集印作多为颇有造诣之印人所刻,篆刻品质较高,又因“宗不一家”,故印作之艺术风格异彩纷呈。
从钤印来看,钤印技法是篆刻创作的收官之作[32],技法好坏直接影响印章艺术价值的实现。钤印本是用原印蘸印泥捺印于纸,再装订成册,泥、纸、钤三者共同决定印谱质量。《印寄》在钤印技法上颇为讲究,谱中每一方印都精心钤盖,各印蜕印面端正稳重、不偏不倚,印面线条泥量饱满,朱白分明。其蘸泥均匀,小印泥不积污,大印泥不虚漏,朱文泥不惹白,白文泥不犯字,钤捺之轻重缓急皆因印制宜,能清晰感受印泥厚薄深浅的层次以及笔画粗细、断连、虚实、损益的艺术变化,最大程度地传递原印的形神,非行家里手莫能任之。
从用料上看,汪氏编谱均为原钤印谱,在用纸、印泥等钤印材料上都不吝工本。《飞鸿堂印谱》凡例云:印谱非特为文房赏玩之品,缘是不惜赀费,咸用朱砂泥、洁越楮、顶烟墨、文锦函装潢之,非与射利者所可同日语也[33]。此制谱理念在《印寄》中亦得到贯彻。《印寄》诸印之泥色鲜亮而不妖,砂质饱润而不燥,印油丰腻而不晕,艾绒碎韧而不露,三者配比得当,通篇泥色纯一。《印寄》所用开化纸为清初名贵纸种。“清初内府刻书多用开化纸模印,雍正、乾隆两朝尤精美,纸薄而坚,色莹白,细腻腴润,有抚不留手之感。民间精本亦时用之。”[34]开化纸质坚韧洁白,厚薄适中,汲墨性强而不洇,不易折毁耐久藏,用于印谱既能较好适应钤印的压力与摩擦,又能映衬钤印的色彩和质感,并适应释文的笔墨书写。
钤印本同活字本、套印本可进行比较。“活字与玺印之间的‘亲缘’关系更近。单个活字实与一个单字玺印无异,后世所用活字甚至也有将两、三个字组成的常用词汇制成一个活字,则更与一般玺印无异。”[35]钤印本可看作艺术化的活字本,印章相当于字模。只不过活字的刻制多用木铅,印章多用石材;活字字体趋于实用,钤印字法注重艺术;活字用墨刷,印章为朱钤;活字为排字成版用纸覆于版上刷印,印谱为多个印章依次钤印于纸上;活字印刷为匠工之生产技术,印谱制作为印人之艺术创作。钤印本与朱墨套印相比,二者均为朱墨二色,前者以朱色印蜕为主,墨色释文为辅,后者则以墨色正文为主,朱色批注为辅;二者均为一纸二次刷印,套印本先用一版片刷印墨文,再用另一版片刷印朱文,刻钤印本先用版片刷印版框或释文,再用印章钤捺印蜕,二者都不是一次刷印完成。
7.3.4 装帧形式
《印寄》正文每叶纸中均夹有棉连衬纸,以折口衬[36]的方式填入。一是为了使书叶厚实挺括有力。《印寄》每册书仅20叶,比之一般古籍轻薄得多,所用开化纸又稍薄,如不用衬纸,整册书本就显得软瘫,翻阅时易造成书叶粘连,既不美观也不利于书籍保护;二是为避免前后两叶印蜕因纸薄透色而相互干扰,加装衬纸则可以遮挡前后叶上的印色;三是防止印油日久渗透而污染背面书叶,加装衬纸则可避免。衬纸的作用与前述半版留白版式的作用相类,二者是钤印本印谱在装帧上的共同特点。《印寄》装帧上的另一特点是铅丹防蠹纸的使用。《印寄》每册书封皮后、封底前都配有一张宣纸作为护叶,护叶中插夹一张万年红纸。明清时期广东地区流行将万年红作为防蠹纸,用竹纸加铅丹单面涂染而成[37],既可防虫,又能防潮,且历久不褪色,可作粤刊本或粤装本的标志。《印寄》的防蠹护叶应是流传至粤后重新装帧时加入的,对书本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8 《印寄》的学科价值
8.1 文献学价值
印章文本的文献学价值。《印寄》收录有汪启淑的姓名字号印、室名堂号印、鉴藏印、落款印等私用身份印。印文内容包罗万有,印主的姓名字号、室名堂号、生年行第、家世里居、学行师承、仕途功名、治学理念、藏书信条、志趣节操、人生态度等都可以从中找到线索[38]。通过对汪氏用印的考察,获得其直接可靠的生平资料,可补订现有文献阙误。汪氏室名别号在《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中收录最多,但《印寄》所收“樵云叟”“病居士”“浪子官人”“灵石山樵”“天池渔父”“真率斋”“滴翠楼”“此君居”“且留轩”“吟香槛”等十数印中的室名别号就未见收录。“秀峰珍藏”“新安汪氏鉴藏”“曾存开万楼间”等鉴藏印又可补《中国藏书家印鉴》《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著录之阙。
序文及流传印记的文献学价值。《印寄》魏攀龙序蕴含的文献信息有:汪氏之字号官职、室名堂号、家世行第、学术取向及著述成就;汪氏编谱之名目数量、学术质量及传播情况;《印寄》的书名来由、编撰思路、内容主旨、卷次篇目、成书时间;序作者魏氏之籍贯官职、私人钤印及与汪氏之交游关系等,可补他类文献之阙误。通过暨图本可校补西泠本因书叶缺损造成的迻录失误。暨图本在递藏流转过程中所衍生的收藏印章、戡记和书签等流传标记,为追溯并勾勒《印寄》之递藏源流以及考察相关鉴藏人物提供了直接依据,其中的藏书印材料还可充实现有藏书印的资料库。
编撰体式及版本形态的文献学价值。印谱是融合雕版印刷、篆刻书法、钤拓技艺、传统装帧等文献生成方式而衍生的书籍类型,对于研究古籍编撰出版具有重要价值。汪氏所编印谱数量之多、品质之优、影响之大在印谱出版史上无出其右。其对印谱书名不拘一格的创新,对古诗文专题印谱的推崇,对印谱版本形态的发扬,皆为后世垂范。《印寄》在汪氏所编印谱中具有独特的文献特征,其在版本上融合了钤印、刻印、抄写三种出版方式,造就了古籍版本中的刻写钤印本;手写释文印书合一、行款得宜、朱墨相谐,提高了印谱的观赏价值;版内无线栏界格,消除线栏对印图的干扰,增强叶面的空间感及印图多样化布局的可能性;印蜕的遴选、搭配和排布在自由活泼中又遵章守法;半版留白及加填衬纸,为书本的鉴阅、美化与保护提供技术保障;纸泥的优选为印章的钤拓及原印形神的完美传递提供物质基础。《印寄》的版本形态特征,为研究印谱乃至古籍的刻印、版本、版式、纸张、墨料、装帧提供了鲜活的标本。
8.2 印学价值
“站在篆刻史立场上看‘印谱’,我们会更多地关注每一页上所刊载的印蜕内容,这是一个印学的视角。”[39]印谱的编撰客观保存了历代印章的遗迹,为后人进行追溯、摹鉴和研究提供材料,其印学价值首要表现在辑存历代印作之功。《印寄》为汪氏晚年所编,所收多为晚年购藏之印,反映了其晚年的印章搜求活动及藏印的数量、种类和品质。所收皆时人印作,汪氏凭借雄厚家资和社会地位,遍搜古今名印佳作,重金聘请印人为其篆刻。浙派始祖丁敬为汪氏所刻“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一印,边款云其“不惜重聘,延之家园,相与参订商榷集名人韵语,镌诸佳石,悉合于古。海内高手大半皆出其门,诚所谓广厦千间,使寒士欢颜,古今艺林中一大观也”[40]。《印寄》保存了当时大量浙皖地区的印人印作,这些印作或原印已佚,或未被著录,故其印作辑存之功愈见可贵。汪氏的印章收藏活动、印人交游活动及印谱出版活动,对促进清代流派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印寄》的编撰还反映了汪氏的编谱理念和印学思想。汪氏是乾隆时期最富盛名的印谱出版家,其编撰理念及印学思想对后世印谱出版有深远影响。汪氏印学理念在《印寄》中亦得到贯彻。从印谱主题看,《印寄》以谱名所谓“安拙”为题,寓抱朴藏巧、守拙处安、难得糊涂之意。汪氏选印紧扣主题,印作之印文涉及风物景致、世情咏怀、闲情雅兴、风骨涵养、佛道哲言、俗话吉语等,辞意多与谱名蕴义契合并发明之,是汪氏志向旨趣和品格性情的映照。印作在篆法、刀法、章法上的创作亦旨在表现印文的意蕴和意境,力求文印合一。读汪氏印谱,在欣赏钤印艺术的同时,又能品读历代名文佳句,达到“玩物者可以适情,游艺者亦堪畅志”[41]之宗旨。从印作搜选看,《印寄》体现了汪氏对印人、印作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理念。既有名家圣手精工绝妙、纯熟稳练之作,亦收初学新秀稚嫩朴拙、平俗庸媚之作。正是汪氏宽容博大的印学思想,客观上保存了大量时人印作,为了解和评价当时印坛治印的风气、水平及存在问题提供了材料依据。陈振濂先生评价汪氏《飞鸿堂印谱》“所收的可能有大量的平庸甚至俗气的作品,但却不妨碍它成为一代名谱”[42],《印寄》亦然。《印寄》中绝大部分印作为汪氏通过印人邀刻、朋俦赠予和直接购买所得,此外,汪氏还亲自参与印章构思和创作,印作的创作手法和理念是其认同并推崇的。正由于汪氏选印思想的不拘一格,各种篆刻字法、刀法、章法的运用、变化和创造在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各类刻印风格异彩纷呈、应接不暇,呈现出乾隆中后期浙皖地区文人篆刻的风格与气派,反映了当时印人在篆刻创作上对旧习陈规的摈弃与突破,对“印宗秦汉”古法宗旨的重新审视,以及对“印从书出”“印外求印”等新法思路的开拓与尝试,为窥测清代流派篆刻艺术从艰苦摸索走向复兴繁荣的历史脉络提供了“管蠡”之据。
参考文献
1 韩天衡.中国印学年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50-52.
2 郁重今.历代印谱序跋汇编[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276.
3 付嘉豪.汪启淑与《四库全书》[G]//王政,周有斌.古典文献学术论丛第2辑.合肥:黄山书社, 2011:314.
4 韦力.民间第一藏书家韦力得书记:印谱收藏第一人[EB/OL].[2020-06-01].http://zixun.kongfz.com/article_39546.html.
5 张华:《师旷禽经》.丛书集成初编1362[M].北京:中华书局,1985:10.
6 陈新,杜维沫.欧阳修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3.
7 徐乃为.张謇诗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157.
8 孔凡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83.
9 吴格.《中华古籍总目》著录规则[G]//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研究第1辑[M].郑州:大象出版社, 2015:260.
10 西泠印社.“朱痕积萃-中华珍藏印谱联展”暨印谱研究专辑[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2:38.
11 同9:255.
12 同9:259.
13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338.
14 宋如林.嘉庆《松江府志》[M].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15 同2:275-276.
16 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464.
17 吴林.汪启淑《飞鸿堂印人传》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7:10.
18 同1:40.
19 王崇人.中国书画艺术辞典 篆刻卷[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95.
20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子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439.
21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史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498.
22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文献书目[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138.
23 阳海清.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图书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243.
24 许瑶光.嘉兴府志[M].清光绪五年(1879)鸳湖书院刻本.
25 潘衍桐.两折輶轩续录[M].清光绪刻本.
26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M].民国退耕堂刻本.
27 梁鼎芬.番禺县续志[M].民国二十年(1931)刻本.
28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汉文古籍特藏藏品定级第1部分:古籍:GB/T31076.1—201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5.
29 陈振濂.中国印谱史图典[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488.
30 同2:292.
31 同2:277.
32 赵明.做印技法百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8:169.
33 同2:278.
34 沈津.书林物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96.
35 陈力.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术新论(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2):5.
36 潘美娣.古籍修复与装帧 增补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147.
37 林明.中国古代纸张避蠹加工研究[J].图书馆,2012(2):133.
38 莫俊.古籍钤印辨识的三个环节及难点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0):111.
39 同29:序3.
40 韩天衡.历代印学论文选 下[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9:712.
41 同2:277.
42 同29:序2.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图书馆,广东广州,510632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Rare Seal Book An Zhuo Wo Yin Ji Collected in Jinan University Library
Mo Jun
Abstract: There are only three copies of seal book An Zhuo Wo Yin Ji written by Wang Qishu, a famous collector in the Qing Dynasty. They are of high edition value, literature value and artistic value. This paper takes the collected books of Jinan University Library as the object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life of the editor, the origin of the book title, the layout of the binding, the content of the styl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editio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reface, the source of the delivery collection, the features of the edition, the value of the philology and the sphragistics.
Keywords: An Zhuo Wo Yin Ji; Seal Book; Wang Qishu; Jinan University Libra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