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冲击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考
李光辉 王 芮
内容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各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停滞状态,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中断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在此形势背景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风险,也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为了更好地把握住机遇并迎接挑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实施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内需、支持出口转内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加快形成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新冠肺炎疫情 开放型经济 挑战 机遇
一、引 言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使得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随着对外开放范围的扩大、领域的拓宽和开放方式的转变,我国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融合程度;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见,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开放型经济的内涵被不断丰富与充实,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竞争力也得到不断提升。
从对外贸易规模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3年的1.13万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31.54万亿元,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93年的266.2亿美元提高到2019年的7434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不断缩小。在货物贸易结构方面,中国出口商品由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商品由以机械制成品、加工类制成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为以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旅行、运输、建筑三大类传统服务贸易占比下降,新兴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尤其是个人文化娱乐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领域增长最快。
从利用外资情况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993年的389.6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381.4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二大引资大国地位。同时,引资结构持续优化,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2019年服务业吸收外资6817.7亿元,增长了12.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吸收外资增速较快。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外资制造业巨头三星、SK海力士、松下、埃克森美孚等纷纷加大对华投资。此外,引资质量越来越高,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2019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2660亿元,占比升至28.3%,成为促进外资增长、优化外资结构的亮点。
从对外投资情况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从1993年的43亿美元上升至2019年的1106亿美元,投资流量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三。同时,随着政府加强企业境外投资真实性和合规性的审查,我国对外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非理性投资得到有效遏制。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2019年1-11月,超过60%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中,正在由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加工制造、农业等传统领域向绿色经济、数字经济、跨境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新技术经济领域方向发展,加快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的影响,世界经济受到巨大冲击,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中断的风险,使得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根据商务部的数据统计,2020年1-7月,我国进出口总额17.16万亿元,同比下降1.7%;实际使用外资5356.5亿元,同比增长0.5%;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36.5亿元,同比下降2.1%。在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的情况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将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又将采取哪些新的措施进行应对,都成为目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发,让世界各国不可避免地陷入停滞状态。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效,但整体经济还没有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境外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仍在持续,但各国已开始放松封锁限制、逐步重启经济。这对于稳定全球经济信心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给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一)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持续下滑
全球经济衰退似乎已成为共识,联合国、国际金融协会、IMF等国际组织均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而世界银行给出了更为悲观的预期-5.2%,并且这一预测值可能随着疫情的反复、资本市场的震荡以及政治风险的加剧而进一步下调。IMF在2020年4月1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此次经济衰退很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此次衰退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经济产生冲击的:从供给端看,因疫情原因多个国家停工停产,导致原材料与中间品供应紧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受到直接影响;从需求端看,停工停产带来失业率的明显上升,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进出口订单大幅缩减,而订单的减少又将延长工厂的停产时间,进一步加剧对需求的冲击,令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此外,由于不同国家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以及采取防疫措施的不同,或导致疫情后世界经济、政治、贸易、投资、科技等格局发生结构性变化,促使各国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重新调整产业结构的内外布局,加速逆全球化进程,阻碍世界经济的恢复。
(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
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持续蔓延,各国都相继采取了不同的防疫措施,但与此同时,防疫措施的实施也限制了人员的流动,使非必要的生产活动暂停,并降低了物流的流通效率,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平稳有序运行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疫情初期所引发的产品供应紧张的问题,导致全球化程度较高的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在此次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此外,疫情的发生引发了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产业链安全的担忧,并试图通过政府干预和增加贸易壁垒的方式影响本国境外企业的产业布局,少数政客甚至呼吁本国企业撤出中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同时,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供应链方面的短板与不足:一是我国的高端设备与关键零部件严重依赖于进口,短期内难以实现国产替代,一旦出现供应短缺,相关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停滞;二是企业的全球化采购使零部件供应链又长又复杂,缺乏对二级、三级供应商的风险预测,增加了供应链中断风险的不确定性;三是企业缺乏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无法快速与可替代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缺乏维护供应链稳定安全的能力。
(三)外贸下行压力较大
受全球疫情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世贸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大幅下滑,预计下降幅度达13%至32%。从月度数据来看(见图1),2020年1-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停工停产的状态,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均受到较大冲击,导致我国外贸企业在手订单无法履约,以及在手订单被延期、被取消,造成进出口增速大幅下滑。其中,出口下降15.9%,进口下降2.4%。进入3月份之后,我国积极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并陆续出台多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进出口下滑的趋势。4月份,一方面,随着前期积压订单的陆续交付,以及防疫物资的大量出口,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2%,与上月下降3.5%相比有明显好转;但另一方面,受海外供给中断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影响,进口增速出现大幅回落。5月份,进出口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表明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十分严峻。6、7月份,进出口均保持双双正增长,表明随着美国以及多个欧洲国家陆续开启复工复产,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回稳向好势头,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境外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反弹,加之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抬头,使得我国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显著增强。
(四)跨国公司投资更趋谨慎
新冠肺炎疫情给原本就低迷的世界经济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多数跨国公司下调其2020年的预期收益,同时减少或推迟新的投资。联合国贸发会议根据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大型跨国公司对其收益预期所做出的调整,在6月16日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指出,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降幅可能达到40%。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下降的背景下,一方面,国际引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基于风险考虑将重新审视其供应链和全球组织架构,或将加剧产业链区域化、本土化,影响未来全球分工格局,增加跨国投资布局的不确定性。从月度数据来看(见图2),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影响,2月份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25.6%,然后随着一系列稳外资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外商在华投资信心不断增强,4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正增长,然后连续4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持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尤其是7月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8%,展现出中国依然是外资眼里的投资热土。但考虑到疫情可能加剧了贸易投资的内倾化,使得跨国投资者在制定投资经营决策时更加审慎,进一步削弱了对外投资的扩张势头,给我国稳外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和压力。
pagenumber_ebook=47,pagenumber_book=45
图1 2020年1-7月中国对外贸易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pagenumber_ebook=48,pagenumber_book=46
图2 2020年1-7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五)失业浪潮席卷全球
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仍在不断发展与演变,尤其是疫情所引发的失业潮正成为当前各国面临的主要难题。而且,伴随全球性失业问题的出现,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偏好会发生变化,进一步引发消费需求的下降,造成企业利润下滑、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暂停招聘计划,甚至是实行裁员计划等,进一步加剧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
从国际上看,欧洲失业率因多家大企业宣布裁员计划而继续走高,日本失业率受破产企业增多而持续攀升,英国失业人数创10年来新高,而美国和韩国5月、6月、7月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依然处于历史高位。从国内来看,如图3所示,我国2月份失业率受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上升,进入3月份,随着企业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和稳就业政策的出台,我国失业率呈现逐步下降的态势;但从另一方面看,2020年有874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上企业招聘需求的下降,导致7月份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失业率比2019年同期高出3.3个百分点。可见,全球失业问题在疫情影响下正变得根深蒂固。
三、新冠疫情给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球性的压力测试中,各国经济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事物的发展是具有两面性的,看到挑战的同时也需要看到机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而且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住机遇,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更好地促进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pagenumber_ebook=48,pagenumber_book=46
图3 2020年1-7月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对外开放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不仅加剧了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也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减少,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给我国外贸、引资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国扩大开放的决心越是坚定,这不仅是为了降低疫情对外贸外资产生的冲击,更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我国出台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从突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角度实行“零关税”“零壁垒”制度,从扩大服务贸易开放的角度制定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角度提高旅游、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三大产业的开放水平,从而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高效流动,打造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同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更加凸显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加快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引领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做出更大贡献。
(二)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增加了全球产业链中断的风险,同时也暴露出我国产业链在布局和结构上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这一方面增加了企业因零部件断供而无法正常生产的风险,但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进程,为中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契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而且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营商环境也在持续优化,这些优势使得中国对于大多数跨国企业来说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即使在疫情期间,大约40%的外资企业表示近期还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这不仅有助于保持我国产业链的稳定和推动国内产业链升级,也为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外,为了克服疫情影响和产业链短板制约,企业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来促进核心零部件供应本土化,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从而提升国内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领我国产业链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三)新型消费潜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但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1-2月居民外出减少,餐饮、旅游、线下文娱等行业的消费基本停滞,对消费市场造成较大冲击。与此同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场景、消费结构在疫情期间也发生了变化,促使消费者重新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并更加谨慎地安排自己的消费支出,导致短期内消费意愿、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受到明显抑制。但从长期看,疫情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快了企业淘汰和升级的过程,这将倒逼国内乃至全球的品牌商、供应商、零售商转型升级,进一步强化消费的创新、引领、集聚能力,通过加强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和优化客户服务体验,满足消费者对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消费模式、新的消费业态,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需求释放出来,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从而更有效地应对疫情对消费产生的冲击,巩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四)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于严格的防控措施使得我国传统消费和产业活动受到较大冲击,但是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技术却成为推进消费方式、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比如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远程办公、服务机器人、电商直播等行业均展现出巨大的活力,成为疫情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的萎缩。而且在此次疫情中,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越小,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同时,消费者对互联网服务的依赖度和需求量在疫情期间持续上升,推动企业升级线上服务,将更多的线下场景转移到线上,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增长空间。由此可见,数字经济利用其自身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优势,通过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打破了生产经营、生活体验的时空局限,既有助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有助于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五)科技创新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巨大的压力测试中,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全面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时也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潜力和创新活力,尤其是强化了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支撑保障作用,有助于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难题,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添新动能。此外,在疫情期间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科技的封锁打压,从高科技企业延伸到高校、从芯片延伸到MATLAB软件,而这一切可能仅仅是个开始,未来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日益加剧。面对疫情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一方面需要利用科技创新加快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和“硬核”产品,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补齐科技创新的短板和加强科技创新的弱项,能够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夯实建设科技强国的基础。
四、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措施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二者并存的基础上,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内需、支持出口转内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既能有效地应对风险挑战,也能及时地抓住战略机遇,加快形成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力。
(一)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
伴随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的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在信息、教育、医疗、养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消费出现高速增长。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应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扩大服务型产品的有效供给。一是拓展服务业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围绕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增强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二是放宽服务业外资市场准入限制,按照“稳步”和“有序”的原则取消对外资企业所设置的股比限制,以及减少对外资投资企业开展业务的限制,增强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推动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三是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针对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等垄断性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探索服务业体制机制创新,突破阻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性障碍和制度性短板,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服务成本下降和服务效率提高,提升服务业发展新动能。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排名中的位置由此前的第46位跃升至目前的第31位,较上一年提升了15位,表明近年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与排名较高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诸多问题和短板,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优化。而且受疫情的影响,跨国公司投资更趋谨慎,更需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稳定外商投资信心,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扩大“证照分离”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并重点推进“照后减证”,做到减少审批发证,有效区分“证”“照”功能,以实现对许可审批事项的全面覆盖和全面优化,切实解决“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二是构建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建立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保护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各国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中断的风险,增加了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一是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重点布局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铁、新能源充电、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新基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为构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新动能和新机遇;二是促进消费,通过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通过加速培育“互联网+”消费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通过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实现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共同促进消费者“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打通消费链条上下游之间的各个环节,把被抑制和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四)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面临订单数量减少、订单规模压缩、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签订单困难等问题,使我国外贸发展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既可有效帮助外贸企业缓解困难,也能促进国内消费提质升级。一是搭建出口转内销平台,促进外贸企业与电商平台、主要步行街、大型商业企业合作,通过网上销售、直播带货等线上模式和设置外贸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题活动等线下模式,拓宽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销售渠道,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二是引导外贸企业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通过个性化定制和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多样性,不断增强外贸企业对国内市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出口转内销比例;三是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尤其是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信保+银行+担保”的方式降低外贸企业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扩大保单融资规模,保障产业链各环节资金畅通,避免外贸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发生。
(五)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疫情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稳定就业、提振市场、拉动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对此,在后疫情时代,更需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创造新契机。一是推进数字产业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培育壮大数据采集、挖掘、存储、处理、分析、交易、应用等产业,加快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与建设,释放数据要素的活力与价值;二是推进产业数字化,全方位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广泛应用,提升数字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融合的系统性、关联性与整体性,增强我国经济发展韧性;三是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试验探索,形成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验创新成果,保障试验的针对性和示范引领效果,进一步提升中国数字经济的国际化水平。
(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此次疫情的发生加速了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破,进一步加剧了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因此,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中掌握主动权,要突出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中国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科技创新的倍增效应,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从完善科技创新链的视角出发,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破解原始创新的瓶颈、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思维的培养,促进跨领域、跨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全面提升创新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推进创新高地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前瞻引领为导向,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具有广泛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高地,同时与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的总体布局。
参考文献
[1]胡雷,陈薇,匡先明.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全球化:变局、挑战与应对——中改院专家网络座谈会观点综述[J].全球化,2020(3):115-118.
[2]黄益平.疫情后中国经济的两大亮点和两类风险[EB/OL].(2020-06-08)[2020-06-20].https://money.163.com/20/0608/12/FEJNHRPA002580S6.html.
[3]李湛.疫情如何影响中国外贸产业链[EB/OL].(2020-05-11)[2020-06-12].https://www.sohu.com/a/394397203_465450.
[4]李晓,陈煜.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对策[J].东北亚论坛,2020(3):43-57.
[5]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9年秋季)[R/OL].(2019-11-22)[2020-05-01].http://zhs.mofcom.gov.cn/article/cbw/201911/2019 110291 5957.shtml.
[6]佟家栋,盛斌,蒋殿春,等.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20(3):9-28.
[7]王一鸣.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冲击——前景和政策展望[J].全球化,2020(3):5-10.
[8]钟山.积极应对疫情冲击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J].中国外资,2020(3):12-17.
[9]朱民.疫情下的世界经济进入衰退,市场继续震荡,政治生态恶化[EB/OL].(2020-03-22)[2020-06-10].http://news.sina.com.cn/o/2020-03-22/doc-iimxyqw a2452379.shtml.
[10]张燕生.疫情后将面对一个不同的世界和中国[EB/OL].(2020-04-24)[2020-06-05].http://www.swjrw.com/show/25021.html.
[11]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World Economic Outlook,April 2020:The Great Lockdown[R/OL].(2020-04-14)[2020-06-03].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 ... /14/weo-april-2020.
[12]The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June 2020[R/OL].(2020-06-08)[2020-06-13].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 ... economic-prospects.
[13]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20[R/OL].(2020-06-16)[2020-06-16].https://unctad.org/SearchCenter/Pages/Results.aspx?k=World% 20Investment% 20Repo rt%202020.
[14]World Trade Organization.Trade Set to Plunge as COVID-19 Pandemic Upends Global Economy[EB/OL].(2020-04-08)[2020-07-15].https://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20_e/pr855_e.htm.
Developmental Thinking of China's Open Economy under the Impact of COVID-19 Pandemic
LI Guanghui WANG Ru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bstract:The sudden outbreak of COVID-19 pandemic in 2020 has made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inevitably fall into a state of stagnation.The demand of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as shrunk seriously,and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supply chain are facing the risk of interruption,which further aggravates the uncertainty and instability of the world economy.In this situation,the China's open economy is not only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and risks,but also an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A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crises and opportunities always coexist.In order to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and meet the challenges,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by implementing measures such as expanding the opening up of the service industry,optimiz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supporting exports to domestic sales,creating new advantag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implementing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o forth,China can create new advantages and new driving fo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economy at a quicker pace,and thereb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economy in a better way.
Keywords:COVID-19 pandemic;open economy;challenge;opportunit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