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612|回复: 0

福师《外国经济学说史》拓展资源(四)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28
发表于 2021-3-15 13: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福师《外国经济学说史》拓展资源(四)
第四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布阿吉尔贝尔税收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目睹法国当时社会经济的混乱现象,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的沉重负担和痛苦不堪的生活遭遇。同时,他自称是农业的辩护人,提出社会的注意力应该转向农业。所以,他的税收主张大多与农业生产有关。其税收观点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财政税收政策形成的。主要体现在:
(1)关于税收的源泉。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真正的财富是使用价值,它不仅包括生活必需品,还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功能快乐的一切物品,而财富的增长只有靠土地的生产。他说:“耕种者的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的财富的必要基础”,“一切的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谷物论、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21页)。所以,“财富和随之而来的税收除土地和人类劳动之外,没有其他来源”(同上,第117页)。
(2)关于税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他认为,法国当时的重税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使土地荒废。税收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的第一个原因是任意规定的达依税。达依税是法国当时按人口和产业向平民征收的人头税。他说:“达依税变化不定,完全任意配征而无固定的税则,只有一点固定不便,即愈贫者纳税愈重,于是人们就愈要去开发属于无保障者的土地”(《法国详情及补篇》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2页)。酒税、关税和通过税繁重是破坏农业生产的第二个原因。布阿吉尔贝尔指出,“土地荒废的第二个原因,即耕种之后货物卖不掉,所以索性不种,是由于酒税、出口关税、王国内部的过境税等是商品所能承担的4倍”(同上,第96页)。税务官员的横征暴敛不但加重农民的税收负担,而且影响了农民的正常活动。所以,他呼吁减轻赋税,重视农业生产。
(3)关于税制改革。
他指出,赋税的基础最初是通过与物质生产有关的无数因素间的谐调,税收就要减少。因此,他视经济社会为一个统一体,把经济发展的谐调关系作为税制改革的目标。他主张:第一,税制应避免对农民课税过重。其建议有整顿不适宜的间接税代之以直接税;改革人头税;撤消补助金、国内关税制度;征收炉灶税、什一税等。第二,废除柯尔培尔政策对国内商业——关税——的限制,以扩大国内商业,促进行业分工,加快货币与商品流通。第三,通过谷物自由贸易与扩大市场,准许谷物价格自然上涨。布阿吉尔贝尔以发展法国经济与提高国土及人民的经济福利为出发点,把按财产多寡实行公平征税作为努力的目标,实现贫者少缴,富者多缴。
二、论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理论
 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和重农学派的先驱者,他在论述当时法国经济具体问题时,对消赛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现作以下分折。
(一)、消费与财富的关系
“财富包括人们全部的享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包括非必需品以及能够满足人们身体本能的快乐的一切物品。”实际上是指出了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和享受。既然财富是物质的,是用来满足人们快乐和供人们享受的,也就是供人们消费的。消费就是任何财富的要素。财富如果不被消费,就不能算作财富。“世上不论是君主,还是其臣民的一切收入,或者不如说世上的一切财富,只是由消赛组成.地上最美味的果实和最珍贵的食物一旦末被消费,则只是粪便而已。这里的消费不仅仅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而且还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最肥沃的土地没有被耕种、最肥美的草场没有被用来放牧,那么,这些土地和草场也就不能算作财富。所以,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消费是任何财富的要素。
(二)、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首先.消费会引起收入的成倍增加。“只要有大量的消费.就能得到很多收入。这样百万硬币比在没有消费的情况下的一千万会产生更大的效果;因为这个一百万在不停地周转.而每次周转都是为得到一定的收人。”布阿吉尔贝尔还举一例来说明消费与收人的此种关系:如果一个短工在上工前先喝一品脱酒,酒店主人在出售酒后.就会向农民或葡萄农购进葡萄,而葡萄园经营者也能够向地方缴地租;地主有了地租则可以使工人有工可做,也可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进行各种消费。一种产品被消费,会引起链锁反应,使各行各业的产品被消费,也会给各行各业的经营者和就业者带来收人。实际上是说明了增加消费会引起收人的成倍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的开支是随着资产增加而相应增加的厂个人的资财要是超过生活必需之数.他就会购进舒适品;此后再有增加.就会进而购买精致的,非必需的奢侈品。”即收人的增加反过来又会使消费成倍增加,消费和收人是呈螺旋式交替上升的.对个人和国家来讲,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消费和收人的相互作用在不同国民中的功能有着极大的差异.“只有当它是一种收人.而且落在一般平民手中时,它才能不断地流通;而当它一旦变为资本,流通城不可能了。”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穷人手中的一个埃居一天周转的次数,从而一天促成的消费要比在富人手中的三个月还要多,比在富人手中能产生百倍以上的效果.因为富人作大规模经营,把收人不作为消费而是用于积累资本,即使在景况好的时候.也要等待相当长的时间来累积所需要的数目.才能把它花费出去。这对国家来说,从来都是危害无穷的。穷人手头的钱比富人手中的钱能给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因为穷人家庭本来城是以一两个埃居维持生计的,钱在穷人手中永远是收人.而这一点点收人总是作为消费基金而使用的。而富人手中的钱往往作为资本。他反对为积累资本而储蓄。这一观点反映了法国当时穷人没有积蓄的现实,也反映了由于银行信用不发达.股票市场不成熟资本家只能靠自身积累资本的现实。但他反对积累资本.责难储蓄的思想是错误的.没有资本城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消费。
最后,“消费和收人只是一种同一样的事物,破坏消费城是破坏收人。”若因捐税使酒涨价,那个短工看到剩下的工资不足养活妻儿.于是不喝酒而喝白开水.这就使他过去的工资提供的那种流通停顿下来。由于流通的停顿,它城不保证任何收人,而且由于酒没有被消费首先会导致十多种手艺停顿.从而又反应到国王和国家的一切行业,使国王和各行各业的收人减少。就生产消费而言,此道理同样适应。一块土地不管土壤多么肥沃,耕作多么精细,要是它所生产的产品不能被消费的话,这对于地主来说,不但就跟这块地一无所长一样.毫无用处,而且甚至使其处于更坏的境地.因为耕种就需要费用,而在消费停顿时,这些费用以及产品都变成纯粹的损失。”
总之,不管是生活消费还是生产消费的被破坏,均是破坏收人。对收人的破坏,反过来在更大程度上加重了对消费的破坏,使消费和收人形成一种恶性紧缩现象。
(三)、消费和就业的关系
如果纳税人免缴税收,葡萄酒酿造者就可以将酒运到那些不生产酒因而无酒可喝的地方.酒店就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由于一家酒店的出现就会随首引来十种或十二种的职业,如卖肉的,卖面包的以及其他,所以单是这一项就会使百万户以上的家庭有谋生之道,从而且脱了贫困,同样地,一切其他的不动产以及依靠他。
首先,达依税(按人口和产业向平民征收而贵族和僧侣不缴纳的一种税)变化不定,完全任意配征而无固定税则。达依税使穷人纳税愈重,富人纳税愈轻,富人把应纳的达依税转嫁给穷人,使穷人倾家荡产而破产,使纳税人数减少,国民财富也日益减少。
第二,酒税税率差别过大,从十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因酒税的征收,使酒的零售价是批发价的二十倍。酒价昂贵使其找不到销路,葡萄树被拔掉了。土地荒芜,使国民财富减少了。”为了结国王在酒税上增加一点收入,却支出了三倍的代价,这几乎是普遍破产的唯一原因。
第三,关税是真正的关卡林立。仅一个海港就有26个海关。一条船必须报关26次,纳26次税才能装卸货物和运输商品。
第四,其他捐税,如巴黎币、贡银、短途过路费、储备金、过桥税、大税、小税和新税等。这些税往往结合在一起征收,各自税率不一而变化不定,这就给运贷者(特别是不识字者)设下陷阱,以便没收其货物或路途耽搁而被搞得倾家荡产。
由于法国当时的赋税制度,造成商品价格昂贵,商品流通受阻,该出卖的商品卖不出去,该购买的商品无法购进,造成“消费完全停攒,这既由于人们使消费者陷于破产,也由于那些有能力消费的人为了避免在摊派税额时会引起人们的煤炉而产生不利的后果,所以也就不敢消费。仅仅由于这个原因,而并非由于税额的关系,就使一切收入减少了一半,而那些免税人们的损失比别人更大。”
造成不让消费或不可能消费的另一重要原因是限制谷物自由输出政策。
由于政策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为了保证工商业者获得廉价的粮食和原料,降低工业品的成本,禁止粮食和农产品输出,导致法国谷物和农产品价格低廉。布阿吉尔贝尔认为粮价低廉,农民的收入不能补偿生产成本,不能维持家庭生活,更不能向地方缴租,出现土地荒废,百业衰落,民穷财尽。如果取消禁止谷物输出法令,使粮食能够出口,形成自由贸易中的粮食市场价格,情况就会完全相反。“即谷物的高价或者更精确地说和地方收入的增加有联系,因为财富的唯一的用处,在于获得各种各样的商品直到高级的奢侈品,这又不能不影响到各种各样的技艺和职业,每种技艺和职业在提供生活的便利方面各自起着一部分的作用,从而使人们能取得所想望的一切。布阿吉尔贝尔思想很明确,粮食的适当高价(市场价格),会使农民得到较多的收入,同时会使地主富裕起来,这样就会给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就业者也就会有收人,消费就会成倍增加,整个社会就会繁荣起来。因为“耕种者的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的财富的财富的必要基础。
赋税制度问题和限制谷物出口问题的实质是一回事。前者是因赋税制度使商品流速不畅,价格过高,造成生产和消费的脱节,消费中断,影响到各行各业的就业和收入以及国民财富的增加;后者则是由于禁止农产品出口,使谷物不能输出,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造成国内生产的过剩粮食与国外消费者的脱节。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地主收人的增加,从而影响各行各业的就业和收入及国民财富的增加。因此,布阿吉尔贝尔尖锐地批判了当时的不公平不合理赋税制度,主张改革税制,取消捐税上的特权,实行公平征税,富者多纳税、贫者少纳税,并清除不合理的征税办法。主张谷物和原料自由输出,取消对农产品价格的限制。使生产和消费之间畅通无阻,各行业之间互通有无、互相为用。这样,各行各业的生产与消费,居民的就业与收人,国王的收入和国民财富就会迅速增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出现他理想的繁荣景象“一切土地都精拼细作并充分施肥,各种商业都能做成最大限度价值的交易,以及一切全靠劳动维持生计的人没有荒废片刻的时间,也从不投闲置散。如果事物恰好处于这样的状态,这是我们可以实现的很大愿望。”
(五)、布阿吉尔贝尔消费理论的特征和意义
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理论与其他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相比较,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其主要有:
1.理论所处的时代和产生的前提不同。虽然,消费理论都是分析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强调消费对收入、就业和国民财富的增减产生严重的影响。但西斯蒙第、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均产生于本国产业革命之中或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出现了局部或全部过剩情况之后提出来的;而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理论则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未期,就全社会而言产品处于短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对消费不足形成的原因解释不同。西斯蒙第认为消费决定收入,收入决定生产。如果生产超过了社会收入的总量,那么产品就不能实现。由于生产和财富集中过程中,小生产者破产,工人工资不断减少产生消费不足。马尔萨斯认为劳动者的消费只限于工资,如劳动者工资下降或失业,消费将减少;资产阶级消费由生活消费和将收入用于积累决定。资产阶级因为要积累资本.不可能把收入全部消费,这样,就形成消费不足。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决定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消费倾向决定消费需求,由于消费倾向的作用,使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引起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取决于投资诱导(资本边际效率与利息率之差)。由于投资增加使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在货币供应量一定时,因灵活偏好使利息率升高,这样投资诱导减弱而使投资需求(生产消费)不足。前几位经济学家都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运行过程中自身原因所致,而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消费不足是由政府行为所致。
3.解决消费不足问题助方法不同。西斯蒙第认为,既然消费不足是生产和财富集中过程中小生产破产所致,那就不让生产和财富集中,这就是保留小生产者(小农和手工业者),建立与手工作坊和小土地所制类似的制度,就可以消除消费不足。马尔萨斯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商品实现中,非生产性消费者必须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只消费不生产,提供的有效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之中包括地主、国家官吏、军队、司法、卫生、牧师及教育人员等。这些靠地租以及靠赋税维持的人给社会提供了巨大的有效消费,消费不足问题就解决了。凯恩斯则强调投资乘数的作用.投资增长意味着把追加的工人吸收到生产中来.形成就业.国民收入和消费就增加.因新投资引起的就业的最初增加,决定了由于必须满足追加工人需求而引起就业的进一步增加.这样消费不足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布阿吉尔贝尔则认为只需改革了不公平不合理的赋税制度.取消配制农产品价格和输出禁令,消费不足问题就会立即得到解决。
4.凯恩斯重用生产消费弥补生活消费的不足;布阿吉尔贝尔侧重用生活消费弥补资本积累造成的消费不足。凯恩斯遣责人们因灵活偏好而储蓄;而布阿吉尔贝尔的遣责的是资本家因资本积累而储蓄.凯恩斯则重扫除资本家在生产消费方面的障碍.以促进居民收入、消费、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布阿吉尔贝尔重点解决平民的生活消费障碍问题,以促进展民收入,消费、就业和国民财富的增加。
综上所述,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布阿吉尔贝尔最早比较系统地从正反两个方面阐明了消费对收入,就业与国民财富方面的重要作用。强调消费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最早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消费不足问题.虽然没有也不可能从社会经济运行内部找到消费不足的真正原因,但它对后来的消费(需求)不足理论助产生和发展具有很大助影响。
3.布阿吉尔贝尔提出消费可使收入成倍增长的观点,虽然有缺陷.但在凯恩斯投资可以使收入成倍增长的理论中找到它异曲同工的痕迹。
4.研究布阿吉尔贝尔的消费理论对中国消费理论的研究和消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
三、理查德·坎蒂隆:死于非命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大多享其天年,不像政治家或商业大亨那样有不少死于非命者。但事情总有例外,18世纪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Richard Cantillion) 就是一位。
  坎蒂隆家族是爱尔兰的名门,长期效忠于斯图亚特王朝。1716~1720年理查德·坎蒂隆随其叔父在巴黎经营银行业,同时经营丝绸和酒业。约翰·罗体系实施时期,尽管坎蒂隆已预见到其破产,仍敢火中取栗。他及时将股票出手或转为不动产,在几天内就赚到了几百万利弗尔,并去了荷兰。他回到巴黎后曾遭到起诉,但他胜诉了。1720~1729年他历游欧洲各国和英国,1929~1732年又生活在巴黎,以后又经布鲁塞尔回到伦敦。1734年5月14日他的房子被烧,他亦死于这场大火。后经调查是当他的厨师11年之久,一周前被解雇的法国人约瑟夫·德尼耶(化名勒巴纳)为谋财抢劫而放的火。可惜凶手逃至荷兰,没有受到惩罚。世界上死于这种非命的经济学家大概只他一位。
  坎蒂隆之所以受到重视,是他写过一本题为《商业性质概论》的书。这本书的命运也与他一样曲折而不幸。据最新研究,这本书是1728~1730年间他在巴黎写的。英文稿据信在马拉奇·波斯尔思韦特手中,因为早在1749年他的《论贸易和商业大辞典的体例、使用和重要性》的译文中已印录了该书的大约6000字,在其《商业和贸易大辞典》中又辑录了该书的几乎全部实质部分;在其《大不列颠的真正体系》(1757)中又收录了该书第一部分第11章的部分内容。《商业性质概论》一书还有作者为朋友而译的法文译本,该手稿曾在重农学派米拉波侯爵手中达16年之久。这份手稿后来回到其合法主人手中,1755年出版了法文版,1767年出版了意大利译本。1931年根据法文版和波斯尔思韦特的辑录出版了英文版。
本内容由易百网整理发布
网址 www.openhelp100.com
QQ 5152249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05:17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