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1|回复: 0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及应对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3-2 15: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及应对
何 波

内容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全面冲击,引发一系列剧烈连锁反应。疫情蔓延打乱了全球产业链运转体系,加剧了我国产业链面临的多重挤压态势,部分产业链海外转移风险加大,但我国工业基础牢固,经济韧性强劲,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可控。随着我国率先走出疫情危机,工作重点逐步转向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建议在巩固疫情防治成果的同时抓住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安全,借助疫情合作稳定国际经贸关系,加强关键产业链的补充和替代,进一步完善企业营商环境,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主动。

关 键 词: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产业链 制造业 产业链转移

一、疫情全面冲击全球经济和产业链体系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随着疫情迅速蔓延至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3月11日WHO正式宣布进入全球大流行状态。疫情使得各国经济活动大幅减少,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消费市场萎缩,跨国投资停滞,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除中国外,韩国、日本、意大利、美国、德国等重要工业国家相继成为重灾区,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体系,在全球配置资源的企业面临海外产业链断供危机。

(一)疫情引发剧烈连锁反应,全球经济增长急剧收缩
截至4月24日,全球已有213个国家和地区向WHO通报超过250万例确诊病例。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消费、生产供给、社会就业、跨国投资等全面受损,疫情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层影响正在逐步显现。疫情首先冲击了消费端,造成全球需求大幅萎缩。出于疫情防控需要,绝大多数国家先后采取隔离等措施以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对餐饮、旅游、娱乐、交通等需要人员聚集的行业造成了较大冲击,导致短期消费需求大幅下降。根据德意志银行的研究,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总需求降幅达到32%,并预测欧元区和美国的总需求将在第二季度分别下降24%和13%。由于中国等疫情严重国家多为贸易顺差国,随着疫情持续扩散,其影响将逐渐由需求端蔓延至供给端,特别是企业复工复产时间大面积推迟,对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运输等各环节都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企业生产能力下降、订单压力上升。2020年2月份以来,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两个月降至50%以下,其中3月份仅为47.8%,全球制造业生产明显放缓。生产停滞引发了严峻的就业问题:中国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下滑29%,失业率高达5.9%;欧洲自疫情暴发以来有近1800万工人处于停工状态;美国在3月19日至4月23日的五周内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达到了2645万,失业率飙升至大萧条时期以来最高。疫情同时冲击了国际投资端,造成投资萎缩和项目停滞。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报告显示,疫情将导致全球直接投资降幅高达40%,投资者观望情绪加重。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全球股市重挫、国际油价暴跌。3月12日,全球有11个国家股市暴跌触发熔断机制,美国股市则在半个月内发生了创历史纪录的四次熔断(1) 美国股市分别在3月9日、12日、16日和18日发生熔断,自1988年美国股市建立熔断机制以来,只在1997年10月发生过1次熔断。 ;4月21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至史无前例的-37美元/桶。疫情已经影响中国经济增长,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而随着中国地区以外的病例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下滑,或有170多个国家出现负增长。在4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急剧收缩3%,比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况还要严重,并大幅下调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预测值(见表1)。IMF同时指出,如果疫情在2020年下半年消退,防控措施可以逐步取消,随着政策支持措施帮助经济活动恢复正常,全球经济预计在2021年迎来较大反弹。

表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20—2021年
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及同比变化情况 单位:%

width=381,height=334,dpi=110
注:同比变化是指IMF 2020年4月预测与2020年1月预测数据的对比变化。

资料来源:IMF,《全球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20年4月。

(二)疫情扰乱全球产业链,企业面临海外断供危机
在现代工业体系里,产业链之间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他上下游企业可能将难以运转。在全球生产分段化的情况下,产业链分工导致整个产业链体系相对比较脆弱,特别是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比较长,国际化程度高,一旦中间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都可能受影响。中国以及美德日韩意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处于诸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正在陆续显现。以汽车行业为例,各环节分工精细,整车生产涉及上万个零部件和上千家供应商,产业链条漫长,疫情推倒了汽车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导致各级供应商之间、供应商与整车企业之间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链条完全紊乱。疫情暴发初期首先影响了中国经济活动,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和中国制造相关,其中外资企业在华子公司对外出口占40%,而疫情中心湖北省是中国主要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球诸多零部件企业汇聚之地。受疫情影响,中国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断供,导致韩国、日本等多国汽车厂商因零部件短缺而宣布停工。进入3月以来,中国汽车厂商艰难重启,但仍有一部分核心零部件需要从海外进口,而海外疫情风险持续加剧,欧美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见表2),中国市场未完全恢复又再次面临海外零部件断供的冲击,全球汽车产业陷入断链危机的“至暗时刻”。根据HIS分析,受全球产业链断供冲击影响,预计2020年中国、美国和欧洲汽车销量将分别下滑13.6%、15.3%和10%。

表2 全球部分汽车企业工厂停产时间表

width=759,height=269,dpi=110
资料来源:根据国内外媒体公开报道信息整理。

二、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分析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中心位置,根据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数据库(WITS)数据,全球近两百个国家和地区从中国进口商品,中间品在全部进口中的占比平均达到21.7%,此次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欧国家开始实施的以“制造业回流”“再工业化”为主的世界经济再平衡战略对全球产业链分工和贸易体系造成了冲击性影响,逆全球化趋势逐步凸显。疫情暴发进一步加剧了我国产业链面临的多重挤压态势,部分产业链海外转移风险加大,但我国工业基础牢固,经济抗压能力强,长期来看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可控。

(一)疫情加剧我国全球产业链面临的多重挤压态势
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蝴蝶效应已逐步显现,虽然我国供给能力正在从“突然暂停”到“逐步修复”,但企业产能完全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国际疫情蔓延、中间环节受阻对我国部分产业链带来二次冲击,企业出口订单大幅下滑,疫情叠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短期内稳定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压力将持续上升。

第一,企业出口订单大幅下滑影响产业链整体稳定。由于疫情暴发突然,打断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计划,疫情导致的用工人员短缺、物流运输不畅、资金链紧张等问题加大了企业复工复产的难度,2020年一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个百分点,企业交货时间难以确定,较多订单面临延误风险。与此同时,海外需求明显下降,市场规模压缩,部分对国际市场依赖度较高的企业出现了大面积撤单、推单、毁单的情况。商务部面向7000多家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企业存在出运和收汇被迫推迟的情况,面临较大的取消订单、拒收拒付风险。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仅为6.57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纺织、服装、玩具等重点商品出口金额下滑均在10%以上(见表3)。在产品精细分工的情况下,根据供应链运转规律,下游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带来的多重压力会沿产业链向上游传导,进而影响产业链整体稳定。

表3 我国部分重点商品2020年第一季度出口金额

width=381,height=293,dpi=110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2020年3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量值表。

第二,中间环节受阻影响我国全球产业链运转畅通。据中国贸促会统计,自新冠肺炎疫情被宣布为PHEIC以来,全球有超过193个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限制性措施或加强检验检疫,对国际物流运输、商业人员往来等造成极大不便。多国通关口岸关闭、海运航空铁路班次减少以及暂时禁止/限制出口部分物资等措施,导致国际物流严重不畅、产品设备供应延期,国际货运成本大幅上升,已有订单很难履约或履约效率下降,既影响国内企业出口供货能力,也造成我国海外供应链断供。例如,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计算机和服务器通用处理器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以及绝大多数存储芯片依赖进口,而供应链受阻导致企业现有库存难以继续支撑。此外,人员出入境受限、国际商务活动和技术洽谈受阻等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对外投资和拓展业务,降低了我国外贸企业竞争力。

第三,贸易摩擦与疫情双重挤压,外部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不断对外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我国产业链发展,本次疫情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将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产生更广泛的影响。2020年1月达成的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包含了未来两年我国向美国购买不少于2000亿美元的产品,预计2020年和2021年我国从美国采购的数量将比2017年增加约一倍。由于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进口需求受到冲击,扩大采购将进一步加大国际收支失衡的压力,而一旦中国延迟履行上述采购义务,中美经贸关系可能再度紧张。与此同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2020年2月10日更新了发展中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名单,明确将中国从发展中国家名单中移除,此举将导致我国出口税负加重,丧失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享有的灵活性和优惠规则。

(二)疫情加速推动全球产业链分散化布局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正在推动全球产业链发生进一步调整。可以预见的是,疫情将使得各国政府和企业充分认识到,在中国集中开展业务或零部件来源过于集中于中国存在较大风险,从而引发对产业链过度依赖中国的反思。跨国企业将更加重视产业链的整体安全性,加速推动全球产业链分散化布局。此外,美日等国家正在酝酿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本国企业撤离中国,此举将导致我国部分产业链向海外加速转移。

第一,从投资层面来看,疫情增加断供风险,加剧了跨国公司对产业链全球再配置的趋势。跨国投资和跨国企业是全球产业链分工和转移的主要推动力量,依靠集中生产供应商的方式虽然可以降低成本,但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影响产业链上游的生产,那么中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能会被打乱,甚至导致企业停工停产。此次疫情暴发初期,依托于中国或通过产业链与中国联系在一起的全球产业曾面临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这让跨国企业意识到,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应当减少对单一供货市场的过度依赖,并重新思考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扮演的角色。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对169家在华企业进行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调查报告,24%的受访企业表示计划减少在华业务的投资。疫情导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大幅减少,2020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了10.8%。其中,2月份同比下降25.6%,3月份同比下降14.1%(见图1)。《经济学人》指出,由于中美贸易摩擦,许多企业已经在努力减少对中国工厂的依赖,此次疫情又给他们敲了一记警钟,就算不考虑政治因素,让供应多元化也是一种明智的保障措施。

width=639,height=299,dpi=110
图1 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

数据来源:商务部。

第二,从市场层面来看,疫情强化了跨国公司分散“中国风险”的动机,导致部分传统产业链加快转移。目前东南亚等国家人力成本优势明显,产业链基础正在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对我国中低端产品的替代能力,例如越南的鞋类和电子产业、印度尼西亚的家具和玩具制造产业、缅甸的纺织服装产业等,其产业链已基本成熟,对我国相关产品的替代效应不断增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以低端服装产品为代表的一批外贸生产线正逐渐从我国转移到东南亚,本次疫情不仅加速了传统低端产业链的转移速度,并有向中高端产业链蔓延的趋势。例如,运动服饰公司Asics、空调制冷企业大金工业等多家劳动密集型外企提出要将工厂产能转移至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与此同时,谷歌、微软等高新技术企业也正加紧将部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出去以分散和降低风险,谷歌计划在越南生产手机,微软最早将于第二季度在越南生产笔记本和台式电脑。我国2020年第一季度对外贸易的数据也显示,加工贸易出口下降幅度达到了17.3%,其中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降幅超过了15个百分点。

第三,从贸易层面来看,疫情推动美日等国家将在华产业链回流,将对我国产业链体系造成严重破坏。2018 年以来,美国试图通过科技竞争和贸易战重构世界产业格局,推动在全球产业链中“去中国化”,在前期中美贸易摩擦压力影响下,部分在华企业已经考虑回流或外迁。与此同时,美国先后与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谈判,同加拿大、墨西哥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即USMCA)重新进行产业链利益分配,以对中国进行遏制。例如,USMCA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试图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把三国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比例提高到75%,这将导致中国的汽车产业零部件产业链被迫转移。而随着疫情的暴发,美日等国进一步诱导产业链从中国迁出。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2020年2月公开对媒体表示疫情将促使美国企业重新考虑涉华业务的供应链风险问题,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罗则进一步提出号召美国在华企业搬回美国或者搬至东南亚国家。北美最大工业采购平台托马斯发布的最新工业调查报告显示,受疫情影响,国际采购意愿正在不断下降,47%的美国企业开始寻找本地制造商,超过半数的制造商可能将生产采购业务带回北美。此外,日本政府在2020年4月通过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明确提出对国际供应链进行改革,对于严重依赖中国等个别国家供应的商品和零部件,日本政府将帮助相关商品的日本制造商把工厂转移到日本国内。这些制造商一旦完成外迁,短期内恐难以恢复,将极大地破坏我国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体系。

(三)疫情对我国在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影响可控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活动受疫情冲击明显,稳定全球产业链地位的压力持续上升,但长期来看,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工业基础牢固,内需空间广阔,政策空间充足,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控,加之产业链转移成本颇高,我国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结构调整中仍具有明显优势。

第一,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体系完整,经济韧性强劲。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以及666个工业小类,是全球唯一涵盖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由于工业经济长期增长较快,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中的份额持续扩大,目前制造业总产值在全球占比35%左右,稳居世界枢纽地位。一国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不仅与劳动力成本、制度成本等高度有关,也与基础设施等产业链配套能力密切相关。我国制造业基础设施完善,经过多年发展,各行业领域的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加上我国拥有的1.7亿高素质人才队伍优势,围绕产业链形成的供应链、价值链、服务链体系是全球最完整的,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第二,我国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政策措施空间充足,能极大地提振市场信心。疫情发生以来,我国政府迅速采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及时制定疫情防控策略,通过人流管控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扩散。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在此次疫情防治的过程中,我国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这也是巩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重要因素。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国家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国务院决定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和缓缴住房公积金、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等多项惠企政策,并强调对于减税减费等助企纾困政策要确保内外资企业同等享受。此外,有关部门精准施策,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制造业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的优惠政策。自2020年2月20日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复工率持续攀升(见图2),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达到了99%,中小企业复工率也已经达到了84%。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证明中国有能力很好地控制和处理各种危机事件,可以为全球产业链正常运转提供充足保障。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和一系列惠企稳企措施的有效实施,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外资企业信心也将趋于稳定。

width=365,height=293,dpi=110
图2 2020年2-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中小企业复工率

数据来源: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工信部。

第三,产业链重建成本高,全球产业链完全转移需要一定窗口期。将产业链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虽然可以降低产业链中断的风险,但也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避免会损害企业全球竞争力和消费者利益。上海美国商会的研究指出,产业链全球转移需要至少四个步骤才能完成,包括制定详细的全球战略,对基础设施、供应链伙伴等因素的深入分析,土地购买等一系列项目计划,以及建造工厂等具体事项的执行。根据国际机构计算,生产线供应链的转移以及重组需要至少12个月,还要辅助以其他配套设施,加上场地建设周期,完全转移需要花费三到五年的时间。以苹果公司为例,根据2019年公布的苹果全球20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国大陆有合计41家公司,位列全球第二位;在苹果全球807家工厂中,383家在中国大陆,位列第一;而同时苹果在越南和印度工厂只有18家和8家,无论是技术实力、工业基础和建设周期,短期内都无法承接中国的巨大产能。

第四,我国消费市场巨大,有利于稳定全球产业链本地化布局。消费市场规模是全球产业链布局选择的一个关键因素,供应链本地化有利于缩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距离,节省物流成本。我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供给方,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在全球总消费中,我国有17个行业的消费数额占比超过20%。我国有14亿消费人群,2019年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随着我国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许多跨国公司倾向于将生产迁至中国以服务我国市场。例如在电子消费领域,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出货方,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机销售方,其销量大约占到全球总销量的40%。正因如此,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科技制造服务商富士康集团在我国大陆地区设立了44个厂区。

三、关于维护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的建议
进入4月份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率先走出疫情危机。在巩固好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应抓住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中国制造业现有优势,把握全球产业链演进趋势,多措并举,在“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调整中占据主动,实现产业链强化升级。

(一)加快推动外贸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安全
鉴于我国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尽快恢复外贸生产和供应有利于增加产业链安全信心,维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结合疫情防控进展,建议重点推动外向型企业全面有序复工复产,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出口订单损失严重的企业给予阶段性帮扶政策,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安全,回补前期失去的订单和国际市场份额。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充分用好国家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政策工具,对于在全球产业链中具有突出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要优先保障恢复生产供应,推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力保国际市场供应链稳定。指导企业积极履行国际贸易合同,帮助企业开具不可抗力证明,采取必要措施降低国际货运成本、畅通外销渠道,保护外贸出口有生力量,维护国际供应链正常运转。

(二)借助疫情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好全球产业链,稳定重大国际经贸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产业链体系的巨大冲击也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在疫情全球持续蔓延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发挥制造业世界工厂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科学扩大产能,在确保国内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医疗物资、生活用品以及基本工业品的生产和出口,向世界展示中国产业链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的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建议以疫情防治国际合作为契机,加强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沟通协调,通过WHO、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推动解除不必要的国际贸易限制和商业往来障碍,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为维护我国全球产业链地位、巩固国际经贸关系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建议妥善处理第一阶段中美经贸谈判协定落实情况,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在沿线重点地区和国家开展全球产业链合作,鼓励企业开拓海外新市场,建立外海电子商务网络和平台,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布局,稳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三)分类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行动,积极培育新型产业链
加强全球疫情蔓延对我国产业链影响的分析研判,科学评估重要产业链各环节能力和水平,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开展补链强链行动。对于集成电路、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我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强化基础研究,构建自主创新能力体系,做好重要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补充和替代。对于汽车、机械设备、电子电器等我国支柱产业,围绕核心零部件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增强本土产业链和供应链配套能力,强化企业抗风险能力。对于服装、玩具等技术含量不高、容易转移的传统产业,加大财政税收等支持力度,通过科学引导,推动沿海企业向内陆省份转移,减少产业链外迁。同时,充分发掘疫情下的潜在机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维持好在疫情期间涌现出来的在线教育、在线办公、远程医疗、协同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及产业链建设。

(四)持续完善高标准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构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重要性正在逐步下降,而政府服务、产权保护、基础设施等制度性交易成本考量不断上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成为影响全球产业链分工流向变化的重要因素,对于稳定全球产业链意义重大。建议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严格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各项要求,着力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等产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落实《外商投资法》《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等规定,扩大外资准入领域,提升电信、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领域的利用外资水平,推进落实贸易便利化的有关措施,加快建立形成以市场准入和负面清单为主的对外开放体制,为我国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保建云.大国博弈中的全球产业链分化重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18):45-55.

[2]关利欣,梁威,马彦华.现代供应链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国际贸易,2018(08):40-45.

[3]路红艳,梁威.中国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实践、问题及建议[J].全球化, 2019(04): 29-39+ 134-135.

[4]罗志恒.新冠疫情对经济、资本市场和国家治理的影响及应对[J].金融经济,2020(02):8-15.

[5]任泽平,罗志恒.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苏楠.三大变量将全球产业链带入深度调整期[J].科技中国,2020(02):76-79.

[7]薛鹏.稳定全球供应链中国有底气[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03-11(4).

[8]张杰.论世界经济再平衡下中国产业链水平的提升[J].开放导报,2020(01):7-16.

[9]郑丽纯.世界汽车业风险共振[J].财新周刊,2020(12):76-80.

[10]A Deadly Disease Disrupts: The New Coronavirus Could Have a Lasting Impact on Global Supply Chains[J]. The Economist,2020-02-15:51-52.

[11]Gu Q Y. China Provides Stability to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mid Economic Impact of COVID-19[EB/OL].(2020-04-17)[2020-04-24]. https://en.imsilkroad.com/p/312825.html .

[12]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R/OL].(2020-04-06)[2020-04-24]. 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 ... /14/weo-april-2020.

The Impact of COVID-19 on China’s Status in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HE Bo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Abstract:The COVID-19 has brought huge impact on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roused a series of ripple effect. As the epidemic continues to spread, it disrupted the operation system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and aggravated the multiple pressures facing by China’s industrial chain, which increased the risk of oversea transfer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While China has a solid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strong economic resilience,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on China’s status in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is under the control. Since China had firstly escaped from the epidemic crisis, the focus of work has gradually shifted to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while consolidating the anti-epidemic achievements, China should seize this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y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supply, stabiliz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relations through epidemic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supplement and replacement of the key industrial chain, and improve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to take the initiative in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Keywords: COVID-19; global industrial cha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dustrial chain transfer

[课题信息] 本文是司法部课题基金“国际法视阈下国家规制的次生风险与法律控制研究”(16SFB3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信息]何波,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国际统一私法协会访问学者,电子邮箱:herb222@126.com

JEL Classification:F19, I15, L60

(责任编辑:李秀婷)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11:36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