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1HNMR谱图上为( ) (满分:4)
A. 1个单峰
B. 3个单峰
C. 2组峰:1个为单峰,1个为二重峰
D. 2组峰:1个为三重峰,1个为五重峰
2.化合物(CH3)2CHCH2CH(CH3)2,在1HNMR谱图上,从高场至低场峰面积之比为( ) (满分:4)
A. 6
3.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 ) (满分:4)
1
4.对乙烯与乙炔的核磁共振波谱,质子化学位移(δ)值分别为5.8与2.8,乙烯质子峰化学位移值大的原因是( ) (满分:4)
2
5.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 ) (满分:4)
1
6.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 (满分:4)
6
B. 2
7.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 (满分:4)
6
8.下列化合物中,1H最大的化学位移值是( ) (满分:4)
2
C. 6
9.C-O-C结构的非对称伸缩振动是酯的特征吸收,通常为第一吸收,位于( ) (满分:4)
1
10.一种酯类(M=116),质谱图上在m/z57(100%),m/z29(27%)及m/z43(27%)处均有离子峰,初步推测其可能结构如下,试问该化合物结构为( ) (满分:4)
1
D. 6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满分:4)
6
2.影响紫外吸收波长的因素有( ) (满分:4)
2
3.下列关于紫外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2
4.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最常用的双共振技术有( ) (满分:4)
A. 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 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 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 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5.红外光谱测试中固体样品的制备方法有( ) (满分:4)
A. 诱导效应
B. 共轭效应
C. 磁各向异性效应
D. 自旋─自旋偶合
三、判断题:
1.CH3CH2Cl中甲基的3个质子,它们的化学位移相等,为化学等价质子。 (满分:4)
A. 变小、不变
B. 不变、不变
C. 不变、增加
D. 增加、变小
2.CH2=CF2中,两个1H和两个19F都分别为化学等价的核,同时也分别是磁等价的核。 (满分:4)
A. 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
B.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 分子的电子结构
D. 原子的电子结构
3.与手性碳原子相连的-CH2-上的质子是等价的。 (满分:4)
A. 0
B. 1
C. 2
D. 3
4.红外光谱中,醛类化合物在2820cm-1和2720cm-1有两个中等强度的吸收带,是由醛基的C-H伸缩振动的倍频和它的弯曲振动的基频的费米共振产生的。 (满分:4)
A. CH3F
B. CH3Cl
C. CH3Br
D. CH3I
5.端基炔的C-H伸缩振动位于3310~3200cm-1处,峰形尖锐,吸收强度中等。 (满分:4)
A. 1100cm-1处
B. 1670~1570cm-1处
C. 1210~1160cm-1处
D. 1780~1750cm-1处
6.乙炔由于分子对称,没有C≡C伸缩振动吸收。 (满分:4)
A.(CH3)2CHCOOC2H5
B. CH3CH2COOCH2CH2CH3
C. CH3(CH2)3COOCH3
D. CH3COO(CH2)3CH3
7.像CH2OH+、CH3+这样外层电子万全成对的离子称为“偶电子离子”(EE),以符号“+”表示。 (满分:4)
A. 支链烷烃键的断裂往往发生在支化的碳原子处,优先失去最大烷基而形成电荷保留的离子
B. 偶电子离子在裂解反应中,能量上有利于形成质子亲和能较高的中性产物
C. 电荷中心引发的i断裂反应,动力来自电荷的诱导效应
D. 环己烯不能进行Diels-Alder反应和H-转移的断裂
8.最大烷基自由基的丢失规则不适用于α断裂反应。 (满分:4)
A. 共轭体系
B. 超共轭效应
C. 溶剂效应
D. 立体效应
9.立体效应是指因空间位阻、构象、跨环共轭等影响因素导致吸收光谱的红移或蓝移,立体效用常常伴随增色或减色效应。 (满分:4)
A. 最简单的双键化合物为乙烯,在165nm处有一个强的吸收带
B. 当两个生色团在同一个分子中,间隔有一个以上的亚甲基,分子的紫外光谱往往是两个单独生色基团光谱的加和
C.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通常是由两种跃迁引起的,即电荷迁移跃迁和配位场跃迁
D. 在卤代烷烃中,由于超共轭校园内,吸收带波长随碳链的增长及分支的增多而蓝移。
10.对普通有机化合物来说,对13CNMR谱图影响最大的是13C-1H间的偶合,而对含氟或磷元素的化合物,还要考虑13C-19F或13C-31P间的偶合作用。 (满分:4)
A. 自旋去偶
B. 质子宽带去偶
C. 偏共振去偶
D. 核Overhauser效应(N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