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是( ) (满分:2)
A. 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B. 加强人事制度管理,重视安全监察工作
C. 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
D. 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
2.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 ) (满分:2)
A. 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
B. 生活技能的学习
C. 同伴结交不良
D. 司法记录
3.5.我国观点,对于现代化与犯罪的关系,我国学者提出( )观点。 (满分:2)
A. 肯定论
B. 否定论
C. 同步论
D. 直接关系论
4.以下选项属于计算机安全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的是( ) (满分:2)
A. 应用于各个网络的软件自身并不完善
B. 机犯罪的行为性成本很低
C. 信息阻隔技术、加密保密技术等相对滞缓
D. 计算机犯罪方面的立法差强人意
5.5.我们国家共进行过几次“严打”( ) (满分:2)
A. 1次
B. 2次
C. 3次
D. 4次
6.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 (满分:2)
A. 刑法学
B. 社会学
C. 统计学
D. 生物学
7.《刑法》第287条的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对应的是哪种类型的计算机犯罪( ) (满分:2)
A. 计算机系统非法操纵犯罪
B. 典型的计算机犯罪
C. 非法操纵计算机并以计算机系统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D. 行为人针对计算机的犯罪
8.如下哪个不是我国关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 ) (满分:2)
A. 《关于惩治犯罪的补充规定》
B. 《刑法修正案八》
C. 《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D. 《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
9.1981年—( )年,我国财产犯罪在数量上增加了三倍多。 (满分:2)
A. 1989
B. 1997
C. 2006
D. 2000
10.“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 ) (满分:2)
A. 流动性和活跃性
B. 无序性和波动性
C. 随机性和贪婪性
D. 结伙性与黑恶化
11.家庭教育不当与暴力犯罪密切相关,不属于家庭教育不当的主要表现形式的为( )。 (满分:2)
A. 溺爱型
B. 放任型
C. 粗暴型
D. 管教过严型
12.大部分流动人口来自( ) (满分:2)
A. 城市
B. 农村
C. 外省
D. 本地区
13.( )是最原始最典型的性犯罪方式,一直是刑罚惩处的重点。 (满分:2)
A. 通奸
B. 强奸
C. 聚众淫乱
D. 卖淫
14.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犯罪预防工作体系( )。 (满分:2)
A. 整体性
B. 层次性
C. 综合性
D. 静态性
15.城市流动人口的人员成分大多是( ) (满分:2)
A. 农民
B. 白领
C. 服务员
D. 工程师
16.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 (满分:2)
A. 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 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 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 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17.犯罪现象的最基本表现形式是( )。 (满分:2)
A. 静态犯罪现象与动态犯罪现象
B. 犯罪事实构成现象
C. 个体犯罪现象与总体犯罪现象
D. 法定犯罪现象
18.社会学家和犯罪学家用亚文化理论解释( ) (满分:2)
A. 男性犯罪的成因
B. 女性犯罪的成因
C.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D. 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9.( )是指犯罪行为人运用各种手段非法占有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对社会治安秩序构成严重影响的犯罪行为。 (满分:2)
A. 暴力犯罪
B. 白领罪
C. 女性犯罪
D. 财产犯罪
20.3.以下哪个罪名不是有组织犯罪( ) (满分:2)
A. 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B. 盗窃罪
C.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D.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与嫖宿幼女罪法定刑相同的罪名是( ) (满分:2)
A. 引诱幼女卖淫罪
B. 协助组织卖淫罪
C. 强奸罪组织淫秽表演罪
D. 传播淫秽物品罪
2.4.如下,哪一个不是社会化存在的特征( )。 (满分:2)
A. 社会互动过程
B. 个性形成理论
C. 社会角色形成
D. 再社会化
3.计算机犯罪的主要动力是( ) (满分:2)
A. 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B. 计算机犯罪的低成本、高收益
C. 计算机犯罪立法的滞后
D. 国际社会的合作不力
4.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大多以( )为主 (满分:2)
A. 精密型
B. 脑力型
C. 临时型
D. 粗放型
5.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 ) (满分:2)
A. 思想意识因素
B. 社会意识因素
C. 生理因素
D. 心理因素
6.4.犯罪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按照整体和部分关系来划分,可以分为( ) (满分:2)
A. 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单项预测
B. 宏观预测、微观预测
C.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
D. 整体预测、个体预测
7.我国主要城市中流动人口犯罪率最高的是( ) (满分:2)
A. 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广州
8.( )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满分:2)
A. 向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
B. 装备更趋现代化
C. 反社会心理更加严重
D. 数量上呈增长之势
9.下列哪一个不是犯罪原因的文化要素( )。 (满分:2)
A. 社会群体
B. 精神内容#意识价值
C. 制度规范
10.当代犯罪学研究的特点之一是( )。 (满分:2)
A. 犯罪原因“单元论”成为主流
B. 广义犯罪学成为主流
C. 注重犯罪的单向研究
D. 犯罪社会学研究思路复兴
1.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 )个罪名。 (满分:2)
A. 12
B. 13
C. 14
D. 15
2.我国的犯罪预测研究起步较晚,大约开始于( )。 (满分:2)
A. 20世纪60年代末
B. 20世纪80年代末
C. 20世纪70年代末
D. 20世纪90年代末
3.二十世纪( )年代,芝加哥学派的肖和麦凯在芝加哥对青少年违法问题进行广泛的研究,创立了犯罪生态学 (满分:2)
A. 20-30
B. 30-40
C. 40-50
D. 50-60
4.不属于根据行为侵害法益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法定犯罪现象的是( )。 (满分:2)
A. 侵害个人法益
B. 侵害社会法益
C. 侵害国家法益
D. 侵犯组织法益
5.邻里亚文化可能成为一些青少年( ) (满分:2)
A. 追求上进的动力
B. 精神联系的纽带
C. 成材的生活路标
D. 提高自律意识的促进因素
6.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 (满分:2)
A. 狭义犯罪学
B. 广义犯罪学
C. 犯罪原因学
D. 犯罪预防学
7.根据责任能力的不同,不属于社会危险行为现象划分的是( )。 (满分:2)
A. 无责任能力人
B. 限制责任能力人
C. 有责任能力人
D.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8.以犯罪原因为其研究对象的是( )。 (满分:2)
A. 广义犯罪学
B. 刑法学
C. 刑事侦查学
D. 狭义犯罪学
9.很多入侵计算机系统的黑客在作案是具有( ) (满分:2)
A. 目的性
B. 随机性
C. 系统性
D. 针对性
10.6.如下,哪一个选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 )。 (满分:2)
A. 学习价值观念
B. 社会规范
C. 生活技能
D. 人格的形成
11.新中国成立后,犯罪案件发展、变化的历史现状,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 )。 (满分:2)
A. 三个时期
B. 四个时期
C. 五个时期
D. 六个时期
12.违法犯罪的流动人口年龄构成以哪个阶段最多( ) (满分:2)
A. 18-25岁
B. 25-30岁
C. 26-35岁
D. 16-25岁
13.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于( )成立 (满分:2)
A. 1980-6-1
B. 1981年6月
C. 1982年6月
D. 1983年6月
14.美国著名犯罪学家( )所提出的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在本质上是文化对立的表现这一理论思维模式的典型代表。 (满分:2)
A. 沃尔夫冈
B. 米勒
C. 科恩
D. 索尔坦斯.塞林
15.犯罪学史上,最早提出“暴力犯罪”概念的是( )。 (满分:2)
A. 加罗法洛
B. 纽曼
C. 马丁·R.哈斯凯尔
D. 刘易斯
16.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龄范围是( ) (满分:2)
A. 14周岁至16周岁
B. 14周岁至18周岁
C. 12周岁至18周岁
D. 16周岁至18周岁
17.( )我国的犯罪率下降为2.4,这是我国建国以来犯罪率的最低值。 (满分:2)
A. 1956年
B. 1966年
C. 1988年
D. 1976年
18.“输入、修改、删除或隐藏计算机数据或程序,干扰数据处理过程,由此影响数据处理结果,达到为自己或他人谋求非法利益而使别人受到经济或财产损失的行为”。上述观点是哪个地区或国家的学者提出的( ) (满分:2)
A.
B. 美国
C. 欧盟
D. 中国
E. 日本
19.被尊称为“犯罪学”之父的是( )。 (满分:2)
A. 保罗.托皮纳尔
B. 切萨雷·贝卡利亚
C. 费尔巴哈
D. 菲利
20.犯罪学是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揭示犯罪现象及原因,探索防控犯罪对策的一门综合性的( )。 (满分:2)
A. 自然科学
B. 哲学
C. 社会科学
D.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