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6|回复: 0

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测定、聚类分析及其超声提取...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19-11-19 15: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测定、聚类分析及其超声提取工艺优化Δ

摘 要 目的:建立测定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超声提取工艺优化。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刺五加中多糖的含量。采用SPSS 23.0软件对17个不同产地刺五加进行聚类分析。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验证。结果:葡萄糖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0.007 75~0.151 mg/mL(r=0.999 1);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2.854、0.856 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为98.41%~101.58%(RSD=1.23%,n=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批药材样品可聚为3类,S1、S6、S10、S12、S13聚为一类,S3~S5、S7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最优超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5℃、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35 min;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最优工艺所得多糖平均含量为4.36%(RSD=0.92%,n=3)。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测定刺五加中多糖含量;优化后的超声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关键词 刺五加;多糖;硫酸-苯酚法;含量测定;正交试验;超声提取工艺;聚类分析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u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干燥根、根茎或茎,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1],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药用植物[2]。刺五加中含有多糖、三萜皂苷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3-4]。现代研究表明,刺五加中的多糖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药理作用,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5]。
目前,关于刺五加中多糖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作用等方面[6-7],而对其含量的研究较少。虽然霍文等[8]比较了产自本溪、穆枝、珲春刺五加中多糖的含量,但样本量较少、结论缺乏代表性。此外,刺五加中多糖的提取常采用煎煮法和回流法,但提取时间长、操作繁琐,提取率低[9-10]。有研究认为,与上述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能耗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多糖的提取率[11]。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了刺五加中多糖的含量,并对17个不同产地刺五加进行聚类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其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旨在为其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H1650型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BGZ-240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迅医疗生物仪器股份有限公司);FW100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Spectra Max M2型多功能酶标仪[美谷分子仪器(上海)有限公司];KM-822C型超声波清洗器(广州市科洁盟实验仪器有限公司);AE240型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Toledo公司)。
1.2 药品与试剂
葡萄糖对照品(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批号:20170801,纯度:≥99%);浓硫酸、苯酚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
1.3 药材
刺五加药材采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17个不同产地,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王振月教授鉴定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u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茎。将药材样品于45℃烘干至恒定质量,粉碎后过60目筛,备用。药材样品来源见表1。
表1 药材样品来源
Tab 1 Origin information

2 方法与结果
2.1 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测定
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刺五加中多糖的含量[12]。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药材样品1.0 g,置于干燥锥形瓶中,称定质量,超声(功率:480 W,频率:40 kHz,下同)提取,提取温度55℃,料液比1∶10(g/mL,下同),提取时间35 min后,取出放冷,再次称定质量,用水补足减失的质量,混匀,取提取液2 mL,置于离心管中,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1.0 mL,置于50 mL量瓶中,加水定容,即得供试品溶液。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经105℃干燥至恒定质量的葡萄糖对照品7.55 mg,置于50 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制成质量浓度为0.151 mg/mL的对照品溶液。
2.1.3 空白对照溶液 以水为空白对照溶液。
2.1.4 检测波长的确定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各2.0 mL,分别置于10 mL具塞试管中,加苯酚1.0 mL,混匀,加浓硫酸5.0 mL,摇匀后于室温下放置30 min,于200~800 nm波长下进行全波长扫描。另取空白对照溶液2.0 mL,于200~800 nm波长下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在49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空白对照溶液在490 nm波长处没有吸收,故选择检测波长为490 nm,详见图1。

图1 紫外吸收光谱图
Fig 1 UV absorption spectra
2.1.5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2.1.2”项下对照品溶液0.1、0.2、0.6、1.0、1.4、2.0 mL,置于2 mL具塞试管中,加水稀释至2 mL,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0.007 75、0.015 1、0.045 3、0.075 5、0.105 7、0.151 mg/mL的系列线性关系工作溶液,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葡萄糖质量浓度(x,mg/mL)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多糖回归方程为 y=8.730 4x+0.026 2(r=0.999 1),表明葡萄糖质量浓度在0.007 75~0.151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6 定量限与检测限考察 取“2.1.2”项下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标准偏差。以标准偏差与标准曲线斜率之比的10倍对应的质量浓度作为定量限,以标准偏差与标准曲线斜率之比的3倍对应的质量浓度作为检测限。结果,定量限为2.854 μg/mL,检测限为0.856 μg/mL。
2.1.7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2.1.2”项下对照品溶液2.0 mL,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连续测定6次吸光度。结果,吸光度的RSD为0.047%(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8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2.1.1”项下供试品溶液(编号:S1)2.0 mL,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分别在室温下放置2、4、6、8、12、24 h时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吸光度的RSD为0.126%(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室温下放置24 h内稳定性良好。
2.1.9 重复性试验 取药材样品(编号:S1)1.0 g,共6份,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按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多糖的平均含量为4.36%,含量的RSD为1.36%(n=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良好。
2.1.10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药材样品(编号:S1),共6份,每份约1.0 g,精密加入葡萄糖对照品44.0 mg,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6)
Tab 2 Results of recovery tests(n=6)

2.1.11 样品含量测定 取17批药材样品适量,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4”项下方法显色后,于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按标准曲线法计算多糖含量,各样品平行操作3次,结果见表3。
2.2 聚类分析
以多糖含量为变量,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平方欧氏距离为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17批药材样品可聚为3类,S1、S6、S10、S12、S13聚为一类,刺五加中多糖平均含量为4.26%~4.79%;S3~S5、S7聚为一类,刺五加中多糖平均含量为6.44%~7.91%;其余聚为一类,刺五加中多糖平均含量为5.11%~5.79%。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s,n=3)
Tab 3 Results of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samples(±s,n=3)


图2 聚类分析树状图
Fig 2 Cluster analysis dendrogram
2.3 单因素试验
2.3.1 提取温度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取药材样品(编号:S1)1.0 g,置于干燥锥形瓶中,在超声提取30 min,料液比1∶20条件下,考察不同提取温度(25、35、45、55℃)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各水平重复操作3次(下同),结果见图3A。由图3A可知,当提取温度为55℃时,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最高,故选择提取温度范围为45~65℃。
2.3.2 料液比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取药材样品(编号:S1)1.0 g,置于干燥锥形瓶中,在超声提取30 min,提取温度55℃条件下,考察不同料液比为(1∶10、1∶20、1∶30、1∶40、1∶50)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3B。由图3B可知,当料液比为1∶20时,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最高,故选择料液比范围为1∶10~1∶30。
2.3.3 提取时间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取药材样品(编号:S1)1.0 g,置于干燥锥形瓶中,在提取温度55℃,料液比为1∶20条件下,考察不同提取时间(15、25、35、45、55 min)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3C。由图3C可知,当提取时间为45 min时,刺五加中多糖含量最高,故选择提取时间范围为35~55 min。

图3 单因素试验结果
Fig 3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tests
2.4 刺五加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2.4.1 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为考察因素,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工艺,因素与水平见表4,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见表5,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表4 因素与水平
Tab 4 Factors and levels

表5 正交试验设计方案与结果
Tab 5 Orthogonal test design scheme and results

由表4可知,各因素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的影响顺序依次为 B>A>C,其中 A2>A1>A3、B1>B2>B3、C3>C1>C2。进一步方差分析可知,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对刺五加中多糖含量影响显著(P<0.05)。因此,从省时降耗及生产实际出发,在保证提取充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最优提取工艺为A2B1C1,即提取温度55℃、料液比1∶10、提取时间35 min。
2.4.2 验证试验 在此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下,平行操作3次。结果,刺五加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4.36%(RSD=0.92%,n=3),提示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表6 方差分析结果
Tab 6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注:F0.05(2,2)=19.0
Note:F0.05(2,2)=19.0
3 讨论
含量测定结果显示,17个不同产地刺五加中多糖含量存在差异,其中S7(勃利福兴林场)刺五加中多糖的平均含量最高,为7.91%,S12(饶河大顶子山)刺五加中多糖的平均含量最低,4.26%。其原因可能与中药品质的形成除受到植物遗传作用外,还与土壤、海拔、水分、日照和地形等环境因素有关[13-1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批药材样品可聚为3类,S1、S6、S10、S12、S13聚为一类,S3~S5、S7聚为一类,其余聚为一类。这可能与药材生长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有关[15]。
与传统煎煮工艺相比,超声波产生的强烈振动、超快速度、空化效应及搅拌作用等因素均可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等优点[16-18],故本研究参考上述相关文献,采用超声提取法进行提取。
本研究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55℃、料液比1∶10、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条件下,刺五加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4.36%,提示工艺稳定、可行。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可用于测定刺五加中多糖含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06-207.
[2] 中国科学院植物志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五十四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99.
[3] 黄晓巍,刘玥欣,张啸环.刺五加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7,37(6):611-613.
[4] 高彦宇,李文慧,寇楠,等.刺五加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9,36(2):113-116.
[5] 刘树民,张娜.刺五加多糖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4,31(2):116-119.
[6] 孙守坤,宋涛,卢义.刺五加酸性多糖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免疫学杂志,2018,34(10):863-868.
[7] 杨阳,刘玉翠,韩玉坤,等.刺五加成分的多种抗肿瘤作用[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5):366-369.
[8] 霍文,劳凤云,姚熠辰.不同产地刺五加不同部位多糖含量测定[J].中国执业药师,2013,10(2):19-22.
[9] 于淼,王冰,付叶珊,等.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根废弃物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草药,2019,50(7):1610-1613.
[10] 冯跃,高腾,顾欢欢,等.单因素试验优选刺五加多糖的提取条件研究[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8):8-9.
[11] 鲁静,牛晓静.均匀设计法优化附子中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2017,28(13):1834-1836.
[12] 尚莹莹,胡辉,刘源才.金樱子配方颗粒提取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药房,2018,29(14):1922-1927.
[13] 钟红.川产道地药材品质形成原理的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4):11-13、56.
[14] 陈欢,谭舒舒,罗小泉,等.中药道地药材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9):2228-2230.
[15] 廖保生,宋经元,谢彩香,等.道地药材产地溯源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0):3881-3888.
[16] 彭浩,秦宏伟,程有君,等.枸杞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产地枸杞质量比较[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194-197.
[17] 薛峰,李春娜,李朋收,等.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231-234.
[18] 殷明阳,刘素香,张铁军,等.复方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况[J].中草药,2015,46(21):3279-3283.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13:07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