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下列不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项目是( ) (满分:4)
A. 直接材料
B. 直接人工
C. 管理费用
D. 制造费用
2.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 (满分:4)
A. 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 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 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 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3.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中,最基础的是( ) (满分:4)
A. 成本预测
B. 成本核算
C. 成本分析
D. 成本控制
4.分批法适用的是( ) (满分:4)
A. 小批单件生产
B. 大批大量生产
C. 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
D. 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
5.按照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就是按照下列哪种计算产品成本( ) (满分:4)
A. 订单
B. 品种
C. 车间
D. 生产工艺过程
6.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措施是( ) (满分:4)
A. 提高单价
B. 增加产销量
C.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 压缩固定成本
7.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的主要特点是( ) (满分:4)
A. 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成本
B. 计算完工产品的成本
C. 计算半成品成本
D. 计算产成品成本
8.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 ) (满分:4)
A. 成本计算实体
B. 成本计算时期
C. 成本管理要求
D. 成本计算方法
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 ) (满分:4)
A. 16.40
B. 14.60
C. 10.60
D. 10.40
10.区别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最主要标志是( ) (满分:4)
A. 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B. 产品成本计算期
C.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
D.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二、多选题:
1.品种法与分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 )不同 (满分:4)
A. 直接费用的核算
B. 间接费用的核算
C. 成本计算对象
D. 成本计算期
2.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成本计算对象有以下几种形式( ) (满分:4)
A. 产品品种
B. 产品类型
C. 产品批别
D. 产品生产步骤
3.提高企业经营安全性的途径有( ) (满分:4)
A. 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
B. 降低材料成本
C. 降低人工成本
D. 增加广告费用
4.材料价格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 (满分:4)
A. 供应单位和供应价格的变化
B. 废品、次品率的变动
C. 材料质量的变化
D. 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的变化
5.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有( ) (满分:4)
A. 市场价格
B. 以“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C. 协商价格
D. 双重价格
6.定额成本制度的优点在于( ) (满分:4)
A. 有利于加强成本的日常控制
B. 有利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
C. 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水平
D. 有利于各项费用定额差异及定额变动差异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合理分配
7.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某批产品完工以前,成本计算单只需按月登记( ) (满分:4)
A. 直接费用
B. 间接费用
C. 工时数
D. 生产成本
8.关于机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4)
A. 机会成本是决策时由于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实际放弃的代价
B. 机会成本是决策时由于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放弃的潜在收益
C. 备选方案必须是次优方案
D. 备选方案可以不是次优方案
9.投资中心的业绩,可以通过( )来考核 (满分:4)
A. 投资报酬率
B. 费用预算
C. 标准成本指标
D. 剩余收益
10.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各步骤半成品成本的原因是( ) (满分:4)
A. 为了计算外售半成本成本
B. 为了与同行业半成品成本对比
C. 为了计算各种产品成本提供所耗同一种半成品成本的数量
D. 为了考核与分析各生产步骤等内部单位的生产耗费与资金占用水平
三、判断题:
1.企业的成本项目只能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2.成本报表是向企业的所有者和债权人报送的,以利于他们决策的一种会计报表。(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3.品种法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期一致,而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4.作业成本法下间接制造费用按照成本动因进行分配。(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
5.沉没成本是指不需要动用本期现金等流动资产的成本。( ) (满分:4)
A. 错误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