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754|回复: 0

四川大学网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次考核作业答案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16-3-10 22: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四川大学网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次考核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是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
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唯心主义认识论不承认认识来源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     )。
具体化
理论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理论形式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历史性的优点
绝对性的优点
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相对性的优点
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
求知欲望
好奇心理
科学兴趣
社会实践  
认识过程中意义更大的飞跃是(     )。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现象的认识到本质的认识的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感觉是(     )。
客观对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对许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或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其主要依据是(     )。
它具有客观实在性
它具有直接现实性  
它具有形式的多样性
它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唯物主义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普通联系的观点
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
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
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  
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
认识的客体是(     )。
观念本身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自然界的存在物
进入实践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
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  
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     )。
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
同一个意思的问题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真理的发展是一个(     )。
相对真理不断积累相加的过程
主观真理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调合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相斗争的过程  
“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
唯物主义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  
客观真理论
形面上学真理论
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
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     )。
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
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
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的两重属性  
两种完全不同的真理
有着固定不变的界限
两种完全相同的真理
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     )。
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
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
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
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4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段话说明了(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理论科学不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列宁说:“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句话说明(       )。
感性认识对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全体是无关紧要的
正确的理论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一切理论都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全体和本质
反映事物全体和本质的理性认识,更接近于客观真理  
感性认识本身也就是科学的抽象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一,因为(       )。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理性认识是抽象的、不可靠的,感觉经验才是唯一可靠的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
理论要服务于实践  
理论要指导实践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这次飞跃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  
“公有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是(       )。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否认真理的有用性
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论、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相互关系是(       )。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思想路线是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应用  
政治路线决定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是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认识论是政治路线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劳动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使类人猿建立群体组织,过群体生活
使猿脑变为人脑,推动语言和意识的产生  
改变猿的生活方式,使其具有杂食习性
建立起各种社会关系并从而形成人类社会  
使猿的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国家政权
人口因素  
地理环境  
阶级构成
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因为地理环境(       )。
不能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和心理变化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  
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社会制度的更替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关系性质的制约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是(       )。
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10.0分。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实践是指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认识的主体是指所有的人。
概念、判断、推理是所有认识的三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对社会发展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是自然条件的无可比拟的富饶。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08:33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