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回复: 0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及其方法论启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2-2-3 09: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及其方法论启示
□胡艺华1,2

(1.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2.湖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摘 要] 隐喻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理论阐释与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与生活的相互连通,也具有通俗性,体现理论与话语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隐喻方法引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成了高超精妙的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插上翅膀。这在方法论意义上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隐喻艺术的突出亮点,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

马克思“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在逻辑上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向度:一方面,生活世界中的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是对人的价值本位的尊崇。另一方面,现实的人所在的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要素整合、全方位实施、全流程管理、全主体发展,始终离不开生活世界的环境支撑、资源供给、双向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的生活世界保持和谐统一和良好互动,既让思想政治教育从人们的生活世界中开掘源泉、汲取营养,又让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活世界中的人们激活潜能、传递力量,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举全党之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走向大众化,凝聚14亿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的宏大格局中来统筹谋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核心理念,从广大人民群众为追求美好生活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现实场景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最熟悉的话题和语言、最深切的经历和体悟作为生动素材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效对接和有机融合,以隐喻的方式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阐释和解读,用通俗易懂、朴实清新的大众语言向广大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传递真理力量,传播思想种子。这种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理论化”走向“生活化”、从“高大上”走向“接地气”、从“抽象化”走向“具体化”、从“空对空”走向“心连心”,从而在生活的维度上体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

一、隐喻:理论阐释与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
隐喻,俗称打比方,原本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其本义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通之处进行类比说明,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从而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一般来说,隐喻主要是用具体、生动、浅显而且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来表现抽象、复杂、深奥而且使人们感到陌生的事物,其目的是通过这种类比说明的方式,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特征,更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更贴切地体悟事物的内涵。隐喻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不断完善、发展和升华。认识和把握这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需要我们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大背景出发,从理论与生活、理论与话语的统一性关系来切实把握其内在机理。

(一)隐喻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与生活的相互连通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还要被用于指导实践。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来自实践的理论只有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才能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认同并掌握,最终转化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智慧和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理论作为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升华,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客观上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体认识的渐进性,也有理论表达的局限性。能否打通理论与生活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能否使理论切实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场域进而进入人民群众的价值视域,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展开和功能发挥。从本质内涵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运用的隐喻实际上是人民群众在大脑中对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具体事物的一种能动反映,往往能够以其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鲜明大众性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有助于人民群众在理论与生活相互连通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和领会隐喻所传递的核心理念。

1.隐喻作为一种经验素材,来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阐释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或内在规律时,之所以要使用隐喻的方式,从根本上讲,是为了让受众在现有的认知条件下能够充分借助自身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来理解和把握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这既符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运动规律,也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来看,一个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在灌输中被别人教育。当然,这并非是对灌输教育的完全否定,而是强调个人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场域中实现自我启发、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基于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立足于当下的现实生活,把受众自身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有效地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为受众深刻体悟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所包含的理论观点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隐喻所包含的用于阐释理论观点的生动范例,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直观、最熟悉的事物。这些原汁原味、具体生动、丰富多彩、形象鲜活的经验素材,远比那些单调、枯燥、空洞的逻辑证明甚至理论说教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更容易为广大受众自觉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隐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一致性和融通性。

2.隐喻作为一种朴素道理,是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回归。隐喻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如果说其在形式上是具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事物,那么其在内容上则是简单朴素、浅显易懂的道理。这个道理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播和阐释的理论观点(包括真理、哲理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本质上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相比较而言,隐喻所包含的道理更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朴素道理,可以说是高度抽象的真理、哲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对人民群众来说,真理、哲理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掌握真理、把握哲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是,人民群众对真理、哲理的理解和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经过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和领会道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汲取养分,充分挖掘并整合运用合适的载体和恰当的方式,把科学的真理和深刻的哲理转化为广大受众眼中熟悉、内心认同的朴素的生活道理。实践证明,那些取自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且散发着烟火气味和泥土气息的隐喻,总是以一种熟悉亲切、充满温情的话语表现形式,承载着由真理和哲理转化而来的朴素道理,通过与人民群众的有效互动,最终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验证理论的力量,使人们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引领和方法启示,从而取信于人民群众,并在其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由此彰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隐喻具有通俗性,实现理论与话语的内在统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民大众的理论武器,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路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在逻辑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相通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真正掌握群众,仅有科学的内涵、真理的价值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显然不够,还需要通俗易懂、人们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列宁曾精辟地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不仅仅是指理论主体的大众化和理论内容的具体化,还逻辑地包含着一层含义,那就是理论表现方式的通俗化。话语作为理论的外化形式和符号表达,在理论的通俗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理论的通俗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乎理论和大众之间的距离。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理论的通俗化就是要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话语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隐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表现形式,以其突出的通俗性实现理论与话语的有机统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更接地气、更显灵气、更聚人气、更有底气。

1.隐喻以具体的意象使理论阐释更加形象生动。在实践生活中,人民需要理论的引领,理论也需要掌握群众。理论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理论本身是抽象的。理论中所聚焦的宏大命题往往给受众以远离生活的距离感和超越现实的悬空感,理论中所包含的理性思辨也很容易让受众对理论产生非理性态度甚至厌倦情绪和逆反心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要使理论从“高大上”变得“接地气”,从“抽象化”转向“具体化”,把理论工作者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理论观点,最大限度地还原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得见的生动画面、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感受得到的切身体会。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使用恰当的隐喻,能够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为抽象的理论观点找到可供比照和借鉴的具体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为理论观点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材料,也为理论观点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深处和心灵深处打开了一条通道。这些真实、可靠、活生生的现实版“原型”,既丰富多样又极具个性色彩,往往和受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赋予抽象的理论观点以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吸引力,也能够增强理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更能够激发广大受众的浓厚兴趣和内心期盼,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隐喻以平实的语言使理论阐释更加简明易懂。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尽管理论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理论武装的步履稳健有力,理论传播的平台日益拓展,但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理论常常被认为是“灰色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理论中包含了一系列晦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深奥复杂的观点和原理。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人民群众理解和把握理论的难度,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引发受众对理论的非理性态度甚至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尽可能使用受众听得进、听得清、听得懂的实在话、家常话、大白话来阐释理论观点,把复杂、高深、系统的理论讲得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浅显易懂,在这个基础上再讲出理论应有的色彩、温度和情怀。与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高度精练的典故相比,隐喻在语言表达方面显得更加简约、平实,更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活化发展和大众化传播而言具有更广泛的社会适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隐喻的方式,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具体事物作为范例,用简洁明了、质朴平实、清新自然的大众语言,对那些比较令人费解、存在认知障碍的理论观点加以通俗化的阐释和说明,既有利于还原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所具有的本色和底色,也有利于实现理论内容体系和理论话语表达之间的内在统一,更有利于帮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走出对理论的认识误区,加深对理论的整体印象,增强对理论的情感认同,提升对理论的学习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中的“隐喻之妙”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创者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不仅精准把握时代的发展大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深刻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高度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还率先垂范,承担起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责,深入人民群众中间,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体察民情、安抚民心、聚集民力、关注民生的基础上,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团结人、振奋人、鼓舞人、教育人、启迪人,为引领和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大众化发展作出了示范引领,提供了方法启示,注入了精神动力。难能可贵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践行群众路线相结合,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开掘思政资源、汲取智慧力量、总结语言艺术,创造性地把隐喻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引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理论内容与话语表达之间的内在统一,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开拓了更丰富的资源,开创了更通俗的范式,更重要的是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方面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树立了一个标杆。

(一)妙喻连珠,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插上翅膀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往往会陷入盲目、走向失败。而语言是思想和理论的外衣和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来阐释思想的内涵,传递理论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受众对思想和理论的接受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重要场合,面向党内高级领导干部,地方和基层的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学校教师,社会各界青年和大中小学生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发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引领性、指导性和前瞻性的重要讲话。他坚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受众对象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用老百姓最常见的事物和最熟悉的事例来进行隐喻,由此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并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理论观点。在这些主题突出、内涵深刻、风格鲜明、语重心长、情感真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妙喻连珠、金句频出、娓娓道来、侃侃而谈,展现出深厚的语言功底、高超的语言艺术、鲜明的语言风格、非凡的语言魅力,使理论阐释变得具体形象,使受众乐于学习、易于接受。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善用隐喻的方式来深入浅出地阐释深刻道理,梳理、总结其使用过的大量妙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以人民群众最熟悉的具体实例来使用隐喻。习近平总书记具有丰富的基层生活阅历和基层工作经历,担任党内重要领导职务尤其是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后,始终心系基层、牵挂群众,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在长期的基层生活、工作和视察中,他对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以及最关心的具体事物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从林林总总、丰富多彩的事物中选择人民群众最熟悉的具体实例来进行隐喻,从这些具体实例所蕴含的生活道理中引申出思想政治教育要阐释和传播的理论观点。这种“以小见大”“以事论理”的类比说明方法,使理论阐释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并多次使用了形象的隐喻。其中,早在2012年11月17日的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1]这个隐喻之妙在于,把理想信念这个抽象而复杂的概念比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钙”,把这两个性质不同却又包含相似之处的事物联系起来、贯通起来,以“钙”这种人们体内须臾不可缺的重要物质来形象地说明理想信念对共产党员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由此及彼、领悟道理。之后在2014年1月20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2015年6月12日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等多个重要场合的重要讲话以及理论文章中,他都提及、重申、坚持和强调了精神之“钙”这个形象说法和重要观点。不仅从正面使用精神之“钙”,他还从反面加以使用,进一步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这个基础上列举了精神“缺钙”的四种具体表现[2],以“软骨病”这一隐喻来巧妙地说明理想信念缺失的严重危害,从而切实加深了广大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及其重要性的理性认识,增强了他们铸牢理想信念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又如,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使用隐喻的方式来讲道理、开导人,其中产生了一系列家喻户晓、广受关注、备受赞誉的妙喻金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他使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隐喻,用“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中的“漫灌”“滴灌”之喻来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统一要求与具体做法,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中的“渠”“田”之喻来强调所有课堂都要发挥育人功能,各门课程要同向同行、同时发力、协同精进、共同育人;用“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中的“地盘”之喻来告诫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阵地,必须严守政治纪律,维护教学秩序;用“不能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中的“搬运工”之喻来批评当前一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研究和教材中普遍存在的“直接搬用西方理论方法和名词术语”的现象,告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着力创新学术话语体系,“正确解读中国现实、回答中国问题”,努力“做中国学术的创造者、世界学术的贡献者”。

再如,在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所使用的妙喻更是语惊四座、震撼人心,在文艺界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在分析当前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时,他使用了“高原”“高峰”“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摇钱树”“摇头丸”“垃圾”“包装”“炫富”“杯水风波”“浮躁”“劣币驱逐良币”“花拳绣腿”“投机取巧”“大花轿,人抬人”[3]等一系列生动形象、广为人知的妙喻。这些妙喻可以说是对文艺界突出问题的一次全景式扫描和系统性诊断,触到了实质,击中了要害,使人们对文艺界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并使人们在自觉抵制这些不良风气方面达成了共识。此外,他还用“源头活水”“矿藏”“源泉”和“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等正、反两方面的妙喻来阐释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的道理;用“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和“灵魂工程师”等妙喻来阐释文艺的价值定位和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用“剜烂苹果”“良药苦口”“利器”“方向盘”等妙喻来倡导正确的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

2.以人民群众最切身的生活经验来使用隐喻。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从知青时代开始培养了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正如他常说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领全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他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理念,贯穿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也将其作为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其中一个很突出的表现就是他在使用隐喻来阐释理论的时候,总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从他们最切身的生活经验中精心选择素材、巧用妙喻,从中引出生活道理,从而阐释理论观点,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把现实问题的答案写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同和真心拥护。

比如,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四风”问题,为了帮助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四风”问题的严重危害,治理“四风”问题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隐喻的方式阐释大道理、强调新要求。在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四个简洁明了的隐喻来阐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活动总要求,用“文山会海”“花拳绣腿”“囫囵吞枣”“照猫画虎”“灯红酒绿”“声色犬马”“朝歌夜弦”“挥金如土”“霸王别姬”“久入鲍肆”[4]等言有所指的妙喻来警醒党员干部要认清“四风”问题的表现和危害。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使用了“隐身衣”“窗户纸”“紧箍咒”“七寸”“靶子”“穴位”“放空炮”“唱黑脸”“当包公”“闯‘红线’”“总开关”“温水煮青蛙”“曲终人散”“涛声依旧”“逆 水行 舟”“滴 水穿 石”“探 照 灯”“割 韭 菜”“走神”“散光”“暗门”“天窗”“‘烂尾’工程”[5]等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妙喻,从多个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好、维护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又如,对于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的重要讲话中都非常注重关注青年的内心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使用隐喻对他们进行启发。尤其值得我们铭记的是,在谈到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形象比喻。在他看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6],因此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显得尤为重要。他形象地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隐喻十分形象生动,这原本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常规动作,其中蕴含着的浅显道理,我们每个人也都耳熟能详、铭记于心。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而是用这个形象、贴切的隐喻来说明人生哲学中的一个大道理。他之所以重点提及“第一粒”扣子而不是第二粒、第三粒扣子,主要是强调两层意思:一是价值观的极端重要性。在整个人生的所有要素中,价值观排在首位,是管方向、管灵魂、管根本、管长远、对人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二是青年时期在整个人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过程中处于关键时期,而且不容错过、无法弥补,这一时期确立的价值观将决定人的一生,因而对人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特殊价值。从总体上看,这一形象的隐喻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可以用个人的生活体会来进行检验,而且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身示范来表达和阐释,显得更可信,更能让人接受和认同。在光辉榜样的引领下,借助于这个隐喻,广大青年能够很好地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盼,从而在内心深处树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

(二)平易近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增添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7]。这一重要论述启示我们,在新时代的语境下,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更加接地气、更讲艺术性、更具大众性、更显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能不能吸引青年、感染青年、影响青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语表达的范式。有调查显示,当下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反映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过于理论化,注重结论,长篇大论,空洞深奥,晦涩难懂。这种“八股文”式的话语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成为横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之间的一堵墙。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并带头践行“求短、求实、求新”的优良文风和会风,在弘扬优良传统、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彰显中国特色、顺应大众需求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以隐喻的方式,用大白话、家常话、通俗话与人民群众进行面对面、心连心的交流,在交流中讲道理、凝共识、传真情、聚心力、启智慧、育新人,形成了平中见奇、言简意远、说理透彻、平易近人的话语风格,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发展增添了一种直抵人心的深沉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巧用隐喻来传递真理力量,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1.平中有奇、实中见真,展现引人入胜的魅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之一,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就是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在对人民群众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想让群众愿意听、听得进、听得懂,那就必须用群众的语言来表达,大话、套话、空话、废话肯定不管用,只有大白话、平实话、家常话、贴心话才能吸引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表达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堪称是一位极具天赋、内力深厚的语言大师。在使用隐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他善于运用最平实的语言,把最深刻的基本理论变成最浅显的生活道理,如同跟群众拉家常一样谈心交心,但又不落俗套,而是在平常中体现新意,在朴素中凸显巧妙,在实事中还原本真,在实话中倾注真心,把平凡人、平常事、平实话与大时代、大事业、大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倾心而谈、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展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内在魅力。

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多次强调“使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空气,这在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上是第一次。看似十分平常的一句话,实则包含着以德治国的逻辑,也凝结着对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在阐释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的中国精神时,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8]其中,精神命脉、重要源泉、站稳脚跟、坚实根基这四个平实的隐喻,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又如,2016年11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一个非常平实却又十分经典的隐喻,把“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比作“盐”。对于盐,人民群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日三餐,盐必不可少,盐也是身体健康所需。用盐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来形象地说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这个隐喻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会心一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解和阐释,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应该像盐一样溶解在食物中,让受众自然而然地吸收[7],这一妙趣丛生的精彩论断,以正确使用盐的生活常识来昭示和启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受众成长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满足和适应受众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只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2.平中寓理、直击心灵,彰显震撼人心的力量。必须承认的是,与底蕴深厚、文气十足、文质兼美、对仗工整的诗句、典故相比较,取自日常生活、依附于具体事物、流传于百姓之口的那些形态各异的隐喻,从表面上看确实显得很粗糙甚至粗俗。但是从内涵上看,它们蕴含着质朴而本真、浅显而实用的生活道理,这些道理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经过了反复检验和不断完善,是人民群众生活智慧的结晶和积淀。尽管它们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出口语化、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但是在本质上与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阐释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隐喻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为了用平实朴素、亲切自然的隐喻来阐释深刻的道理。隐喻之所以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独特功能,主要是因为它本身蕴含着透过现象看清本质的智慧力量。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凭借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高超的语言艺术,对隐喻的独特功能和时代价值作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之在阐释理论、温润心灵、引领精神、启迪思想等方面彰显出非同一般的重要力量。

比如,在谈到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反腐败斗争和作风建设等问题时,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一系列意味深长、震撼人心的隐喻。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他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把制度形象地比作“笼子”主要是为了说明用制度之“笼”来约束、监督权力的现实必要性。他还强调“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其中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之喻,可以说是字字千钧、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人震撼,由此彰显出党中央对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战争一抓到底的决心和韧劲。他还特别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中的“老虎”“苍蝇”之喻简洁有力、指向明确、鲜活形象、精辟透彻,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腐败分子面目可憎的丑恶形象,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与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的原则立场,有力展现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和有效方略,既深入人心、振奋人心,又壮大声势、形成震慑。

又如,在谈到关于改革、建设、发展、稳定的一些重大问题时,为了更好地把其中的道理讲清、讲透、讲实、讲活,便于引导人民群众吃透精神实质、掌握基本要领、贯彻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丰富多样、恰当到位的隐喻。他用“啃硬骨头”“涉险滩”来向人民群众昭示冲破观念障碍和利益藩篱的坚定态度和巨大勇气,同时也激发了人民群众直面改革、迎难而上的首创精神和实践智慧;用“摊大饼”“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死水一潭与暗流汹涌”等隐喻来强调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用“接地气”与“充充电”,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墙”,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发扬“钉钉子精神”等平实之喻来教育领导干部要心系基层、情系群众,求真务实、为民服务;用“赶考”“打铁还需自身硬”之喻来向人民群众阐释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自觉。这些隐喻以平实质朴之语、画龙点睛之笔贯通治国理政与大众生活,直抵灵魂深处,令人醍醐灌顶,源源不断地向人们传递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真理力量、智慧力量、情感力量。

三、隐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引领和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在精学悟透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看家本领”,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汲取思想养分和文化养料,不断探索和创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心灵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范式。他将隐喻作为主要方式,凭借高度凝练、精准到位、一语中的、质朴鲜活、生动传神的佳句,精心创设、新颖别致、响亮醒目、内涵精深、画龙点睛的“金句”,形成了集哲学高度、历史厚度、生活深度、国际广度、教育效度、科学精度、文学温度、艺术浓度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语言艺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价值导向和示范引领。

(一)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用隐喻阐释理论的突出亮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善用、巧用、妙用精确、鲜活、形象的隐喻来传递价值观念、阐释理论观点,以此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衷心拥护。对此,社会各界人士都有一个普遍感受和共同心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暖人心、启初心、强信心、合民心、筑同心,尤其是其中随处可见而又慎用精用的隐喻和妙喻蕴含大学问、体现新风尚、传递正能量、提振精气神。隐喻在理论阐释中的巧妙运用,实现了思想教育和日常生活的无缝对接,体现了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双向互动,达到了精深思想与通俗话语的有机统一,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鲜明标识之一。其妙用隐喻阐释理论的突出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精准把握隐喻,在理论阐释中融入生活的意蕴。如果我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妙用隐喻为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的诸多实例进行解读,就会被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学识见识所深深折服。从某种意义上讲,隐喻的运用之妙,首先在于对隐喻的本身原意、思想渊源和来龙去脉吃得透,对隐喻所蕴含的生活道理及其所阐释的理论观点把得准,很显然习近平总书记对其讲话和文章中所使用的隐喻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而他之所以能达到这种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高境界,这不仅在于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广泛涉猎打下的扎实功底,也在于他在长年累月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高度关注民生的过程中练就的务实功夫,更在于他在传道育人方面始终坚持亲力亲为、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在这个基础上,他以形象生动的隐喻作为载体和桥梁,连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传播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理论阐释中融入了生活的意蕴,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使理论阐释一改过去单调呈现、单一说教、单向灌输的传统形象,变得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更重要的是使受众从理论阐释中看到了理论源于生活的鲜活底色,领略到理论贴近生活的务实品格,感受到理论引领生活的现实呼唤。

2.精心打磨隐喻,在理论阐释中提炼语言的艺术。近年来有部分专家学者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作了一定的系统梳理和研究,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学术成果是上海交通大学策划出版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以及《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这三册书都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形象比喻篇,细细品读之后,就能深刻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来自基层、源自生活的形象比喻并不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也不是简单对其进行技术处理,而是在科学解读其思想内涵、合理界定其使用范围、充分保留其原型本意的基础上,从语言艺术的角度进行了去粗取精、反复推敲、精心打磨、高度提炼,创设了诸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等一大批既生动形象又寓意深刻,既通俗易懂又立意高远的金句。这些由隐喻构成的金句,之所以为人们所喜闻乐听、交口称赞、广为传诵,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中彰显的语言艺术、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其中既有对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也有对群众智慧的总结提炼,还有对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更有对实践感悟的理论升华,展现出动人心弦的时代性、感人肺腑的人文性、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性、耐人寻味的凝练性、引人共鸣的穿透性、催人奋进的实践性。

3.精妙使用隐喻,在理论阐释中传递思想的力量。隐喻之妙,关键在于用在当用时、用在当用处、用到恰到好处、用出真效果、用出高品位。大凡聆听过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或研读过其重要文章的人,无不为其中的形象隐喻拍手叫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虽然经常使用隐喻阐释深刻道理、勉励党员干部、教育引导人民,但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对每一个隐喻的使用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匠心独运,根据活动主题、教育目的、时间背景、地点场合、受众对象等诸多因素进行合理设计、精心编排、巧妙运用,既能够“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又能够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比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面对党员干部这一特殊群体,他用“益智补脑”比喻学习,用“缺钙”“软骨病”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墙头草”“推拉门”比喻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这些隐喻用词简练、直指现实、发人深省。又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面对全党同志,他把我们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比作“主心骨”,把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比作“试金石”,把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心信心比作“磐石”,把社会上存在的形式主义、不良作风比作“敲锣打鼓”,这些隐喻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催人奋进。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通过对隐喻的精妙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传递了信仰的力量、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

(二)积极拓展以隐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隐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既有对历史的传承,也有对现实的突破,更有对未来的引领,堪称我们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集大成者,为新时代探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路径。

1.以隐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贴近现实生活。隐喻实际上是一座桥梁,一端连着深奥的理论观点,另一端系着实际的日常生活;一头连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头连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最需要的理论是适应时代需要、反映人民呼声、回应现实关切的理论,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理论。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用隐喻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把理性的目光投向社会现实,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生活场景,主动贴近并融入现实生活,把握现实生活的发展趋向,回答现实生活中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让深刻的理论观点变成浅显的生活道理。只有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之中,充分挖掘、系统设计那些原汁原味、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隐喻,才能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道理说实在话、家常话,从而在人民群众的心田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以隐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汲取群众智慧。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也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人民群众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对象,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相长、双向互动的过程,尽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但是人民群众更应该是永远的先生,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重要源泉和重要素材的隐喻,就是来自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是人民群众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拜人民为师,主动走向、走近、走进人民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时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和良性互动,不断汲取群众的智慧,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

3.以隐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坚持通俗表达。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脑入心,首先必须要能入耳、悦耳。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和看家本领,内化为人民群众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中安身立命、恪守初心的人生智慧和内在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不能高高在上、板着面孔,也不能自说自话、孤芳自赏,更不能故作高深、故弄玄虚,而应该走出书斋、走下讲台、走向大众,用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用人民群众熟悉的日常语言,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通俗化的阐释。隐喻原本就是一种形象生动、浅显易懂的大众语言,把隐喻作为一种有效的话语表达方式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目的就是发挥其贴近群众的语言优势,更好地向人民群众阐释生活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以隐喻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应该坚守大众化立场,坚持通俗化表达,让人民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1/19/c_123967017.htm,2012-11-19.

[2]习近平.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3(02).

[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ah.people.com.cn/n/2014/0218/c360737-20591200-3.html,2014-02-18.

[5]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02).

[6]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8]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10:54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