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域外对算法决策的规制及其批判
在全球范围内,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在算法决策领域的规制上具有前沿性和先进性。“博观而约取”,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今后在算法规制的立法实践上有着重要意义。欧盟《数据保护通用条例》回应了由于算法决策领域产生算法适用危机以及算法架构上的行为主体责任分配问题,使得人们对算法决策的“透明性”和“可解释性”逐渐增加了需求。从决策绩效的视角来看,尽管人脑的决策过程也是一种黑箱,但是传统的行政决策公开制度构造下已经构建完备的事前、事中、事后约束机制。以我国为例,为保障行政决策的公开性,设置了告知制度、听证制度以及说明理由制度等。这些制度使得人们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武断决策并保证决策的可信性和正当性。
1.关于决策主体公开上的解释。随着这些有自主性的算法模型被应用于治安、信贷等各种决策场景之中,受算法决策影响的主体也在不断扩大,算法的这种自主性使越来越多的人要求算法决策者对其活动负责①Finale Doshi-Velez&Mason Kortz.“Accountability of AI under the law:The role of explanation”,https://cyber.harvard.edu/publications/2017/11/AIExplanation.最后访问于2020年8月22日。。然而,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如果将决策公开性作为算法可归责性的重要工具,就必须以明确算法决策的主体性为前提。
[1]Seydou T,Yufeng L,Guy F.Deployment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Short-term Forecasting of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Public Weather Forecast Restricted Messages[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