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9|回复: 0

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12-30 16: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
□何利娜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91)

[摘 要]文化建设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100 年来,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立足基本国情,开展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领导文化建设100 年来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正确方向,为文化建设提供方向引领;要明确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为文化建设发展谋篇布局;要坚持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为文化建设指明工作导向;要健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法规,为文化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关键词]百年大党;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强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p3-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质透析:文化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文化”(culture)一词在西方具有复杂的词义演变史,其可追溯的最早词源为拉丁文colere,主要指“居住(inhabit),栽种(cultivate),保护(protect)、朝拜(honour with worship)”[2](p147)。该词的意义后来得到延伸和扩展,栽种的意义延伸为照料之意,主要用于对农作物或动物的照料,并由“照料动植物的成长”延伸到“人类发展历程”。“文化”一词的内涵从几种特殊过程扩大延伸为一般普通过程,后来逐渐演变为耕种、栽种、教化的意思。到了17世纪,文化的延伸意义已经由自然界扩大到社会教育的层面。19 世纪之后,文化概念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概念。在我国,“文化”一词的词源最早可追溯至《周易·贲·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p85)我国学者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4](p7)。简而言之,文化就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制度、秩序、教育、文字、思想等极其实在的东西。文化不仅包括我们平常所理解的文字、文学、艺术、学术、教育、出版等内容,也包括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社会制度、道德习惯等维持人类正常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涉及面如此之广,以至于文化建设关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5]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本质探讨:文化建设的内涵界定
对于文化建设的具体内涵,目前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学界关于文化建设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目的论”,倾向于指向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认为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张西立、陈先达等人认为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二是“成果论”,偏向于文化建设的成果,此类观点大体上认为文化建设的成果主要用于人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要成果。如陈金龙认为“文化发展过程就是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促进文化发展的过程”[6]。三是“系统论”,强调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如欧阳雪梅认为,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四是“功能论”,侧重于文化建设的功能,重点关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调动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的人的活动性的功能,尤其关注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显而易见,学界对于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重点突出其功能性概念,即对文化建设内涵的界定主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开。不过,文化建设的概念并不等同于“文化”和“建设”的简单相加。综合来看,文化建设的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建设,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进行改造的对象性活动。狭义的文化建设,主要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的创造性活动。关于狭义的文化建设,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文化建设是对事物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而做出的新理解;从价值论的角度看,文化建设是对人民需求不断变化而做出的新回应;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文化建设是社会不断发展与认识不断深化的双向运动,“不同时期文化建设的内涵有所不同”[7]。

(二)多维透视:文化建设的外延和特征
文化建设的内涵并不是抽象笼统的,它通过文化建设的外延和特征表现出来。文化建设的外延是“文化建设”这一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的综合,我们可从文化建设的类型出发把握文化建设的外延。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文化建设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依据文化结构层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心态文化建设等;依据主导因素和所在领域的不同,可划分为政治文化建设、经济文化建设、社会文化建设等;依据建设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政党文化建设、军队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依据建设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乡村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等。

由于文化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文化建设显示出复杂多样的类型表现。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指向。不管哪一种类型划分,文化建设都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而这也凸显了我国文化建设鲜明的人民主体性、客观规律性、意识形态性的特征。

首先,人民主体性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文化来源于人民,文化服务于人民,文化的优劣由人民来评价这三个方面”[8]。一方面,文化来源于人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把人民群众看成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以及文化不断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文化服务于人民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9],体现出党领导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和人民在文化中的主体性地位。此外,在文化的评判问题上,人民是文化评价的主体。人民是文化作品的接受者、消费者,文化的好坏、优劣,人民最有发言权,人民在文化评判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主体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立场。其次,客观规律性是指文化建设要受到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一方面,文化生产有其自身生产规律,受到其自身生产规律和一般生产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p525)。文化作为精神生产,受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亦即经济生产的制约。文化建设要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党在不同时期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都受到这一客观规律的影响。再次,文化建设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其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创造性,文化主体的需要、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不同,对客体的选择和反应也不尽相同。不同文化主体会根据自身的不同需求,对同一客体对象进行选择和接受,乃至对客体对象信息进行重构和创造。另一方面,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人们能够将意识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和变革现实。此外,文化作为一种意识能够通过主体对自身的反思和实践活动,指导、控制以及改造人自身。“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系列价值观念,以此引领方向、凝聚人心、整合社会。”[11](p252)因而文化建设能够充分调动具有能动性的主体的人的实践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发展趋势: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向
当下社会语境瞬息万变,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未来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建党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比更具复杂性与挑战性。相对而言,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表现:

首先,在发展目标和价值立场上,文化建设仍然坚持以人民为导向。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12](p21)。一方面,文化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力发展文化、服务人民,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如何最大程度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使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是未来文化建设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价值主体和重要力量,文化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如何持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主力军的作用,仍然是党领导文化建设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其次,从内部发展环境而言,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于文化建设而言,既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手段,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当前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等文化消费方式占据越来越大的文化市场比重,人民文化消费呈现出多种形态特征。另一方面,大数据根据个人喜好的精准推送使得个人的文化消费和接收越发单一,非推送之外的信息接收有所减弱。在新时代语境下如何更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进行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走向。再次,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成为国与国之间的重要斗争。当前全球化浪潮遭遇挑战,民粹主义兴起,不同国家之间摩擦增加,新冷战思维逐渐抬头。在文化上的突出表现是进行文化输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强大媒体力量,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攻击,对异己的国家进行抹黑和妖魔化。这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掌握国家话语权的重要性。构建强大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传播中国价值,是当前增强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课题。

二、以史明智: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10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立足基本国情,开展文化建设实践,探索文化建设理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文化建设历程为继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921—1949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党的文化建设历程根据革命变化的不同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第一阶段(1921—1935 年)、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二阶段(1935—1945 年)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阶段(1945—1949年)。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的文化建设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文化为政治服务。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主要围绕如何更好地为革命服务来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第一阶段,党的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二是领导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13](p697)。三是“普及政治宣传”[14](p34),进行“文化运动”[14](p39),用文化教育群众,联系群众,动员群众,团结无产阶级,发展革命力量。在第二阶段,党的文化建设重心在于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化,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团结抗日。主要体现在明确当前阶段的文化性质为新民主主义文化亦即“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13](p698),居于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共产主义的思想”[13](p704);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3](p706);主张“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15](p866),文艺为政治服务,应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15](p865)。党在第三阶段的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政党文化建设和军队文化建设上。主要包括整顿党的作风,主张理论联系实际;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制度、纲领和任务;用文化教育军队,警惕“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15](p1011);军队内部开展民主运动等。

通过上述梳理可以发现,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为革命做好思想准备,动员广大群众,团结社会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战。党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留下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历史经验。首先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认为“中国新文化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部分”[13](p705),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统一起来的新文化。此阶段的文化建设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中国化的马列主义,即毛泽东思想。”[16](p88)其次是充分发挥文化战线的能动作用。毛泽东认为文化战线是与军事战线并行的重要战线之一。文化的军队,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5](p847)。文艺能够“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15](p848)。文化战线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重要作用。再次是建立健全党的制度和加强军队文化建设。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和军队建设是确保能打胜仗的重要保障,是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的文化建设处于艰辛探索阶段,文化建设的重心从为革命服务转变为如何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17]。根据文化建设的目的和所要解决问题的不同,党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 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徘徊时期(1966—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18](p358)。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建设主要在于广义范围内的文化建设,重心主要集中在制度文化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带领全国人民开启新生活。在政治领域,确定新中国的施政纲领、制定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在经济领域,建立国营经济制度、建立五年经济规划制度等;在科教文卫领域,掌握舆论工具、改革教育事业、确定文艺发展的基本方针、建立基层卫生组织和专业防疫机构等,为新中国建设提供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制度、政策依据。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党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建设重点突出执政文化建设,为找寻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如进行全党整风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建设范式,党领导的文化建设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及时进行了整顿,社会文化发展回到正常轨道上。

历经文化社会发展的这一特殊背景,文化建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仍然取得了重要成就,积累了领导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一是进行制度文化建设,为新中国建设发展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基础。“制度的变化,是一个大变化。”[19](p250)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基础产生了重大变化,制度建设要跟上并为社会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二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指导思想地位。早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就指出马克思主义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15](p874)。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上面临着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指导对这种过渡和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三是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艺发展方针。1956 年毛泽东在《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指出:“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9](p54)而在对中外文化遗产问题的态度上,毛泽东则明确指出应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双百”方针和“双用”方针符合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三)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1978—2012年)
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文化建设开始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文化范式[20](p14)。“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20](p137),“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扫清障碍,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20](p127)。党在这一时期继承、发展了以往文化建设的理论经验,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不断丰富发展,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命题,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发展方向、战略任务、建设途径等问题。从本质特征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进行改革开放、发展先进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文化”[20](p14)。从发展方向来看,文化建设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1]。就战略任务而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途径上,不断普及教育,实行“三个面向”文化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文化战略;弘扬道德模范作用,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

改革开放后党的文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一,文化建设要适时调整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任务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邓小平提出要解放思想,“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2](p208),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障。20 世纪90 年代后,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江泽民在准确把握和分析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之后,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入21 世纪后,一方面,“小康”目标已经大致实现,人民对文化消费有了更多期待;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氛围。为顺应社会发展新需求,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二,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不同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也要做出相应调整。改革开放后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其三,文化建设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文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文化建设要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邓小平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22](p213)。这是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表现。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化建设也进入新发展时期,文化建设不断深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入对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围绕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进一步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进行文化建设等系列问题”[23],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文化自信理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11](p251)。由于“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能够“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既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又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11](p252),因而习近平一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沉稳、更持久的力量。”[24](p349)在实践层面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11](p259),党领导文化建设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不断推进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世界层面上,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意味着“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1](p253),讲好中国故事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基本途径”[25](p155)。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为文化建设工作积累了新经验。首先,突出当下文化建设重点,明确文化建设战略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任务、总目标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密联系起来,并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26]。其次,明确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向度。从宏观层面而言,文化建设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复兴的支撑性力量”[11](p253),“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11](p251)。在微观层面上,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7](p137)。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即是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造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的精神产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化建设的价值旨归。再次,明确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构建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充分认清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机遇和挑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把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11](p269)。另一方面,注重网络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安全。“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25](p151),需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三、方法论意义:百年大党文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在方向道路、战略问题、价值导向、制度保障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新时代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为文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
方向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11](p87)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在文化建设上则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其一,坚持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1](p85),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党是政治方向的引领者,新时代发展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的引领作用,确保我国文化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党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才能保持文化建设的正确航向。一方面,党的领导保证了人民充分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享有文化权益保障,有利于调动人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党的领导保证了各方力量的统筹协调,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如统筹文化教育、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关系人民切身文化权益的大事。此外,党的领导保证了国家文化建设方针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有利于维护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其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11](p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思想保证。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已证明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科学合理性。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其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28]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道路选择和根本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新时代发展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这对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为文化建设发展谋篇布局
“战略问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根本性问题。”[11](p147)“科学判断所处历史方位并据此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11](p.23)文化事业作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建设理应合理谋篇布局。党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26]。第二,构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首先,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就需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壮大社会主流思想舆论,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尤其是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和最前沿,更需要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确保网络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其次,要增进文化建设的道德力量。“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p137)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持续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思想宣传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新风正气,培育良好乡风、家风,坚持进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准。再次,要大力培养文化建设的科学人才队伍,为文化建设发展积蓄力量。人才是文化建设发展的主体力量,壮大人才队伍是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动力。第三,明确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方针。一方面,要坚持批判继承与创新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原则,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通发展。只有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文化建设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另一方面,要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方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任务,但需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第四,明确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首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29](p163),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增强核心价值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其次,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24](p316)。再次,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1](p205),促进中外民众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之一。

(三)坚持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为文化建设指明工作导向
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导向。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价值立场主要包括价值主体、价值取向、价值底蕴三个方面。

首先,文化建设工作要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价值主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11](p107)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毛泽东就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原则的问题”[15](p857)。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文化建设以人民的利益为价值旨归。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民价值立场,实际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30](p35)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仍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就要求文化建设工作不仅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文化艺术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化艺术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把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11](p259),“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25](p14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建设中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方向。再次,要坚守文化建设的民族文化底蕴,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31]文化建设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入挖掘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弘扬革命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四)健全文化建设的制度法规,为文化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制度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11](p80)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不断健全相关制度法规,为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是文化建设工作得以规范、有序、持续性向前推进的重要条件,也是确保文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重要保障。

首先,促进文化立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法规体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规范、有序发展。文化立法是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造者劳动成果的重要法律形式。加强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建设,能够引导文化产业市场规范有序,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其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力,为文化建设提供发展动力。改革文化体制,规范文化市场,破除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深入解决阻碍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关键环节,是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和根本保障。再次,坚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切身保障全体人民的文化权益。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只有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健全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最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保文化建设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32],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家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中,以制度形式确立了我国文化建设规划,确保了文化建设规划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延续性,保证了文化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持续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国家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项目建设等措施,为文化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引和制度性保障。

结语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近百年的历程经验考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保证,是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本领导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的历史方位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功能定位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一大努力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路上,文化建设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对文化建设的战略布局,通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乃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成为新时代新历史方位下国家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引。新时代开展文化建设必须紧跟党的政策方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3]李申.周易经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5]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

[6]陈金龙.新中国70年文化自信的表征、成因与特质[J].学术论坛,2019(4).

[7]祁述裕.国家文化治理建设的三大核心任务[J].探索与争鸣,2014(5).

[8]王建国,张崔英.论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学习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3).

[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1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0.

[1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王彬,胡玉翠.新中国70 年文化建设的进程与经验[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1).

[1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0]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1]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N].人民日报,1980-07-26.

[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3]高长武.习近平文化建设思想的核心要义[J].东岳论丛,2017(4).

[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26]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DB/OL].光明网https://www.gmw.cn/xueshu/2020-11/02/content_34331054. htm. 2020-11-02.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

[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3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DOI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21.02.001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21)02-0005-10

基金项目:天津市社科规划“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TJSSZX20-68)。

作者简介:何利娜(1984—),女,广西陆川人,文学博士,中共天津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申 华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15:53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