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8|回复: 0

论习近平用典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9-22 2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论习近平用典艺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新
□胡艺华1,2,杜 敏3

(1.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072;2.武汉音乐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60;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126)

[摘 要] 典故是一种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承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穿透力,又契合现实问题,彰显思想的现代性和教育的启发性,其合理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的相互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善于把典故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其高超而精妙的用典艺术贯穿了以史为鉴和以文化人的原则,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蕴之美和润心之美,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拓新,从而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基于此,应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典故传道育人的主要方法,把握以典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用典艺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传统文化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原则和思维方法之一,从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逻辑总是建立在历史的基础上并通过具体的历史展现出来,历史总是蕴含着一定的逻辑并最终以逻辑的形式加以概括。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中介和桥梁,也必须牢牢把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这个重要原则和思维方法。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传播开来、传承下来,固然要讲明、讲清、讲透贯穿其中的内在逻辑,强调以理论事、以理启思、以理服人,但同时也应该讲活、讲好、讲新蕴含其中的历史佳话,提倡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丰盈沃土,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善于从历史典故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结合现实的宏大命题对典故进行精准阐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此基础上把历史典故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用历史典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历史典故中体悟理论逻辑、汲取精神力量,使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闪耀出熠熠生辉的历史光芒,从而在历史的维度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运用。

一、典故: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的相互贯通
何谓典故?按照《辞海》《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典故大致有三种意思:一是典制、掌故、成例,二是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三是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和事件。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来解读典故的时代内涵,我们认为,典故应当是意指“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和载体,典故蕴含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在历史的时空转换中不断传承、历久弥新并由此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这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与现实问题相互贯通的视角,对典故及其运用进行正本清源的分析梳理。

(一)典故承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穿透力
众所周知,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智慧、韧性和精神,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反思、总结、提炼和积淀,创造出了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含能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百花齐放、景象万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地中,典故堪称是独树一帜、独具魅力、独领风骚的一朵奇葩。与诗歌、小说、戏曲、舞蹈等文化形式相比较,典故显得更为精练、精致、精诚,更具浓缩性、概括性和传承性,体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穿透力。

1.历史的厚重感是典故的鲜亮底色。其一,从产生来看,典故起源于历史,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不断形成的文化符号。考察各种典故,不难发现,每一个典故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有它自身的渊源和出处,一定能够在历史上找到与之对应的事件和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典故本身就自带历史的光芒。其二,从内容来看,典故反映历史,不是一种简单空洞的文化符号,而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它实际上是对历史上具有特定意义的事件和人物的一种忠实记录和艺术提炼,折射出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知、态度、立场以及整体观感,隐含着一种在历史的变迁中从个性趋向共性、从分离走向融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典故是思想和情感的聚合体。其三,从特征来看,典故浓缩历史,不是以长篇大论、宏大叙事的方式来展现历史,而是以高度精练、含蓄典雅的语言概括历史。典故虽然只有寥寥数语甚至极简的一个字、一个词,却往往包含深刻的哲理和深厚的意蕴,具有语言精练、析理精辟、言简意赅、耐人寻味、韵味无穷的特点。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典故是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句句铭心。

2.文化的穿透力是典故的内生力量。其一,典故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髓之一,典故集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美的表现形式于一体,具有一种强大、深沉、持久的内生力量。这种内生力量使得典故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惯四时而不衰,历风雨而益固,不仅在时代嬗变和文化融合中得以传承、延绵不绝,而且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不断吐故纳新、自我扬弃,经过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变得更为醇厚、更加鲜活、更有活力、更显价值。其二,典故能够超越差异,凝聚共识。典故产生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场域,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的看法,带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但是在被人们广泛使用和传播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归纳、提炼和升华,典故往往演化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化标识,引导人们从世俗的差异甚至文化的冲突中超脱出来,进而在生命最本源、生活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价值融通、凝聚共识合力、树立文化自信。其三,典故能够穿越心灵,传递力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典故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风雨中凝结而成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无数先贤们在薪火相传中崇尚道德文章的光辉印记。在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精彩绝伦的感人故事、跳跃着一个高山仰止的高贵灵魂、散发着一种沁人心扉的道德芳香。在被人们广泛关注和不断传诵的过程中,典故能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浸透人们的心田,带给人们直抵灵魂高处的精神洗礼,从而传递一种崇德尚善、求真臻美、砺志笃行的力量。

(二)典故契合现实问题,彰显思想的现代性和教育的启发性
典故不同于那些封存在图书馆里从不示人的文化遗存,也不同于那些收藏在展览馆里供人品鉴的文化珍品,更不同于那些散落在故纸堆里无人问津的文化碎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标识,典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深沉的价值追求、深刻的理性思索、深切的人文情怀,从中华大地五千年文明赓续不绝的历史深处走来,其之所以能够在嬗变与坚守、传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中长久保持与时俱进的鲜活生命力,并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高度文化自觉,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典故与人们无法回避而又亟待解决的很多现实问题之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给人们以精神的激励和智慧的启迪,从而彰显出思想的现代性和教育的启发性。

1.思想的现代性是典故的重要特性。一方面,从其思想内核看,典故本身包含客观真理。典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从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和传统色彩,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典故体现了人们对世界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事物发展内在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精准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包含着客观真理,这个客观真理不但永远不会过时,而且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正因为内在的蕴含着客观真理,典故总是能够跨越时空与当代现实进行无缝对接,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切实可鉴的启示。另一方面,从其传承发展来看,典故不断汲取时代养分。在千百年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那些具有历史底蕴、体现深刻哲理而又散发生活气息的各种典故,总是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受到人们的关注、重视和青睐。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基于自身的实践需要和认知特点,从特定的语境出发,把典故与当下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生活相结合,在广泛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加以解读和阐释,逐步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切实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从而使典故在历史文化与现实环境的双重互动中实现“自我扬弃”,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保持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鲜明特性。

2.教育的启发性是典故的价值体现。一方面,典故具有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毋庸置疑,典故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既高度浓缩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充分彰显人们实践生活的思想精华,更弘扬着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可以这么说,典故是一种经过历史传承和实践检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对现实问题的语义分析和精神阐释中,总是能够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给人们以价值选择上的正确引导、思想方法上的深刻启示、行为范式上的熏陶感染、审美意识上的智慧启迪,从而促进人们的知识拓展、能力提升和人格养成。另一方面,典故顺应人们成长的现实需求。人们在使用语言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之所以会主动把目光投向典故,并在现代语境下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对各种典故进行广泛而又精妙地运用,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在认识、把握和改造未知世界的过程中,面对与日增多而又层出不穷的思想困惑和内心焦虑,由衷地期待从典故中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找到可靠的历史依据和有效的历史参照,从典故中汲取自己成长所需要的思想养分和精神力量。而典故恰恰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满足人们成长的现实需求,从而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注入思想能量、提供智慧启迪。

二、习近平用典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酷爱读书,从青年时代起就广泛涉猎历史、政治、哲学、艺术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尤其是熟读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经典书籍,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学习中夯实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对各种典故了然于心且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此同时,他又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清华大学接受了系统的高等教育,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的学习经历和学术背景,这些因素的叠加使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对典故的重视和运用展现出高度的自觉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系统推进的宏大格局中,尤其是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看家本领的生动实践中,积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敏于、善于、精于引用和运用丰富多样的典故,生动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有力传递新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直抵人们的内心深处和灵魂高处,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磅礴力量,从而形成了高超精妙、别具一格的用典艺术,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深刻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形象,从历史的厚度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内在美,成为我们党近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以史为鉴:用典艺术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蕴之美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着眼于解决受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强调从实际出发,与时代同步伐,从这个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当代性和针对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能把目光定格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图景,只能运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事实上,古为今用、以古论今、借古喻今、以史为鉴,历来是中华民族教化民众、开掘民智、启迪民心的常用方式,也是我们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典故作为历史活动的忠实记录和历史智慧的高度提炼,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多得的独特资源。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国学素养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而巧妙地引入和运用典故,正是坚持、传承和弘扬了以史为鉴的教育传统,展现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底蕴之美。

1.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远流长的历史素材。在实践生活中,面对新的问题,人们往往习惯于把目光投向历史,试图从历史中寻找答案;面对新的理论,人们常常用思维审视历史,力求在历史中得到印证。从某种意义上讲,回望历史是人们的一种思维常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要把宏大逻辑和深刻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要真正说服人、引导人,光有理论阐释和现实分析的维度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厚度,做到史论结合、以史析理、以史传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尤为重视历史思维,在不同场合、面向各类群体,善于引用典故有的放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典故的历史底蕴,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源远流长的历史素材。

比如,从2012 年到2015 年短短的三年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在参加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四个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引用了同一个典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个源自清代郑板桥题画诗的典故,其中饱含着心系苍生疾苦、挂牵百姓安危的真挚情感,体现了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民本情怀。习总书记以这个典故作为历史素材来阐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告诫领导干部要关心民生疾苦,坚持为民担当。

又如,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分享了北宋大儒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大学》中的名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这些为历代士大夫们所推崇的典故,生动阐释“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引导和激励当代知识分子要传承优良传统,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多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献计出力”[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入青年中间面对面进行谈心和谈话、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多个场合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引用大量具有历史感的典故来加以佐证,其中给人印象颇深的是,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在讲到“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时,引用了“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典故[2],以此来论证价值观的重要性和时代性,教导青年要增强深刻认识和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

2. 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博大精深的历史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面对的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因而必须从人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现实的问题导向和路径选择,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把视野和思维只局限于当代现实,而应该认真地深入历史,积极借鉴先贤的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3]这一重要论断内在地贯穿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性原则,逻辑包含着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典故凝结着深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篇章,也是“以史为镜、鉴往知来”的重要载体,解读和体悟一个典故,实际上就是跨越时空与古代先贤进行思想的交流和对话。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自觉,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地重视引用典故,从各种典故中汲取思想养分和精神力量,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博大精深的历史智慧。

比如,对于领导干部读书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抓得很严、思考很深,为了引导和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深处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选择性、掌握读书的根本方法,他《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大量引用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其中包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等等[4](p38-40),通过这些蕴含深刻寓意、极具启迪意义的典故,来告诫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又如,针对领导干部的为政之道,《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他引用了“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等一些历久弥新的典故,以娓娓道来、语重心长的方式引导领导干部要自觉恪守为政之道;针对党员干部的廉政问题,他曾经在多个场合中分别引用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 公生明,廉生威”等典故,用以告诫领导干部要自觉守好廉政的思想防线。

(二)以文化人:用典艺术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润心之美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艺,也不是单向地向受教育者灌输思想和观点,更不是强制地向受教育者设置规则和禁区。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好人的心理疏导、心能激活、心智启迪、心灵滋养、心力培育等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不是做到位、有实效,关键是要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多大程度上浸润和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内心。在日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追求就是力求达到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就是其中最有效的路径。典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以其精深的思想内涵、隽永的文化韵味、简约的语言风格,总是在不经意之间直抵人心、温暖人心、提振人心、凝聚人心、启迪人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人们的心坎上,善于引用立意高远而又充满人情味和正能量的典故,在情理交融、心灵相通的氛围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和熏陶浸润,从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润心之美。

1. 以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化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隔阂感。经过了客观实践的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强大力量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让真理抵达人们的心灵之上并在人们的灵魂深处深深扎根,这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确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亟待破解的现实难题。不可否认,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一定的隔阂感。如何有效化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隔阂感、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充分运用各种典故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党的执政理念,不仅仅是从语言艺术的层面以丰富多样的历史素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从培根铸魂的高度以形神俱佳的文化载体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思想共鸣,从而以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来化解思想政治教育的隔阂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有机兼容、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比如,对于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极为重视,多次就加强干部队伍道德建设发表重要文章和重要讲话,其中引用了大量既有内涵又接地气的典故,从不同侧面回答人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关心关注而又容易产生困惑的“什么是官德”“为何要官德”“如何修官德” 等一系列思想问题。从总体上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中,聚焦官德的典故占了较大篇幅,其中使用频率很高、历史影响深远、人们广为传诵的典故有:“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吾日三省吾身”“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权、慎独、慎微、慎友”“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些典故立意高远、思想精深、观点鲜明、饱含真情、文字简练,集中体现了古代先贤们修身立德的思想自觉和践行之道,也充分表达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加强“官德”的强烈呼声和内心期许,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演进。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广大党员干部对这些典故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并不陌生,有的还烂熟于心、深有体悟。从整体上看,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典故怀有一种认同感、亲近感和敬畏感。实践证明,在这个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对典故进行艺术处理和现代转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官德”的专项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容易拉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消除受教育者对理论说教的逆反心理,从而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传统文化的醇厚芳香入耳、入脑、入心。

2. 以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两种形态实现的。其一是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目的明确、内容全面、组织严密、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系统推进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接受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其二是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无意识、无计划、无组织、间接性、生活化的教育活动以及相应的文化场域、教育环境,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和陶冶熏陶中接受教育实现自身提升。两种形态各有特点、协同互补,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但值得反思的是,长期以来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内的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重显性教育而轻隐性教育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和效度。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这虽然是针对如何办好思政课的现实问题提出来的具体要求,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贯通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方向引领和基本遵循。在不断加强显性教育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注重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其中引用典故就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和独特资源,典故不仅具有具体生动、通俗易懂、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而且包含着浑然天成、醇厚隽永、令人们自觉崇尚的价值意蕴,把典故巧妙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以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来感化、感召受教育者的心灵,从而向受教育者传递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隐性力量。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艺术中,非常引人瞩目,尤其令人感怀的是,在每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的重要讲话中,着眼立德铸魂,紧扣时代主题,贴近青年实际,引用了大量浸透书香味、体现主旋律、充满正能量的经典,起到了拓宽大视野、凝聚向心力、提振精气神的良好教育效果,备受广大青年传颂、深受社会各界赞誉、广受国际社会关注。比如,在2019 年4 月30 日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典故来寄语和勉励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孟子的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来勉励中国青年要把党和人民的期待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能,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以王阳明的名言“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激励中国青年要认清发展大势、融入伟大时代、保持家国情怀、树立为祖国和人民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以“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来鼓励中国青年要珍惜青春年华、不断发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在其他重要场合的讲话中,引用过“德者,本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等一系列典故。这些典故极具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犹如春风化雨浸润青年的心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教育和启迪中国青年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习近平用典艺术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启示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阐发和实践推进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引入、运用典故这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其面向党员领导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农民和劳动模范、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各类不同的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用典故的频率之高、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取材之精、用词之准、表达之切、功底之深、学养之厚,在一贯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中显得尤为突出,在我们党近百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形成了具有历史底蕴、符合时代需要、彰显中国特色、深受大众欢迎的“以典传道、用典育人”新方法,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加强和提升,更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和创新,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意义上看,以典故传道育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运用。

(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典故传道育人的主要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用典、精于用典,堪称用典大家”[5]。他不仅在许多重要场合大量引用典故来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和核心观点,而且面向国际舞台和世界人民巧妙运用典故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神韵,更重要的是立足工作实践精心选用典故来开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沁人心扉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了典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鲜活力量、带来清新之风、打开全新思路。总结习近平总书记以典故传道育人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广为采撷,旁征博引。用心聆听、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常常为其中大量引用、随处可见的典故而深受感动、强烈震撼和由衷敬慕。常用典故、广引典故,可以说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一个鲜明标识和突出风格。2015年,人民出版社特别组织编写了一本书《习近平用典》,该书以洋洋洒洒26 万字的大篇幅,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中引用典故的情况做了一个基本梳理和归纳分析,从他在不同场合所引用的大量典故中,精选出高频使用、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影响深远、最能体现他的思想精髓和理论风格的135 个典故,按照敬民、为政、立德、修身、笃行、劝学、任贤、天下、廉政、信念、创新、法治、辩证等13个专题进行具体编排。透过这本书,可以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广泛引用典故中所展现出来的深厚国学功底和高超语言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以典故传道育人的过程中,常常是广为采撷,旁征博引,几乎每次重要讲话中都引用了典故,有的还多处引用、反复引用、持续引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典故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给受众对象以思想启迪、精神引领和心灵滋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中,其中有一段多处使用典故的话给人印象极其深刻。他强调:“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6]在这段只有短短200 余字的话中,却一连引用了七个典故,既有三个明引的典故,也有四个暗引的典故。通过对典故的旁征博引,极大地加深了受众的印象,引发了他们的思想震动,切实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2. 信手拈来,恰到好处。从一定意义上讲,以典故传道育人其实是一门很复杂、高难度的教育艺术,这不仅需要切实具备深厚的国学功底和理论修养、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积淀、醇厚的教育艺术和语言风格,而且需要深刻领会各种典故的历史由来、文化内涵、精神实质和时代意蕴,更重要的是需要精准把握典故与思想观点之间的融通性、典故与时代环境之间的衔接性、典故与受众对象之间的契合度。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坚持以典故传道育人,有一个非常高明、高超、高雅之处,那就是对典故的引用显得轻松自如、成竹在胸、信手拈来、自由娴熟,却又并非刻意之举、更无突兀之感,而是恰到好处、极为贴切,典故作为素材和依据与所要阐释的观点、讲述的道理之间高度契合、融为一体、浑然天成。同时,典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与不同受众对象的认知水平、思想实际、心理特点也十分相符、无缝对接,很容易引发他们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

在以典故传道育人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勤于用典,也善于用典,更精于用典,关键在于他充分把握了其中的场合、时机和对象,切实做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从而达到了“一语动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文艺界、社科界联组会上,面对文艺界和社科界的政协委员们作了一个语重心长的重要讲话,在与会代表间乃至整个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这个讲话被整理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文,成为引领新时代全国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的又一篇经典之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艺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的特点,引用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7]等典故,这些典故应时应景、合情合理、精诚精致,有力地激发了文艺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3.巧妙化用,点石成金。典故作为传统文化积淀和发展的产物和结晶,有其产生的特定文化背景,也有其表达的特定话语范式,更有其适用的特定对象范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对典故只是照搬照抄,或者简单套用,非但不能增强教育效果,反而有故弄玄虚、哗众取宠之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用典故,决定其效果的关键不在繁多而在于精用,不在宏大而在妙用。习近平总书记以典故传道育人,充分展现了其娴熟而高超的用典艺术,尤其是令人称道和敬佩的是,他在引用典故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尊崇本来与面向未来相结合的原则,在厚积薄发、贯通古今、情理交融的基础上,从现实生活出发对典故进行飞跃性的点化和创造性的翻新,赋予典故以新的时代意蕴和更高的思想格调,使许多并不为人们常见常用的典故获得新生新用,在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智慧的光芒、绽放时代的光彩,从而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与此同时,通过把精选出来的典故巧妙地化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之中,使原本平常平淡甚至略显枯燥乏味的理论阐释和思想教育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意蕴,进一步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

在以典故传道育人的实践探索中,习近平总书记巧妙化用典故,以典释义、以典喻今、以典传神、以典铭心,有不少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神来之笔。比如,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引用典故“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在这里他不是简单地引用这个典故,而是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英勇牺牲作为鲜活的现实素材,对这个典故进行了点化和诠释,使之上升到“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高度。特别值得一提的,为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他还引用了《左传·昭公七年》中的一个典故:“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严格说来,这个典故内含生僻字,意思比较晦涩难懂,一般人平常不太容易关注。对此,他不单单是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加以引用,而且用深入浅出、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语言,对这个典故的内涵进行诠释和化用,从中引申出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的群众观点,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从此记住并理解了这个典故,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对群众观点有了更精准的把握,从这一点来看,对这个典故的巧妙化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把握以典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以典故传道育人的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意义上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有效破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难题、切实提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法指导。

1. 以典故传道育人要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证明:典故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理应也完全可以转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以典故传道育人,必须把握其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用典故,不是为用典而用典,也不是唯用典而用典,而是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提炼典故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价值,通过以典释理、以古喻今,为新时代的立德铸魂、固本强基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因此,把典故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一,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对象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要让典故从历史深处走出来,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相结合,与受众对象的心灵相融通,这样才能为人们所接受、认同、理解;其二,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对象的现实关切和实际问题为指向,要让典故从字里行间走出来,以深沉的历史智慧,切实回答“现实之问”,破解人们心中之惑,这样才能让人们尊崇和弘扬;其三,必须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受众对象的成长发展为旨归,要让典故走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和灵魂高处,在人们的成长和奋斗的心路历程中深深扎根,源源不断给人们以价值引领、思想启迪和人文关怀,真正转化为人们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2. 以典故传道育人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用典故,从来都不是为了单纯追求文采,而是为了用典故这一种具有特殊底蕴和韵味的传统文化载体,来讲清、讲明、讲透现实生活中的大逻辑、大道理,打通人们在现实问题探索中的“最后一公里”。对此,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艺术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启示:大凡引用典故,都是在阐述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时,而且在抓住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凸显亮点的关键之处,更重要的是,以典故传道育人从不停留于语义分析,也未耗散于迂回铺垫,更不纠缠于细枝末节,而是直奔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直指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直面人们最关切、最担忧、最困惑、最需要点拨、最需要正本清源的思想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典故作为一种取之于历史深处的思想种子,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的土壤,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和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典故与现实问题的契合度和匹配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以典故传道育人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牢固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切实把典故放在现实问题的实践场域中加以审视,把典故融入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加以分析,把典故作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历史药方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典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价值。

3. 以典故传道育人要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学习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艺术,不难发现,在他广博高频而又丰富多样的用典中,呈现出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用宏取精、精益求精。可以说,他对典故的引用是非常讲究的,一般不用典故,也不用一般的典故,而是用在当用之处,力求用好、用精、用活典故。在传承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典故极为丰富、举不胜举,有的典故还夹杂着一些不合时宜的文化意蕴,如果一味地沿用、简单地袭用、机械地套用典故,非但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相反还有可能会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对于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把握现实环境、教育内容和受众对象的特点来用实、用好、用精典故,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从本质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重在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这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细致的工作,唯有坚持精益求精,才能实现入脑入心、育人育心的目标,才能达到至诚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因此,以典故传道育人更应该始终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对典故进行充分挖掘、高度提炼、合理运用,实事求是地精心吃透典故、精致选择典故、精诚引用典故、精细分析典故、精辟点化典故,力求以典故来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4-30(02).

[2]习近平. 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2).

[3]习近平. 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7-08(02).

[4]习近平.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J].党的建设,2009(6).

[5]杨立新. 习近平的用典艺术[N]文艺报,2015-06-05(07).

[6]习近平.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EB/OL].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08/c_128206459.htm,2015-09-08.

[7]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2).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0.09.001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0)09-0005-10

基金项目: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15AKS016);2017年湖北省(第四批)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项目(17ZD066)。

作者简介:胡艺华(1978—),男,湖南永州人,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在站博士后,武汉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杜敏(1975—),女,陕西汉中人,法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罗雨泽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8 16:32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