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回复: 0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度解读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9-15 1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度解读
李 明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湖北 武汉 430022)

[摘 要]“中华文化”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论述中是一个具有引领性和总括性的动态概念,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部分。从“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一观点的外延逐渐扩大,内涵逐渐丰富,强调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及思维与行为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要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实现三者在历史上逻辑上的统一。当前存在着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本位主义等若干错误的文化立场,影响和误导着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提出有其紧迫性和重要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出发点,是标识中华文化身份的内核要求,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题中之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落脚点在“坚守”,尤其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这三对“关系”。要在文化自觉的思维下继续反思、审视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上发力;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坚守住中华文化主体性。

[关键词]文化立场;中华文化;文化主体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文艺创作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提出的重要观点,虽然提及的次数不多,但是场合都很重要,地位都很关键。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新观点,相比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核心词的解读与研究,显然还处于“点到为止”的状态。尽管已经出现了若干与此相关的研究文章,但诸多文章却仅作为前提性的预设加以论述,并没有真正诠释这一观点。文化立场是什么立场?为什么是中华文化立场,而不是中国文化立场、传统文化立场、其他文化立场?为什么要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如何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回应与系统诠释,即是文本撰写的主要内容,也希望借此研究,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认识。

一、“文化立场”是什么立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第一个要解读清楚的关键词是“文化立场”。

“立场”是个内涵丰富的汉语词汇,哲学、社会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都有对“立场”的界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立场”主要有两种含义:①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②特指阶级立场[1](P798)。前一种含义是从哲学层面来讲的,立场选择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重要表现,是人们分析处理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反映了人对待问题的根本态度,是一种价值选择,具有合目的性。人们的思想行为总是有一定立场的,不管是自觉的立场,还是不自觉的自发的立场,面对同一事物,由于立场不同,结论就可能截然不同。后一种含义则是从政治层面来讲的,立场问题关系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一般讲政治立场、阶级立场。

立场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特点:一方面,一旦对一件事物的观点和立场形成,就会在一定时间甚至是长期内形成潜在的或直接的稳定意识,持久深入地影响和指导着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不易改变;另一方面,一旦内在的认识和外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持续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某一问题的立场又是可能改变的。正是由于立场问题的复杂性与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非常重视,在多个场合不同层面都谈及立场一词。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论述中,除了文化立场,谈及立场问题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强调“政治立场”,如“要旗帜鲜明讲政治,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念,提升政治能力,确保政治过硬”[2]“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做到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有机统一”[3];第二,强调“人民立场”(“群众立场”),如“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4]“在评价改革成效上要坚持群众立场,关键要看办成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群众到底认不认可、满不满意”[2];第三,强调“马克思主义立场”,他在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等[5],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同样和政治意识形态关涉紧密;第四,强调“协调立场”,他在涉及中外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多次提及“协调立场”问题[6]。其中政治立场和人民立场是讲得最多、最为强调的两个立场,其语境显然是从政治层面来论述的。

与上述情况不同,“文化立场”是一个兼及哲学层面和政治层面的具有双重意义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立场”一词的创造性应用。从哲学层面来看,文化与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人创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文化素养的标志与体现。立场是人的选择,受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的影响,正确的文化立场可以指导人生,错误的文化立场可能误导人生。从政治层面来看,文化立场,说到底是坚持谁的文化,为谁和为什么而发展文化的问题[7],选择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是关系到取得怎样的社会认同,引领怎样的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政治问题。

二、“中华文化”是什么文化?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第二个要解读清楚的关键词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论述中是一个“管总的”,具有引领性和总括性的动态概念[8]。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我们需要将它同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语义相近的词汇进行辨析。

(一)“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吗?
论述中容易出现的一个现象,是将“中华文化”与“中国文化”这两个词混而用之,但其实二者虽然意义相关,但在语义上实有差别,在具体的表述应用中根据其关注点的不同进行区分。

“中国文化”,通常是从国家意义、政治层面来定义的,它内在地包含了汉族的中原文化和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身份的标识。中国文化多用于国家层面,着重强调文化的民族性和国家性,多指向文化对外的传播力、影响力,比如在论述文化对日韩及东亚、东南亚等国家的影响时,一般运用“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是指以中原文化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是一种文明的标识。其文化概念亦被称为“华夏文化”或“汉文化圈”。中华文化的影响层面包含政治意识、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范围广至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因此,中华文化的运用打破了政治层面和国家层面的界限,多与文明挂钩,经常与“中华文明”一词混用,特指中华民族文明的包容性、延续性和传承性。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何意?
论述中容易出现的一个误区,是将中华文化立场,理解为“中华传统文化立场”,或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很显然,这三个词汇的内涵与外延是有所区别的。总而言之,中华文化的外延>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三者之间基本上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历史演承过程中汇集而成的反映该民族精神特质和文明风貌的各种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文化实体的总体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指中华文明历史演承过程中汇集而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特质和文明风貌的各种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诸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各种文化形态,尤以儒、道、佛三家为文化支柱,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对应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的部分,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们“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等,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9]。

而中华文化则是一个外延更广的概念,从习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这一概念。

(三)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中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一个高频词,讲到“中华文化”的时候,一般有三种用法:

第一,就是指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这里的“中华文化”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指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体系。如“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11]。

第三,指当代的,与异域文化相对的,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体现中国特点、中国气派的民族文化形态,与“中华文明”一词共通。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12]。

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提到的“中华文化”主要是融合了后两种含义,是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的一个动态概念,不仅包括五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灿烂历史,也关注今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更指向未来中华文化的辉煌与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至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革命文化是战争年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凝结,是党和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来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引领着社会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这些内容和内涵共同汇成了“中华文化”。

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如何提出的?
(一)“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的提出
关于“文化立场”的论述,最早出现在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13]“坚持正确文化立场”的表述而后也出现在了2012年编制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部分[14]。可见,“文化立场”一词当时主要在文化创作领域被提出,同时反映了在文化创作领域有可能存在“不正确”的文化立场。但是何为“正确文化立场”,什么又是“不正确的文化立场”,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也没有形成相关研究成果。

(二)“坚定中华文化立场”的初表述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命题,他指出:

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0]。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我们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实根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5]。

而在2017年5月编制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则开宗明义地指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6]。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次重要的表述中,“中华文化”的内涵基本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里讲的“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主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和体现的中国特色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要求。

(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再论述
直至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文化篇指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17]。

这里的“中华文化”,则不仅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前面所述的一个涵盖过去、现在、未来的,理论和现实有机结合的动态概念。至此,关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种“正确的”文化立场的观点就逐渐明晰而丰满起来。

(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内涵
行文至此,在明确了文化立场、中华文化等关键词的内涵和此概念提出的过程之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内涵就呼之欲出了。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指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及思维与行为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要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仅仅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同样包含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理论上、历史上、逻辑上相统一的基本前提。诚如郭凤志在《深刻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刻内涵》一文中所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提出,是根据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特色和性质决定的,是符合中国客观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特色方向。这也正论证了文化立场的价值性选择以尊重客观性为基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合规律性基础上对文化的合目的性的自觉追求,体现了一种高度的文化自觉[7]。

四、为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发展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突出问题意识。党的任何观点和政策的提出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考量与关照。“坚持正确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等观点的提出,正是针对近年来存在的诸多错误文化立场和没有坚守住中华文化立场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要理解为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实际上是要回应两个问题:第一,习近平总书记为何要提出这一观点;第二,习近平总书记为何要强调坚守这一立场。前一个问题是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紧迫性,后一个问题是指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性。

(一)提高警惕:若干错误文化立场危害大
近现代以来,中西方之间的碰撞是前所未有的,无论其主张有何差异,这一时期的任何文化思想与政治探索都是试图围绕着一个核心与关键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论述的,那就是“通过文化的选择来寻找中国的出路”——如何评价传统,怎样引介西方,建设什么样的未来文化,选择怎样的执政制度,走向哪条发展道路[18](p3)。近代的文化争论异常激烈又充满悲情:要学西方,学多了,怕丢了祖宗;学少了,怕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传统,说多了,被指责为复古封建;说少了,真怕失了民族特色。延续了百余年的文化论争中,出现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观点,如“中体西用”论,有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观点,如“全盘西化”论等,各领风骚又难免各执一端。而今世界意识形态纷争错综复杂,文化虚无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影响颇大,“全盘西化”“盲目排外”等若干错误的文化立场依然存在,危害颇大。

1.“唯我独尊”“隆中抑西”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所谓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就是以本民族文化为本位,共同强调回归传统。这种文化立场产生于甲午战争后文化危机与民族危机并存的背景,如康有为、梁启超就提出“保国、保种、保教”,主张立孔教与基督教抗衡;辛亥革命派主张“爱国以学”,复兴中国文化;而后梁启超、梁漱溟等人又提出中国文化的自创性问题,要以中国文明去拯救哀哀欲绝的欧洲民族等。然而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遭到了破坏。改革开放初期又出现了一股批判传统、否定传统的潮流,“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亚经济的成功使中华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再次成为焦点,文化民族主义再度兴起。

文化民族主义的根基和前提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弘扬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维护本土文化的独立性,确实可以说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但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却难免带有一种民族尊严的捍卫心理、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对外来文化的警惕性与反感。由此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盲目崇尚,全盘接受,对他者文化则持偏见和贬抑,是一种将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割裂的二元对立的文化立场。

近代以来形成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者存在明显的“隆中抑西”倾向,甚至出现了一批极端的文化民族主义者,极端排外,过分强调本民族文化,活在“唯我独尊”的文化保守主义迷梦中[19]。

2.“否定历史”“去革命化”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立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文化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一股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尤其是本国历史的发展过程,否定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革命精神,甚至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文化立场[20]。

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是忽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忽视人民主体地位,否定革命、颂扬改良,不尊重客观历史发展规律,随意评说、甚至篡改历史的错误文化思想。201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总是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产生新的变化,但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并没有改变[21]。究其本质,当代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助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推动力,是为维护西方的霸权地位而服务的,是一种错误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立场。

3.“全盘西化”“普世价值”的西方本位文化立场。当前仍存在相当数量的西方本位的文化立场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对于中华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嗤之以鼻,妄自菲薄,希望全面拥抱西方,“全盘西化”。如网络上流行一篇题为《中国的传统还剩下什么?》的文章中写道:“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一百多年来,中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西化。从写字来说,中国的传统是用毛笔已经失效;从穿衣来说,现在的中国人都成了‘洋鬼子’;从哲学思想上看,拿不出自己祖宗的东西;从音乐戏剧来说,中国也全盘西化了;从治疗疾病上看,西医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中国市场;从教育上看,中国的传统教育内容‘四书五经’之类的早已不复存在;……既然属于我们中国自己伟大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只能说明我们祖宗的东西大都是落后的。”[22]这种论调将中国文化在现代西化中的重大困境说得非常透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现在有些人说三道四,说中国人怎么好像脱离不了历史的纠结,好像处于一种历史悲情主义无法自拔。因为鸦片战争最后打垮的是中华的民族精神。”[23]这样一批被“打垮了”精神的中国人认为,近代百年中国传统被西方现代性中断了,并将此视为中华文化的“永久中断”,西方化就代表了现代化,中华文化就代表了落后,由此希望全面拥抱西方,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彻底丢弃。

还有一部分人则沉迷于西方国家主张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中,标榜“自由、民主、人权”。“普世价值”已成为构建西方国家话语体系和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工具,其险恶用心在于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根本制度。这种错误的文化立场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方向,危害颇大。由此,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如果‘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10]

纵观上述几种错误的文化立场,无论是文化自大、“以我为尊”,还是文化自卑、“以洋为尊”,说到底都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错误文化立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现代文化并非是从原生态发展起来的文化,而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文化,是在强大的西方文明冲击下所做出的一种被动回应,因而缺少文化自觉的根本和不断繁衍的水源。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对现代文化的反思,主要始于一种文化发展的自觉反思,而中国更像是在告别自己的传统,这就造成了文化重心的失衡,在近代引入“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同时,“打倒孔家店”的中国一度脱离了自己的源头,失掉了自己的传统和根本,造成了中国就是“落后”,西方就是“先进”;中国代表着“传统”,西方代表着“现代”的认识误区。因此,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国人要么想彻底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甚至不惜中断中华文明,全面拥抱西方,以示与传统的割裂,要么就把坚定的民族文化立场变成了群体的焦虑和单一的排斥冲动,以示坚定的民族立场。由此,纠正这些错误的偏差的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迫在眉睫。

(二)提高认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很重要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仅是一个历史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是标识中华文化身份的内核要求,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题中之义。

1.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表明,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更需要的是文化上的自信与繁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24](p142)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迈入了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迎来了新的历史起点,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其中一个最为重大的变化就显现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在新时代,物质需求的满足不代表美好生活的全部。如果民众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而精神贫瘠,经济富裕而道德失落的时代,依然不会感觉到这是向往的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定离不开文化生活的丰富,离不开精神食粮的有效供给,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升。

中国进入到新时代,还意味着要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里所说的“强起来”的表征不仅仅是硬实力的坚实,例如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科技在不断地上升,甚至在某些领域遥遥领先,还要建成世界一流军事强国等等。不仅仅要有这种硬实力的坚实,更离不开软实力的发挥,要有软实力的吸引力、辐射力,要有精神的强大,文化的自信,道德的感召。

为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刻挖掘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注入活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助推中华文化复兴,为世界发展贡献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和方案,开创异于西方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论述中着墨最重的关键词。他指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4]“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7]文化自信的来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坚定文化自信内在地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理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3.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标识中华文化身份的内核要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地域辽阔、人口繁盛、民族共和、历史长久、文明不断的文明特征。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必然有一伟大的力量寓于其中。这股“伟大的力量”就是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赋予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所在,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身份标识。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中华民族之所以为中华民族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称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称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薪火相传,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也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25]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文化的民族性、主体性,是标识中华文化身份的内核要求。

4.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题中之义。如前所述,当前存在若干错误的文化立场,这些错误的文化立场形成的背后意味着存在有相对稳定和相对规模的文化价值观的选择群体。这些文化立场并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其实质是从文化领域着手,以思想意识形态倾覆党的领导,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直接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整个文化建设道路的发展大方向。

文化立场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点,其形成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文化立场也会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作为以社会形式存在的社会群体,放弃前人传递下来的文化或受外来文化强力侵入(如异种文化的植入、改造、殖民化)而重新选择一种文化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纠正这些错误的文化立场还是关系到中华文化延续与传承的大问题,是关系到国人增强价值认同、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进而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题中之义。

五、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第三个关键词,也是理论的落脚点是“坚守”。

所谓“坚守”,就是要坚决守卫,坚持守护,是一种坚定不移,而不是摇摆不定。“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守的是一种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是一种开放包容,文化互鉴;是一种创造转化,守正创新。在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中华文化为本位,探寻与把握中华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发掘与发挥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发展脉络与时代价值,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此,要处理好三对“关系”,聚焦三个“要点”。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新时代,我们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迅速交融、交流的时期,如何对待民族文化传统、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等问题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探索与解答。

1.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自古至今的文化系统,这个文化系统本身就是文化间积累、承传、递进的结果与体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要处理和解答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逻辑演变。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基础,一些基本的精神传统影响深远。

第一,天人合一、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这代表的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从自身来说,追求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从治世来说,自古以来的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大同”情结,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梦想。

第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讲求杀身成仁,孟子讲舍生取义,这种牺牲精神培养了中国人民对顶天立地的英雄主义人格的追求与实践。

第三,家国一体、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中国的社会构成以血缘为基础,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把家的逻辑和原理伸展到国,形成一个所谓的“国家”,是一种“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形式。在中国文化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又是群体的一分子。把自己的命运和群体联系在一起,不只是为自己,而且要去为理想社会去尽自己的力量,这是中国传统的基本观念。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痕迹,它可以以显性或者隐性、潜在的方式、被包含或者是存在于新的一个文化表述当中。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上述基本精神,尽管在近代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受到过猛烈的抨击与批判,但以上述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精神并未崩溃与瓦解,而是以隐性的方式继续在革命文化、现代文化中发挥作用。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员体现出了追求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即追求一个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展的社会状态。这种理想追求与传统儒家的最高境界“天下大同”虽然性质上有区别,但是效果上极为接近。还体现出甘于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以及忠诚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无一不是对传统中华文化精神的积累与承传。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并非割裂的三个板块,而是体现了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逻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6],也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一,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二,又要发扬好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化成果;其三,更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开放性与科学性。由此,即使到了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时代,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仍然可以通过文化叠加的方式承传下来、改造过来,并且进入当代新的价值观内核中继续发挥作用。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之间是积累、承传、递进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重在彰显其时代价值,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2.处理好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并不表示“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而是“需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需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该学习别国的东西必须要学习,该与时俱进创新的必须创新,以此来互补互促、互相提高,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27]。

中国文化历来具有开放包容、积极进取的文化精神,具有充分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足够的将外来文化“本土化”“中国化”的能力,这就是文化的整合能力。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存在的这种能力与特质,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才能够不断融合,不断壮大,而又避免爆发大规模的文化冲突,这种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立场的内在特质。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绝不是坚守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树立文化主体意识,对外来文化,既不仰视,也不俯视;既不要唯洋是从,“全盘西化”,也不要“夜郎自大”,一味否认世界文明;要用自信的心态、宽大的心胸、理性的态度对待优秀的世界文明成果,将优秀的世界文明成果作为建构核心价值共识的重要资源,实现中国与世界的拥抱。

3.处理好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2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影响和改变了中国,成为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蓝图到现实的真实演绎,而实现这一过程必然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先就是以一种先进文化的身份传入的,它最先是在文化领域取得了一席之地,体现了其文化价值,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而后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等实践反复证明了其真理性,这是一个通过文化构筑信仰支撑体系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不断磨合、不断自我更新,才完成了它的中国化与化中国。

因此,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是弱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是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有机结合,用中国语言讲好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讲好中国故事。

(二)聚焦三个“要点”
第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用文化自觉的思维继续反思、审视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这三个议题,即“以什么样的视角认识文化,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化,以什么样的思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29]。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正是文化自觉的要求与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前提。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29]。实现文化自觉,有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提出“文化自觉”一词的费孝通先生对这一过程是这样描述的,“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同守则”[30]。同时,他又将文化自觉的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0]这里面透视出文化自觉思维的五个维度:文化自知、文化历史、文化融合、文化互鉴与文化主体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这种文化自觉的体现就是一种理论自觉与不断的理论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观点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自觉思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绝不代表文化自觉的完成与结束。相反,我们更加要提升文化自觉的思维意识,在文化上继续觉悟、继续觉醒,充分运用文化自觉的思维,对文化发展的道路与前景保有持续理性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心,由此便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才能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第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持续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0]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传承的目的,二者缺一不可。为此,对传统文化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相协调,在继承中实现发展。

中华文化的思想理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表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先要弘扬和传承好不同时期积淀下来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理念,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将其割裂,而要把握其内在逻辑的统一。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承好文化基因,才能实现更好的文化创新;传承好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彰显出具有鲜明的政治品格和时代价值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挖掘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价值,才能够实现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第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说到底是要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坚守住中华文化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方面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取人之所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文化互鉴与文化主体性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

处于全球化浪潮中的各个民族与国家,再也不可能绝对孤立地存在于世,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日渐密集的文化交流对文化主体性的坚守提出了愈加强烈的呼唤。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一种“我之为我”的标识系统。坚定文化自信,就包含了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认同和自身文化主体身份建构的族群自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关键就是要坚守住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守过程,而一定是一个动态的互鉴过程。

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要在文化互鉴的过程中对东西文化差异加深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镜像”功能。所谓“镜像”功能,就是指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是以别人为镜子:恰恰是西方模式文化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模式和道路的坐标和镜像,所以更加明确了中国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价值。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12]这种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承认与尊重,对文化平等交流的开放心态,对中华文化主体性与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正是文化自觉思维中文化互鉴与文化主体性维度的体现,这就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

综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着墨不多但又非常关键的概念,通过对“文化立场”“中华文化”“坚守”等关键词的把握,通过对这一观点产生的过程和产生背景、重要性的阐述,希望“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讲清楚:在新时代,要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及思维与行为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要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实现三者在历史上、逻辑上、理论上的有机统一,从而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这三对“关系”,聚焦在文化自觉的思维下继续反思、审视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坚守住中华文化主体性等这三个“要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

[3]习近平.围绕实现强军目标推进军队院校改革创新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N].人民日报,2016-03-24.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习近平.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N].学习时报,2013-04-28.

[6]习近平.携手开创亚洲安全和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9-06-16.

[7]郭凤志.深刻把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深刻内涵[N].光明日报,2018-01-29.

[8]左兰.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30).

[9]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

[1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1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12]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1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14]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5]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0-20.

[16]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7-05-08.

[1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8]麻天祥.中国近代学术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陈旭.文化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自觉之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20]张首吉,杨源新,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名词术语辞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

[21]吴学琴.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话语面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7-20.

[22]赵世英(赵达功).中国的传统还剩下什么?[EB/OL].http://zhaoshiying0.blog.sohu.com/102027867.html.

[2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4-05-03.

[24]中央宣传部,等.开启新征程的科学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交流会文集[M].学习出版社,2014.

[25]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

[2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27]众说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访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N].人民日报,2017-11-20.

[28]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9]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红旗文稿,2010(15).

[30]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DOI编号]10.14180/j.cnki.1004-0544.2020.02.005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20)02-0042-11

基金项目:2019年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深度学习”专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01925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明(1983—),女,山东青岛人,哲学博士,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行政学院)社会与文化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 罗雨泽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01:36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