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生命政治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情、行维度
宗爱东
[摘要]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具有双重视域,即对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生命政治的建构。在后一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指向社会主义对人之自由生命的自觉建构过程,至少包括智力建构、情感建构和身体建构三个主要维度。在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视域下,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是要进入学生深层的生命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智力建构”;四个自信内化于“情感建构”;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于“身体建构”。入脑、入心和外化于行的有机统一,无疑已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的主要向度。
[关键词]思政教育;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入脑;入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表明,教育不仅是一个关乎意识形态安全和教育政策的现实问题,还是一个有着生命政治哲学深度的理论问题,引发了学界对新时代如何自觉建构人之自由生命的新反思。而对现实的个人及其生命自由实现形式的自觉建构,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旨趣,决定了新时代思政教育问题也完全处于马克思主义思想视域中。基于“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来重新审思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的思想资源,必然能从中发现新时代思政教育、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具有双重视域,即对资本主义生命政治的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生命政治的建构。生命政治建构从属于人类解放运动的宏大历史规划。推而言之,在此视域中被澄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不再是意识形态灌输与教化,而是人类自我解放运动的一个历史性环节,它指向社会主义对人之自由生命的自觉建构过程,至少包括智力建构、情感建构和身体建构三个主要维度。与之相应,知、情和行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可能向度。
一、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智力建构”
“知”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融入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学,而全面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学生在观念上的自觉认同,以取得“进头脑”的渐进效果。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对思政教育在“智力建构”层面提供的方法论,即要求思政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价值目标融入学校的全部课程体系。
(一)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智力建构”思想
智力是人之生命建构的基本内容,属于人之本质力量的精神层面。马克思并没有泛泛地谈智力,而是把它区分为两种不同形式,即个体智力和社会总体的“一般智力”。后者往往被21世纪的后福特主义者指认为“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控制”,从而被误读为生命政治的霸权逻辑。事实上,马克思并没有简单反对一般智力的建构,而是一方面反对“一般智力的资本主义运用”,它把“一般智力”建构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形式”,致使智力成为外在于劳动的异己权力;另一方面提倡“一般智力的社会主义建构”,它指向人的本质力量的复归,“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2](p.120)私有财产的扬弃和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之所以是同一过程,是因为社会主义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彻底解决人的异化问题,使“一般智力”从资本逻辑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复归于人之本质力量的精神层面。
关于社会主义智力建构所需要的条件,马克思说道:“像拉斐尔这样的个人是否能顺利地发展他的天才,这完全取决于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取决于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3](p.459)然而,“分工以及由分工产生的人们所受教育的条件”,在前共产主义阶段还存在一些缺陷,并且“这些弊病,在经过长久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是不可避免的”。[4](p.305)针对这一现实问题,马克思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的思想,“旨在弥补分工所造成的缺陷,因为分工妨碍学徒获得本身业务的牢固知识”。[5](p.11)其要义是,“这种教育要使儿童和少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的技能”,“把有报酬的生产劳动、智育、体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就会把工人阶级提高到比贵族和资产阶级高得多的水平”。[6](p.218)可见,综合技术教育不是培养资产阶级鼓吹的“精英”或小资产阶级倡导的“通才”,而是培养“真正的人”。后者与前两者的本质不同在于,它不是源自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需要,而是源自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生命实践发展的需要。
上述思想对思政教育在“智力建构”层面的拓展,至少有三个原则性启示:一是综合性,即思政教育不能就思政谈思政,甚至从整个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知识教育的所有学科专业。二是技术性,即思政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相结合,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们现代的生存方式。三是实践性,即思政教育的旨趣不是在讲堂上灌输马克思主义教条,而是在生产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上述方法论原则,新时代思政教育要在“入脑”向度上完成三大转型:一是从传统的思政课主渠道教学的课程观,向思政教育进入所有课程的综合课程观转型;二是从侧重“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教学目标转型;三是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第一课堂(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第三课堂(网络教学)”有机统一的组织方式转型。
(二)课程思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拓展到“入脑”向度
当前“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正是基于上述三大转型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智力建构”层面全面拓展的有益探索。“课程思政”目前已经在上海打造了“中国系列”等一批品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广泛示范效应,由地方区域性实践探索上升为国家整体教育改革项目。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和影响力,是因为它通过“思政教育进入全类课程”的综合课程观,发掘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有效解决了以往思政课教学的“孤岛困境”,打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智力建构层面全面展开的新局面。概括起来,目前“课程思政”探索的工作理念包括四个要点。
新时代思政教育要在“显性的理论灌输”基础上,探索以情理交融为框架的“隐性思政三部曲”:一是“以情入理”。以新时代大学生感同身受的感性情境导入,比如,教师可以展示学生喜闻乐见的优美音乐、生动照片、感人故事,“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13](p.241)也可以由学生以现身说法等方式,借助情感情绪的“扩散性”特质来强化“问题意识”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以理动情”。教师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带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逻辑导图”,以学理、政理、事理有机统一的理论高度,步步深入地启发学生剖析现实问题;三是“情理交融”。通过对现实问题情理交融的探索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将不再是那种生硬的政治教条和“就是好”等一类的简单说教,而是以情感关怀为前导,让学生对各种发展道路与价值观进行甄别和自我纠正的精神劳作过程。它所带来的理性发现的满足感和情感共鸣,将有效激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探索激情。[14]在这种理性认同与情感共鸣相交融的体验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把“四个自信”内化于心的情感境界。
第二,两个注重。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提出“两注重”原则,即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当代中国人在“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三个层面的根本诉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之魂。以往以思政课为载体的显性教育,已经不足以应对新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课程思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各门学科邀于同室、熔于一炉,融通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在各门学科知识教学的全过程中,努力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第三,三维形式。基于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有机统一原则,探索“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即打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实现思政教育的“横向贯通”。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生存状态下,主流价值体系面临互联网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单一的课堂教学面临引导乏力、实效欠佳等问题,由此,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高度关注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着力提升第三课堂的网络教育内涵。
第四,四位一体。“课程思政”的新课程观落地为“四位一体”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各门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挖掘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形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合力。比如,“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建设,“邀请各条战线名师大家走向讲台,从各个角度讲述‘中国方案’,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有效传导给学生”。[7]
综上,“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致力于把价值观教育融入各门类课程的知识传授,并涉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组织形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观上的重大创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总体上属于在“智力建构”层面拓展思政教育的横向维度。
二、情:四个自信内化于“情感建构”
“情”即将“四个自信”的坚定立场真正内化于学生的感性世界,使学生在情感上自觉接受,以达到“入心”的效果。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对思政教育在“情感建构”层面提供的方法论,即要求将情感渗透到教师、教学、教育各个环节,以通达思政教育“内化于心”的情感境界。
(一)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情感建构”思想
第一,一个理念。“课程思政”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提出360 度德育“大熔炉”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理念。
一是“资本主义的情感异化”。从现实本质上讲,情感不是先验或超验的心理现象,而是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能动的感性体验。[9](p.40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导致的劳动异化决定了情感异化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他把宗教虔诚、骑士热诚、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10](pp.274-275)当代历史证明,伴随着晚期资本主义生产的空间拓展,情感在今天更完全地被资本所形塑,资本主义生命政治进入了人们深层的情感世界。
二是“社会主义的情感建构”。与其说这是一种目标状态,不如说是指向当代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情感解放过程,包括“谁建构、建构谁、建构什么”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人民变革生产方式,消除情感异化的根源。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包括初级阶段,是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核心原则是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11](p.547)其最终目的是废除各种形态的私有制及其生产方式,为情感解放提供制度保障。其次,通过对劳动性质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实现劳动者的情感解放。劳动者的情感解放必然意味着劳动解放,而二者的共同前提是社会主义对生命活动的“去异化”,即改造异化劳动造成的情感扭曲状态。最后,自觉实现社会共同体中个人情感的自由全面发展境界。社会主义情感建构的内容有两个特征:情感的自由解放和情感的全面发展。“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3](p.169)然而在资本逻辑下,即使劳动者“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却因为被商业和政治所支配,结果仍然是不自由,仍然是被控制”。[12](p.4)唯有当资本不再主导整个社会体系,劳动也不再是奴役人、压制人的剥削性劳动,而是人们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人与人、人与自身的情感关系才能从痛苦、单调和对抗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复归于人之本质力量的幸福、多元和全面的自由表达。
(二)隐性思政:“四个自信”内在通达至“入心”向度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①参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gov.cn/jyb_xxgk/m ... 0190815_394663.html。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帮助大学生牢固确立“四个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信念、信仰和信心的确立,与其说关乎认识的正确性,毋宁说关乎情感的倾向性。
马克思“情感建构”思想给我们启示,四个自信的“入心”,不只是一种显性的目标状态,更是一个隐性的情感建构过程。“隐性思政”是指通过间接化的思政教育,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在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方面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其中,潜移默化的情感建构方式是“隐性思政”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教师的情怀自觉、教学活动的情理交融和教育过程的情感渗透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
第一,情怀深,是“隐性思政”活动和过程中的情感建构开展的前提。思政教育必然要求思想性和政治性相统一,教育者在此过程中要具有政治情怀与学术情怀的有机统一。政治情怀体现为“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1]这是学术情怀的先决条件;而政治情怀的生成又仰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长期学术训练和专业学习过程。然而,当前我国思政教师专业构成复杂多样,专业背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样化的学科构成一方面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多元交叉的视角,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部分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素养和学科情怀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思政教师的选聘上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学科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重要突破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可以参考医学等学科的“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机制”,在本科、硕士毕业时各设置一次弹性退出机制,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无意愿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选择在这两个阶段退出,全部完成学制要求的学生将进入“高校思政教师人才储备库”的国家平台,成为全国高校思政教师优先选聘的专业人才。这一机制能够培养一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保持连续性学习的专业人才,将有助于提升思政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学术情怀和政治情怀。
第二,情理通,是“隐性思政”情感建构活动的主要渠道。高校思政教育的首要性质是政治性。然而,面对当今多种社会思潮尤其是自由主义政治观的冲击,思政教育容易陷入政治性质与教学效果之间的不协调状态。如身陷这种艰难处境,取一舍一的道德命令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只会激化矛盾。毕竟成功的思政课教学,就是要将“四个自信”的政治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信仰。坚守本位与葆有灵魂,都需要“情”与“理”两个教学维度的有力支撑。以情入理、以理动情、情理交融,方能使“四个自信”的政治导向通达“入心”的生命境界。
情感建构是人之生命建构的核心内容,属于人之本质力量的感性层面。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是一场哲学革命,是因为它从对资本主义时代的深刻理解中扬弃西方理性形而上学传统,以此确认当代历史实践本身的超逻辑性质:人类感性存在的解放与革命。而情感作为人类感性存在的标识,是“马克思人的本质概念中的核心内容”。[8]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情感建构”的话语,但马克思其实在思想原则上区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建构。
第三,情感真,是“隐性思政”情感建构的题中之义,涉及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方法三大要素。从教育内容上看,新时代必须改变思政教育“知识与情感的价值失序”状态,高度重视情感因素的认知驱动、意志提升、信念固化、行为激活等功能。[15]情感是信念的底蕴,信念是情感的依托。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16]实践证明,学生不一定会在情感上选择已经学会的理性知识,但在情感上接受的信念却更易于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信念和行为。从教育主体上看,新时代思政教育既要把握青年人的情感共性,更要关注学生情感的新特征。在全球化、金融化、网络化的生存境域中,“95后”乃至“00后”大学生呈现出个性化的情感需求、多元化的情感取向、即时化的情感体验三个最基本的情感特征。自由主义政治观之所以易于被一部分学生所接受,也是因为其中对“自然权利”“个人利益”等因素的强化与合理化,迎合了一些年轻人的情感倾向。新时代思政教育唯有把握学生的情感脉搏,培养学生自由自觉的社会主义情感和“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才能应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从教育方法上看,新时代面临不充分不均衡的发展状况以及大学生对美好生活不同层次的需求,这决定了思政教育要研究不同学生主体情感需求的差异性,教育方法设计要遵循多元化和差异化原则,依据班级、专业、群体等调动教学资源、创设特色化思政情境,吸引学生主动走入有血有肉有内涵、有情有义有温度的教育场域。
三、行: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于“身体建构”
“行”即将党的教育方针彻底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达到学生在行动上身体力行和自觉践行,做到“外化于行”。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对思政教育在“身体建构”层面提供的方法论,即要求思政教育不仅要“入脑入心”,而且要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获得思政教育“外化于行”的切身体验。以往的探讨更多强调“入脑入心”,“行”往往不被看成与之并列的向度,而仅作为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被纳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其实,“行”作为对“入脑入心”的践行落实与综合提升,是高校思政教育综合改革更高的建构向度和必然趋势。
(一)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视域中的“身体建构”思想
身体是生命的载体,是智力和情感的驻所。身体建构作为人之本质力量的实践层面,是对智力和情感两个建构层面的融汇践履与综合提升。①理论界有很多关涉身体建构之根本重要性的论述。比如,新现象学家施密茨曾提出“入身”概念,从身体动力学角度强调身体体验是人与人、人与世界交流的基础和主要方式。参见Hermann Schmitz:DerunerschöpflicheGegenstand,GrundzügederPhilosophie,Bonn.Bouvier,2007,p.137。马克思身体观对西方身体观的超越性在于,唯物史观把形而上学化的身体还原为感性生命活动,进而在感性活动根基上揭示了“身体异化”的资本主义根源和“身体建构”的社会主义道路。17世纪以来,身体之所以被异化为生产工具,是因为它被置入“为剩余价值而生产”的资本主义体系:“资本主义生产比其它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更加浪费人和活劳动,它不仅浪费人的血和肉,而且浪费人的智慧和神经。”[17](p.190)20 世纪中叶以后,生产第一性被消费的首要性取代,资本对身体的控制就不再表现为将极度贫困和超强度劳动强加于身体,而是凭借经济技术发展的成就,通过许多精微细致的形式渗透于日常生活,使身体不知不觉地接受“欲求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自动自愿地成为“资本的一种形式”。这表明,伴随剩余价值生产形式从物质生产为主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当代转型,身体被更深广地整合到资本逻辑之中,资本主义生命政治进入了人们更深层次的生活世界。
在马克思看来,身体不只是被动的历史刻印机器,它本身就是社会的生产力量,有时可能是一股积极主动推动历史发展的感性力量。因此,身体的解放不是思想的解放,而是依托历史的解放;解放的基本手段不是身体之“知”,而是身体之“行”:“人的生命的现实的异化仍在发生,而且人们越意识到它是异化,它就越成为更大的异化;所以,它只有通过共产主义的实际实现才能完成。要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有共产主义思想就完全够了。而要消灭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18](p.128)基于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创造主观与客观条件,主动推进“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历史进程。
这里的难题在于,作为身体解放最重要的主观条件的“无产阶级意识”,却往往被作为资本主义同谋的学校教育所扼杀。那么,如何才能突破现有学校教育对无产阶级意识和身体的双重制约呢?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早期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19](p.449)就是说,超越现代社会权力和价值体系的无产阶级意识绝不会自发形成,唯有在与生产实践结合的教育中才能培育出来。唯其如此,工人才可能突破资本逻辑的控制,形成具有自我解放能力的创造性行动主体,与此同时,在自由人联合体中被共同占有和按需分配的社会财富,将成为自由发挥生命力量的坚实基础。在上述主客观基础上被释放与重新建构的身体,才可能回归自由自觉的生命境界。
(二)智能+思政: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于“行”向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不仅是才情兼备的人才,更是身体力行的社会主义实干者和接班人。马克思“身体建构”思想提醒我们,思政教育要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党的教育方针,就不能只面向学生的头脑,更要面向新时代大学生真实的新生存体验。新时代大学生的生存体验之最显著的变化是“智能+”时代的到来。以5G 技术、智能终端、虚拟现实等为代表的创新应用浪潮带来了全球从“人人互联”到“万物智能”的革命,这对人类生存体验的变革与挑战,可能超越以往最激进的想象。基于此,“智能+”有望成为培育更具动能的新型思政教育的契机,探索“智能+思政”成为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思政课改革和教育革命机遇的战略问题。“智能+思政”的本质是,在“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流动的自动化,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20]具体来说,“外化于行”向度下的“智能+思政”改革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智能+生命伦理”目标。智能+时代流传的“机器代替人类”的预言,①控制论之父维纳在其名著《人有人的用处》中提出:“这些机器的趋势是要在所有层面上取代人类。”转引自蓝江:《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光明日报》2019年4月1日。对思政教育的“生命伦理”构成更为严峻的挑战。智能学习提出的不是传统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而是人类与自己的造物之间的关系。要确保人不被自己创造的产品所异化,就必须清楚智能的理性边界。在“数据+算力+算法”定义的世界中,唯有生命的价值不可计算。放弃了生命伦理目标,就放弃了人面对机器的生存权。因此,“智能+”时代必须强化“生命伦理”在思政教育中的目标地位,以“对身体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底蕴,舍此便不能谈思政教育。“智能+生命伦理”教育的使命是自觉塑造人类与智能科技的自由关系,让人工智能不是奴役或代替人类,而是成为人类身体的延伸,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问题,进而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大限度上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二,“智能+社会大课堂”模式。习近平多次强调“社会大课堂”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提道:“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转引自王文、毕若旭:《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收获真知》,《中国青年报》2018年6月25日。尽管近些年大力推进社会实践,努力实现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但从实际效果上看,依然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两张皮”、实践教学碎片化、学生缺乏获得感等问题。究其原因,必须从实践内涵提升上下功夫。
一是“数字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合。当前思政教育的实践教学碎片化地散布于课程体系之中,如果说以往“理论与实践的内在统合”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不可能任务”,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实践教学”则将使上述设想成为可能。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采取问题逻辑法,将理论教学的全部要点整合为一套实践主题及问题链,再把实习、公益、调研、考察等多元实践场景纳入操作系统,然后按照理论与实践适度交叉和整体贯通的思路,最后将实践主题及其问题链对接课程理论内容和相关实践场景。
二是“平台型实践教学”实现思政与专业的内在匹配。尽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从本科思政课中专门为实践教学划出2 个学分,但在功能主义主导的教学体系之中,思政实践往往陷入与专业实习较量的工具化境地,乃至在事实上面临一场意义危机。要化解这一危机,就要以创建“平台型实践教学”为突破口,把思政实践的价值目标贯通到于专业实践的过程。具体来说,实践基地、实践资源、实践活动等关键要素全面纳入在线化和数字化平台,把专业实习与思政实践的目标点进行匹配,让思政教育的价值目标配合不同专业、阶段、任务等精准实施。
三是“虚拟化实践教学”实现虚拟与现实的内在贯通。所谓虚拟实践,指“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时空进行的主体与虚拟客体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21]新时代思政教育要抓住学生的生存体验虚拟化特质,积极运用“数字孪生”的思维方式,通过建立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精准映射、实时反馈机制,实现虚拟实践与物理实践互联、互通、互操作体系,构建虚拟实践对现实问题的描述、诊断、预测、决策新体系,优化实践资源配置效率,进而通过虚拟实践形成的文化印象和体验进行思政教育,提升学生获得感。
第三,“智能+思政课程”策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1]当前思政教育面临教育资源和技术有限的瓶颈。教师只能凭个人经验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案,而不可能精确掌握学生专业、阶段、群体、兴趣等多元差异,也不可能据此来“个性化”定制教学计划,更不可能在执行过程中配合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即时调整。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到实处,关键要使教师教学“供给侧”和学生学习“需求侧”相融合,即新时代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与大学生“个性化、即时化、多元化”匹配度相适应。
以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化、即时化、多元化”的需求为内驱力,“智能+”带来的数据驱动、智能感知、自主预测的变革,必将为思政教育尤其是思政课改革的转型升级赋能。一是个性化的教学计划策略。目前网络选课平台只停留于对课程的“外部选择”而没有实现“内部选择”,即学生只能选择科目而不能选择课程内容。尤其是对于作为必修课的思政课而言,只有学生能够自主选择问题、案例、实践活动等,才能真正对接学生的“需求侧”。基于5G技术和云计算的智能+平台,教师可以在选课系统预设“问题逻辑树”并配套“案例分析集”,学生在“必选和可选”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案例。在所有学生完成选课后,“智能+”选课系统将根据全班同学的选择结果,汇总比率较高的要点和案例,自动生成针对班级特点和需求的教学计划,作为教学体系的设计依据。二是即时化的教学执行策略。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根据学生可以在系统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即时反馈和重新选择,教师可以参考学生看法和实际教学效果,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阶段调整问题设置和案例分析,重新生成下一阶段教学方案。三是自动化的课程考试策略。目前大部分高校尝试的思政课网络考试方式都流于形式,因为无法突破资源技术瓶颈,价值目标如何体现、开放性问题如何设置、主观题如何评阅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智能+”考试系统中,知识和结果导向转变为价值和过程导向,学生把在实体课中的发言简要输入“课堂讨论”模块,网络课中的问答自动计入“网络互动”模块,实践活动中的作品(如针对时政拍摄的微视频、可播放音像的PPT 等),则上传到“实践活动”模块。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把成绩评阅分散到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即时评分,系统将在课程完成后,综合多次评分自动生成学生总成绩。
知、情、行的统一,是从入脑到入心再到外化于行的统一,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确立“四个自信”的过程,是在智力建构、情感建构和身体建构层面上逐步展开的过程,也是思政教育目标逐渐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世界和生活世界,从而内化于学生深层生命世界的过程。习近平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马克思生命政治哲学的建构性视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即智力建构、情感建构和身体建构是社会主义对人之自由生命由浅入深的自觉建构过程,从融化于智、内化于心到外化于行,是思政教育层层递进、综合提升的教育过程。尽管笔者提出的具体举措,很多还停留于设想,但入脑、入心和外化于行及其有机统一,无疑已经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的主要向度。
[参考文选]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下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8]L.Weyher.Re-reading Sociology via the Emotions:Karl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Estrangement[J].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12,(2).
[9]J.Elster.Alchemies of the Mind:Rationality and the Emotion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美]阿拉斯代尔·麦金泰尔.马尔库塞[M].邵一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14]陈蓓洁.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5,(10).
[15]程婧,段鑫星.论积极情绪情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功能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16]《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2016 年版)》摘登[N].解放军报,2016-05-2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8]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0]宋斐,晓坪.报告解读:从连接到赋能:“智能+”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EB/OL].http://www.sohu.com/a/300931667_384789.
[21]孙伟平.论虚拟实践的哲学意蕴[J].教学与研究,2010,(9).
Marxist Philosophy of Life Politic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Dimensions of Intellect, Emotion and Behavior
(Zong Ai-dong)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politics has a dual vision, namely the criticism of capitalist life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ife politics. As for the latter,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enters on the socialist conscious construction of human’s free life,which includes at least three main dimensions of intellectu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politic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to enter the students’deep life world, integrate“intellectual construction”into their minds, internalize“emo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 and externalize“physical construction”.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three has undoubtedly become the main orient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20)02-0064-08
作者:宗爱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筹)党支部书记,德育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澄 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