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0|回复: 0

创新链概念的核心属性与边界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1-9-7 08: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创新链概念的核心属性与边界
——一项提升概念清晰度的文本分析
丁 雪1 杨 忠1 徐 森2

(1.南京大学 商学院, 南京 210023;2.南京工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南京 211816)

摘 要:理论界与实践界正在关注创新链这个全新的创新理念,然而,现有的创新链定义尚未取得共识,存在概念模糊的问题。因此,在提出概念定义规范流程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提升创新链的概念清晰度以及明确创新链的边界。通过对创新链的现有定义进行文本分析,明确了创新链概念“主体”“阶段”“本质”“行动”及“结果”五个核心属性;同时,通过对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网络这两个相似概念的定义进行文本分析提取核心属性,并与创新链的核心属性进行对比,确定了创新链概念的边界,最终认为创新链是“多个创新参与者相互连接经历多个阶段产生价值的一体化创新活动过程或结构”。

关键词:创新链; 创新生态系统; 创新网络

一、引 言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共识,创新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创新活动日趋复杂化与多样化,使得单个组织难以独立支撑从研发、生产、分配到交换的创新全过程,因此需要不同组织在创新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Audretsch & Feldman,1996;Tether,2002)。在此背景下,创新链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创新活动组织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创新链研究起源于Landau和Rosenberg (1986)提出的创新链式模型,历经30多年的发展,尽管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创新链的理论探讨(杨忠、李嘉、巫强,2019)。现有研究对创新链概念定义模糊,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创新链提出了不同理解。林淼等(2001)从过程视角提出创新链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而蔡翔(2002)则从解构视角将创新链定义为围绕某一个创新核心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将相关的创新参与者连接起来,以实现知识经济化与创新活动系统优化的功能结构。此外,袁继新等(2016)从产业层面将创新链定义为产业环节中的某一项产品从研发到产业化所形成的创新链条;而Hansen和Birkinshaw(2007)则从企业层面将创新链视为一个由创意产生、创意转化以及创意扩散三个阶段顺序组成的价值传递过程,主要包括内部获取、跨部门获取、外部获取、选择、开发以及企业内扩散六个关键活动。

概念作为科学语言,是科学解释与理论构建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不提升概念清晰度,就无法构建清晰的概念,进而降低了建构效度,最终阻碍理论构建或理论发展(Podsakoff等,2016;Suddaby,2010)。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本研究发现,创新链概念的模糊是因为学者们聚焦于“链”隐含的连通含义,在定义时强调多个创新主体之间的连接性(Moulaert & Hamdouch,2006;胡耀辉,2012),但并未清晰界定“链”作为一种隐喻,背后所隐含的连接性的内在属性(Kolb,2008),因此导致创新链与同样包含连接性内涵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概念存在概念重叠,从而大大影响了创新链概念的合法性、真实性和严谨性,不利于创新链的后续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方法(Carley,1993),通过对过去创新链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网络这两个相关概念进行系统梳理,从概念的基本属性出发,提取各自的核心属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创新链与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网络的共有属性与特有属性,明确创新链的概念边界,以期回答“创新链是什么”这一问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数据

本研究选择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网络作为创新链相近概念的主要原因是:(1)这两个概念与创新链一样,均属于创新族群范畴(蔡翔,2002);(2)不少关于创新链的研究中,出现了“网络”“创新网络”“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这些概念(Hansen & Birkinshaw,2007;付丙海等,2015);(3)现有创新链的研究中,引用了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Roper等,2008)。

本研究以“innovation chain”“innovative chain”“chain of innovation” “innovation value chain”“creative value chain”“creative chain”“innovation value chain”“innovation ecosystem”“innovation network”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EBSCO等英文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同时以“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网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里进行搜索。为了避免文献遗漏,本研究还在Google学术上检索上述中英文关键词。

本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精简,最终得到73篇文献。其中英文共计24篇,中文共计49篇;创新链的有效文献28篇(英文5篇,中文23篇),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效文献24篇(英文8篇,中文16篇),创新网络的有效文献21篇(英文11篇,中文10篇)。

2.研究设计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研究方法,分析73篇有效文献中的定义,具体分析过程如下:(1)探究对概念的已有认识,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与系统梳理,探究已有研究如何界定概念。(2)明确概念域,依据Sartori(1984)的建议,概念域的明确可以通过筛选出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提取定义在性质与实体两个属性上的特征,梳理汇总,最后形成对焦点概念的性质与适用实体的统一认知,进而界定概念的内涵(即概念的本身属于何种性质)及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3)明确概念属性,概念的属性可以划分为充分属性与必要属性。前者是指概念自身的特有属性,后者则是指概念与其他相近概念的共有属性,这两类属性在定义焦点概念时缺一不可。(4)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合适的语言将抽取出的概念的充分属性与必要属性串联起来,研究者将得到概念的定义。概念界定工作将对最终呈现出的焦点概念定义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研究需要精心选择串联概念属性的语言,使最终呈现的定义满足简明清晰、避免歧义、避免过度技术化、直接正面及避免循环重复、避免自我参照的要求。

概念定义的文本分析:(1)整理概念的特性—属性矩阵。本研究对三个概念的定义进行逐字分析,提取出不同的特性(1)为了避免特性遗漏,针对定义不清或定义不全的情况,本研究回溯到该定义相应的文献当中,通过对定义上下文的拓展解释内容进行编码,拓展补充了一部分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同一概念不同定义的所有特性进行纵向分析比较,最终总结每个概念的属性。并且以不同定义为纵轴,以纵向分析比较得到的定义属性为横轴,总结得到三个概念各自的特性—属性矩阵。(2)筛选概念的核心属性。本研究通过对概念的诸多属性进行筛选,得到概念的最关键与最核心的属性,并依据过半数原则来筛选并确定焦点概念的核心属性(Dahlsrud,2008)。即筛选标准是在焦点概念的某一属性维度下,现有研究的定义中至少应该有50%及以上有所体现。(3)分析概念核心属性的特性。为进一步确定核心属性的特性,本研究对定义中出现的语词进行词频分析,并按照语词、语词出现频次以及语词所属属性进行归纳整理。依据多数原则,选择核心属性下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组语词作为对应的核心属性的特性。(4)分析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本研究对现有定义中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并以图片形式进行展示。操作方法:一是按照频率由高到低,对概念的核心属性进行排序;二是以最高频核心属性为基准,统计已有定义涵盖n个(n=2,3…且n是核心属性的总数)核心属性的频率。如果遇到焦点概念的核心属性频率相同的情况,就对两个核心属性依次进行组合统计。

三、文本分析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以及创新网络概念的定义进行文本分析,得到各自的属性。依照筛选得到创新链的核心属性,通过比较创新链与相近概念的核心属性,得到创新链的必要属性与充分属性。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创新链的定义。

(一)文本分析结果
通过文本分析创新链的28个有效定义,本研究最终总结出“分析单元”“本质”“阶段”等13个属性,进一步对创新链的属性进行筛选,最终得出“本质”“阶段”“主体”“行动”以及“结果”5个核心属性。此后,本研究对现有定义中包含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见图1)。

图1最后一行代表对应的核心属性在28个中英文定义中出现的频率,5个核心属性的频率均在50%以上。由图1知,多数创新链定义包含了“本质”与“阶段”两个属性(频率约为60.70%),但是仅有17.90%的学者在定义创新链时同时涵盖了创新链的5个核心属性。

为确定创新链核心属性的特性,本研究进一步对创新链定义中出现的语词进行频率统计(见表1)。从表1中可发现,现有定义在创新链的“主体”以及“阶段”属性下达成一致,在“本质”“行动”及“结果”属性下则存在不同理解:创新链的“本质”属性对应4个特性,分别是过程、结构、系统以及关系;创新链的“行动”属性对应连接与创新2个特性;而“结果”属性则存在创造价值以及新产品与服务2个特性。

类似地,在对创新生态系统的24个有效定义进行属性分析后,本研究最终总结出12个属性,筛选得到创新生态系统的5个核心属性:“主体”“本质”“行动”“流动要素”及“时间”。本研究还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包含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进行分析(见图2)。

width=392,height=262,dpi=110
图1 创新链定义包含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

表1 创新链定义中的高频词语及所属属性

width=639,height=337,dpi=110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本研究对创新生态系统定义进行词频统计分析(见图2、表2),发现现有定义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时间”及“流动要素”达成一致;在“本质”与“行动”则存在不同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本质”对应2个特性,分别是系统以及网络,前者是多个主体相互联系与作用的综合体,强调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要素的整合作用;而网络则指代由节点和连边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创新生态系统的“行动”属性则存在合作与竞争两个特性。

在对创新网络21个有效定义进行属性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到11个属性,通过筛选得到创新网络“本质”“主体”及“结果”3个核心属性,并进一步对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进行分析(见图3)。3个核心属性的频率均在50%及以上,大部分创新网络定义包含“本质”与“主体”(频率约为85.70%),近半数定义包含了“本质”“主体”与“结果”(频率约为47.60%)。

width=392,height=262,dpi=110
图2 创新生态系统定义包含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

表2 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中的高频词语及所属属性

width=639,height=234,dpi=110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为明确创新网络核心属性的具体内容,表3对创新网络定义中的词语进行词频统计。从表3可以看出,现有定义在 “主体”达成一致,而在“本质”与“结果”存在不同的理解。创新网络的主体是指包含企业、高校、政府、机构、院所的各类行为者。创新网络的“本质”存在网络及系统2个特性。创新网络的“结果”则存在创新与转移2个特性。

width=392,height=197,dpi=110
图3 创新网络定义包含核心属性的组合情况

表3 创新网络定义中的高频词语及所属属性

width=639,height=193,dpi=110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二)结果讨论
通过明确创新链与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的区别,界定创新链的充分属性与必要属性,进而深入理解与认识创新链的概念域及创新链的属性类型。

1.创新链的文本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28个中英文创新链定义所包含核心属性,本文发现仅有17.90%的定义同时涵盖5个核心属性。这表明,现有研究对创新链的认识尚不全面,创新链定义存在核心属性残缺。

本研究共筛选出“主体”“阶段”“本质”“行动”及“结果”5个核心属性。文本分析结果显示,现有研究在创新链的“主体”以及“阶段”属性达成一致。“主体”主要是指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及其他参与到创新过程中的各类机构、部门等;现有定义对“阶段”的界定存在不同的划分(从两阶段、三阶段到九阶段等),但是从总体来看主要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市场化应用三个阶段。而在“本质”“行动”及“结果”三个核心属性下,现有研究存在不同理解。“本质”属性包含过程与结构两个特性。过程是从动态视角将创新链描述为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应用的创新过程,结构则是从静态视角将创新链视为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结构状态。“行动”属性对应连接与创新两个特性,由于不同主体间的创新主要是基于主体之间的联系合作,因此创新活动属于一种连接活动。此外,由于创新活动与创新链这一概念之间的联系过于直接,本研究将创新活动并入连接活动,认为创新链的“行动”属性即是连接。“结果”属性包含创造价值以及新产品与服务两个特性。由于新产品与服务本质上产生了新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因此本研究将新产品与服务并入创造价值这一特性,认为创新链的“结果”是创造价值。

综上,从动态视角来说,创新链的性质是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应用的创新全过程;从静态视角来说,创新链的性质则是一种结构(可能是以链条、系统、网络等形式存在)。此外,仅有28.57%的定义明确创新链的适用实体,主要是产业与组织层面,而其余定义未指明适用范围。因此,本研究将创新链的适用实体范围限定在组织与产业两个层面,创新链可能存在于组织内部也可以存在于组织之间。

2.创新链与创新生态系统及创新网络的比较

通过属性分析,本研究得到了三个概念各自的核心属性,发现“主体”及“本质”是三个概念的共有属性,而“行动”是创新链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共有属性,“结果”则是创新链与创新网络的共有属性,“阶段”是创新链的特有属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创新链的必要属性是“主体”“本质”“行动”以及“结果”,创新链的充分属性是“阶段”。

整体来看,创新链侧重于创新主体在多个阶段之间的连接,创新生态系统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创新网络则聚焦创新的产生。具体来说,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三个概念还存在如下不同(见表4):

表4 创新链、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网络的核心属性比较

width=639,height=252,dpi=110
资料来源 :根据相关文献整理。●指代明确抽取出的核心属性;⊕指代隐含的核心属性。

(1)虽然三个概念均包含“本质”与“主体”属性,但具体内容不同。多数研究者将创新链视为一种描述从基础研究到市场化应用的创新过程或者是一种用以描述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关系的结构。而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网络的本质则分别是一种系统和一种网络拓扑结构,后两者的本质均是一种具体的结构形态。创新链与创新网络的“主体”属性基本相同,主要是指代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类型的组织;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主要划分为组织与环境两类,部分学者认为组织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各种类型组织,而环境则是指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人文环境等创新相关环境,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组织包括企业、科研机构、供应商企业、分销商企业以及用户,将政府纳入到环境范畴,认为政府颁布的政策提供了创新相关的环境。总体来看,创新生态系统将环境(特别是与创新相关的环境)纳入到主体范畴中,强调各类组织之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2)三个概念在“时间”属性上有所不同。创新生态系统更强调动态性。现有创新生态系统定义多提到演化、进化与共同进化,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共同变化,因此涵盖了“时间”属性。而本研究并没有在创新网络定义中抽取出“时间”属性。创新网络是组织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式与非正式关系的集合,节点之间的关系状态较为稳定。虽然本研究没有在创新链定义中抽取出“时间”属性,但是创新链的“阶段”属性中暗含了时间范畴,且与创新生态系统有一定的区别:创新链的时间是一个纵向跨度,体现了分散在多阶段中的多个创新主体在纵向时间上的相互连接,而创新生态系统的时间则强调创新主体在不同时间截面之间的比较,强调变化与不同。

(3)创新链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行动”属性上存在差异。本研究发现创新链的行动主要是连接,强调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包括相互合作、知识转移、技术整合等;而创新生态系统的行动包含合作与竞争,强调组织间以及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对立,这也与生物学领域强调生态系统中群落与物种之间的竞合关系相契合。

(4)三个概念在“阶段”属性上存在差异。现有创新链定义大多强调创新过程的多阶段性(两阶段、三阶段、九阶段等),多数学者将创新链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市场化应用三个阶段。而创新网络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更强调特定的形态与结构(即关系集合与系统),因此难以将其结构划分成不同阶段。

(5)创新链与创新网络强调“结果”属性,但具体内容不同。创新链侧重价值创造,包含由于创新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收入、口碑等经济价值,以及为社会带来的便利、安全等社会价值,前者更多是企业这一营利性组织所看重的,而后者更多是政府所看重的 (Jia,2019);而创新网络强调创新结果的流动性,也就是创新产生并且在网络的多个节点上转移扩散。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文本分析,本研究发现“主体”“本质”“阶段”“行为”及“结果”五个创新链定义的核心属性。“主体”是指企业、政府、高校、机构、部门等创新活动参与者;“本质”从静态视角看是一个体现创新主体构成的结构,从动态视角看是一个有关创新的过程;“阶段”可以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实验发展三个阶段;“行动”是主体之间的合作、协同、关联等连接行为;“结果”则是指创新产生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在得到创新链的五个核心属性基础上,本研究按照定义的简明清晰、避免歧义、避免过度技术化等要求,给出创新链的定义:创新链是多个创新参与者相互连接,经历多个阶段产生价值的一体化创新活动过程或结构。由于创新链主体包括企业、高校、政府、机构等创新活动参与者,考虑到定义的简洁性与普适性,本研究在定义中不强调创新主体的具体类型,而是强调存在多个创新主体。此外,由于现有定义中对创新链的阶段存在不同的划分,没有达成统一,因此本研究对创新链的定义强调多阶段性,而不是每个阶段的具体名称及划分。

对实践管理而言,本研究主要有如下三点启示:

(1)基于创新链及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网络的文献回顾和概念厘清,通过总结归纳出创新链的五个核心属性,确定相应的特性并最终提出创新链的定义,有利于加深实践部门对创新链的理解与认识。此外,本研究还有利于不同类型创新参与者(例如企业,高校,政府等)更好地理解创新链的内涵,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互动合作。

(2)本文发现创新链的结果是产生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其中经济价值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营利性组织所追求的,而社会价值则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非营利组织所追求的。对于那些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组织(例如高校、国有企业),其创新结果主要由政府来评价。目前政府难以从质量角度对创新价值进行判断,仅从数量角度衡量组织的专利数量产出,会使得组织产生中短期投机行为,出现“垃圾专利”的现象,造成每年政府创新投入高而产出低的问题。

(3)创新效率低下一方面在于创新链中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冲突,另一方面在于创新链不同阶段存在脱节现象。基于创新链的多阶段属性,未来的创新管理实践活动,可以从不同阶段细分,关注与探讨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蔡翔,2002:《创新、创新族群、创新链及其启示》,《研究与发展管理》第6期。

付丙海、谢富纪、韩雨卿,2015:《创新链资源整合, 双元性创新与创新绩效: 基于长三角新创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2期。

胡耀辉,2012:《产业转移示范区科技园的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第14期。

林淼、苏竣、张雅娴等,2001:《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科学学研究》第4期。

杨忠、李嘉、巫强,2019:《创新链研究:内涵、效应及方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5期。

袁继新、王小勇、林志坚等,2016:《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 “三链融合” 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智慧健康产业为例》,《科技管理研究》第14期。

Audretsch, D. B., & M. P. Feldman, 1996,“R&D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and Productio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6(3), pp.630-640.

Carley, K., 1993,“Coding Choices for Textual Analysis: A Comparison of Content Analysis and Map Analysis,”Sociological Methodology, 23, pp.75-126.

Dahlsrud, A., 2008,“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Defined: An Analysis of 37 Definitions,”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5(1), pp.1-13.

Hansen, M. T., & J. Birkinshaw, 2007,“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85(6), pp.121-130.

Jia, N., K. G. Huang, & M. C. Zhang, 2019,“Public Gover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Innovation: An Examin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2(1), pp.220-247.

Kolb, D. G., 2008,“Exploring the Metaphor of Connectivity: Attributes, Dimensions and Duality,”Organization Studies, 29(1), pp.127-144.

Landau, R., & N. Rosenberg, 1986,The Positive Sum Strategy: Harnessing Technology for Economic Growth,Washington D. 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Moulaert, F., & A. Hamdouch, 2006,“New Views of Innovation Systems: Agents, Rationales, Networks and Spatial Scales in the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Innovatio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19(1), pp.11-24.

Podsakoff, P. M., S. B. MacKenzie, & N. P. Podsakoff, 2016,“Recommendations for Creating Better Concept Definitions in th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and Social Sciences,”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19(2), pp.159-203.

Roper, S., J. Du,& J. H. Love, 2008,“Modelling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Research Policy, 37(6), pp.961-977.

Sartori, G., 1984,Guidelines for Concept Analysis in Social Science Concepts: A Systematic Analysis, Giovanni Sartori (ed.),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Suddaby, R., 2010,“Editor’s Comments: Construct Clarity in Theories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5, pp.346-357.

Tether, B. S., 2002,“Who Co-operates for Innovation, and Why: An Empirical Analysis,”Research Policy, 31(6), pp.947-967.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 20:34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