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
韩喜平
〔摘要〕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代坚定制度自信的重要主旨,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坚贞不渝的奋斗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核心要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也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美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①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必然会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党和国家制定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的制度保障,或者说是以更加成熟、更加稳定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水平和能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至上”的价值属性分析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其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不断奋斗、不断探索而形成的,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一脉相承,人民性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本质属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无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是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核心要义、改革总目标讲,“人民至上”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与优势展现。
(一)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③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民的呼声作为全部的价值追求,以实现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人民至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提及:“无产阶级的文艺是属于人民的,必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④由此,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旨归。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他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⑤对“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自此开始,“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目标、精神指南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根本宗旨。党的历次党代会都重新解释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邓小平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三个有利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等到江泽民提出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都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提法逐步写入党的文件,将其作为国家总体布局的核心宗旨。党的十九大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⑥由此可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了一种新时代比较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这些价值体系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是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断奋斗、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胜利结果。《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⑦中国的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前进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奉行改善民生这一宗旨,努力践行“人民至上”这一承诺,完善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至上”为基本价值的制度体系,不断带领人民迈上新台阶。
(二)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展现
“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也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1920年,在中国共产党早期拟定的《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宣示:“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的社会。”⑧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承接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组建工农武装进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到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确立党指挥枪的原则,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建设开拓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组织民工队,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在根据地实行广泛的普选制度,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依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战争时期,从解放区的建设、土地改革运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到全国的胜利解放,依靠的还是人民群众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由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等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各项民主改革,成功建设了“两弹一星”伟大工程,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建立了基本完备的工业体系,推动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巩固并发展壮大。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取得的许多成功以及改革开放中的许多创造,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发明的”,从安徽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到股份合作、个体私营企业、家庭企业等乡村乡镇企业的探索,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等。一个又一个人民群众的成功首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广复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人民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性质,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其基本逻辑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原则,汲取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以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具有厚重的“人民至上”的底蕴和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的制度优势。
(三)“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旨归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的有机结合,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属性和价值取向。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⑨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制度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秉承为人民服务宗旨、探索为人民服务规律、更新为人民服务方法、形成为人民服务治理体系的历史,而党的根本价值属性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基本是依赖制度保障的,本质是围绕“人民至上”不断发展的。“人民至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展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旨归,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从制度构建的目标导向分析,“人民至上”本质是要体现人民意愿,简政放权,还政于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每一次改革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更好地调动人民积极性、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更好地破除落后的制度枷锁、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进行的,这既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发展的需要。进言之,无论是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还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际效能看,新时代坚持人民在国家制度中的主体地位,依据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主体意愿推进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深刻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价值体系去解决新时代的新矛盾、新问题。因此,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由人民说了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根本属性,在实践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人民意愿,满足人民需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新中国一直致力于满足人民需求的制度构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始终需要相应的制度提供必要保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⑩由此可见,人的“自由解放”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需要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满足人民的需要,除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外,更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体系保驾护航。因此,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直致力于提高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需要进行制度建构,即围绕着根本利益、社会共同利益和人民多种需求来构建制度。
(一)满足人民根本利益需要构建制度
利益是最为基本的关系,“满足人民需要”最迫切要满足的是最广大人民生存、生活、发展、幸福的需要,制度建设最根本就在于满足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毛泽东指出:“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需求,其制度建设是为满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构建的。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一直在探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及制度体系,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经提出:“中国现在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代表大会选举政府。”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迫切希望改变“三座大山”的长期压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在于巩固好、建设好新生的人民政权,人民能真正实现当家作主,能决定自身发展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这一构想付诸了实践,探索并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组成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明确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逐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19281亿元,比1952年增长177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56年实际增长36.8倍。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满足人民根本利益需要构建制度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切社会变革的最重要因素和最根本保证。
(二)满足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构建制度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和满足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推动制度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发展富强的目标,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毛泽东通过改造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按劳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三大线建设”等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共同富裕并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富裕,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制度、经济特区建设制度等,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奠定了先富带动后富的制度基础。之后,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后,又不断建立《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相匹配的农村、边远山区、西部支援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一系列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制度体系,坚持共享发展,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一系列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1978年降低35.5个百分点;同时,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基尼系数逐渐减低等等。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共同富裕”目标不断强化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实现了从国家贫穷到富强的跨越,才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制度
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换言之,满足有生命的个体存在的衣食住行是第一需要,在第一需求或基本需求得以满足后,个体会寻求更高一级需要的满足,这既是人作为自然属性的需要,也是人作为社会属性的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是以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的使命型政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终身奋斗目标。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转变,反映的是人民对基本生活“量”到美好生活“质”的需求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其基本导向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建构。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批惠民、利民、便民的举措相继出台实施,建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机制、残疾人补贴制度、湖长制河长制、垃圾分类制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推动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养老机制改革、“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改革、环保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使得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安全感大幅度提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决定》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指出几点具体措施,以人民群众最关切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以厚民为本,注重加强民生保障制度的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初心与担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构建导向。
三、以更加成熟稳定的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制度的创造者和变革者,生产力的提升必然促使人民建立和完善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更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体系。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这一问题,《决定》中“人民”作为高频词汇被提及99次之多,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时代使命与行动指南。通过梳理全会内容可见,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正是党的重大战略任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坚持和完善过程,就是如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
(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制度保障
所谓根本制度,就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国家性质、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起顶层决定性、全域覆盖性、全局指导性作用的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制度保障,核心在于始终坚持和完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度和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根本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这一根本文化制度,共建共治共享这一根本社会治理制度,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军事制度。从内在逻辑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放在首要位置,彰显了党的领导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领导制度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实践证明,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家的命脉所在、社会的安定所在、人民的利益所在。而人民利益、人民权利、人民心愿的表达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首先要满足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需要,这不仅体现人民根本利益需求,更体现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要求。因此,《决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文化制度明确提出,它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认识领域,本质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食粮、是保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等根本制度和中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文化制度保障。而从外在现实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符合人民意愿与社会治理规律的制度,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心具有重要意义。《决定》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保障人民在生活中参与社会建设、主导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这一系列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建立在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把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入党章,《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为更好地保卫国家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根本军事制度保障。所以,党的根本领导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文化制度、根本社会治理制度、根本军事制度构成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四梁八柱”制度保障体系,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
(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制度保障
基本制度包含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是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性质、框定国家基本形态、规范国家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要不断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制度保障。从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在属性看,政党制度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中国国情决定了必须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其最主要的政治主张就是要求政治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这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了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对此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并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明确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对扩大中国爱国统一战线、发扬社会主义优势,满足人民对参政议政、协商民主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提出:“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后又明确载入宪法。党的十七大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写入党代会报告,最后纳入国家基本政治制度,这是基于中华民族民族区域分布特点和农村村级、城市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需要决定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满足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行使民主权利的现实制度保障。从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优势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中国的国情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按照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劳动量的多少进行分配,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坚持和完善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其显示了公平、平等与效率,是较为优越的分配制度,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决定》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显著优势”,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需求,也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更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基本经济制度的伟大探索与创造,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基本经济制度保障。
(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制度,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派生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的主体性制度,即建立在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之上的关于法律法治、行政管理、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对外事务、党和国家监督等方面的主体性制度。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度是与人民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制度体系,《决定》系统论述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安全制度、生态制度,构成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需要和重要制度保障。《决定》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从现实情况看,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民生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城乡间区域间的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而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背景下,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的风险挑战与日俱增,这就必须要坚持和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安全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事实上,平安中国、健康中国、绿色中国一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更是关系人民福祉与民族未来的百年大计。从马克思需求层次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丰富,不仅追求生活美,也追求居住的生态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做出许多新的战略部署,坚持和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态制度,如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和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等。新时代,更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不断坚持和完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系列重要制度保障。
总的来看,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过程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方略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努力方向和基本原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建设,完善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国家治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国家与社会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发展,使全体人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① ⑥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01版。
② ⑦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1日,第01版。
③ ⑩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53页。
④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3、1039、1096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第1版,第4页.
⑧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第22页。
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7页。
《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95页。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2019年7月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1/content_5404949.htm,2019年12月13日。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习近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6日,第01版。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韩喜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指南》,《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20)02-0001-07
〔基金项目〕中宣部文化名家及“四个一批”人才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韩喜平,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 长春 130012。
(责任编辑:陈 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