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新网银行采取的反欺诈风控措施
(三)新网模式推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数据的可得性和成本。
信息不对称是银行业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时普遍面临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新网银行这类完全以互联网和移动端模式运作的银行。首先,可用外部数据还不够丰富和标准化,金融机构在采集数据时仍然面临难、贵、慢的问题。其次,部分机构掌握和沉淀了大量的相关数据,但缺乏整合。此外,第三方数据的采集过程还存在着合规问题,在保证来源合规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采集用户数据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不小的难题。
另一方面,目前互联网银行开展信贷业务所需的数据成本偏高。线上进行信贷业务,客户风险识别的基础是数据。新网银行单次授信审批的风控成本约为3元~6元。但由于并非所有进入审批的客户都能通过授信,获得授信的客户也并非都会提用贷款,且新网银行的信贷产品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贷款最少500元,最短一天),因此在考虑“授信通过率”和“贷款提用率”的转化后,新网银行的数据成本相比其利息收入仍然较高。虽然部分地方政府目前对新网银行免费开放数据,但是未来是否可持续仍属于不确定性因素。
2.大数据风控能力。
拥有先进的大数据风控能力是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的必要基础。大数据信贷业务中对于数据的使用,关键在于如何发现不同渠道数据之间的关联作用。许多看似并不相关的数据结合在一起可能会产生对信用评级有用的信息,真正的创新之处也在于找到这些数据的用途。金融机构需要利用机器学习等先进算法构建风险量化模型,对客户进行精准画像。纯线上的信贷业务还须特别防范高科技手段的欺诈等操作风险。这些都相当考验金融机构的技术能力。
新网银行作为我国第三家以互联网模式运营的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就以“移动互联”作为特定战略,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评估技术。大数据风控模型和关键技术是核心商业秘密,很难模仿。对于那些既严重依赖第三方数据来源,同时也缺乏独立风控技术能力的金融机构,能否稳定地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是一个疑问。这也就意味着,大数据信贷的 “第三条道路”也是有门槛的,有一定的资源或技术壁垒。
3.信贷产品丰富程度。
新网银行成立以来,主做零售信贷业务。其中主要是消费类贷款,但产品单一也会导致银行缺乏有效的手段分散风险。消费贷款的发放极其零散,笔均单价较低。贷款发放后基本是客户自主支付、使用,银行难以对贷款的最终用途进行准确追踪和管控。因而消费类贷款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生产、是否能够达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还有待后续考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通过第三方数据来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一般以消费类贷款为主。这主要是因为个人数据相对企业数据来说更容易通过第三方渠道获得,数据量也更大。企业数据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数据存在收集困难、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由消费信贷推广至小微企业类贷款仍存在一定的障碍。事实上,新网银行目前还未涉及企业信贷业务。微众银行的“微业贷”所使用的数据跟传统商业银行小微企业征信数据近似,与其消费信贷“微粒贷”使用的大数据相比不在一个层级上。只有网商银行借助阿里巴巴电商平台收集了小微企业的经营数据,据此建立了大数据风控模型。
4.监管政策方面。
首先,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监管法规和政策调整会深刻影响金融机构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的可能性。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初期,普通用户对数据隐私安全的了解程度有限。为了获得互联网产品使用上的便利,可能会忽视对自身数据隐私的保护。但随着民众对数据隐私权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一些大数据技术公司违背用户意愿、滥用“爬虫”技术等非法方式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将受到监管部门的进一步遏制。隐私数据保护将愈发成为立法和监管政策的热门议题。过去,一些大数据信贷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普遍从第三方渠道获得数据。而这些收集大数据的第三方平台往往打着法律的擦边球。在监管趋严后,大数据信贷机构的外部数据来源可能锐减。这些公司还能否获得进行准确信用评级的足够数据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另一方面,互联网银行的特殊业务渠道和技术运用使得其经营特征与传统全品类商业银行间的差异更加巨大。但在当前监管实践中,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差异化监管并不充分。监管当局对互联网银行在征信、账户、反洗钱、流动性指标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与传统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存在忽视互联网银行客观差异化和业务特定范围等特征的情况,在线大数据信贷的合规成本较高。
六、结论性评论
本文对大数据信贷的三种模式进行了分析,着重以新网银行大数据信贷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在既不依赖自有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的数据,又不完全依赖自有账户或政府平台数据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如何能够成功开展大数据信贷业务。本文的结论是:新网银行是大数据信贷“第三条道路”的代表性金融机构。该模式在数据获取渠道、数据处理技术和风控策略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复制性。如果这种模式能够被广泛推广,将对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增添一个新的方案。但也应注意到,该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面临挑战,例如数据可得性及成本、大数据风控能力等问题。
结合本文的分析,笔者对促进金融机构进行大数据信贷业务创新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传统商业银行应在大数据归集和使用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在制度流程、风控文化等方面与时俱进。传统银行拥有巨大的资金和数据优势,如果能够有效地归集和使用数据,将对其发展大数据信贷乃至普惠金融事业都有莫大的裨益。第二,立法机构和监管部门应针对大数据信贷出台相应法规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出台与行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法规政策,既不扼杀创新的积极性,也能管控大数据 “滥贷”等现象。第三,大数据拥有者应该加大对大数据信贷业务的支持力度。对许多银行来说,数据的缺乏和较高的调用成本使其望而却步。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互通有无,将大大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对全客户群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顾海峰、杨立翔,2017:《货币政策、银行规模差异与信贷传导特征——来自2006—2015年中国银行业的证据》,《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何平平、车云月,2017:《大数据金融与征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建军、王德,2015:《搜寻成本、网络效应与普惠金融的渠道价值——互联网借贷平台与商业银行的小微融资选择比较》,《国际金融研究》第12期。
李克穆,2016:《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风险》,《管理世界》第2期。
李文莲、夏健明,2013:《基于 “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
李扬、孙国峰,2017:《金融科技蓝皮书: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 (201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忠璐,2016:《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财贸经济》第4期。
彭星,2016:《欧盟 〈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浅析及对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征信监管的启示》,《武汉金融》第9期。
祁梦昕,2016:《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金融》,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乔海曙、邹承慧,2017:《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首文、代芊、柴若琪,2015:《互联网+银行:我国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财经科学》第7期。
王馨,2015:《互联网金融助解 “长尾”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金融研究》第9期。
向明、冀源溪、曲博,2016:《美国大数据网络贷款公司Kabbage的运营模式及启示》,《征信》第1期。
谢平、邹传伟、刘海二,2015:《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金融研究》第8期。
徐伟,2018:《GDPR 对银行业的挑战》,《中国金融》第8期。
杨才然、王宁,2015:《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银行视角》,《中国金融》第7期。
赵岳、谭之博,2012:《电子商务、银行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一个基于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模型》,《经济研究》第7期。
郑爱华、赵兵,2015:《大数据时代的信贷营销转型》,《中国农村金融》第7期。
周继述、王雪松,2013:《大数据助推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国金融》第14期。
Ahmed,U.,T.Beck,C.McDaniel,and S.Schropp,2016,“Filling the Gap:How Technology Enables Access to Finance for Small-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10 (3 4):35 48.
Bartlett,R.,A.Morse,R.Stanton,and N.Wallace,2018,“Consumer Lending Discrimination in the Era of Fin Tech”,NBER Working Paper No.25943.
Boot,A. W.A.,and A.V.Thakor,2000,“Can Relationship Banking Survive Competition?”,Journal of Finance,55(2):679 713.
Chen,M.,Q. Wu,and B.Yang,2019,“How Valuable Is Fin Tech Innovation?”,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32(5):2062 2106.
De Mauro,A.,M.Greco,and M.Grimaldi,2016,“A Formal Definition of Big Data Based on Its Essential Features”,Library Review,65 (3):122 135.
Fuster,A.,M.Plosser,P.Schnabl,and J.Vickery,2019,“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Mortgage Lending”,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32 (5):1854 1899.
Grover,V.,R.H.L.Chiang,T.P.Liang,and D.S.Zhang,2018,“Creating Strategic Business Value from Big Data Analytics:A Research Framework”,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35 (2):388 423.
Jagtiani,J.,and C.Lemieux,2018a,“The Roles of Alternative Data and Machine Learning in Fintech Lending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Club Consumer Platform”,FRB of Philadelphia Working Paper No.18 15.
Jagtiani,J.,and C. Lemieux,2018b,“Do Fintech Lenders Penetrate Areas That Are Underserved by Traditional Bank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100:43 54.
Lapavitsas,C.,and P.L.Dos Santos,2008,“Globalization and Contemporary Banking:On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y”,Contributions to Political Economy,27 (1):31 56.
Liberti,J.M.,and M.A.Petersen,2019,“Information:Hard and Soft”,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8(1):1 41.
Stiglitz,J.E.,and A.Weiss,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1 (3):393 410.
Tene,O.,and J.Polonetsky,2013,“Big Data for All:Privacy and User Control in the Age of Analytics”,Northwestern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11 (5):240 274.
Zhu,C.,2019,“Big Data as a Governance Mechanism”,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32 (5):2021 2061.
Zveryakov,M.,V.Kovalenko,S.Sheludko,and E.Sharah,2019,“Fin Tech Sector and Banking Business:Competition or Symbiosis?”,Economic Annals-XXI,175 (1 2):53 57.
THE“THIRD WAY”OF BIG DATA CREDIT
LUO Yu HUANG Yu-wen XU Lei
(School of Finance,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There exists two major type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field of big data credit in China at present:internet companies and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Internet companies obtain user information mainly based on huge amounts of data accumulated from their own e-commerce platforms or social platforms.Traditional commercial banks collect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by building big data platform relying on their own transaction accounts or the open data from government platforms,or alternatively by cooperating with existing e-commerce platforms. However,there is a common problem in both patterns-poor replicability.Based on the first-hand data analysis of the three largest Internet banks in China,WeBank,MYBank and XWBank,this paper explores the“Third Way”of big data credit suitable for plen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which doesn't rely on its own Internet business ecosystem nor depending on data of its own accounts or government platforms.
Key words:Big Data Credit;Internet Banks;XWBank
* 罗煜 (通讯作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邮政编码:100872,电子信箱:luoyu2011@ruc.edu.cn;黄钰文,中信证券;徐蕾,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本文得到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 “经济金融化的核心特征和微观形成机理研究”(18YJC790113)的资助。感谢蚂蚁金服、微众银行、新网银行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的调研支持。感谢匿名评审人提出的修改意见,笔者已做了相应修改,本文文责自负。
(责任编辑:刘舫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