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53|回复: 0

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悖论情景下的战略决策逻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7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146
发表于 2020-4-12 17: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悖论情景下的战略决策逻辑与模式匹配

摘 要: 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式创新之间存在明显的张力,如何解决企业知识产权的“开放悖论”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基于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与现实困境,本研究从内生变量视角构建了整合型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以此为基础,实现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开放式创新两大复杂系统的过程性融合与策略匹配,最终构建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整合型决策分析框架。期望通过本研究,为企业解决“开放悖论”提供灵活权变的战略权衡模式,为开放式创新各个阶段进行最优知识产权决策提供策略选择依据,为实现知识产权和企业创新价值最大化提供现实的借鉴。
关键词: 知识产权战略; 开放式创新; 过程融合与策略匹配
一、引言
保护与激励创新是社会创建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1-2]。基于自利逻辑的封闭式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的独占性、保护性和排他性成功解决了信息披露悖论[3],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创新垄断租金。但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独占性、排他性思维,与倡导合作与分享的开放创新的核心逻辑存在明显的张力,学术界称之为“开放悖论”[4]。有学者认为传统知识产权的严格保护阻碍了创新要素的必要流动与分享,降低了创新效率,应扩大创新成果的开放边界。但也有学者认为开放不当会带来搭便车、无意泄露和恶意窃取等损害创新的行为,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降低开放带来的负外部效应。在现实企业经营与实践中,开放悖论决策困境也经常不期而遇,一方面,开放内容、开放生态、开源,企业在开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另一方面,加快专利申请与布局,不断发起专利攻击与诉讼,企业对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保护的注重程度越来越高。在一系列复杂决策背后,企业处在开放与保护的两难抉择之中。
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多建构在法律、技术、制度和流程控制之上,对开放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开放式保护研究不足;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多建构在排他性、垄断性和非合作性逻辑上,对合作经济下知识产权的开放性保护研究不够;现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着眼于垄断性租金的获取,而对合作创利、结构性获利和价值的协同创造研究不够;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商业模式建构在内生性资源整合与核心能力之上,而对于开放条件下企业的免费经济、分享经济、协同化生产研究不够。本研究针对网络经济下竞争与合作同在、开放与保护共存、利己与利他共依等典型情景与特征,提出悖论情景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决策逻辑与模式匹配,应对逻辑与战略匹配,探索知识产权开放性保护战略模式下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主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是:(1)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与管理困境;(2)开放与保护悖论情景下战略决策逻辑与理论分析框架;(3)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价值创造与模式匹配。
本研究可能的理论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战略匹配分析框架,探讨了开放与保护悖论情景下企业战略决策的逻辑问题;从现实价值上,为企业解决“开放悖论”提供灵活多变的战略权衡模式,为开放式创新各个阶段进行最优知识产权决策提供策略选择依据,为实现知识产权和企业创新价值最大化提供理论和现实指导。
二、开放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现实挑战、理论悖论与研究述评
开放式创新概念提出至今的十多年来,联合研发、技术竞赛、研发外包、兼并重组和战略联盟等传统开放式创新形式不仅发扬光大,而且花样翻新。如今,进入网络时代,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web 2.0、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兴信通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开放式创新进一步跨入更加广阔的2.0时代[5]。在这个时代,基于用户的开放式创新让传统意义的企业研发部门以及创新活动边界逐渐“融化”,以兴趣为聚合点的创新社区、开源协作社区和众包等新型创新形式不断涌现[6]。其次,企业创新实践活动框架也由传统垂直模式向横向平台模式转变,基于平台的开放式创新以数字化、网络化的存在方式改变了企业与世界的中介方式,使创新思想的表达实现从间断到连续的飞跃。最后,聚合共生的生态圈成为企业开放式创新发展的最高形态,主动开放合作、跨界互补融合、赋能生态伙伴、共同做大市场和共存共生进化成为其典型特征[7-8]。开放、创新、融合与发展成为企业网络化发展的时代特征。
(一)开放式创新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
作为占有制度的重要内容,独占性、保护性和排他性是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特征[9-11]。在封闭式创新情境下,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Arrow(1962)[3]提出的信息披露悖论。基于完全排他占有理念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是解决信息悖论,帮助企业抵御外部竞争威胁,获取创新租金的有效路径。而基于共享文化和使用自由原则的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普遍的“开放”趋势,如开源、开放内容和开放数据等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内在要求;知识创造分散化、知识联通与共享化、技术迭代加速化、竞争者合作化以及网络发展生态圈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外在发展趋势。针对这种变化的内外在发展趋势,传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面临着如下问题与挑战。
1.管理模式与能力的挑战
传统企业以内生式、原子式管理任务为其边界,而在网络化开放创新环境下,组织的管理模式建构在网络化关系基础之上,组织网络化管理模式与能力决定着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与竞争优势。
2.资源与财富获取方式的挑战
传统原子式企业资源获取与整合建立在企业自我利益算计的交易成本逻辑架构上,资源的获取规模与效率受企业有限边界与财富支付能力约束。而在开放式创新网络化发展环境下,网络组织利益创造的最大化决定着节点企业的资源配置能力与财富获取方式。
3.知识产权开放与保护边界把控的挑战
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在排他逻辑上,而在网络化发展与开放式创新环境下,这种逻辑难以复制,开放边界把握不当,会加速知识产权的贬值;边界控制过严,也会阻碍知识的融通与产权价值的变现。
4.分享模式下的自我保护挑战
知识产权作为产权安排,本质上是占有制度的重要内容。过度保护不利于知识资源的融合创新与价值实现,保护不利又难以规避机会主义的侵扰和应得权益的损害,是独占还是分享?是一个需要缜密思考的问题。
5.有限理性与契约不完备性的挑战
如果说有限理性、契约不完备性与道德逆向选择是困扰传统企业合作的三大难题,在分布式开放创新环境下,关系合作的非正式化、任务的复杂化、合作主体的多样化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让知识产权的管理变得更为复杂。
(二)“开放悖论”:观点碰撞与文献评析
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价值,不是消耗价值。从价值创造来说,保护只是手段,不是目的[12]。由于网络组织的多元性、外部性与动态性,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排他性的传统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在逻辑决策与现实行动中常常受价值悖论、信息悖论、竞合悖论与公地悲剧效应等多因素的困扰。通过对顶级期刊的相关文献梳理发现,面对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问题,现有研究形成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观点:一种是“溢出预防”观,另外一种是“组织开放”观,Laursen和Salter(2014)[4]称之为“开放悖论”。
“溢出预防”观认为,如果公司是开放的,产生溢出效应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向其他人透露更多的信息,利用外部知识会使创新更加难以保护。知识产权是减少企业有价值知识外溢的重要手段,企业希望防止被模仿或侵犯创新成果,以保护创新租金不受影响。Giarratana等(2014)[13]指出,利用外部知识来源使公司内部更难实施保密,增加了模仿的风险。如果一个公司是开放的,他就有更大的动机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减少知识的流失。Noordhoff等(2011)[14]认为,客户创新带来的风险是,客户可能自己实施这项发明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对手。Georgiades(2011)[15]的研究表明,许多创新是复杂的,需要先验知识或背景知识。在协作过程中,关键的背景信息可能泄露给合作伙伴,而知识产权保护可以防止背景材料的泄露。Buss和Peukert(2015)[16]利用德国的公司级数据,记录了研发外包与侵犯知识产权之间的积极关系,特别是在通用知识方面。更广泛地说,学者们认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往往是有益的,甚至可能是开放创新所必需的。
在“组织开放”观文献中,Laursen和Salter(2014)[4]指出,专注于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使与外部创新源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Foss等(2011)[17]的研究表明,为了从客户互动中获益,企业必须增加内外沟通,打开组织边界。Jensen和Webster(2009)[18]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阻碍协作知识的创建过程,降低创新协同发展的效率。Baldwin和Von Hippel(2011)[19]认为,自由分享自己贡献的创新者,只需支付总设计成本的一小部分就可以获得完整的设计,因此,自由披露是非竞争对手情境下的理性选择。此外,采用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司可能会减少其他公司开发互补发明的数量[20]。因此,“组织开放”观认为,为创新寻求外部知识的企业不太可能专注于知识产权保护,因为这样会阻碍他们从合作中获益的能力,也会降低他们对潜在合作者的吸引力。
三、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基于内生变量的逻辑重塑
(一)知识产权内涵再探:内生变量与资产属性视角
知识产权概念的模糊性以及对知识产权内生变量属性研究的不足是导致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间张力的重要原因。
从技术或法理的角度,知识产权被视为产权所有者借助法律保护获取商业利润的手段,是外生的环境变量;但是从商业化的角度,知识产权则被看作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产物,是内生变量[21]。知识产权处于法律和经济管理的交汇点,这是构成知识产权概念模糊性和双重属性的根本原因。对于知识产权的概念,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视角和解释,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界定。对于知识产权的内涵,一直随着创新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学者们往往基于自己的研究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如法律、经济、管理)和层次(如宏观、中观、微观)对知识产权开展研究,缺乏理论的融合,造成研究内容的分散化和研究结果的不连贯,从而增加了创新管理中知识产权研究的复杂性。封闭式创新范式下,基于信息披露悖论,企业创新过程中更重视知识的占有与保护,因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更多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外生变量属性(保护功能)。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开放与分享成为企业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词,权利的界定与保护已不是企业创新舞台的主角,企业创新活动更多需要依赖于知识产权的内生属性(资产功能,如吸收异质资源、激励、战略自由)。但是,目前大部分知识产权文献和创新管理文献,依旧沿袭封闭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管理的逻辑范式,基于知识产权外生属性研究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产权问题,对于开放式创新所需的内生属性的开发与研究明显不足。这导致,一方面,对知识产权外生性的关注与强调正在阻碍开放式创新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对知识产权内生性研究不足导致创新研究与实践不能真正契合知识创新的属性,无法有效激发知识这一核心战略性资产的创新动能,也无法有效化解创新开放造成的负外部效应。因此,开放式创新和知识产权并不是两个不可调和的世界。聚焦知识产权内生性,将知识产权从传统的外生变量转换为内生变量,归于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并与开放式创新共同纳入企业创新决策体系,视为企业的自主选择来共同整合、权衡匹配,是解决开放悖论,提高创新决策科学性,最大程度实现创新获利的最佳模式。
(二)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逻辑转变
如果说信通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是企业创新形式不断升级的核心驱动因素,那么创新逻辑与商业思维的深刻变革则是企业开放式创新不断发展的根本内生动力。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深化发展,企业创新逻辑与商业思维也由封闭式创新下的零和博弈、线性思维和垄断性租金的追逐发展到协作创新下的竞合博弈、链式思维和基于自利的利他,并正在向开放式创新下生态互补、网络思维和聚合共生理念升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逻辑跟上企业创新发展的节奏,是解决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的前提。
1.独占逻辑向分享逻辑转变
封闭式创新时代,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是信息披露悖论,对知识产权的完全占有和严格保护是鼓励创新、帮助企业实现创新租金、赢得竞争优势的主要路径[22]。
开放式创新情境下,多方参与的多主体交互学习代替封闭式内部研发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驱动企业创新理念从封闭式创新的独占逻辑向分享逻辑转变。创新利益的获取更多依赖于知识的分享而非知识的蓄积,更多依赖于伙伴之间的合作互惠关系而非严格的所有权[21]。因此,是否独占知识产权已不再关键,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创造激励机制,高效利用知识来创造与获取价值才是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23]。
2.隔离逻辑向联结逻辑转变
在传统的商业战略中,企业更多地借助知识产权的排他性,通过知识产权来铸造坚固的进入壁垒,排除竞争对手、隔离外部竞争与风险、维护企业的经营安全与竞争优势。
不同于封闭式创新对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的专注,开放式创新更强调组织间创新资源的重要性[24]。对组织间关系与资源的重视,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从传统的隔离机制向联结机制演变。知识产权不再是用来排除潜在模仿者的专门工具,而是变为促进创新参与者之间协调与互动的关键手段[25-26]。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能力吸引、整合更多的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成果产出,实现行动自由才是开放式情境下企业创新战略的重点所在。以开放性和联结性为逻辑基础的长期知识产权管理策略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收益。
3.外生逻辑向内生逻辑转变
封闭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用多是基于外生变量视角,通过法律手段实现制造壁垒和排除模仿等保护功能。但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不仅需要防止知识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更要激励创新参与者的知识创造行为。由此,基于外生变量的单纯保护功能已经行不通,企业有必要改变只重视知识产权外生性的理念。正如熊彼特将技术纳入企业创新内生性变量一样,激活知识产权的内生属性,将其视为一种能直接增加市场价值的盈利性资产类别并加以灵活应用,才能创造和获取更多的创新收益[27]。
4.被动防御逻辑向主动战略布局逻辑转变
实施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通常会旗帜鲜明地针对竞争对手实施完全排他策略。囿于封闭式创新的大环境,死守孤堡的企业往往不经意就会掉入纵横交错的专利地雷阵而陷于被动局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如果以开放与合作的心态,对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风险提前进行战略布局和行动,企业的商业目标就会顺利实施并得到回报[28]。因此,企业应更多地关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知识产权的机遇与风险,将知识产权经营模式从外部制度驱动下的被动防御转向企业战略视角下的主动经营。
5.单一线性逻辑向网络生态逻辑的转变
封闭式创新情境下,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的资源与能力来实现创新,然后围绕创新成果营造市场并实时保护创新成果。相应的研究也更多从单一维度考察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功能。如今,各方创新参与主体与各种创新资源融合成一个开放式创新的生态系统,知识的流通与分享成为提升创新绩效的关键,知识产权成为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不断延展的核心工具[29]。企业不能再把知识产权构建成坚固的马奇诺防线,而是将其打造为这一交互创新生态网络的杠杆与引擎,聚合各方商业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共同创造欣欣向荣的生态系统[30]。

图1 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
管理的逻辑转变
(三)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逻辑起点与体系构建
开放式创新情境下,并非要完全摒弃传统的知识产权保护逻辑。相反,在特定的情境下,如涉及企业核心利益的关键创新资源,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仍是行之有效的策略形式。但是,在多数情况下,这种模式已不再是最佳的策略,企业应该更多考虑开放性的知识产权管理策略[31]。
同时,完全开放获取(开源)也并不是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趋势或替代品,因为开源与企业性质、产品特征和用户群体特征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32]。
相对于保不保护、保护多少,更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应如何管理和应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创造价值,实现发展目标。将知识产权管理有机融合于开放式创新全过程,在开放式创新的各个阶段制定混合、权变、收放自如的知识产权策略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才是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核心。完全排他逻辑和开放获取(开源)逻辑是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逻辑的两个端点,二者之间多维、多元、权变的有限排他逻辑才是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逻辑起点。
基于有限排他逻辑起点,开放式创新情景下知识产权管理的逻辑体系是一条向前延伸至完全排他,向后延伸至开放获取的逻辑链(图2)。企业应依据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的数量、类别、性质、质量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等约束条件,灵活布局相应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组合,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图2 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
的逻辑体系
1.完全排他逻辑
完全排他逻辑强调对知识产权的完全占有和严格控制,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开放式创新情境下,涉及企业核心利益的知识产权往往仍遵循完全排他的逻辑。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自主创新应转变为开放式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而不是完全的封闭式自主创新[33]。因此,完全排他策略已不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唯一模式,而是特定情况下的一种策略选择。
2.开放式获取逻辑
在各种知识产权策略中,开放式获取(开源)策略是与完全排他策略相对的另一端。开放式获取的最佳例证来自于开源软件领域:linux操作系统、阿帕奇服务器和火狐网页浏览器,越来越多的软件产品通过公开标准技术与知识产权共享,有效实现了用户与标准平台的兼容互动[34]。与直接实现财务目标不同,开源逻辑旨在借助外部杠杆(鼓励更多参与者围绕平台开展技术创新)实现更多用户锁定、构建平台标准并最终实现创新的商业化目的。
3.有限排他逻辑
位于中间部分的有限排他逻辑指允许他人在受到一定限制的基础上使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基于有限排他逻辑构建的知识产权战略往往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和战略行动自由[35]。有限排他逻辑的知识产权策略多种多样,其中许可业务是典型代表。许可业务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货币化的财务目标,更能帮助企业与其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建立长期交叉许可,形成交叉网络的正外部效应和共同约束效应。Facebook、Google、Yahoo和Amazon都得益于有限排他逻辑的知识产权策略。
四、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匹配:一个整合型决策分析框架
基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产权管理逻辑,企业不再只为了防止模仿而申请知识产权,更重要的是实现知识产权的创新收益功能。Chesbrough(2003)[36]的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交互效应是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与创新绩效实现的重要原因。Lichtenhaler(2015)[37]认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组合是开放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只有根植于企业创新管理系统中,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成功[38]。开放式创新活动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匹配成为解决开放悖论,实现创新价值的关键。
(一)基于类型学的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与整合型分析框架
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呈现出多种战略意图和策略组合。从动机视角看,早期研究包括防止模仿、避免诉讼、授权许可和奖励研究人员[39-41]。随后的研究还包括额外的动机,例如阻止竞争对手进入某些技术领域、提高声誉和吸引资本[42-44]。从决策视角看,Hussain(2016)[45]提出了防御策略、许可策略、合作策略和移动策略。从过程视角看,Conley(2013)[46]将知识产权管理视为一个获取、整合、转化与利用的循环过程。
现有研究往往集中于某几个知识产权策略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连贯的研究结果。因此,有必要系统化界定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框架和策略类型。这不仅有助于现有开放式创新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按照Raghallaigh等(2010)[47]给出的指导原则和过程,基于类型学的全面分类系统,可以支持和指导理论构建活动以及实际的分类与选择应用。依据类型学构建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进一步对知识产权策略活动进行分类,为下文分析知识产权战略与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匹配提供了工具。
知识产权系统化整合管理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现象。整合型知识产权管理,不是简单地建立许可模型,或者制造包含新发明的产品,也不仅仅意味着各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如专利、商业秘密、商标、版权)一起管理,而是知识产权管理与整体商业模式设计和公司战略的集成。如果以这种方式管理知识产权,公司的发展战略就会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商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采纳Teece(2013)[48]的整合型知识产权战略理念,本文构建包括保护与防御战略、吸引与联结战略、互补与生态战略、商业化战略四个子系统的整合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框架,并进一步对子系统的具体策略进行分类与界定,构建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见图3)。

图3 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概念透镜
1.保护与防御战略
保护与防御战略是知识产权的传统战略功能。开放式创新范式下,这一功能依然重要,尤其在自主研发或涉及到企业重点或核心关键技术时。但更多时候,保护与防御战略已不再是最佳的战略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式创新情境下,如果研发过程脱离外部环境完全封闭进行,势必导致市场资源不足,加上组织惰性,企业需要更长的时间将产品商业化或者直接面临创新的失败[49]。因此,企业自主创新应该是在开放式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而不是完全封闭的自主创新。完全意义上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一定绝对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保护与防御战略不断呈现出新的模式和类型。
2.吸引与联结战略
向外寻求创新资源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的重要特征,组织自身能力与外部专业知识的创造性融合是开放式创新的核心。利用知识产权来吸引与联结分散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是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功能。从这一角度来看,知识产权更多地是为了包括而不是排除,知识产权不再仅限于基于排除权的简单锁定工具,他可以通过获取第三方的认知资源(例如通过购买或许可策略),减少某些成本并加快某些程序,并将这些权利作为可以在合作创新项目中谈判或遵循互惠逻辑的资产来推动和巩固开放创新[50]。
3.互补与生态战略
企业的竞争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企业间的竞争、产业链间的竞争、生态系统间的竞争。聚合、协作和运营成为生态系统蓬勃发展的持续动力,充分发挥知识资产的互补效应(如专利池、国际标准),培育命运共同体下的集体创新之路,才能冲破专利丛林的层层羁绊,产生繁荣共生的森林效应[51]。

图4 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整合型决策分析框架
4.商业化战略
开放式创新范式下,知识产权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从创新中获利,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商业化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目标。在商业化战略中,知识产权不再仅仅是防止模仿或减少侵权损失的保护工具,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战略性核心资产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商业模式,谋取丰厚的财务回报与战略性收益。因此,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不仅要着眼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应当学会并加强知识产权的商业化运营。未来,知识产权运营将成为企业运作的核心[52-53]。
(二)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匹配
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交互影响的过程。根据创新价值元素的输入与输出阶段和知识产权价值要素识别、生成和实现生命周期,本研究提出开放创新背景下知识产权整合型决策与理论分析框架(见图4)。框架根据知识产权价值的生成规律和知识产权生命周期演化过程,提出了不同阶段的战略选择模式与策略工具。基于价值实现与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要素与战略匹配是本分析框架的特色之处。
1.知识搜索与获取阶段(创新价值识别)
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初始时期,如何搜索与获取广泛分散在企业外部的有价值的知识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阶段,知识产权主要通过吸引与联结战略来促进创新活动的成功开展。因此,吸引与联结战略是知识搜索与获取阶段的主要战略选择。
对于具体采用什么样的知识产权策略,则受到企业现有创新资源的性质、企业创新目标和外部动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虽然目前关于知识产权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文献越来越丰富,但是针对搜索与获取阶段的深入研究却很少见。根据开放式创新范式的特征,提出外部知识的分散程度与行业技术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搜索与获取阶段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决策的两个关键影响因素。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所需有价值的知识可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可能无规则分散在各处,以低(集中在少数人处)和高(无规则分散在各处)作为外部知识分散程度的两个端点。外部技术环境处于成熟稳定状态还是萌芽新兴状态,新技术商业转化前景如何,对企业搜索与获取阶段的知识产权应用策略和开放创新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以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代表技术市场对开放式创新活动的约束,界定低(技术环境稳定、技术前景明朗)和高(技术环境动荡、技术前景模糊)两个端点。据此,构建一个搜索与获取阶段四象限知识产权决策分析框架(见图5)。

图5 知识搜索与获取阶段的匹配分析框架
(1)维度一: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底,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底。当企业所需外部创新知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如合作伙伴、研发密集型公司等)时,企业的搜索范围较小,潜在合作伙伴数目不多,也就是只有少数目标对象有能力与企业合作,解决企业当前的创新问题。当企业所处技术环境不确定性较低时,技术市场成熟稳定,变化缓慢,技术商业化容易实现,前景明朗。这种环境与封闭式创新环境相似,因此,企业应采用购买目标知识产权、许可、兼并或收购拥有目标知识的机构甚至企业等策略将所需创新要素据为己有,进行内部研发,并尽快进入商业化阶段,就能攫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2)维度二: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底,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高。企业所需的外部知识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但技术市场环境不确定程度高,技术市场处于动荡的新兴状态,各种各样的想法可能正在竞争,商业化前景更是不够明朗。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降低研发风险和成本,增加创新成功的可能性,可与其他活跃于该行业的企业组成“研究俱乐部”,如合作协议或联盟,通过联合力量进行竞争前的研究,也可与该领域具有权威地位的研究机构或企业建立合作联结,通过投资研发机构、与他人合作研发、成立合资企业等形式开展开放式创新活动。葛兰素史克的外部药物发现卓越中心就是例证,该中心与生物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公司负责进行药物发现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研究。葛兰素史克只在生物技术公司达到预定的里程碑时才会付钱,同时将拥有独家许可该药物的选择权。由于技术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研发成果和商业化不是创新活动的主要目标,如何促进联合研发顺利进行,获得先发制人的优势才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3)维度三: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高,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底。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高,意味着企业创新问题的潜在解决者数量广,范围大,虽然企业外部创新选择机会多,但同时也会明显增加搜索与筛选成本,降低决策速度。同时,外部技术环境越稳定,就越容易被更多的人不同程度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创新成果商业化的可能性也越大。如何在联结和筛选效率降低与市场进入速度要求提高的双重夹击下取得创新成功,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开放的创新平台成为企业最优知识产权策略选择。通过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搭建,企业可以同时快速、低成本吸引和联结到广泛的外部创新源,依靠“群众”的智慧找到创新解决方案。需要重点指出的是,在web 2.0时代,顾客创新正在以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影响着企业开放创新的逻辑与格局。在戴尔公司,当用户提交如何改进戴尔产品和服务的想法时,所有想法的所有权都自动转移给公司,而该顾客也会授予公司永久的、不可撤销的免版税许可证来使用它。
(4)维度四: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高,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高。当外部创新知识分散程度高,外部技术环境不确定程度高时,就会形成一个有众多潜在知识来源的混乱环境。企业难以控制和预测创新活动的进展和走向。此时,开源成为这种情景下的最优知识产权战略选择。通过向外部公开自己的知识产权,吸引潜在创新者进入自己构建的生态系统。加入者一方面会将开放技术作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增加原始公司的生态系统总价值。通过开源策略,一方面,原始公司可以通过补充产品和服务,从生态系统的增长中获得核心技术和利润;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始公司可以通过生态系统的迭代和繁殖来实现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者或领导者这一最终目标。在开源策略下,放开知识产权有助于启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增长,有效抵御现有或潜在的攻击者。
2.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创新价值生成)
如果说最优的知识搜索与获取策略是开放式创新成功迈出的第一步,那么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则是开放式创新活动的重点与关键。因为在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企业与创新参与者的合作会更加密切与深化,“开放悖论”问题会愈发显著。如何选择最优知识产权战略进行平衡,不仅决定了开放创新活动能否继续顺利进行,更决定了企业创新成果的界定、分配和后续的商业模式与获利能力。
关于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现有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交易成本经济学、资源基础观、契约理论和一般战略管理理论几个主要领域。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观点,协作是中等生产和交易成本情况下的首选治理机制。在这方面,协作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能在指定和监测合作伙伴业绩方面带来较低的不确定性,将溢出效应内部化,平衡合作伙伴的贡献,并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企业资源基础观指出,可以通过合作来利用资源的互补性,因此,合作是从企业间的互补性和知识的特点中获益的一种手段。知识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源,知识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的缄默性,知识的转移应被明确地考虑进去[54-55]。契约理论则从关系契约的角度,探讨合同订立、关系性质和信任程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管理决策的影响机制。一般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合作和伙伴选择的动机是开发资源互补性和规模经济,获得低成本的新市场进入、成本和风险管理、默契合谋以及能力建设和学习。如Teece(1986)[56]开创性从企业战略视角提出以独占性机制、对互补性资产的控制与主导性设计为三大支柱的分析框架(PFI分析框架),精辟地揭示了创新者持续从其创新成果中获利的能力是其互补性资产与专属制度两个变量的函数。
上述文献虽然研究视角不同,研究目标各异,但都指出了互补资产对企业开放式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尤其是Teece的PFI分析框架明确指出,企业从创新中获利的战略决策应该聚焦于互补性资产和知识产权的双重作用。随着企业创新环境与创新范式的不断演化,国内外学者不断对PFI分析框架进行完善与拓展,尤其在知识产权与互补性资产对企业创新获利能力的影响方面,但都未突破PFI框架的本质逻辑和基本范式,并逐步形成了对该问题研究的主流PFI理论。
开放式创新情景下,由于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创新资源的不断分散,大多数创新都需要互补的产品和服务,以产生消费价值。因此,互补品越来越成为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关键因素。另外,正如前文论述,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根植于开放式创新向生态系统发展的大环境,因此,互补与生态战略是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的主要战略模式。
对于具体策略的选择,依据PFI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本文提出企业互补资产的特征和产业网络整合能力是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知识产权策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互补资产的本质是一系列知识与技术的集合,用复杂性衡量互补资产的性质,包含互补资产本身的知识与技术复杂程度以及互补资产在产业网络中的联结范围与交叉程度两个层次,界定低、高两个端点。产业网络的整合能力与互补资产在网络中的分布状态有关,互补性资产越是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产业网络的整合能力越强;互补性资产越分散,产业网络的整合能力越弱。用互补资产的复杂程度和产业网络整合能力构建一个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的四象限知识产权决策分析框架(见图6)。

图6 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的匹配分析框架
(1)维度一:互补资产复杂程度低,企业产业网络整合能力低。企业所在产业网络中的互补资产复杂程度低,意味着容易被复制或模仿。产业整合能力弱,意味着产业网络资源配置分散。这种情况类似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实行保护与防御战略来保护自己的优势互补资产,才能实现创新收益。在开放式创新时代,产品所涉及的专利越来越密集,技术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与其他各方的合作,因此,此维度不构成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的常态,更多情况下是其余的三个象限。
(2)维度二:互补资产复杂程度高,企业产业网络整合能力低。互补资产复杂程度高,意味着互补资产包含的知识与技术复杂程度高,互补资产在产业网络中联结范围广,交叉程度高。产业网络整合能力低意味着互补资产在产业网络中较分散,企业很难单独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与商业化,但又没有能力控制网络产业中互补资产的分布状态。此时,互补与生态战略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最优选择。通过交叉许可、联合授权、专利池等形式,企业可以有效清除相互阻斥的障碍,避免昂贵的侵权诉讼,减少交易成本,更大程度实现经营安全与经营自由。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补与生态战略,将互补性技术组合起来,朝向“共有财产”的方向发展,能够形成产业链协同发展效应,构建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
(3)维度三:互补资产复杂程度低,企业产业网络整合能力高。产业网络整合能力高意味着互补资产集中在少数甚至一个头部企业(如创新发起者或创新网络的核心企业)手中,当互补资产复杂程度低时,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一体化策略成为企业发展的最优选择。一体化进程中,拥有强大互补性资产的企业为了减少创新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应主动弱化或放宽知识产权保护形成的障碍。例如,对于拥有大量下游资产(如中间设备、硬件、运用和服务能力等)的企业,应主动建立宽松的知识产权环境甚至共享知识产权,从而使自己的互补性资产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
(4)维度四:互补资产复杂程度高,产业网络整合能力高。互补资产复杂程度高,产业网络整合能力高时,平台或开源策略成为最优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强大互补性资产的企业往往会通过发起并建立创新网络、创新社群来实现知识的分布式共同创造,从而从创新源头上构建更大的优势。
创新输入阶段的两个四象限模型代表的是四个端点的形态。在现实中,企业更多处于相应的中间和混合情景之中。因此,企业应将知识产权视为开放创新企业的核心战略资产,根据创新活动的具体情况和企业战略目标,灵活配置与使用各种知识产权策略。
3.创新成果商业化阶段(创新价值获取)
开放式创新的输出阶段是创新成果应用、商业转化与价值实现阶段。如何应用知识产权战略最大化促进企业从创新中获利是该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根本目标也是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最终诉求。从目前的研究分布来看,创新输入己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创新输出作为开放式创新的一个重要维度,对其关注较少,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
根据相关经典文献[57-59]和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管理的特点,本文将企业创新收益分为财务收益、战略收益与杠杆收益三个方面,并分别从这三个层面分析不同的知识产权运用策略。
(1)财务收益获取层面。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开放式创新活动带来的财务收益主要包括新产品或新服务产生的利润以及新创知识产权的货币化收入。企业将有用的创新成果内化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时,新产品所包含的知识库已变得高度编纂,更多的信息披露于市场之中,容易受到竞争者的模仿甚至反向破译[60]。因此,防御与保护战略成为最佳战略选择。开放式创新中,企业的创新成果并不一定都会用到自己的内部研发与生产过程中,有些新创知识和技术也并非都适合商业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带来价值。对创新成果积极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并策略性的实现货币化转换,如出售、外向知识产权许可、有偿转让等,越来越成为开放式创新情境下企业可观的现金流。在这里需要特别关注新兴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正在推动新创知识和技术直接进行交易,从而直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财富增值[61]。
(2)战略收益获取层面。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追求短期的财务目标,更要注重长远的战略目标。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收益获取策略,将新创知识产权进行开源或捐赠,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声誉与形象,吸引更多创新参与者的关注与加入;进行专利池投放和交叉许可增补,可以提高竞争话语权,助力赢得行业标准,实现更多的经营自由。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更应被视为创造价值和建设生态系统的机会。比如一些大企业(特别是信通技术、多媒体部门和软件行业)通过故意将自己的一些发明发布到公共领域,或向第三方免费(或以非常有利的条件)发放许可,来促进有关技术更快、更广泛地被采用,从而达到赢得竞争标准这一终极战略目标。
(3)杠杆收益层面。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实施开放创新往往是由于资源的限制,这意味着企业不仅需要外部技术和互补资源,也需要外部的财务资源。运用知识产权杠杆收益获取策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抵押融资、投资入股、合资入股等形式激活知识产权的金融功能,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外部财务资源。利用知识产权作为企业融资工具也是一个新兴的发展领域,如何促进融资活动顺利进行,科学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开发成为这一领域关注的焦点。
(4)新兴的商业模式。从事开放创新的企业应该学会如何利用知识产权作为合同的基石,来开拓更多的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收益的实现[62-63]。世界著名知识产权拍卖商Ocean Tomo至今累计达成的专利交易价值已超过6.5亿美元,一旦企业认识到拍卖机制的潜力,并在文化上接受知识产权拍卖机制,由知识产权拍卖带来的收益还会持续大幅度增长。欧洲的专利基金也在快速发展,他们购买知识产权(主要来自大学和高科技企业),并通过专业管理来利用和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贸易才刚刚开始,但在不久的将来,整个行业将会围绕知识产权产生一个繁荣的二级市场。新的商业模式,包括IP聚合器、IP保险公司,甚至知识产权共享都是开放式创新下知识产权商业模式创新的一部分。
五、研究结论、管理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知识产权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开放悖论”成为创新管理研究与企业创新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这一悖论源于开放式创新范式下创新要素整合模式的转变对传统知识产权保护的挑战。开放式创新情景下,知识产权的价值重心不再是捍卫自己、攻击别人的武器,而是帮助企业增加创新获利、竞争优势和行动自由,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稳定与发展的内生动力。知识产权管理逻辑应契合企业创新理念与商业思维的变革,构建以有限排他为逻辑起点的开放式知识产权管理逻辑体系。开放式创新下,整合型知识产权战略是解决开放悖论,促进创新发展的最优战略选择。依据类型学理论,整合型知识产权战略又分为保护与防御战略、吸引与联结战略、互补与生态战略以及商业化战略四个子系统。进一步,不同的子系统在开放式创新情境下还有诸多不同的策略类型。知识产权战略只有根植于开放式创新系统,才能使其成为开放式创新活动的推动者和企业创新努力的回报者。开放式创新可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阶段,输入阶段又可以细分为知识搜索与获取、知识整合与再创两个子阶段。在知识搜索与捕获阶段,吸引与联结战略是开放式创新活动的主要选择,具体策略则与创新网络中知识分散状态与技术环境稳定程度相关。在知识整合与再创阶段,互补与生态战略是开放式创新活动的主要选择,具体策略则与互补资产的复杂程度和产业网络整合能力相关。在创新输出阶段,保护与防御战略和商业化战略是开放式创新活动的主要选择,具体策略则根据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分为财务收益获取策略、战略收益获取策略和杠杆收益获取策略。综合上述研究,论文最后提出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匹配的整合型分析框架。
研究结果对企业开放式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具有以下启示:(1)开放创新的企业,知识产权已不是专注保护与排他的外生变量,而应纳入企业内生变量,作为核心战略资产。企业知识产权应引起各领域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更积极的关注,并以更开阔的思路去考虑如何对自己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投资与运营,这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收益(包括短期和长期)。(2)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开放式创新情景下知识产权策略应用的根本特征,因此基于权变的混合策略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提高竞争力的最佳方式。在开放式创新活动中,企业应考虑到每一种可用的策略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策略组合,因为在特定情形下应该选择哪种策略,现实中将取决于多种因素。
本文对开放式创新下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继续深入。
(1)本文对开放式创新情境下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一个定性的分析框架,对于各创新阶段及整体知识产权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影响程度和相互关系开展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2)知识产权制度源于占有制度,占有制度分为正式占有制度与非正式占有制度。知识产权属于正式占有制度范畴,常见的非正式占有制度包括商业秘密、先动者优势以及网络外部性的锁定效应等。非正式占有制度同样对企业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知识产权一起对企业创新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把非正式占有制度纳入企业开放式创新决策分析框架值得继续关注与研究。
(3)一些新兴商业模式为开放式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与路径,值得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SCHUMPETER J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 [S.l.]:Routledge, 2017.
[2]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 [S.l.]: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3]ARROW K J, NNELSON R.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vention,1962,609-625.
[4]LAURSEN K, SALTER A J. The paradox of openness: appropriability, external search and collabor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14,43(5):867-878.
[5]CURLEY M. Twelve principles for open innovation 2.0 [J]. Nature, 2016, 533(7603):314.
[6]LEE S M, OLSON D L, TRIMI S. Co-innovation: convergenomics, collaboration, and co-creation for organizational values[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2, 50(5): 817-831.
[7]ÖERG C, ALEXANDER A T. The openness of open innovation in ecosystems-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literature on knowledge linkages [J]. 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 2019, 4(4):211-218.
[8]VASCONCELOS GOMES L A, FACIN A L F, SALERNO M S, et al. Unpack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Evolution, gaps and trends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 136:30-48.
[9]BHASKARABHATLA A, HEGDE D.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on patenting and open innovation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 25(6):1744-1763.
[10]GRANSTRAND O.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R]. [S.l.]: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999.
[11]HERTZFELD H R, LINK A N, VONORTAS N 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mechanisms in research partnerships [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6):825-838.
[12]蔡双立,冯强,武振楠.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与知识产权开发模式匹配: 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8(4):75-85.
[13]GIARRATANA M S, MARIANI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ourcing and fear of imit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35(8):1144-1163.
[14]NOORDHOFF C S, KYRIAKOPOULOS K, MOORMAN C, et al. The bright side and dark side of embedded ties in business-to-business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11, 75(5):34-52.
[15]GEORGIADES E. Resolving conflicting interests: software patents versus open source [J].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Law, 2011, 20(3):225-252.
[16]BUSS P, PEUKERT C. R&D outsourc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J]. Research Policy, 2015, 44(4):977-989.
[17]FOSS N J, LAURSEN K, PEDERSEN T. Linking customer interaction and innov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new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4):980-999.
[18]JENSEN P H, WEBSTER E. Knowledge management:does capture impede creation?[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9, 18(4):701-727.
[19]BALDWIN C, VON HIPPEL E. Modeling a paradigm shift: from producer innovation to user and ope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6):1399-1417.
[20]GUO-FITOUSSI L, BOUNFOUR A, REKIK 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complementarity and the firm’s economic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2019, 9(2):136-165.
[21]王雎.开放式创新下的占有制度:基于知识产权的探讨[J].科研管理,2010(1):153-159.
[22]LALLEMENT 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novation protection: new practices and new policy issues [M]. [S.l.]:John Wiley & Sons, 2017.
[23]MERGES R P. Justif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M]. [S.l.]: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24]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 [S.l.]: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25]COHENDET P, PÉNIN J. Patents to exclude vs. include:rethinking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J].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 2011,1(3):12-17.
[26]HOLGERSSON M, GRANSTRAND O. Patenting motives, technology strategies, and open innovation[J]. Management Decision, 2017, 55(6):1265-1284.
[27]FISHER III W W, OBERHOLZER-GEE F.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3, 55(4):157-183.
[28]DI MININ A, FAEMS D. Building appropriation advant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3, 55(4):7-14.
[29]HOLGERSSON M, GRANSTRAND O, BOGERS M. The evolu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uncovering complementary and substitute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18,51(2):303-319.
[30]吕一博,蓝清,韩少杰.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基因——基于IOS、Android和Symbian的多案例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15(5):148-160.
[31]HAGEDOORN J, ZOBEl A K. The role of contrac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open innovation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5, 27(9):1050-1067.
[32]THIRUTHY N. Open source—Is it an alternative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J]. The 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2017,20(1-2):68-86.
[33]BALDWIN C Y, HENKEL J. Modularity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36(11):1637-1655.
[34]BONACCORSI A, GIANNANGELI S, ROSSI C. Entry strategies under competing standards: hybrid business models in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industry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 52(7):1085-1098.
[35]CANDELIN-PALMQVIST H, SANDBERG B, MYLLY U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a review [J]. Technovation, 2012, 32(9-10):502-512.
[36]CHESBROUGH H. The logic of open innovation: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03, 45(3):33-58.
[37]LICHTENTHALER U. A note on 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 [J]. R&D Management, 2015,45(5):606-608.
[38]谭劲松, 赵晓阳. 企业专利战略与环境匹配:前沿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9, 41(1):4-16.
[39]DUGUET E, KABLA I. Appropriation strategy and the motivations to use the patent system:an econometric analysis at the firm level in french manufacturing [R]. ENSAE, 1998.
[40]BLIND K, EDLER J, FRIETSCH R, et al. Motives to pat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 [J]. Research Policy, 2006, 35(5):655-672.
[41]ARUNDEL A. The relative effectiveness of patents and secrecy for appropriation [J]. Research Policy, 2001, 30(4):611-624.
[42]MIHM J, STING F J, WANG 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enting strategies in innovation race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15, 61(11):2662-2684.
[43]BLIND K, THUMM N. Interrelation between patenting and standardisation strategi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Research Policy, 2004, 33(10):1583-1598.
[44]KEUPP M M, BECKENBAUER A, GASSMANN O. Enforc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weak appropriability regimes [J].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0, 50(1):109-130.
[45]HUSSAIN S, TERZIOVSKI M. Intellectual property appropriation strategy and its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6, 20(2):1-28.
[46]CONLEY J G, BICAN P M, ERNST H. Value articulation: a framework for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3, 55(4):102-120.
[47]O′RAGHALLAIGH P, SAMMON D, MURPHY C. Theory-building using typologies-a worked example of building a typology of knowledge activities for innovation [C]//DSS. 2010:371-382.
[48]Al-AALI A Y, TEECE D J. Towards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013, 55(4):15-30.
[49]CLAUSEN T H.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ing from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nd the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Norway and Sweden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3, 25(1):57-70.
[50]HAGEDOORN J. Shar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joint patenting amongst companies [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3, 12(5):1035-1050.
[51]TSUJIMOTO M, KAJIKAWA Y, TOMITA J, et al. A review of the ecosystem concept—towards coherent ecosystem design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136:49-58.
[52]ZIEGLER N, RUETHER F, BADER M A, et al. Creating value through exter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mmercialization:a desorptive capacity view [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3, 38(6):930-949.
[53]冯晓青. 我国企业专利运营及其战略运作探析[J]. 清华知识产权评论, 2015(1):128-149
[54]GRANT R M, BADEN-FULLER C. A 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4,41(1):61-84.
[55]NONAKA I, VON KROGH G. Perspective—tacit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conversion: controversy and advancement i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theor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9, 20(3):635-652.
[56]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 [J]. Research Policy, 1986, 15(6): 285-305.
[57]TRANTOPOULOS K, VON KROGH G, WALLIN M W, et al. Externa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Implications for proces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J]. MIS Quarterly, 2017, 41(1):287-300.
[58]GRECO M, GRIMALDI M, CRICELLI L.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innovation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6,34(5):501-516.
[59]ERNST H, CONLEY J, OMLAND N. How to create commercial value from patents: the role of patent management [J]. R&D Management, 2016, 46(S2):677-690.
[60]TEECE D J. Technological know-how,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business strateg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competitive environments [M]. [S.l.]:World Scientific,2008.
[61]GANS J S, STERN S. The product market and the market for “ideas”: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technology entrepreneurs [J]. Research Policy, 2003, 32(2):333-350.
[62]UJWARY-GIL A. The business model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the value creation of firms: a literature review [J]. Balt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7, 12(3):368-386.
[63]NIELSEN C. Relating successful business models to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J]. Electronic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8,16(1):48-55.

奥鹏易百网www.openhelp100.com专业提供网络教育各高校作业资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8 12:5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