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创新发展基本思路: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
张 新 胡鞍钢 陈怀锦 温雅婷
摘 要::“十三五”以来,我国创新发展已进入由数量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提升期,但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创新活动不充分、创新引领尚未全面实现。“十四五”我国仍处于创新发展的黄金期与重大挑战期,必须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推动创新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全面引领,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基本国策,坚持自主创新、全面跨域、引领发展、贡献人类的指导方针,处理好创新发展中政府与市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创新的关系,加快推进构建以九大创新能力构成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世界技术创新与科学发现作出重要贡献,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十四五”时期; 世界创新强国; 创新能力体系;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局期,是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期建成世界创新强国的开局期。要把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作为“十四五”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第一动力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质量,实现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引领。
本文依据十九大报告(2017年)的战略部署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年)的要求,通过“十三五”规划我国创新发展现状的评估,研究当前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背景和重大问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创新发展的主要思路、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
一、“十三五”规划创新发展评估
本文对国家科技“十三五”规划实施三年(2016—2018年)评估表明:在12个量化指标中,到2018年已经有4个量化指标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科技进步贡献率、PCT专利申请量三个指标进展良好;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两个指标滞后。反映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有三个指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的目标在2019年上半年已提前完成,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按预期达到,但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未能如期实现(见表1)。
表1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主要指标
pagenumber_ebook=161,pagenumber_book=156
资料来源:《“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2016年7月28日,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十三五”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创新发展阶段
“十三五”以来,我国已迈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创新水平已在若干前沿领域处于世界前列、进入领跑阶段,科技创新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科技创新的国际地位、科技总体发展水平实现巨大历史性变化,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我国创新指数从2016年第25位上升至2019年的第14位,已经超越英国,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① 参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2019全球创新指数报告》(2019年7月24日),https://www.wipo.int/global_innovation_index/en/2019/。为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中长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已进入创新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创新效率大幅提升,创新实力稳居世界前列。2018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19 657亿元,折合4 748.1亿国际元,比2015年增长了38.7%,占全球研发支出总额的21.68%,位居世界第二。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与GDP之比为2.1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2.03%),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② 参见国家统计局编:《2019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2018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次数稳居世界第二位,共拥有各类研发人员400多万人,① 参见李钊:《在创新引领中培育壮大新动能》,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29页。 参见科技日报:《数说金融》(2019年 7月 2日),http://www.stdaily.com/kjrb/kjrbbm/2019-07/02/content_775230.shtml。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19万人年,总量持续居世界第一。② 参见国家统计局编:《2019中国统计摘要》,第172页。 截止2019年7月,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6.3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6件,提前完成国家“十三五”规划目标(12件)。③ 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2019年1—7月知识产权主要统计数据》(2019年8月1日),http://www.cnipa.gov.cn/docs/20190807150655992822.pdf。 其中,我国每千万元研发经费发明专利授权量从2010年1.27件上升到2018年的1.9件,增长约1.5倍;每百亿元GDP专利申请量从2010年314.16件上升到2018年498.3件,增长约1.6倍;④ 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并答问》(2019年7月9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9/content_5407634.htm。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收入有效专利数(件)从2012年的0.33件增长到2016年0.71件,年均增长率21.2%。⑤ 参见刘若霞:《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2019年,第54页。 科技贡献率从2015年的55.3%上升至2018年的58.5%,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这表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有力推动创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二)我国已成为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知识产权国,世界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欧洲专利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专利申请数量高达8 330件,首次取代瑞士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的第五大申请国。根据2018年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7年我国国内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请量都位列全球第一,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3.6%、46.3%和50.6%。⑥ 参见李嘉宝:《中国成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国际论道)》,《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8日。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居世界首位,申请量连续8年位列世界第一。2019年上半年共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2.4万件,同比增长4.9%,其中国内申请2.2万件,同比增长2.8%。⑦ 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并答问》(2019年7月9日),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9/content_5407634.htm。 截止2018年12月,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量超过14.4万件,占全球申请总量的43.3%,居全球首位。⑧ 参见刘若霞:《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第53页。在包括经合组织34国、金砖5国和新加坡在内的40个国家中,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水平位居世界中上游,总体水平快速提升,从2014年第20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8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称,中国已跻身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行列。⑨ 参见李嘉宝:《中国成全球知识产权引领者(国际论道)》。
(三)知识产权市场体系快速发展
我国“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完善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知识产权”。⑩ 参见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2018年4月10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410/c64094-29917187.html。 2018年我国产权交易资本市场交易额比上年增长56.9%,达到12.39万亿元人民币,与GDP之比为14.3%。① 参见李钊:《在创新引领中培育壮大新动能》,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29页。 参见科技日报:《数说金融》(2019年 7月 2日),http://www.stdaily.com/kjrb/kjrbbm/2019-07/02/content_775230.shtml。 全国技术市场成交额从2015年的9 836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17 697亿元,占GDP之比从1.43%上升至1.97%,这成为我国特有的大规模技术市场,也成为研发再投入的重要来源。2018年,我国支付知① 参见李钊:《在创新引领中培育壮大新动能》,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29页。 参见科技日报:《数说金融》(2019年 7月 2日),http://www.stdaily.com/kjrb/kjrbbm/2019-07/02/content_775230.shtml。识产权使用费达到35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近19倍。① 参见商务部:《去年中国向美国支付知识产权使用费86.4亿美元》(2019年06月02日),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9/0602/c1004-31115849.html。截止2019年上半年,我国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同比增长33%,其中小额专利质押融资项目占比为68.6%,② 金额在1 000万元(含1 000万元)以下的项目。更多创新型中小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支持,知识产权在全社会重视程度和运用效率大幅提升,“也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③ 参见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2018年4月10日)。
(四)新兴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提高
“十三五”时期,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从2012年的52.2%增至2018年的58.5%,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从2012年的第34位攀升至2018年的第17位,创新型国家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2018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3.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9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增长9.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电视产量分别比去年增长66.2%和17.7%;④ 参见刘若霞:《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第52页。据普华永道思略特发布2018年创新1000强研究报告,我国有175家企业入围“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研发支出增长34.4%,增幅领跑全球。⑤ 参见《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报告:中国企业研发支出增长领跑全球》,http://m.sohu.com/a/273473148_680938,2018年11月6日。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比重超过50%,发明专利授予权量占40%。⑥ 参见刘若霞:《发展新动能快速成长》,见国务院研究室编:《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辅导读本》,第49页。 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区域创新高地辐射效应显著
区域创新高地在推动协同创新发展方面作用显著。北京、上海加快建设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和国家急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按照“东转西进”的布局设想,完善布局国家自创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新型省份和城市建设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发展等深入推进,东中西部跨区域创新合作迈出新步伐,在成果转移转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园区共建等方面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国家自创区、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显著,19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168个国家高新区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核心载体和重要引擎。2018年,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天津滨海、西安等7个国家自创区对所在地区GDP增长贡献率都超过20%,成为创新发展的“领头雁”。千年大计雄安新区将引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高度,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外又一区域创新的典范。
(六)科研体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企业加上五路大军的创新体系,也形成了特有的非国有与国有研发创新体系,还形成了大一统与各方自主创新的新格局。企业成了最大的技术创新的主体,与原有的中央、地方科研机构、大学、部门行业研究机构、国防科技研究机构,在国家科技规划的指导下,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极大地释放了科技创新力,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下,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机构改革稳妥推进,整合调整原科技部、原外专局、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点工作,构建战略引领、资源统筹、创新服务、重大攻关四大板块。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持续深化,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全面实施,进一步扩大科研单位自主权,制定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进一步下放,不断激发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量”“质”齐增,更大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
总体来说,我国建设世界创新强国已具备加快发展的基础。科技发展正进入由数量高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庞大的国内外市场规模、完备的国家产业体系与全球产业链、巨大的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加快建成创新强国提供了根本保障。
(七)综合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
我国科技创新水平虽然在主要指标上已与创新型国家接近或相当,但综合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创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较突出。
1.科技创新发展不平衡
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自主提出重大科学命题和有效解决关键产业问题能力不强。中高端科技供给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明显差距,关键核心技术“心脏病”问题突出、“缺芯少基”现象普遍;系统集成能力较强,但集聚整合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能力不够;再创新能力不足,对国外的产业技术发展路径依赖较强。表现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2.18%,2018年)与韩国(4.24%,2016年)、日本(3.14%,2016年)、德国(2.94%,2016年)、美国(2.74%,2016年)和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2.40%,2016年)等科技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研发投入结构失衡,基础性研究成为最大的短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极不平衡。2017年,三项研发经费所占比分别为5.5%、10.5%和84%;①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8年10月9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09_1626716.html。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太低,虽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1年411.8亿元增至2017年的1 118亿元,年均增长15.34%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占全国研发支出总额比重仅为6.3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15%左右),② 参见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年第5期。而且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约占98%,渠道单一;③ 参见李志强:《强化基础科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学习时报》2019年7月3日。基础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从2011年13.81万人年增长到2017年的29.01万人年,6年翻一番,④ 参见李静海:《抓住机遇推进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居世界首位,但仅占全国研发人员总全时(403.4万人年,2017年)7.1%。基础研究不基础,既是提高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最大瓶颈,也是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重中之重、基础之基础。
2.创新活动发展不充分
创新主体的活力未充分开发。我国已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2017年我国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重的77.6%,但与创新领先国家相比,企业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仍然较低,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2%,装备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65%;⑤ 参见国家统计局:《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2018年10月9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10/t20181009_1626716.html。此外,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五路大军研发机构,定位不清,相互交叉,缺乏合作,未能发挥协同效应。例如,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学校及研发队伍,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创新主体,但是定位不清,聚焦不够,重复建设,重复研究,未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主战场的基础性、前沿性、长远性科学创新、知识创新作用。
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支撑不足。我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科技人才队伍,但是多而不强、大而不优,缺乏世界级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中青年人才、冷门偏门短缺人才,人力资源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我国科技领域全职研究人员总数上大大超过美国、欧盟,但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远低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
研发产业与研发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较小、创新研发支撑作用较弱。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3年全国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从业人员为849.4万人,仅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 813.7万人)的3.5%,① 参见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2014年12月16日),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412/t20141216_653709.html。2017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仅占全国总数4.7%,这与我国建成创新人才强国、创新市场强国目标极不相符,为此今后要结合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发展专门从事研发活动机构、企业、行业,形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研发产业。
3.创新引领尚未全面实现
我国科技创新的高端供给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导致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受制于人,难以满足依靠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够完善。主要存在创新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缺乏、有利于成果转化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建立等问题。
创新发展战略需要向引领型转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适应于跟随赶超阶段的发展战略,需要加快向引领型创新的战略转变,更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对创新“无人区”的探索。
三、“十四五”我国进入创新发展黄金期
“十四五”(2021—2025年)是我国迈入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局期,是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如期建成世界创新强国的开局期。我国正处在创新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双重挑战,唯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密切关注国际趋势,不断扩大开放合作,才能为我国赢得创新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一)实现创新全面引领的关键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从速度到质量、从规模到效益、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必须依靠创新全面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历史经验表明,科技进步贡献率越高,经济发展质量就越高。只有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切实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二)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机遇期
当前世界正在发动和进行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科技竞争格局、改变大国力量对比,正在形成“两超(美国和中国)多强”的全球创新格局。为此,中国必须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领导者、分享者,既要打造新型举国体制,动员全国各类资源,创造先发优势,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有效打造创新驱动新优势,在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数字经济、打造网络强国、建设智慧社会、创新绿色现代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三)向高收入阶段迈进的关键期
我国从上中等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水平阶段,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特别是居民消费驱动,预计到2025年,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占GDP比重将达到45%左右,总支出将达到61.2万亿元,国内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前列;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居民恩格尔系数从目前的28.4%将下降至2025年的25%以下,中等收入人群翻一番,达到8亿人左右;城镇化率将达到2/3左右,城镇总人口在9亿以上,占世界比重1/5左右。① 参见胡鞍钢、刘生龙:《中国实现现代化经济社会结构的展望》,《山东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为满足14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充分可靠的科技支撑,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支撑。
(四)突破大国创新战略遏制挑战期
近年来美方单方面挑起的贸易战,大概率会长期化、常态化,演化为对我国的全面战略遏制,这将是我国创新发展面临的最大外部挑战,也是最不确定因素。短期看,将直接冲击我国与全球科技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美国对我国部分高科技领域限制采取的加征关税、境外并购等手段,直接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产业链;中期看,有可能干扰和影响我国与美国的长期基础研究国际合作,我国在部分研究领域已进入全球一流行列,与国际科技和学术界交往受到各种冲击,直接影响某些领域的前期研究积累、精密设备交流、重大合作试验等;长期看,会对我国自主创新人才储备产生影响,破坏正常的国际高端人才流动与合作,对我国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及创新领军人才及储备人才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我国新型创新举国体制优势胜于美国霸凌主义。
四、“十四五”我国创新发展的思路、目标与部署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新兴创新大国,正处于从创新型国家行列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时期实现创新发展的全面引领作用,为我国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提供全面战略支撑。
(一)创新发展总思路
我国要加快建设世界创新强国,推动创新高质量发展、实现创新全面引领;在全球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和前沿方向进入领跑阶段,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新一轮全球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贡献者。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基本国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全面跨域、引领发展、贡献人类的方针,尽快打破对传统创新路径的依赖,加快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并行”向“领跑”的战略转变,加快实现创新模式从模仿跟随到引领的战略转型,加快实现在前沿科学领域从知识利用者到知识创造者的转变,完善以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市场创新体系、现代经济体系、人才储用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国际创新体系、创新支撑政策体系和创新战略方法体系构成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确保如期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力。
(二)创新发展目标和指标
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国家科技实力跃居世界前两位,迈进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前10位),世界第一大科技人才国家地位更加巩固,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全社会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创新全面引领发展成效更加显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2/3左右,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国际专利(PCT)再翻一番,对世界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做出重大贡献,对世界科学发现做出重要贡献。建成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性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创新的法律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优良。① 参见王志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见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编:《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2页。
1.创新引领成效显著
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促进我国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迈向高中端,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0万亿元以上,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超过欧盟,居世界首位;②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为24.9%,美国比重为7.7%,欧盟比重为32.4%。数据来源:世界银行 WDI:High-technology exports(current US$),https://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TX.VAL.TECH.CD?end=2017&locations=CN-US-1W-EU&start=1989。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发展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提供科学支撑、技术支撑、网络支撑;“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左右;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到4万亿元以上,与GDP之比为3.0%;培育和建立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③ 参见IC Insights,2013年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独角兽企业总数达到313家,其中美国为151家、中国(包括中国香港)为88家,占全球总数的28.1%。知名品牌、④ 参见Brand Finance:《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排行榜》,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1月27日。国际标准;⑤ 目前中国已有189项标准提案成为ISO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总数超过10万项,企业标准超过百万项,已经基本形成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和社会事业各领域的标准体系。参见张晓刚:《国际标准化的发展与“中国制造”》,《中国冶金报》2018年5月25日。北京、上海、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广州、武汉、成都、西安等一批具有强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基础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聚焦鼓励原创性、基础性、长期性创新成果,前瞻部署应用研究关键学科、重大领域、重点项目,战略性、全局性、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科技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创新指数进入世界前10位左右,整体水平由跟跑并行向领跑为主转变。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1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达到1.3%;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仍保持世界第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8件,全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0万件以上,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到10万件以上,居世界首位;建成世界最大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和国内市场,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翻一番。
3.创新型人才规模质量大幅提高
基本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全国研发人员总量超过540万人年,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70万人年,大力发展研发新兴产业,放开研发机构的人员聘任限制,赋予充分的自主权;基本形成我国一批国际领先的战略科技人才、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各类科技专业人才、科技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技术市场创新型的企业家队伍,培养一大批科技人才后备军和后起之秀。
4.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加速推进知识产权改革及其保护制度,特别是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开放性知识产权及技术项目交易市场基本建成,科技创新融资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健全有针对性的、分类的以科技创新绩效为核心的中长期绩效评估制度,并相应地完善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等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的活力。
5.创新环境更加优化
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与科技金融业,构建并完善多层次的专利融资市场,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表2 创新发展主要指标(2015—2025年)
pagenumber_ebook=168,pagenumber_book=163
注:2020年目标与实际结果一列,括号内为实际结果。
(三)创新发展战略部署
未来五年,我国创新发展要紧紧围绕2035年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要求,依据十九大报告以及《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一是立足国情和发展需求,确定若干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增添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提高发展质量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三是应对挑战,超前部署前沿研究领域,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加快应用研究转化效率,有效整合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产品开发、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独立完整的产业创新链;四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创新能力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五、“十四五”我国创新发展重大任务
“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在创新发展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科技创新与其他领域创新的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科学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科学能力;加快形成核心技术突破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创新转化体系,提升市场创新转化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引领与关键支撑作用;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储用体系,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快形成多中心区域创新布局,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的创新交流体系,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加快整合创新支撑政策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总效能;加快研究创新战略的方法体系,提升国家创新规划能力。
(一)加快构建基础科学研究体系
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决定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创新水平的根本体现,是创新体系的源头,是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基础。建设世界创新强国,必须加强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实力、提高基础学科水平。鼓励自由探索,完善国家科学基金对基础科学研究、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设备资助体系,大幅增加基础研究、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支持“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聚焦前沿,构建以人类生命健康领域、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变革性技术发展、提升基础科学能力等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基础科学研究体系;共性导向,构建复杂科学和跨学科研究体系,大幅增加国家科学基金对多学科领域交叉共性难题的投入,以多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提升基础科学研究能力。
(二)加快形成核心技术突破体系
核心技术能力是一国创新实力的根本,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是中国创新的鲜明底色,“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努力实现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自主可控”。①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新华网。 这就需要加快形成核心技术突破体系,实现重大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技术突破来自原始创新,这既需要有广泛的自下而上的原创思想的火花和源泉,又要有从上到下有效的战略方向引导:自下而上必须依靠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这就包括以原创价值为导向的评审评价体系;从上到下要有明确的宏观战略导向,这就包括构建科技前沿战略研判体系,引导科学家在最具机遇和最需要的方向上寻找突破点,同时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布局建设一批体量大、学科交叉融合、具备国际前沿水平、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体系),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促使基础研究成果走向应用。
(三)加快完善市场创新转化体系
完善市场创新转化体系,培育一批专业化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完善区域性、行业性技术市场,打造链接国内外技术、资本、人才、创新资源的技术转移网络。特别要把大力发展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作为实现市场创新的重要目标,例如:建立统一开放的技术交易市场体系,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心),创新技术转移模式,加速创新要素开放流通;为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提供一系列服务,发展专利质押融资以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和科技金融服务业,积极推动跨境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让知识产权服务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四)加快建设创新引领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更有利于将技术、资本、劳动三大要素同实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不断提高创新发展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撑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这需要加强创新的经济融合、主体融合、技术融合与跨领域融合,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大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等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推动大规模技术集成与技术融合,切实解决创新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两张皮”问题,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尤其是大力发展新兴现代研发产业及服务业,做大做强,使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实现翻一番。
(五)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储用体系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②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8日)。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人才储备和使用体系,加快促进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实现不同领域创新人才“各尽其用、各显其能”,真正实现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教育家等全体人民参会的社会创新活动,提升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提升国家创新发展软实力。
(六)加快形成多中心区域创新布局
加快构建多中心、多功能的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创新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省会等科教密集、创新成果多的城市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中心,带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珠三角创新区建设,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加快建设10个左右有科研合作基础、专项科技领域的特色创新城市,支撑前沿科技探索。加快区域间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布局、跨区域基础设施规划的协调对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充分释放区域创新潜能。
(七)加快建成更加开放的国际创新体系
建成世界科技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备国际科技话语权。科学发展史表明,如果一个国家的学术产出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0%以上,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我国目前学术产出已经接近这个数字,① 参见杨舒:《“我国已到达世界科学中心的边缘”——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杨卫》,《光明日报》2017年1月8日。要抓住和创造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流动的历史机遇,持续扩大全球创新人才、资源、技术交流,争取举办世界科学论坛大会;扩大我国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数量,提升百强中心城市排名;不断加强与世界顶尖高校、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科学交流与技术合作,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逐步提升关键核心科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八)加快整合创新支撑政策体系
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需要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创新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构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创新支撑政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总效能。这包括: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开放政策;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的产业政策;实施促进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政策;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融合政策;扩大开放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政策;制定实施提升全社会科学素质的科普与创新教育政策;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科技成果分配政策,等等。
(九)加快研究创新战略的方法体系
“不谋一隅,不足以谋全局”,战略规划是全局性、根本性的,要加大对创新战略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模式,从问题导向、证据导向和科学导向出发,构建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创新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开发创新战略研究工具,通过建模等方法深化战略性问题研究,提高创新战略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靠性,提出更加系统性、适应性的战略框架,使创新规划更好地服务发展、引领未来、贡献人类。首先要制定好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确立我国至2035年创新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举措,勾画我国至2050年重点领域发展路线图,制定战略新兴产业及技术发展路线图。
总之,“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开局期、实施创新强国阶段的开局期,是我国从创新大国迈向创新强国的关键期。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新的增长周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