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516|回复: 0

福师《外国经济学说史》拓展资源(五)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86
发表于 2021-3-15 13: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福师《外国经济学说史》拓展资源(五)
第五章  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
一、魁奈的经济表概述
魁奈的《经济表》作于1758年。但从杜邦?德?奈穆尔在1769年描写的在凡尔赛宫印刷的四开本长时间被认为是《经济表》的第一版到1904年舍勒声称他见到了杜邦称之为原表四开本的版本并认为是《经济表》的第三版,直至1971年贝卡格利在意大利菲伦塞旧书店中发表现了符合舍勒所描述的资料,《经济表》的初版可谓经过多年之后,才得到澄清。
《经济表》的作者弗朗斯瓦?魁奈(1694-1774),出身于巴黎附近一个地主兼律师的家庭,由于兄弟姐妹众多,早年受到的教育并不太好,13岁丧父,16岁外出谋生和学医,后又回乡作外科医生,声誉日隆。魁奈一生研究过化学,植物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并受庇护他的侯爵妇人庞巴杜夫人的影响,对中国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推崇《论语》。魁奈在宫廷居住期间常同当时法国上流的思想家,哲学家交往和聚会,熟悉法国的社会和经济情况。1753-1756年,也就是魁奈60岁左右的时候,由于路易十五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农产品价格被压得很低,而且大部分赋税都加在农民身上,导致大量农民破产,因此此时社会上一般舆论也都很关心经济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魁奈开始对经济问题感兴趣,并于1756年和1757年为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写了《农民论》和《谷物论》,这也是魁奈最早发表的两篇经济著作。此后,他又相继为《百科全书》写了《人类论》《租税论》和《利息论》。在这些理论中,魁奈提出也纯产品说,社会结构理论,资本理论,价值与货币理论等,而正是这些理论,为魁奈《经济表》的出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石,而这些里论中的纯产品,三个阶级的划分更是直接构成了《经济表》的理论基轴,贯穿着《经济表》的始终,同是也是《经济表》的理论前提和重要假设。
正是在以上所提到的背景下,魁奈开始第一次试图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于是魁奈的《经济表》于1758年产生了,而这也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的学说和对经济体系的全面总结。
作为医生出身的魁奈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一种不以人勿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自然秩序,这种自然秩序无论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都处于统治地位。因此,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可运用同一方法,即要从事物现象的观察出发,运用理性分析,去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去寻找自然秩序。根据这一认识,魁奈提倡研究经济学要用抽象法。而他的《经济表》正是在这一个经济学方法论的指导下产生的。《经济表》基本上有两个模式,前后是个演变的过程。在第一,二,三版和见于米拉波1790年的《人类之友》中的《经济表》济表》所采取的是一个曲折连接线的模式。在魁奈和米拉波合著的《农村哲学》中,复杂的模式开始让位于提要的模式。而在魁奈的《经济表分析》中,提要的模式最后发展为《经济表算学范式》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成了《经济表》的基本模式。
《经济表》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假设:
(1) 认为社会普遍实行的是大规模租地农业经济,而小农经济则忽略不计;
(2) 把社会划分为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阶级三个主要阶级,三个阶级间无数买卖行为都合成一次总的交换,货币只在三个阶级之间流通,各阶级内部的流通则舍掉;
(3) 社会再生产是简单再生产;
(4) 价格不变;
(5) 对国外市场略而不谈,即不考虑对外贸易因素。
魁奈《经济表》的出发点是总的收成,是农业在上一年所生产的总产品。也就是说流通是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才开始的,是从生产的成果或者说是收获出发,而其基础就是商资本的循环。在流通开始前,三个阶级的情况是这样的:(一)生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最初原预付为100亿里弗尔,每年再投入价值20亿的“年预付”。魁奈假定“原预付”的资本可用十年,每年损耗为10亿。投入的资本每年可创造出价值50亿里弗尔的年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来说,在这50亿里弗尔的总产品中,40亿为粮食,10亿为工业原料。而就价值构成来说,这价值50亿的总产品分别包括以利息形式补偿“原预付”的耗损或折旧的价值,补偿“年预付”价值和“纯产物”,也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们分别为:10亿里弗尔,两个20亿里弗尔。此外,在流通前,生产阶级不掌握着在上一年度流通中收回的20亿里弗尔,并交给地主(土地所有者阶级)作为地租。(二)土地所有者阶级在流通开始时,有生产阶级交给他们的地租,20亿里弗尔。这20亿里弗尔是国内流通所需的货币总额,在即将开始的流通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三)不生产阶级在流通开始前,已有加工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价值20亿里弗尔。这有一半是生活用品,另一半则是生产用品。从价值形态上说,也就是有10亿为经营资本,10亿为不生产阶级在生产期间所必需的生活费用。
  魁奈在《经济表》中把整个流通过程归结为包括商品和货币流通的五次交换行为,每次均流通10亿里弗尔产品,共50亿里弗尔产品,其中工业制造品20亿,农业30亿。具体过程如下:
1、土地所有者用生产阶级交付的20亿地租中的10亿来和生产阶级交换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
  2、土地所有者用剩下的10亿地租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
  3、不生产阶级用出售工业品给土地所有者所得的10亿里弗尔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4、生产阶级为了生产向不生产阶级购买价值10亿里弗尔的工业品(生产资料)。
  5、不生产阶级又以向生产阶级出售工业品所得的10亿里弗尔向他们购置农产品以作为工业原料。
  经过上面五次交换,即整个流通后形成了这样的结果:(1)土地所者用他们在流通前所取得的20亿里弗尔货币地租,换取了10亿的生活资料和10亿的工业品,得到了他们所“应得”的“纯产品”。(2)不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的生活资料确保生存需要和10亿的农产品(工业原料),保证合并再生产的继续。(3)生产阶级以上一年度生产中的价值30亿的农产品(20亿的生活资料,10亿的工业原料)换得价值10亿的生产资料和20亿的货币。除了这30亿进入流通外,生产阶级还有价值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保留在他们手中,作为种子和本阶级的生活资料,不参加流通。
    这样整个运动于是完成。在本年度,简单的再生产可以再进行,而在本年度生产结束后,同样的流通又可以再进行。这就是魁奈《经济表》所阐述的主要内容,也是魁奈在经济学说史上的一个杰出的贡献。
    在经济学尚处于初创阶段,在法国当时重商轻农的重商主义氛围下,魁奈的《经济表》可算得上是一个富有创见的卓越尝试,是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分析的第一次天才探索。对此,马克思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个尝试是在18世纪30-60年代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政治经济学至今所提出的一切思想中最有天才的思想。”①英国人夏尔?季德和夏尔?利基特对《经济表》也给于了很高的评价:“重农学派的分配方案中最值得注意的东西,不是他们所作的论证,而是他们强调财富的流通事实上总是遵循着某些规律,经及各阶级的收入怎样取决于这种流转的过程。” ② 魁奈的《经济表》的重要意义还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经济表》中运用了抽象法,抽象掉了考察和探索中不必要的因素,而对本质问题进行科学和集中的分析研究,从而使阐述的主要问题得出明晰清楚的结论。这种分析方法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像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分析和列昂节夫的投入—产业表的经济计量分析,都受到魁奈经济表的启发和影响。
  (二)《经济表》以每年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即一年收获的终结为循环的开始,实际上已正确地分析了简单再生产的基础。
(三)《经济表》把各阶级的收入来源,资本和所得的交换,再生产的消费和个人消费,以及把农业与工业,即生产的两大部门之间的流通,看成是再生产过程的要素。这些在当时,无疑都是几乎天才般的认识,对后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四)《经济表》所资本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是再生产过程,把流通过程表现为仅仅是这个再生产过程的形式;货币流通表现为仅仅是资本流通的要素,是为再生产过程服务的,受生产制约的,从而总结了重商主义政策把国家致富之路放在流通领域的教训,重新提出以生产领域作为富国的根基。
(五)《经济表》再次论证了土地所有者阶级是不事生产、不劳而获的阶级,因而可以就此引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土地所有者阶级终日游手好闲,却以收地租的方式占有了纯产品,那末他们就应该担负国家的全部税收。生产阶级和不生产阶级则应被免除纳税的义务,以便更好地维持再生产过程。不仅如此,国家还应该取消对他们的干预政策,放弃工业法规,废除行会制度,倡导自由竞争和自由进行对外贸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指出,重农学派名为重农,其实是为资本主义工商业鸣锣开道的。魁奈的主张明显地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反封建特点。他提出的不干预工商业的理论,就是经济自由原则。这正是当时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追求的理想。
二、杜尔哥的税收思想概述
  杜尔哥18世纪后半叶重农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著作是《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76)。
  杜尔哥在经济理论上集中研究了财富问题,着重考察了财富的形成和收入的分配。他根据魁奈的重农思想,系统地阐明了价值与分配、分工、货币的起源与使用、资本与利息的本质以及农业的重要性等理论。杜尔哥的税收思想主要表现在平等课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比较方面。
   1、对纯产品学说的发展
  杜尔哥把“自然的恩赐”不知不觉地转化为农业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认为“纯产品”是土地对农民劳动的赐予,是农民劳动利用了特殊的自然生产力的结果,土地如果离开了劳动便不能生产任何东西。他认识到“纯产品”转化为地租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是土地私有权的结果,比魁奈更进一步说明了地租的本质和根源。
   2、工资和利润理论
  杜尔哥把工资、利润、利息、地租都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基本收入。他认为工资是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决定工资高低的因素是劳动者同购买他的劳动的人双方协议的结果。工人人手过多的现象使工资必然趋向于工人最必要的生活资料。
   3、利润与价值论
  杜尔哥第一个研究了“利润”,把它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既然资本促进了纯产品的增加就应分享一份。他提出利润是出自纯产品的收入,是节约工资的结果。他由地租引出利息,由利息引出利润。认为出租土地可以取得地租,借出货币可以得到利息,投资开办企业就应得到利润。认为只有农业劳动是惟一典型的生产劳动。土地是一切财富首要的、惟一的来源。把税收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前者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税;后者是对佃农征收的税、对企业利润征收的税、对销售或消费商品征收的税三种。认为除了对土地纯收入征税外,所有赋税都应废除。
杜尔哥对税收的分析
  (1)关于平等关税论。杜尔哥认为,国家干预主义的保护关税会加重本国人民的负担。这是因为,对进口产品课征高税,会促使外国商人提高其产品的实际价格,而这些产品最终要由本国人民来消费,税收负担最后还是落在本国人民头上。他还认为,提高进口商品的税率,会受到出口国家的报复,结果双方贸易会减少。所以,他认为,平等关税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实现自由竞争,有利于国际贸易各方面的经济发展。
  (2)关于平等纳税论。杜尔哥认为,当时法国人民的苦难,是税收负担的分配不均所致,应当废除贵族、僧侣、大地主等的免税特权,实现国民平等纳税。
  (3)关于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利弊论。杜尔哥认为,直接税是土地所有者从其纯收入中所支付的税;间接税是对佃农征收的税、对企业利润征收的税以及对销售商品征收的税。在他看来,政府应只征土地纯收入直接税,除此以外的所有间接税因夺走了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财富,妨害国家财富的积累,故应废除。从这一点上看,他也同魁奈一样,主张对纯产品征收单一税。
三、 西斯蒙第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矛盾,批判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只研究财富,而无视人的享受,认为政治经济学应把人们的物质福利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宣扬的经济自由主义。他认为,自由竞争导致私人利益增加而使公共利益遭受损失,使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掠夺。
  西斯蒙第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批判。他揭露资本家的利润是对工人的掠夺。这种掠夺使社会阶级两极分化,形成了无产阶级。他还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用机器,导致工资下降,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但西斯蒙第并不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根源,而只从分配的角度来说明资本主义剥削。 西斯蒙第的主要功绩在于论证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由收入不足导致的消费不足,从而使产品不能得到实现,发生经济危机。但他不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于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而认为经济危机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矛盾的结果。
  作为当时法国小生产者的代表,西斯蒙第幻想采用宗法和行会原则组织社会,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他赞颂宗法式农民,美化手工业者社会。他试图通过国家干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西斯蒙第的小资产阶级的浪漫主义经济思想体系既是反动的又是空想的。
    四、重农学派与中国古文化
从16世纪起,大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通过传教士进入欧洲。到了17世纪,对中国文化的推崇和对中国商品的消费成为时尚,形成遍及欧洲的“中国热”。“中国热”对18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时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魁奈等,非常崇拜中国文化,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民主观、平等观、自由观、博爱观等视为他们建立理想秩序的重要思想来源。霍尔巴赫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的道德代替基督教的道德。伏尔泰则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①。伏尔泰甚至感慨,在欧洲各国还是森林中的野人的时候,中国人已经能够用完善而明智的制度治理国家。他深以不能生活在中国那样的国度为憾。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农学派的领袖魁奈和杜尔哥在建立重农学派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影响。
  魁奈当时被尊称为“欧洲的孔子”。魁奈十分尊崇孔子,他曾经撰写《孔子简史》,对孔子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在将孔子与古希腊圣贤比较时,明显褒扬前者而贬抑后者,说孔子的《论语》远远胜过古希腊圣贤的哲学。儒家哲学中的重农思想,显然对魁奈重农观念的建立产生过重要影响。魁奈以御医身份进入凡尔赛宫后,通过庞巴杜夫人,敦促路易十五于1756年模仿中国古代皇帝,举行了显示重视农业的仪式“籍田大礼”。在宣扬重农学派思想观念的刊物《农业、商业、财政杂志》和《公民日志》的文章中,大量引用的不是欧洲的文献而是中国的典籍。在杜帮编辑的魁奈及其门徒的论文专集《重农主义,或最有利于人类的管理的自然体系》中(该书第一次提出“重农主义”概念),为了显示其神圣和权威,居然将出版地点标明为“北京”。作为重农学派理论基础的“自然秩序”思想的形成,也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1769年,魁奈出版了《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该书的第八章标题即为《中国的法律同作为繁荣政府的基础的自然法则相比较》。魁奈将中国作为一个实行自然法则的理想国度,通过对中国的制度实践的考察,阐述了自由主义的经济学精神。魁奈的自然法则观念,同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的“道法自然”和儒家的“天行健”观念一样,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可以确定,中国古代文化至少是魁奈自然秩序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
  杜尔哥是重农学派的另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按马克思的评价,杜尔哥的理论体系使“重农主义体系发展到最高峰”②。杜尔哥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在经济学说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熊彼特认为,“它已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杜尔阁的理论骨架,即使不谈它比《国富论》在时间上领先,也显然比《国富论》的理论骨架更胜一筹。”③而杜尔哥此书的写作,与中国和中国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1763年,有两位留学法国的中国青年高类思和杨德望完成了学业,正准备回国。“当时的法国经济学家一般都认为中国是开明政治的策源地;人们都希望这两位中国青年能够让他们的欧洲东道国不断地了解中国的内部情况。”④于是杜尔哥向他们提出了52个经济问题,这就是杜尔哥的《中国问题集》,拟让他们回国后在研究本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上予以回答,以帮助法国思想家全面系统而真实地掌握中国的经济情况。“为了使他们能够明白这些问题的目的和意义,我又在这些问题前面写了一篇关于社会的各种劳动和财富的分配的简略分析。”①这就是《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的直接起因。杜尔哥所提出的问题及作出的分析都与他所掌握的中国经济知识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或者是希望从中国的实践中得到解释,或者是受中国的情况的启发而予以发挥,或者是直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汲取了营养。所以有研究者说,杜尔哥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蒙受中国的影响最深。”②
  在一定意义上,重农学派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西方经济学之间的一座桥梁。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游历法国期间,与魁奈和杜尔哥有着多次接触。斯密正是在这些接触中产生对经济学的研究兴趣并着手制定《国富论》的写作计划的。与魁奈和杜尔哥的讨论对斯密构思其研究思路和形成其写作框架具有重要的帮助,而重农学派对中国文化的倾慕也对斯密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斯密的《国富论》中,对中国资料和文献的大量引用可以作为一个证据。
本内容由易百网整理发布
网址 www.openhelp100.com
QQ 51522498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4 05:57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