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易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帮助中心知识拓展客服QQ 515224986
查看: 587|回复: 0

西安交通大学18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含答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9086
发表于 2018-5-28 1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扫码加微信
【奥鹏】[西安交通大学]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西安交通大学完整作业答案请联系易百网QQ515224986

第1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第2题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地理位置的差别和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差别
D、土地私有权和资本主义经营权的垄断
第3题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B、阶级心理和民族心理
C、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以及部分社会科学
D、艺术.道德.宗教和哲学
第4题在社会意识诸种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宗教思想
B、政治思想
C、艺术
D、道德
第5题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第6题唯物史观认为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在他们是()。
A、历史进程的决定者
B、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参与者和组织者
C、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
D、历史规律的制定者
第7题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第8题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从意识的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意识可区分为()、
A、统治阶级的意识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
B、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
C、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D、先进的意识与落后的意识
第9题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第10题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
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第11题阶级社会中主要的群体心理是()、
A、集体心理
B、民族心理
C、阶级心理
D、阶层心理
第12题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第13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quot科学之科学&quot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第14题运动是物质的()。
A、唯一属性
B、根本属性
C、特殊属性
D、偶然属性
第15题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第16题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A、成正比例关系
B、成反比例关系
C、按同比例变化
D、无直接联系
第17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第18题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
A、暴力掠夺的产物
B、社会契约的产物
C、产品分配不公的产物
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第19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第20题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作用的因素主要是()。
A、生产方式
B、人口增长的快慢
C、有无先进理论的指导
D、自然条件的好坏
第21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
A、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表现出来的
C、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完整地表现出来的
D、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
第22题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B、实行计划经济
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
D、实行产品经济
第23题&quot只见树木,不见森林&quot&quot一叶障目,不见泰山&quot。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24题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第25题人在价值关系中()
A、只能做价值主体
B、只能做价值客体
C、既可以是价值主体,又可以是价值客体
D、只是价值目的,不是价值手段
第26题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第27题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quot过&quot和&quot不及&quot。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第28题认识的客体是()
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D、外部自然界
第29题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A、伟人之言
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第30题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
A、人的经济价值和政治价值
B、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C、人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D、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31题&quot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quot这句话应理解为()、
A、民主是指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C、国家的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第32题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方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第33题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第34题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第35题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思想标准
D、法律标准
第36题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的银行利润在数量上通常( )
A、高于平均利润
B、等于平均利润
C、与平均利润无关
D、相当于平均利润
第37题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第38题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道路
B、两种不同的状态
C、两种不同的方式
D、两种不同的结果
第39题现象是()。
A、事物内在的联系
B、事物稳定的联系
C、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D、不包含假象在内的事物的真实的联系
第40题下列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的理论是()
A、唯能论
B、牛顿力学
C、相对论
D、宇宙热寂说
第41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进步内容的有()、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精神文明的进步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生产力的发展
E、道德水平的提高
BCDE
第42题个人和集体的辩证关系表现为()。
A、个人依赖集体,无集体即无个人
B、个人代表集体,有个人就不必有集体
C、集体依赖个人,无个人即无集体
D、集体代表个人,有集体就不必有个人
C
第43题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具有(  )
A、立法权
B、财政权
C、监督权
D、审判权
BC
第44题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性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BD
第45题割裂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会导致()。
A、形式主义
B、形式虚无主义
C、相对主义
D、诡辩论
B
第46题下列各项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暴力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途径的原理
B
第47题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
BCDE
第48题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精神的
B、物质的
C、实践的
D、自然的
C
第49题在认识上难免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人们()。
A、客观过程本身的复杂性
B、人的认识要受主观条件的限制
C、世界是不可知的
D、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B
第50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多数和少数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本内容由易百网整理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ww.openhelp100.com ( 冀ICP备19026749号-1 )

GMT+8, 2024-11-25 10:35

Powered by openhelp100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5u.studio.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