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9-7-24 16:32:50

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与知识产权开发模式匹配:一个理论分...

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与知识产权开发模式匹配: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摘 要: 企业研发创新的目的不是创造更多知识产权,而是通过知识产权获取最大价值。如何获取这些价值取决于企业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选择和价值实现策略。技术体制作为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开发战略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体现不同的特征。本文在分析技术体制特征对专利应用逻辑的影响以及技术体制在创新过程中动态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开发的三种战略模式:开放战略、协调战略与专属战略,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知识产权财务价值、战略价值和防御价值的具体开发策略。研究成果对于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和利用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知识产权开发; 技术体制演变; 战略模式选择; 价值实现策略
一、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竞争要求企业越来越多地创造知识产权并从中获取价值。而价值获取多少取决于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模式和价值实现策略。国内外已有文献就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基于组织边界视角的知识产权内部开发和外部开发模式。基于企业发展和竞争优势视角的专有战略、防御战略和杠杆战略。基于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商业模式创新视角的知识产权商业化、杠杆化和货币化。然而,已有研究更多是从静态视角关注知识产权开发模式的一般性,而对不同行业技术体制特征的差异性,以及知识技术在创新过程不同阶段的演变,知识产权开发模式选择及价值实现策略的影响研究不够。近年来,虽然一些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Bah和Le Bas(2011)提出的知识产权产业体系(Sectoral System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概念,认为知识产权的最佳利用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它们与公司所在的行业密切相关。Penin(2011)研究了企业最优专利战略的决定因素,并认为技术体制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在这些分析中,技术体制一般被认为是固定的,不依赖于企业的策略选择。而事实上,经济文献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创新参与者的需求和策略影响创新动力,进而影响技术体制的不
断演变。
本文基于Nelson 和Winter(1982)提出的“技术体制”概念,深入分析不同技术体制特征下专利应用的多重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运用Callon等(1999)和Zuscovitch(1986)提出的知识技术动态演化理论,探讨技术体制在创新不同过程阶段所发生的演变,以及这种演变对专利开发战略模式选择和价值实现的动态影响。本研究旨在把技术体制的特征作为企业专利战略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深化知识产权开发与技术体制特征的动态演变之间关系的分析。研究结果拓展了知识产权开发的动态理论视角,在实践上为企业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提供参考。
二、技术体制与专利应用的多重逻辑
(一)专利应用的多重逻辑分析
传统专利理论强调专利排除模仿者的重要性。然而,大量研究表明,专利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排除侵权者和保护发明的有效手段,还可以是服务于多种不同策略的灵活工具。当代创新理论认为,知识和创新的生产本质上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许多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协作和交互。专利不仅是排除潜在侵权者,而是协调不同创新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创新活动的关键工具,在市场协调和非市场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专利应用产生了非常不同的多重使用逻辑。
1.排他逻辑
传统观点将创新视为能产生显著正外部效应的个人或组织活动,专利持有者必须能够保护自己的发明。这一观念将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专利对创新的激励以及作为排他性工具的作用上,其目的主要用于防止模仿和确保专利持有人的垄断地位。因此,排他逻辑本质上是把专利的使用作为隔离机制的传统资源基础观逻辑,将公司的关键竞争优势从模仿中解脱出来。专利的排他逻辑使用主要在技术简单的行业,如化工、制药等行业目的是通过资源独占获取超额收益。
2.市场逻辑
专利有助于技术市场上的技术和知识交易,越来越多地确保了创新过程的市场协调。知识保护和披露对技术的市场交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知识的披露允许技术卖家释放信号并宣传他们的产品;另一方面,专利制度授予的保护功能防止买方搭便车行为。因此,专利有助于技术市场的发展,从而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
3.防御逻辑
专利不仅可以在技术市场上进行销售以获取货币收入,还可以通过交叉许可协议换取对方的其他专利。在防御性逻辑下,公司拥有成千上万的专利,这些专利经常被用作谈判筹码,以保护其持有者免受不确定和有风险的诉讼,并获得使用特定技术的权利,从而确保经营自由。专利的防御性使用在技术复杂的行业较为典型。
4.合作逻辑
在开放式创新框架下,专利可以按照合作逻辑进行使用。在合作的早期阶段,专利可以体现公司能力,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寻找合作伙伴和提高谈判力,减少由于合作伙伴免费搭车引起的合作风险。从这个意义上,专利是表现为每一方议价能力的核心手段。在合作后期,专利还可以用作通过联合申请作为共享协作成果的工具。此外,合作逻辑中的专利不仅局限于分配现有的资源,还有助于构建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识创造模式(如研发网络、研究联盟、合资企业、非正式交流等),有助于形成知识生产的集体动力。
5.开放(开源)逻辑
在合作逻辑中使用专利一个特例是企业免费开放专利技术。企业使用专利不是排除模仿者,而是促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使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来说,重要的不是排除模仿者,而是建立一种标准并确保与其他公司产品的兼容性,从而促进技术的广泛采用。开放使用专利的另一种情况是在软件行业中出现的“开源”现象。在开源社区参与者以“公共版权”方式使用专利,即为了确保该项技术及其后续的衍生产品可以向所有人提供。在网络和软件行业专利以开放和开源逻辑的使用较为常见。
(二)技术体制及其特征对专利应用影响
“技术体制”(Technological Regimes)这一概念最初由Nelson 和 Winter(1982)提出,用于描述关联产业创新活动的具体知识和技术环境,后来被视作一系列基本技术特征的结合。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学者对其决定因素的划分呈现较大的差异。较为代表性的是Breschi 和Malerba等人(2000)将技术体制的维度概括为技术机会的存在、技术进步的积累、知识库的属性、模块化的程度、网络效应的存在和技术的复杂性。特定行业的技术体制被定义为该行业参与者所使用技术内在因素的具体组合。已有文献表明,专利作为一种灵活的策略工具,企业何时应该采取排他战略还是合作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该行业的技术体制的影响。虽说企业的性质(如规模、经验等)和竞争机制也可能影响专利战略选择,但其作用远小于技术体制影响。Cohendet等人(2011)则是从专利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技术体制特征对专利战略选择的影响。
1.知识库的隐性与编码性质
知识越是编码,越容易以自愿(通过市场公平交易)或非自愿(通过溢出)方式转移知识。因此,当知识库高度编码时,企业通常倾向于以专有属性的逻辑来使用专利,以排除竞争对手,在其产品市场上获得垄断地位,或以市场逻辑在技术市场上进行交易。相反,知识越是隐性,交流和交换就越困难,从而使企业以协调逻辑使用专利,或者以合作逻辑来促进与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合作。
2. 技术的简单与复杂性质
技术体制这一特征影响专利持有人的经营自由。简单技术与复杂技术对专利持有者所拥有的排除侵权者的权利和使用技术的权利有不同的影响。当技术简单(单一组件)时,专利持有人在拥有排他权的同时也有权使用专利发明(这种使用不侵犯其他公司的专利)。当技术复杂(多组件)时,这两种权利则可能无法同时行使。例如,在电子产品行业中,专利很多时候给予其所有者排他权,但可能无权使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因为使用它,可能侵犯了其他公司所拥有的专利。因此,复杂和简单的技术在专利应用方面引起非常不同的战略行为。在简单技术行业,企业倾向于以排他性逻辑使用专利,排除其他企业并享有垄断地位。而在复杂技术行业,他们倾向于以防御性逻辑来使用专利,避免被排除在外以确保经营自由。
3.网络效应的存在
网络效应是指产品价值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正反馈效应。在存在网络效应的行业中实现兼容性和建立标准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促进标准建立并鼓励不同技术的兼容性,往往需要开放这些技术并使其广泛传播。相反,保密和独占行为则是低效的策略。因此,专利持有人有强烈的动机以开放、合作和非排他性的逻辑来使用他们的专利,以促进他们的发明被广泛采用,并增加其成为行业标准的机会。
4.技术的模块化与集成性质
技术的模块化性质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专利策略。当一项技术高度模块化时,创新过程中的参与者通过最大程度地分散生产过程,来获得由劳动分工产生的专业化收益而极大地受益。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高度相互依赖,兼容性问题再次成为核心。此时,企业最强烈的动机不是以排他性逻辑使用他们的专利组合,而是协调这种集体创新过程。
三、基于技术体制演变的最优专利战略
(一)技术体制演变相关理论回顾
Callon(1999)的模型理论描述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知识在不同网络状态下的动态演变与企业占有策略的关系。Callon认为,在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属性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这取决于影响知识流动的网络演进的经济行为者的决策。换句话说,知识的属性是这一知识传播网络状态的函数。为了说明知识这一演变的动态属性,Callon把创新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新兴网络(Emerging Networks)阶段和稳定网络(Stabilized Networks)阶段。在新兴网络阶段,知识主要是隐性的,其普遍性不是取决于其内在有用性,而是取决于其扩散程度,即随着其流动网络的演变而扩散。在稳定网络阶段,知识已经被高度编撰,市场和技术的属性更加清晰,企业更倾向于进攻性地使用专利来排除竞争对手。相反,在新兴阶段,企业强烈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知识库,因此,协作战略倾向于取代排斥战略。行动者通过协助和寻找合作伙伴,促使他们使用相应的专利。随着创新变得更加成熟和趋于稳定,专利作为排斥手段的重要性随之增加。
Callon为知识动态属性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框架,以便根据技术发展的演变来说明专利的不同使用逻辑。然而,该模型的主要局限是缺乏对创新网络中间状态的描述。他只考虑到创新网络发展的两个极端情况,并没对两者之间的情况作进一步的阐述,而这些中间形态在网络的动态和演变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为了分析知识技术的完整演化历程,我们结合Zuscovitch(1986)提出的技术发展的经济动力理论来完善对中间状态的分析。
Zuscovitch提出了不可逆性和学习作为技术进化的主要影响力量。他将技术发展的动态变化设想为一个累积的和不可逆转的过程,并把学习放在了这一动态的核心,认为代理人必须学习新技术的新特性。对新特性的永久性学习可确保新产品、新流程和新市场的逐渐出现,同时也常常伴随着标准化过程和不断增加的回报。Zuscovitch将技术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前范式阶段(Pre-paradigmatic Stage)、自组织阶段(Self-organization Stage)和范式阶段(Paradigmatic Stage)。在前范式阶段,代理人的选择受到范式的约束,旧技术体制的约束迫使新知识的生产者总是展示新技术轨迹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在不同的技术轨迹中往往只有一个会成为主导设计,从而为新的范式打开大门。因此,这一阶段的不可逆性来自于竞争技术之间的选择过程。自组织阶段是由学习过程和锁定效应所导致的累积不可逆转性所驱动。通过技术知识积累,过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选择。因此,技术的选择不仅决定其自身的发展,而且将决定在其应用范围内受到限制的竞争技术的演变。技术不仅要获得不断增长的回报,而且也扩大了其适用范围。通过学习过程,知识不断地繁殖从而实现知识体系与技术扩散之间的共同进化。在范式阶段,由于技术解决方案的标准化,该阶段的特点是配置的不可逆转性。新的知识库在一系列概念、语言和技术模块中结合起来,使其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企业追求日益增长的回报成为常态,不能达到标准解决方案效果的外围解决方案逐渐被抛弃,从而强化了这种模式。因此,标准化不仅存在于技术解决方案的层面上,而且在激励和信息系统中也发挥作用。
(二)技术体制动态演变
前面内容已经分析了静态视角下技术体制特征对专利应用的影响,然而,根据Callon和Zuscovitch的理论,创新过程不断改变系统的技术属性。这种不断的演变导致了对知识占有条件的重新考虑。事实上,如果我们接受专利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体制的事实,那么就需要能够描述技术体制的动态和发展,以便理解公司最优的专利战略。将Callon的模型理论与Zuscovitch技术发展动力理论结合起来,以便说明技术体制的演进动态如图1,从三个阶段分析技术体制的演变过程。

图1 创新过程中技术体制动态演化示意图
1.前范式和新兴网络阶段
该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新的技术原理和与之相关的新知识体系。在现有范式之外,不断探索新的技术选择,但其价值和目的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技术选择过程的不可逆性,每一个产生新原理的组织都希望其他人也采用同样的技术轨迹。但是,在这种新兴的形态中,知识被强烈的占有着(在生产环境之外很难复制)。在这个阶段,技术体制特征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库、多样化技术机会以及新兴的技术。因此,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才能创造出知识传播运作所必需的环境。为了扩大知识流通的网络,企业必须制定开放和共享策略,其目的是减少对知识所有权的占有。事实上,有用的新知识必须能够逃离创建它的圈子,以便在网络之外发掘其潜在价值。因此,通过新知识生产者部署的开放战略,将在以前没有沟通的世界之间建立关系,并为网络中的新参与者创造新的机会。在这些参与者的多重努力下,网络不断发展,相互连接和重新配置。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也会形成一个类似的过程。
2.自组织和中间网络阶段
虽然在前范式阶段,开放共享战略占主导地位,但在这一阶段,系统采用了一种技术轨迹,使得创新者处于以累计不可逆转为特征的探索与学习过程中。在对新技术探索的过程中伴随着随着知识的消耗和繁殖,从而推动了网络边界的扩展,新的机遇不断出现。在网络的整合过程中,知识库逐渐从高度隐性、情景化和特定的状态转变为高度编码和通用的状态。正是在这个阶段,对新加入网络参与者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此时,行为者必须具有理解和复制知识的基本能力,以便交流和协调整个过程。一旦网络得到巩固,鉴于知识的公共性质,协调需求就会消失。
3.范式阶段和稳固网络阶段
此阶段的特点是在这种稳定的网络中,知识具有某种公共利益的属性。策略的空间是可以预知的,并且在网络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复制知识。因为一个强大的编纂和通用的知识库使得创新更加困难,并且每一个创新都很容易被模仿。创新过程的特点是以低成本可模仿的微创新。技术趋向某一标准,其演变方向主要由待解决问题的动机来决定。
上述分析清楚地表明,这三个阶段概括了技术体制在知识库(编码/隐性)和机会条件方面的演变。然而,如图1所示,这种创新过程也会影响到技术的模块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网络的演变而构建的。事实上,模块化不是既定的,是在范式阶段通过标准化过程产生的结果。然而,模块化的趋势已经开始于自组织阶段,当知识在网络中被充分繁殖时,通过协调对新事物的联合学习,从而产生新的机会。复杂性也是在自组织和范式阶段的交叉处发生的技术演变的结果。技术发展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现现有技术之间的联系以及每一项创新都会增加技术的复杂性。为了简化复杂技术的开发过程,常常出现模块化。由此可见,模块化和复杂性的属性随着代理人的决策而变化,是这一过程的内在因素,这与网络效应的情况不同。网络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内在特征,它们对代理人决策的影响在此过程的早期就已发生,并持续到直到达到大量用户。
(三)技术体制动态下的最优专利战略
前面的内容分析了专利的最优使用是如何根据技术体制的特点以及技术体制是如何随着创新过程参与者的选择而演进的。因此,有必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在动态情境下分析最优的专利战略问题。图2显示了最优专利战略的一般动态。
在前范式阶段,技术体制特征主要表现为隐形知识库、新兴技术和多样化机会。创新者希望被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公司需要翻译他们的知识并分享它,以扩大网络,创造创新动力。此时,专利使用以开源和开放逻辑为主,开放共享战略为企业最佳选择。许多学者通过案例和实证研究也得出同样结论,即在一个创新过程的早期阶段,这是一个免费分享知识的过程。

图2 基于技术体制动态的最优专利战略
进入自组织阶段我们发现所有的专利策略都表现为开放式创新范式,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合作为主导的专利使用逻辑。此阶段由于这些专利策略的驱动是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来标准化技术,因此,网络效应可能会导致在初级阶段或多或少地开放使用专利,以便实现更好的技术扩散。同时,在自组织阶段的后期,随着学习和编纂的进行,专利越来越多地用于市场和防御逻辑。因此,此阶段专利的最优使用为协调战略模式。
在技术开发的最后阶段,知识库变得高度编纂,并且很容易被所有的参与者控制。复制由竞争对手引入的微观变化是非常容易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因此有意保护创新,否则可能会被低成本的竞争者轻易模仿。因此,进入范式阶段,排他逻辑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专利的最优使用为专属战略模式。
四、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及其价值实现策略
知识产权开发的目的是从中获取相应的价值。已有文献表明知识产权可以从财务、战略和防御三方面产生价值。财务价值主要表现为直接由知识产权交易产生的货币收益和现金流,包括特许权使用费、销售收入和降低的成本。战略价值体现在通过对技术及其产品市场的远期影响和控制所产生的长期预期收益,包括进入新市场、制定行业标准、与合作伙伴建立互补关系、获得第三方知识产权、降低风险、实现学习效果等。此外,专利通过避免诉讼和降低专利诉讼的成本可创造防御价值。为了实现这三种形式的价值,企业可以根据技术体制在创新过程的三个不同阶段特征分别采取开放战略、协调战略和专属战略模式。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与价值实现的关系,我们将知识产权价值的三个维度与技术体制动态下的专利最优战略进行耦合,以便说明在不同开发战略模式下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的具体策略,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选择与价值实现策略
(一)开放战略模式
前范式阶段技术体制所表现的隐形知识库、新兴技术、多样化机会以及新兴网络特征,要求企业采取开放战略翻译并共享他们的知识,以扩大知识的传播网络,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已有文献认为开放专利是指企业在保留专利所有权的条件下允许他人无偿使用其特定的专利或者向特定机构捐赠特定专利,以提高企业专利组合价值的一种策略。根据开放内容和专利类型的不同,开放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开源、捐赠与免费许可策略。
1.开源策略
开源是企业通过在开源社区开放专利源代码,社区开发者可以免费获取,并在此基础上为他人进一步改进和发展这些代码,从而促进开源软件的不断创新和版本迭代升级。开源项目大多基于版权许可,在软件行业较为普遍。已有开源软件文献认为通过开源活动可以在财务和战略方面给企业创造价值。财务价值方面,一方面在开源软件活动中企业通过销售互补服务(如安装、培训、维护、咨询和认证等)增加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将软件发布到开源社区可以降低公司改进这些专利代码的研发成本。战略价值方面,通过社区开发人员的评论、互动、反馈以及进一步开发,增加外部的研发资源,加快创新过程。此外,通过向社区开放专利代码,提高技术的质量和适用性,确保不同版本的兼容性,为企业将来建立和推进行业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捐赠策略
捐赠专利是原专利权人将包括所有义务的全部专利权无偿转让给非营利组织(如大学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的一种开发模式。由于捐赠方与受赠方不存在专利交易关系,接受方无须为获得所捐赠的专利支付任何费用,但由于捐赠后专利所有权发生了变化,因而后续的专利维护费一般是由受赠方来承担。因此,通过捐赠专利给企业创造财务价值,一方面,原专利所有者可以获得捐赠税收抵减优惠而从中获利;另一方面,捐赠方不用再为所捐专利支付维护费。同时,通过捐赠还可以减轻企业诸如专利诉讼和为了防止侵权而产生的执法成本。此外,双方可以通过在专利捐赠过程和随后的合作期间来加强他们的研发网络,以触发创新活动并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3.免费许可策略
该策略特征是原专利权人在向第三方授权免费使用其指定的核心或非核心专利技术时仍然保留专利所有权。基于免费许可动机和专利类型的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非核心专利免费许可、向非商业专利池免费许可和向同行业内免费许可三种方式。当公司认为有些非核心专利虽然不符合当前的经营战略,但未来仍有可能转化为核心专利的情况下,通常不是采用捐赠而是采取保留所有权的免费许可策略。该模式由于专利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原专利持有企业无法免除专利维持费用和税收抵减,其动机主要出于培育创新,使其非核心技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为企业创造战略价值。
非商业专利池是专利所有者向管理专利池的组织免费许可一项或多项专利的联盟。企业通过向非商业专利池免费许可专利,可用于池内其他成员以及非成员研究机构。作为回报,专利所有者被允许访问池内的所有专利,可以开展新的研究和业务合作,通过共同努力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并为服务社会创造良好声誉。这种行为的动机主要是创造善意,为社会服务,通过专利池获得第三方专利。因此,企业向非商业专利池免费许可特定的核心专利可以产生财务价值和战略价值。
企业向同行业内免费许可核心专利主要是出于通过标准化战略推动行业规模扩大,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创造战略价值。通常情况下,同行业内免费许可主要集中在“尚未成熟”的新技术、新应用或新市场领域,这些市场或领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竞争激烈,标准缺失。企业通过开放专利,一方面,是为参与者进入相关市场或领域降低阶段性进入门槛,吸引更多的厂商参与其中借以撬动行业发展,进而壮大自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实现自身业务在特定领域或行业的产业链布局和融入,提高其技术标准普适性,使得它在未来标准制定中抢占有利地位,进而掌控行业未来的发展。
(二)协调战略模式
协调战略模式是企业通过技术市场(市场协调)或者通过合作与联盟(非市场协调)方式促进技术转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开发模式,其主要以合作逻辑、市场逻辑和防御逻辑使用专利。可通过销售、许可、建立分拆以及设置合资企业等策略来实现。
1.销售策略
企业通过销售实现来自未使用的发明和专利的剩余价值,可以给专利所有者创造财务价值。这些专利可能源于已终止的研究项目,公司核心竞争力以外的技术,企业战略转变的残余,或者在企业并购交易中获得的无形资产。此外,专利销售也可以通过降低成本间接产生财务价值,因为专利销售不是放弃不实践的专利,而是通过销售,在一次性现金收入之外节省更新费用。专利销售如果与技术一起出售也可以产生战略价值,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专利所有者可能面临阻碍创新产品商业化的约束。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公司可能考虑销售专利和技术。一方面,通过交易产生的现金流可以再投资于另一种技术的研发或商业化项目;另一方面,通过回授许可和交易合作伙伴的额外资源,原专利所有人和新专利所有人可以共同将创新技术商业化。
2.许可策略
许可是许可人提供知识产权资产给被许可人用于商业用途,以换取一次性付款、商品(或服务)以及对方知识产权的一种合同性安排。企业对那些未经授权而又对专利构成实际侵权的公司,通过棒子许可(Stick Licensing),即透过专利的法律诉讼来胁迫对方签署专利授权协议,此策略可以给许可企业创造财务价值。与反应性和攻击性棒子许可相反,胡萝卜许可(Carrot licensing)是一种积极防御的策略,原专利所有者搜索对该技术感兴趣的潜在被许可人。被许可人可能能够根据许可证在其他行业或市场将创新产品商业化,原始专利所有者可不通过产品生产即可进入新的市场或应用,从而为许可企业产生战略价值。
在许可活动中除了创造财务和战略价值,企业还可以通过交叉许可产生防御价值。由于产品和技术的复杂性日益增加,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单个公司不再能够在内部产生所有需要的技术。在此情况下,所有公司都彼此相互依赖,通过交叉许可,企业不仅可以交换专有技术,还可以确保经营自由、防止侵权和避免执法诉讼。
3.创建合资企业
在创建合资企业时,专利可以用作初始货币,作为公司之间合作的基础,而不是将流动资金注入合资企业。一家合资企业常常被设立来开发或商业化新产品,从而加强相关公司的市场地位。此外,合资企业的成果或部分成果转回原始专利所有者并促进内部研发,可能会出现溢出效应。因此,在合资企业中利用的专利可以产生战略价值。
4.分拆策略
通过创建分拆,并将专利和技术转让给分拆的新公司,可以使公司进一步开发不符合其现有业务部门需求的创新,从而通过股权或许可证收费创造财物价值。
(三)专属战略模式
专属战略是以排他逻辑为主导的内部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下,企业将其核心专利技术运用于自主研发的产品中去,或者将专利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资源进行储备。此时,专利被用作保护公司未来技术空间与限制竞争对手未来技术机会的工具。专属战略的目标是保护自己的产品和流程免受模仿,从而使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创造临时垄断,实现超额租金。企业可以通过防止规避,阻止公司的核心技术和潜在的替代技术,保护创新以及建立市场准入壁垒产生战略价值。除此之外,还可以继续创造和保持公司研究和开发活动的地位,不受第三方知识产权限制,并确保经营自由和产生防御价值。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专利可以作为抵押物进行担保融资,借以产生财务价值。
五、结论与启示
知识产权作为研发创新的重要成果,人们一般认为就是要通过专利、商标或版权对其进行法律保护。事实上,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不仅是保护发明和排除侵权者的有效手段,还可以是服务于多种不同策略的灵活工具,具有多重使用逻辑,如专属逻辑、市场逻辑、防御逻辑、合作逻辑与开放(或开源)逻辑。专利的开发利用受技术体制不同特征的影响,知识的隐性与编码性质,技术的简单与复杂性质,网络效应的存在以及技术的模块与集成性质都会导致专利使用的不同逻辑。另外,技术体制作为内生变量,伴随着企业的决策,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网络状态下会发生动态演变,进而会影响到专利开发的最优战略选择。根据Callon和Zuscovitch的知识技术演化理论,在初始阶段技术体制特征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库、多样化机会以及新兴技术,企业应采用开放战略以共享和扩大知识传播网络。进入自组织阶段创新者处于不断地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从而推动网络边界的扩展,使知识传播可能会从一种网络状态切换到另一种网络状态。企业需要协调与利益相关者的各种关系,因此,专利开发以市场逻辑、合作逻辑与防御逻辑为主导的协调战略变得至关重要。进入范式阶段,知识库高度编码,技术趋向某一标准,知识传播的网络相对稳定,每一项创新很容易被竞争者低成本模仿,此阶段需要企业采取专属战略以保护创新成果免受模仿。企业在不同的开发战略模式下进一步采用不同的开发策略,以实现知识产权的财物价值、战略价值和防御价值。
本文基于技术体制特征及其在创新过程中的动态演化,对知识产权开发战略模式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开发的具体策略进行了阐述。研究结果对企业知识产权开发实践具有以下管理启示:第一,对于创新企业,是否拥有知识产权并非目的,其真正目的在于通过知识产权开发,高效利用知识而创造与获取价值。价值的获取不仅仅是通过独占性和排他性获取的垄断租金来实现,还可以把它作为企业的战略资产,在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与共享的过程中,并对其进行适时合理的开发才能实现其潜在价值的最大化。第二,技术体制作为影响知识产权开发的关键因素,在创新过程的动态演变,要求企业准确把握其基本特征,据此采取合理战略模式和策略选择。第三,因为环境的变化,在创新的不同阶段同一专利技术使用逻辑可能发生改变,企业必须不时地重新评估并适时调整他们知识产权开发的战略模式,以适应市场、技术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
参考文献
Smith M, Hansen F.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2,3(4):366-374.
Lichtenthaler U. External Commercialization of Knowledg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s, 2005,7(4):231-255.
Somaya D. Patent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an Integrative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38(4):1084-1114.
Nithyananda K V. Business Models for Entrepreneurs: Commercializing, Leveraging, and Monetiz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India and ASEAN Countries.Entrepreneurship in Technology for ASEAN. Springer, 2017.
Pénin J. Le Brevet d’Invention Comme Instrument De Coordination De l’Innovation Ouverte. Les Nouvelles Fonctions Du Brevet: Approches économiques Et Managériales. Economica, 2011:63-79.
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 Research policy, 1982,11(3):147-162.
Zuscovitch E. The Economic Dynamics of Technologies Development. Research Policy, 1986,15(4):175-186.
Teubal M, Yinnon T, Zuscovitch E. Networks and Market Creation. Research Policy, 1991,20(5):381-392.
Callon M, Cohendet P, Curien N, et al. Réseau et Coordination. Economica, 1999.
Arrow K J. Economic Welfa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 for Inventions, in 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N. Bureau, 1962.
Davis J L, Harrison S S. Edison in the Boardroom: How Leading Companies Realize Value from their Intellectual Assets. John Wiley & Sons, 2002.
Cohendet P, Pénin J. Patents to Exclude vs. Include: Rethinking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a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 2011:12-17.
Rivette K G, Kline D. Discovering New Valu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0,2000(1).
Lippman S A, Rumelt R P. A Bargaining Perspective on Resourc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3,24(11):1069-1086.
Arora A, Gambardella A. Ideas for Rent: An Overview of Markets for Technology.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10,19(3):775-803.
Grindley P C, Teece D J.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Licensing and Cross-licensing in Semiconductors and Electronic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7,39(2):8-41.
Ordover J A. A Patent System for both Diffusion and Exclusion.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1,5(1):43-60.
Hagedoorn J. Shar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Joint Patenting Amongst Companie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3,12(5):1035-1050.
Pénin J, Wack J. Research Tool Patents and Free-libre Biotechnology: A Suggested Unified Framework. Research Policy, 2008,37(10):1909-1921.
Nelson, Richard R.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Cambridge, 1982.
Breschi S, Malerba F, Orsenigo L.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chumpeterian Patterns of Inno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0,110(463):388-410.
Nelson R R, Winter S G.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Winter S G. Schumpeterian Competition in Alternative Technological Regime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84,5(3-4):287-320.
Nelson R R, Winter S G. The Schumpeterian Tradeoff Revisited.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72(1):114-132.
Teece D J.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 Collaboration, 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policy, 1986,15(6):285-305.
Kingston W. Innovation Needs Patents Reform. Research Policy, 2001,30(3):403-423.
Gawer A, Cusumano M A. Platform Leadership: How Intel, Microsoft, and Cisco Drive Industry Innova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2002.
Corbel P. Propriete Intellectuelle et Externalites de Reseau le Cas d'Intel et de la Micro-informatique. Gestion ,2000, 2003(1):103-120.
Brusoni S, Prencipe A. Unpacking the Black Box of Modularity: Technologies, Products and Organization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1,10(1):179-205.
Winter S G. Patents and Welfare in an Evolutionary Model. Industrial & Corporate Change, 1993(2):361-381.
Burger-helmchen T. The Economics of Creativity: Ideas, Firms and Markets. Routledge, 2013.
Nuvolari A. Collective Invention during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Case of the Cornish Pumping Engine.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28(3):347-363.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3.
Kelley A. Practicing in the Patent Marketplac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2011,78(1):115-137.
Carlsson S, Corvello V, Kutvonen A. Strategic Application of Outbound Open Innov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1,14(4):460-474.
Krogh G V,Hippel E V. The Promise of Research on Open Source Software. Management Science, 2006,52(7):975-983.Bonaccorsi A, Rossi C. Comparing Motivations of Individual Programmers and Firms to Take Part in the Open Source Movement: From Community to Business. Knowledge, Technology & Policy, 2006,18(4):40-64.
Dahlander L, Magnusson M G.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n Source Software Companies and Communities: Observations from Nordic Firms. Research Policy, 2005,34(4):481-493.
Dahlander L. Appropriation and Appropriability in Open Source Softw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9(3):259-285.
Hawkins R E. The Economic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a Competitive firm. Netnomics: Economic Research and Electronic Networking, 2004,6(2):103-117.
Andersen-gott M, Ghinea G, Bygstad B. Why do Commercial Companies Contribute to Open Source Softw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2,32(2):106-117.
Macbean D. Better to Give than to Receive: Evaluating Recent IP Donation Tax Policy Changes. Duke L. & Tech. Rev, 2005,2005:19-26.
Carlsson B, Dumitriu M, Glass J T, et 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and the Role of IP Donations.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8,33(6):549-559.
Ohaver R. Monetize y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Mercer Management Journal, 2003,16:60-66.
Wipo I P. Facts and Figures. 2012. WIPO, 2012.
Blind K, Thumm N. Interrelation between Patenting and Standardisation Strategi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Research Policy, 2004,33(10):1583-1598.
Bianchi M, Cavaliere A, Chiaroni D, et al. Organisational Modes for Open Innovation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Technovation, 2011,31(1):22-33.
Zahra S A, Bogner W C. Technology Strategy and Software New Ventures' Performance: 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15(2):135-173.
Lipfert S, Ostler J. Fonds und Auktionen: Neue Formen der Patentverwertung.Gewerbliche Schutzrechte Im Innovationsprozess,Springer, 2008.
Desforges C D.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by Licensing. Hawksmere, 2001.
Lichtenthaler U. Retracted: Determinants of Proactive and Reactive Technology Licensing: A Contingency Perspective. Research Policy, 2010,39(1):55-66.
Reinhardt D. Pre-Licensing Considerations. Licensing Journal, 2008,28(5):15-21.
Adam Y, Ong C H, Pearson A W. Licens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88,5(1):32-49.
Lichtenthaler U.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y Licensing Management: Identifying Five Strategic Approaches. R&D Management, 2011,41(2):173-189.
Cohen W M, Nelson R R, Walsh J P. Protecting their Intellectual Assets: Appropriability Conditions and why US Manufacturing Firms Patent (or not).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0.
Kash D E, Kingston W. Patents in a World of Complex Technologie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01,28(1):11-22.
文豪,陈中峰.知识产权和国内技术转移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基于吸收国际技术转移的视角.经济经纬,2017,34(4):31-36.
Granstrand O. Th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Trade: Towards a Pro-licensing Er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27(2-3):209-240.
Koruna S M. External Technology Commercialisation-Policy 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27(2-3):241-254.
Davenport S, Carr A, Bibby D. Leveraging Talent: Spin-Off Strategy at Industrial Research. R&D Management, 2002,32(3):241-254.
Blind K, Edler J, Frietsch R, et al. Motives to Pat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Germany. Research Policy, 2006,35(5):655-672.
Ball G G, Kesan J P. Transaction Costs and Trolls: Strategic Behavior by Individual Inventors, Small Firms and Entrepreneurs in Patent Litigation.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
Caves R E, Whinston M D, Hurwitz M A, et al. Patent Expiration, Entry, and Competition in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1,1991(1991):1-66.
曹新明,崔逢铭.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自由裁量”规则实证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4):38-45.
Blind K, Cremers K, Mueller E. The Influence of Strategic Patenting on Companies’ Patent Portfolios. Research Policy, 2009,38(2):428-436.
Dynamic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the Choices of Exploitation M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I Shuang-li1, FENG Qiang1,2, WU Zhen-nan1
(1. School of Business,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ianjin 300222,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shan 528041, China)
Abstract:The aim of enterprises’ R&D and innovation is realizing the maximum commercial values, more than creating mo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How to realize the commercial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ends on the selected exploitation mode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of value realization. As a key influencing facto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specially patent optim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echnical system embodie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innov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echnical regimes characteristics on the logic of patent application and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regimes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strategic mode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velopment: open strategy, coordination strategy and exclusive strategy, and further elaborates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financial value, strategic value and defensive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study is a valuable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nterpri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Key words:exploit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regimes; choice of strategic mode; value realization strateg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技术体制动态演变与知识产权开发模式匹配:一个理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