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秋学期奥鹏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15秋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一、单选题:
1.矛盾是反映( ) (满分:1)
A. 事物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关系的范畴
B. 主体和客体之间互相对立的范畴
C. 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
D. 对立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化关系的范畴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 (满分:1)
A. 绝对的一致
B. 完全的平衡
C. 无差别的统一
D. 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3.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 (满分:1)
A. 群体意识是个人意识的总和
B. 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C. 个人意识是从群体意识中产生的
D.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4.假象是指( ) (满分:1)
A. 正面地直接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B. 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C. 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的现象
D. 和本质没有同一性的现象
5.发展的实质是( ) (满分:1)
A. 事物的一般变化
B. 运动
C.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量变
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满分:1)
A.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7.认识的本质是( ) (满分:1)
A. 主体对客体的加工
B.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
C.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8.世界观就是( ) (满分:1)
A. 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
B.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
C. 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 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
9.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 ) (满分:1)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10.根据社会意识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同,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 (满分:1)
A.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B. 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C. 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D. 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满分:1)
A.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 (满分:1)
A. 运输设备
B. 仓储设备
C. 维修工具
D. 生产工具
13.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 ) (满分:1)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社会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C.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D. 社会历史是人们的活动创造的
14.下列现象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 (满分:1)
A. 白天和黑天的关系
B. 闪电和雷鸣的关系
C. 燃烧和灰烬的关系
D. 阴电和阳电的关系
15.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满分:1)
A.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B.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 科学的世界观
D. 无产阶级世界观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 (满分:1)
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因为( ) (满分:1)
A.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中转为现实的生产力
B.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最重要的独立因素
C. 科学技术能把生产力诸要素结合起来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18.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是指 (满分:1)
A. 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
B. 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C. 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规律的运用是客观的
19.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 ) (满分:1)
A. 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的
C.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D. 生产力的性质直接决定的
20.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按设计图施工,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 ) (满分:1)
A. 意识在先,物质在后
B. 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
C.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D. 物质对意识有决定作用
21.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 (满分:1)
A. 调和阶级矛盾的产物和表现
B.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 维护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
D. 维护社会正义的产物和表现
22.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满分:1)
A. 血缘亲族关系
B. 政治思想关系
C. 阶级压迫关系
D. 社会生产关系
2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 (满分:1)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C.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4.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 (满分:1)
A. 生产实践
B. 科学实验
C.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 以上都不是
25.“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 (满分:1)
A. 生产力直接决定社会形态的性质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 生产力要同生产关系相适合
26.否定之否定规律( ) (满分:1)
A. 在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时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B.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点上都可以表现出来
C. 在事物经过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后表现出来
D.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经过肯定和否定两个阶段表现出来
2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满分:1)
A. 事物的普遍联系
B.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C.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D. 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28.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指( ) (满分:1)
A. 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一切都是“亦此亦彼”
B. 相互区别的事物和现象彼此都是孤立的
C. 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之中
D.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同其他事物和现象相区别
29.“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 ) (满分:1)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30.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它是( ) (满分:1)
A.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
D.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 ) (满分:1)
A.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B. 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C. 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的统一
D.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的统一
3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 (满分:1)
A.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D. 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33.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 (满分:1)
A.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3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 (满分:1)
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 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 世界是物质的
D. 世界是统一的
3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 ) (满分:1)
A. 思想
B. 物质
C. 意识
D. 实践
36.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 (满分:1)
A. 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37.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满分:1)
A. 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 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 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 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38.从阶级划分的角度来看,阶级是一个( ) (满分:1)
A. 经济范畴
B. 政治范畴
C. 思想范畴
D. 广泛的社会范畴
39.认识客体是指 (满分:1)
A. 一切客观事物
B. 自然界
C. 主体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象
D. 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40.从阶级属性和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满分:1)
A. 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农民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所有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 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
41.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指的是( ) (满分:1)
A. 全部自然界
B. 劳动资料
C. 直接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自然条件
D.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42.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归根到底是( ) (满分:1)
A. 生产劳动发展史
B. 阶级斗争发展史
C. 国家政权更迭史
D. 宗教信仰变迁史
43.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 ) (满分:1)
A.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4.所谓实践,指的是( ) (满分:1)
A. 人们改造自然界的一切活动
B.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C.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D. 一切客观物质活动
45.揭示物质世界发展的状态和形式的规律是( ) (满分:1)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46.“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一种( ) (满分:1)
A. 形而上学观点
B. 唯物辩证法观点
C. 唯心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4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满分:1)
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C. 辩证的否定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48.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 ) (满分:1)
A. 主观性
B. 能动性
C. 随意性
D. 物质性
49.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 (满分:1)
A. 只要刻苦读书就行
B. 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 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
D. 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5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满分:1)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表现在( ) (满分:1)
A. 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B.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满分:1)
A. 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 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 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 (满分:1)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 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4.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 ) (满分:1)
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B.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C. 真理是感性的直观的
D.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5.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满分:1)
A. 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 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6.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有( ) (满分:1)
A. 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B. 认为英雄创造历史
C. 承认人的自觉活动有重要作用
D. 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
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 ) (满分:1)
A. 国家政权
B. 人口因素
C. 地理环境
D. 生产方式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 ) (满分:1)
A.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科学技术渗透到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之中
C. 科学技术对物质生产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D.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杠杆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表现为( ) (满分:1)
A.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B.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C.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D.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体,各门具体科学是部分
10.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 (满分:1)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11.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 (满分:1)
A. 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 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 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 认识是一个过程
12.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 (满分:1)
A.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 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3.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是指 (满分:1)
A. 原因与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有事不确定的
B.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C.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
D. 原因与结果是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1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满分:1)
A. 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5.下列选项中,属于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有( ) (满分:1)
A. 《红楼梦》
B. 《物理学》
C. 《本草纲目》
D. 《汉语语法》
1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 (满分:1)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 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C. 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7.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 ) (满分:1)
A. 经验论的错误
B. 唯理论的错误
C. 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D. 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
18.矛盾同一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 (满分:1)
A.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活得发展
B. 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 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D. 矛盾双方完全同一,没有对立也没有差别
19.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因素有( ) (满分:1)
A. 社会基本矛盾的矛盾运动
B.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C.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D.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0.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和形式关系的有( ) (满分:1)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B. 阶级和国家的关系
C.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21.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的有( ) (满分:1)
A. 自然辩证法
B. 朴素辩证法
C. 唯心辩证法
D. 唯物辩证法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 (满分:1)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3.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有( ) (满分:1)
A. 渔猎社会
B. 原始社会
C. 农业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4.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有( ) (满分:1)
A. 工人在工厂织布
B. 警察追捕逃犯
C. 运动员在赛场比赛
D. 教师在教室讲课
25.“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 (满分:1)
A. 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 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 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 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26.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有( ) (满分:1)
A. 文学艺术
B. 自然科学
C. 语言学
D. 政治法律思想
27.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 (满分:1)
A.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 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 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 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28.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的斗争性表现的有( ) (满分:1)
A.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对立
B. 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冲突
C.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 人民内部的意见分歧
29.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基本思想的有( ) (满分:1)
A. 世界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独立的本原
B. 世界具有统一性
C. 世界统一于物质
D.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30.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 (满分:1)
A. 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 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 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31.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 ) (满分:1)
A. 感觉
B. 概念
C. 判断
D. 推理
32.质与量的哲学意义在于 (满分:1)
A. 区别质是认识量的前提
B. 考察量是认识质的深化
C.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D. 做任何事季要有质的要求,精益求精,好字为先,又要有量的要求,心中有数
33.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说明( ) (满分:1)
A.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 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34.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 (满分:1)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35.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 (满分:1)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 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6.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 ) (满分:1)
A. 沉舟側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37.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 (满分:1)
A. 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B. 摩擦生热,热胀冷缩
C. 勤学出智慧,实践出真知
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8.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 ) (满分:1)
A.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 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 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 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39.生产资料包括( ) (满分:1)
A. 劳动者
B. 生产工具
C. 劳动对象
D. 运输设备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 ) (满分:1)
A. 渔猎社会
B. 原始社会
C. 农业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三、判断题:
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2.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不具有重复性。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3.从阶级属性和功能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4.因果联系的特点是原因在先,结果在后。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5.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6.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它不是社会的产物。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发展观。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9.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10.矛盾就是事物的斗争,因此不存在同一性。 (满分:1)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