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平台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含答案
【北语网院】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100分)【北京语言大学】18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_2
北语作业答案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第1题礼仪之争的内容不包括()。
A、"Deus"是直接译为陡斯、天主,还是中国的天、上帝
B、敬孔是偶像崇拜还是祭念先师
C、祭祖是祈神佑福还是追忆尽孝
D、是否要尊长听君
第2题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奥鹏易百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第3题记载了侵略者大肆屠杀华人事件的是()。
A、《佛郎机传》
B、《和兰传》
C、《吕宋传》
D、《意大里亚传》
第4题对汉籍和训认识有误的是()
A、训读是把汉字的意思用对应的日语发音发出来
B、起源于平安时代,14世纪中叶基本定型成系统
C、"桂庵和训"使得汉籍和训成型通行开来
D、所有人都必须借助送假名才能阅读汉籍原文
第5题鉴真在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A、佛教方面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了正轨
B、建筑方面设计修建了唐招提寺
C、留有《伤寒杂病论》一卷,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D、书法方面对日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6题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第7题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第8题白晋在其写的帝传中,这样描写一位皇帝:"思想敏捷,明智,记忆力强,有惊人的天才,他有经得起各种事变考验的坚强意志。"这位皇帝是()<br><br/>
A、顺治
B、雍正
C、康熙
D、乾隆
第9题对楼兰古国"古墓沟"认识有误的是()。
A、位于通向楼兰故道的孔雀河下游
B、由42个墓组成墓葬群
C、这些墓组成七个像太阳形的、向外辐射的图案
D、距今3800年
第10题郑和到达各国的第一件事就是()。
A、宣传朱棣的皇帝诏书
B、赠送礼物
C、进行贸易活动
D、武力征服
第11题《东洋的理想》作者是()。
A、冈仓天心
B、千利休
C、荣西
D、最澄
第12题遣唐使在华活动没有()
A、遣唐使主要成员前往长安路途一切费用由中国政府负担
B、长安城有唐廷内使饮马出迎,引住四方馆
C、遣唐使上贡受封赏
D、活动受限于在长安和内地与唐朝官员进行交流
第13题希伯来人原来住在()。
A、巴勒斯坦地区
B、阿拉伯半岛
C、埃及
D、约旦地区
第14题秦汉渡来人对日本的贡献不包括()
A、传入青铜器和制铁技术
B、传入了水稻种植、农耕技术
C、创立了日本茶道
D、促进了大陆和日本岛人种的混杂合流
第15题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第16题《和兰传》中称:"和兰,又名红毛番"。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7题横三世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居左。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8题万叶假名毕竟太麻烦,笔画太多,于是就简化汉字的字画,变成以偏旁或部首来代替汉字,称作平假名。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19题西域三十六国,最大的是月氏。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0题汤若望奉旨将造炮技术译著成《火攻携领》,传授给兵仗局。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1题陆羽《茶经》还辑录了与茶有关的典故和诗文等。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2题《意大里亚传》是中国人对于以意大利为首的天主教传教士带来的西方文化、宗教的最初认识和记录。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3题巴勒斯坦地区也有本地的原始居民,就是希伯来人。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4题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中国历朝政府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
√、对
、错
正确答案√
第25题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对
、错
正确答案
奥鹏易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