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17-7-27 18:24:15

西北工业大学17春《证据法学》在线作业(答案)

西工大17春《证据法学》在线作业
一、判断题(共50道试题,共100分。)答案

1.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请的登记制度不完备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并能够做出合理说明的,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A.错误
B.正确
2.在神明裁判消亡的同时,欧洲大陆实行了以陪审制为中心的对抗式的诉讼制度;而英国采纳了纠问式诉讼制度。
A.错误
B.正确
3.就证明结果的真理性来说,能达到一种绝对的真实性。
A.错误
B.正确
4.诉讼程序或者证明过程的正当性最典型地体现在当事人对证明的参与以及对当事人各项权利和利益的保护上。
A.错误
B.正确
5.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即使双方当事人对此事实无争议,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要求当事人提供相关证据。
A.错误
B.正确
6.法定证据制度是与封建专制时期适用的对抗式的诉讼制度相适应的。
A.错误
B.正确
7.证明的结果总是与案件事实真相存在着差距,也就是说,证明的案件事实与实际上发生的事实不可能完全吻合。
A.错误
B.正确
8.《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当事人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撤回承认并经对方当事人同意,或者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承认行为是在受胁迫或者重大误解情况下作出且与事实不符的,不能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A.错误
B.正确
9.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
A.错误
B.正确
10.1842年,一位英国学者率先主张,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应当是“由于道德上的确定性足以排除一切怀疑”。
A.错误
B.正确
11.公共场所安装的监控录像将某人行窃的过程录下,依据录像将该人辨认出来,该录像是间接证据。
A.错误
B.正确
12.证明对象的特征:客观性、法定性、时效性和被动性。
A.错误
B.正确
13.通过侦查实验加以重演或再现,被证实为不可能的事情,一般是假的;通过实验证明可能的事,就是本案的实际情况。
A.错误
B.正确
14.查明案件事实是诉讼证明的次要任务,那些与本案相关的诸事实,就成了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A.错误
B.正确
15.证据需要查证属实,需要查明的所有事实都能成为证明对象。
A.错误
B.正确
16.合法证据是具有合法的形式,内容合法,提供、收集证据的主体合法并且依照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
A.错误
B.正确
17.在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由控诉方承担,即公诉案件中,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自诉案件中,有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A.错误
B.正确
18.《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
A.错误
B.正确
19.对法院来说,司法认知可以免除调查和审查的过程;对当事人来说,司法认知可以免除不必要的举证负担。
A.错误
B.正确
20.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的谈话录音资料,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A.错误
B.正确
21.证明力是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证据的证明力就是通常所说的证据的可信性、可靠性和可采性。
A.错误
B.正确
22.小刚是一名17岁的职业高中学生,在2000年10月5日国庆节放假期间,他潜入某单位办公室,窃得手提电话3部。公安机关对此案进行侦查时,小刚盗窃的事实、小刚的年龄、2000年国庆节期间放长假的事实以及小刚犯罪后的表现都是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A.错误
B.正确
23.推定只有经过反证才能被推翻,假定只有经证实才能被肯定。
A.错误
B.正确
24.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A.错误
B.正确
25.证据的三个特征中,客观性和关联性是证据的形式,合法性是证据的内容。
A.错误
B.正确
26.在火审裁判中,司法证明的天平显然不利于接受考验的一方。
A.错误
B.正确
2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A.错误
B.正确
28.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此规定为推定而非拟制。
A.错误
B.正确
29.推定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基础事实推断未知的推定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提出反证予以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
A.错误
B.正确
30.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可以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A.错误
B.正确
31.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的案件事实的参考。
A.错误
B.正确
32.证据法是指司法机关和当事人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中待证事实所应当遵循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33.新中国的证据制度是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A.错误
B.正确
34.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陈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因而又称为人证。
A.错误
B.正确
35.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是公文书证、报道性书证。
A.错误
B.正确
36.在证明中,法律并不要求完全发现案件的客观真实情况。
A.错误
B.正确
37.在英美法系国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最早产生于18、19世纪。
A.错误
B.正确
38.自由心证制度是建立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之上的,其严格的等级观念严重背离了证明规律和诉讼机制。
A.错误
B.正确
39.公证机关采取证据保全,以当事人的申请为前提,也可以直接采取保全措施。
A.错误
B.正确
40.“只有被告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或处以刑罚。”此规定体现自白规则。
A.错误
B.正确
41.秦律规定,对于某些官僚贵族和老幼废疾不得刑讯的人,可以依靠证人证言定案,规则为据众证定罪。
A.错误
B.正确
42.从证明标准的概念看,证明标准和证明义务在本质上是一物两面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43.何某诉刘某侵犯其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刘某对何某提出的侵权事实予以否认,由刘某负举证责任。
A.错误
B.正确
44.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
A.错误
B.正确
45.《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证人可以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A.错误
B.正确
46.《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需要向当事人出示的,可以在公开开庭时进行。
A.错误
B.正确
47.1998年中国政府签署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依其规定,我国有义务在刑事审判中排除非法取得的被告人口供。
A.错误
B.正确
48.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A.错误
B.正确
49.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的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错误
B.正确
50.有充分的史料能够证明“神誓法”是中国古代司法证明的主要方式。
A.错误
B.正确

本内容由www.openhelp100.com整理发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17春《证据法学》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