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help100 发表于 2017-7-25 18:00:37

西南大学网院[0999]《兽医组织病理学》在线作业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欢迎您!%E9%83%97%E9%87%91%E5%BD%AA同学学号:W16203493016003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肝组织的门管区的结缔组织中无()。
1.小叶间动脉
2.小叶间静脉
3.小叶间胆管
4.胆小管
2、
下列结构中,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是()。
1.胰岛
2.肾小球旁器
3.致密斑
4.胎盘
3、
某种幼龄动物的淋巴结组织切片上观察到“皮质在中央髓质在周围”,则该切片取材于()。
1.马
2.牛
3.兔
4.猪
4、
在临床上对某家畜进行尿液检查时发现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细胞和蛋白质,假设是肾脏出现问题,则最有可能出现了病变的结构是()。
1.肾小体
2.肾小囊
3.肾小管
4.集合管
5、
成年动物肝血窦(窦状隙)中的血液来自()。
1.门静脉和肝静脉
2.肝动脉和肝静脉
3.门静脉和肝动脉
4.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
6、
小肠为了扩大消化吸收面积,形成了下列多种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
1.肠绒毛
2.微绒毛
3.环行皱襞
4.中央乳糜管
7、
十二肠腺位于小肠壁的()。
1.黏膜层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固有层(固有膜)
8、
胃腺细胞中,细胞大而圆,胞质呈强嗜酸性染色,分泌盐酸的细胞是()。
1.颈黏液细胞
2.主细胞
3.壁细胞
4.内分泌细胞
9、
下列神经末梢装置中属于效应器的是()。
1.触觉小体
2.环层小体
3.肌梭
4.运动终板
10、
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1.神经胶质细胞
2.神经元
3.神经
4.神经纤维
11、
下列名称中,指的是一个细胞的是()。
1.肌原纤维
2.浦肯野氏纤维
3.神经纤维
4.神经原纤维
12、
骨骼肌中的T小管、L管及其肝脏中的胆小管的管壁均由()构成。
1.单位膜
2.内皮
3.单层立方上皮
4.单层柱状上皮
13、
回肠、胆囊、子宫、结肠的粘膜上皮属于()上皮。
1.单层立方
2.假复层柱状纤毛
3.单层柱状
4.变移
14、
合成与分泌蛋白质功能旺盛的细胞富含的细胞器是()。
1.线粒体
2.溶酶体
3.粗面内质网
4.滑面内质网
15、下列属于淀粉样变的是()。
1.槟榔肝
2.虎斑心
3.西米脾
4.白斑肾
16、亚急性肾小球肾炎眼观表现为()。
1.大红肾
2.大白肾
3.白斑肾
4.皱缩肾
17、下列哪项是恶性肿瘤的特点?
1.有包膜
2.生长慢
3.不转移
4.浸润性生长
18、脂肪变性镜下病变的特点是()。
1.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大量空泡形成
2.细胞肿大,胞浆内有大量脂滴
3.胞核肿大,胞浆内有大量空泡形成
4.细胞肿大,胞核内有大量脂滴
19、构成血栓体部的是()。
1.红色血栓
2.白色血栓
3.混合血栓
4.透明血栓
20、下列病灶不能被机化的是()。
1.血栓
2.坏死灶
3.息肉
4.异物
21、心衰细胞见于()。
1.心肌梗死灶内
2.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内
3.慢性肝淤血
4.肺气肿
22、在下列炎症过程中,最有防御意义的是()。
1.白细胞渗出
2.分解代谢亢进
3.局部酸中毒
4.分子浓度升高
23、肉瘤是指来源于【】的恶性肿瘤。
1.上皮组织 
2.间叶组织
3.神经组织
4.未成熟的胚胎组织
24、后肢骨折,骨髓中的脂肪进入血液形成的脂肪性栓子,最可能栓塞的部位是()。
1.右心房
2.肺
3.肝
4.肾脏
25、峰窝织炎属于()。
1.纤维素性炎
2.化脓性炎
3.出血性炎
4.卡他性炎
26、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炎症的特点?
1.起病急,症状明显
2.病程短,可转变为慢性
3.病变有大量肉芽组织增生
4.血液中白细胞常增多
27、肺淤血常见原因是()。
1.左心衰竭
2.右心衰竭
3.肺动脉栓塞
4.心脏病
28、化脓性炎症浸润的炎细胞主要是()。
1.淋巴细胞
2.浆细胞
3.嗜碱性粒细胞
4.中性粒细胞
29、肝脏被膜增厚,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常可见凹凸不平的颗粒状或结节状,这种病理变化是()。
1.E.肝淤血
2.F.肝颗粒变性
3.脂肪肝
4.肝硬化
30、肾白色梗死属于()。
1.A.干性坏疽
2.B.湿性坏疽
3.C.凝固性坏死
4.D.液化性坏死
主观题
31、萎缩
参考答案:
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因其组成细胞的体积减小和数量减少而引起的体积缩小、功能减退的过程,称为萎缩。
32、脂肪变性
参考答案:
脂肪变性是细胞内脂肪代谢障碍时的形态表现。其特点是,细胞胞浆内出现了正常情况下在光镜下看不见的脂肪滴,或胞浆内脂肪滴增多。
33、坏疽
参考答案:
坏死组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成黑褐色的现象
34、肉瘤
参考答案:
发生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35、充血
参考答案:
由于局部小动脉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血量增多的现象,称为充血
36、蜂窝织炎
参考答案:
疏松结缔组织所发生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称为蜂窝织炎。
37、虎斑心
参考答案:
虎斑心是指心肌发生脂肪变性时,透过心内膜可见到乳头肌及肉柱的静脉血管周围有灰黄色的条纹或斑点分布在色彩正常的心肌之间,呈红、黄相间的虎皮状斑纹,故称“虎斑心”。
38、癌
参考答案:
发生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39、脓肿
参考答案:
组织内部的化脓,形成充满浓汁的腔。
40、槟榔肝
参考答案:
慢性肝淤血时,肝脏切面呈现暗红色(淤血区)和灰黄色(脂变区)相间的条纹,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为槟榔肝。
41、间皮
参考答案:
分布于胸膜、腹膜以及内脏器官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2、染色质
参考答案:
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构成的纤维状复合物
43、血——脑屏障
参考答案:
在毛细血管和脑组织之间的屏障结构,其形态学基础包括血管内皮、内皮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的基膜、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形成的脚板
44、内皮
参考答案:
分布于血管、淋巴管、心脏等器官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45、单位膜
参考答案:
细胞膜、核膜、部分细胞器等的生物膜在透射电镜下呈现出“暗——明——暗”三条电子密度线的结构,此类生物膜称为单位膜
46、异染色质
参考答案:
染色质分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其中处于凝聚状态,转录功能不活泼,易被碱性染料深染的染色质为异染色质
47、肾小体滤过屏障
参考答案:
肾小球选择性过滤的保护屏障,其形态学基础为有孔毛细血管内皮、内皮基膜、覆盖于足细胞裂孔的裂孔膜
48、气——血屏障
参考答案:
既是一个保护性屏障,更是肺泡与血液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Ι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基膜、毛细血管基膜及内皮
49、脾小体
参考答案:
又名脾小结,主要由B淋巴细胞构成的小结状结构,是脾脏内的淋巴小结
50、微绒毛
参考答案:
细胞(如小肠上皮细胞、肝细胞)为了扩大表面积,游离面部分细胞膜和细胞质共同向外形成的小突起,突起内有微丝
51、坏疽的类型和病理变化特征。
参考答案:
组织坏死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水分蒸发)或继发腐败细菌的感染,形成外观是灰褐色或黑褐色色彩的坏死灶,称为坏疽。所形成的灰褐色或黑褐色,是坏死组织产生大量的H2S和血红蛋白分解所产生的铁结合所致,主要发生于四肢、尾、耳及内部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肺、子宫、肠等,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1)干性坏疽(drygangrene)
坏死组织干固皱缩,呈棕褐色或黑褐色,多发于四肢、耳、尾。因这些部位暴露在空气中,体温低、水分易蒸发,腐败细菌不易繁殖,一般由血循环障碍所致,如血栓,临床上多见于猪丹毒、钩端螺旋体病。(链接图430、431、432)
(2)湿性坏疽(moistgangrene)
坏死组织继发腐败菌感染,产生腐败分解所致,多发生于内脏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肺、子宫、肠(产后腐败性子宫内膜炎、坏疽性乳腺炎);外观呈污灰色、绿色或黑色、柔软、湿润、腐败性恶臭味,易产生自体中毒。(链接图433)
(3)气性坏疽(gasgangrene)
是一种特殊的湿性坏疽,致病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杆菌、恶性水肿杆菌及腐败孤菌等厌氧菌,多因深部创伤(如阉割、战伤、刺伤、弹伤等)所致。厌氧菌在分解坏死组织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H2、O2、N2等),形成大量气泡,坏死组织呈蜂窝状、暗棕黑色,手触有捻发音、切面较多腐败污秽液体。由于发展快、毒性强、必须采取措施,否则,易造成败血症或中毒。
52、描述肝淤血的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肝淤血多见于右心衰竭时,因肝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急性肝淤血时,肝脏体积肿大,质地变软,呈暗紫色,切面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镜检,见肝小叶中央静脉、窦状隙以及叶下静脉扩张,充满红细胞。慢性肝淤血时,在肝小叶中央静脉和窦状隙发生淤血的同时,肝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淤血性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呈灰黄色,因此在肉眼观察时,肝脏切面呈现暗红色(淤血区)和灰黄色(脂变区)相间的条纹,类似槟榔切面的纹理,故称为槟榔肝。长期肝淤血可导致肝细胞萎缩、变性、坏死或消失,网状纤维胶原化和间质结缔组织增生,严重时发生淤血性肝硬变。
53、简述肿瘤的扩散方式。
参考答案:
肿瘤细胞不仅可在原发部分呈侵润性生长,而且也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到其它组织器官,引起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造成损伤,特别是经转移引起严重后果,并且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征之一。
(1)直接蔓延:由其原发部位不断沿着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侵入邻近组织或器官内。如子宫颈癌,直接侵犯到直肠,引起直肠癌。
(2)转移:恶性肿瘤脱离原发部位,经淋巴道、血道或其它途径,迁移到其它组织继续生长,形成“子瘤”。良性肿瘤一般不发生转移。
①淋巴道转移:癌主要是经淋巴道转移,它主要首先经周围组织侵润,蔓延至淋巴管,形成淋巴渗透,肉眼观察淋巴管呈灰白色条索样,称为“癌性淋巴炎”,癌细胞在淋巴管内形成“子瘤”,然后到淋巴结和血液;淋巴结是否能障碍癌细胞,视其特性和机体免疫状态而定。
②血道转移:肉瘤一般经血道转移,多数首先从静脉入血,在肺、肝形成“子瘤”。转移过程:瘤细胞侵润到血管内膜,产生凝血因子和凝血素,使纤维蛋白沉淀,形成含瘤细胞的血栓,并不断脱落而随血流转移,有时静脉破裂而出现增殖反应。
③种植性转移:浆膜腔(如胸腔,腹腔,盆腔等)内肿瘤细胞脱离后,可发生细胞接种现象,在内脏器官表面形成肿瘤。如腹膜肿瘤发生脱落到肠、肝表面形成肿瘤。从瘤块上脱落的肿瘤细胞具有自由运动能力,这与炎症时,巨噬细胞,中性细胞游走十分相似,但机理完全不同。
54、简述肿瘤的异型性。
参考答案:
(1)瘤细胞的异型性:
a、瘤细胞的多形性:良性肿瘤一般与其发源的正常细胞相似;恶性肿瘤细胞常具有高度的特异性,瘤细胞的多形性,即瘤细胞形态及大小不一致。
b.瘤细胞的核分裂:良性肿瘤核分裂相少见;恶性肿瘤病理性核分裂相多见。
c.细胞浆的特点:细胞浆的变化因不同肿瘤而有差异,如黑色素瘤胞浆内出现黑色颗粒,腺癌胞浆有空泡等。多数分化较差的肿瘤胞浆呈嗜碱性着色。
(2)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是指肿瘤组织在空间排列反方式上与来源组织的差异。
55、简述休克的分期及特点。
参考答案:
根据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可将休克分为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朔、微循环凝血期三期。
(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发生的早期阶段,也称为休克早期、代偿期或缺血、缺氧期。主要特点是微血管痉挛收缩,导致微循环缺血,其机制是,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释放,作用于除脑和心脏外的其他器官组织内微血管所致。此时患病动物表现为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可视黏膜苍白、心率加快、脉搏快而有力、尿量减少、血压稍升或无变化。
(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的中期阶段,也称为休克期或失血代偿期或淤血缺氧期。主要特点是微循环血液流出减少而发生淤血。其机制是,微循环持续性缺血,导致组织缺氧而无氧代谢增强,使酸性代谢产物蓄积,引起局部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患病动物表现为皮温下降、可视黏膜发细、心跳快而弱、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精神沉郁甚至昏迷。
(3)微循环凝血期:休克的后期阶段,也称为休克晚期或微循环衰竭期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主要特点是微循环血管麻痹、扩张,出现广泛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病动物表现为昏迷、呼吸不规则、脉搏快而弱或不易触及、血压极度下降、全身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无尿等。
56、简述坏死后肝硬变的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概念:坏死后肝硬变是在肝实质弥漫性坏死基础上坏死区及周围组织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的。
眼观病理变化:肝脏被膜增厚,体积缩小,质地变硬,表面粗糙,常可见凹凸不平的颗粒状或结节状。切面肝小叶结构消失,胆管壁增厚清晰。
镜检病理变化:肝组织间质明显增宽,纤维性结缔组织显著增多,增生的纤维束将肝细胞分割成大小和形状不一的岛屿状,即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变性,一般无中央静脉,有时有偏位的中央静脉或有两个中央静脉。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聚集成团,形成再生性肝细胞结节。假小叶边缘有成堆的新生毛细胆管细胞和假胆管,很少见胆管腔。病程久长的病例,肝组织可能全部由结缔组织取代。
57、简述红色跟死与白色梗死的区别。
参考答案:
1、贫血性梗死
(1)通常发生在质地比较致密的实质性器官。
(2)当梗死灶形成时,从邻近侧枝血管进入坏死组织的血量很少。
(3)因组织质地致密,小静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将血液挤出。
(4)坏死组织引起的炎症反应,炎性充血出血带。
(5)后期,边缘有肉芽组织和瘫痕组织形成
2、出血性梗死
(1)主要见于在不同器官、表现不同(颜色、形状)。
(2)器官有丰富的吻合支。
(3)长期慢性淤血,结缔组织增生,硬化,局部不能形成有效的循环,局部组织坏死。
58、光学显微镜下肾(H.E)近曲小管与远曲小管的形态结构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近曲小管:管腔小;管壁细胞为锥状,细胞质强嗜酸性;细胞游离面有刷状缘。远曲小管:管腔大,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质弱嗜酸性,染色浅;细胞游离面无刷状缘
59、简答经典肝小叶的平面组织结构。
参考答案:
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多边形的肝细胞索围绕中央静脉作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索间为肝血窦,都壁可见内皮细胞,电镜下该内皮细胞与肝细胞膜间有狄斯氏间隙,相邻肝细胞膜内陷形成胆小管
60、简答肺呼吸部的组成及其各结构的形态特征。
参考答案:
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上皮由单层立方过度为单层扁平,管壁出现少量肺泡;肺泡管管壁出现大量肺泡,管壁不完整,肺泡连接处能见到膨大结节状结构;肺泡囊为多个肺泡的共同开口;肺泡壁由扁平的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立方状的II型肺泡上皮细胞构成,是气血交换的主要场所
61、
上皮组织的特点
参考答案:
答:细胞多,间质少;大部分细胞具有极性,即由基底面和游离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但无血管;细胞的游离面、基底面、侧面常有特化结构
62、
简答疏松结缔组织的成分。(提示:细胞、纤维、基质)
参考答案:
答: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其他细胞纤维成分: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基质蛋白多糖(透明质酸)组织液
63、
兽医临床上常涉及动物的血常规检查,请论述述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及其各种有形成分的主要形态特点和功能;当发生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时,分别会出现哪些有形成分增加?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红细胞,哺乳类无核、无细胞器,禽类有椭圆形核,携带氧与二氧化碳;嗜中性粒细胞,具有特殊颗粒,鸡有异嗜酸性颗粒,吞噬杀菌;嗜碱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嗜酸性颗粒,吞噬、抗过敏、抗寄生虫;单核细胞,核大肾形或马蹄形,吞噬,形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B、T、K、NK),核占细胞比例较大,参与免疫;血小板,哺乳类呈细胞碎片,(禽类叫血栓细胞,有核),凝血止血,生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时,分别会出现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64、
简答由单位膜构成的细胞器名称及其主要功能分别
参考答案:
答:线粒体,氧化供能和细胞衰老;粗面内质网,蛋白合成;滑面内质网,不同细胞类型,功能不同,如有脂类合成、解毒、存储钙离子等;高尔基体,蛋白质的运输、分选;溶酶体,水解;过氧化物酶体,氧化水解
65、肾小球肾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肾小球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炎症过程,它首先发生于肾小球,然后波及肾小囊,最后到肾小管和间质。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一般所指的肾小球肾炎学指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
(1)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glomerulonephritis):指以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及其肾小囊的急性炎症过程,病变从血管球开始,然后波及到肾小囊。临床表现为:水肿、肾区疼痛、蛋白尿、血尿、并且尿中出现上皮细胞和各种管型。
眼观:肾肿大,被膜紧密,易剥离,表面及切面呈红色,故称“大红肾”,切面皮质增宽,可见针尖大小的红色小点。
镜检:初期,毛细血管充血,球囊内含有大量蛋白质,后期,球囊内皮C和系膜C增生。血管受压而闭锁,血管球贫血。肾小管变性,管腔内含有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肾间质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和炎性C侵润。
(2)新月型肾小球肾炎(crescentglomerulophritis):又称亚急性肾小球肾炎(subacuteglomeruonephritis)。多由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来,病程可经数月到一年,病理变化有轻重不等的急性肾小球肾炎类变化。
眼观:肾肿大、柔软、色泽苍白或灰黄。俗称“大白肾”,切面皮质增宽、苍白、纹理不清,皮髓界线清楚,髓质呈灰红色。若病程久,被膜难剥离。
镜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炎性细胞侵润。血管球毛细血管相继纤维化,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呈多角形或梭形,形成有特征性变化的“新月型”。
(3)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glomerulonephritis):包括间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特点:肾小球间膜细胞增生,间膜基底膜物质增加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并断裂(书P218)。
(4)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glmerulonephritis):又称为慢性肾炎,以大量肾小球纤维化并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的炎症。
眼观:肾皱缩,体积缩小,凹凸不平或呈颗粒状,质硬,被膜增厚,难以剥离,切面皮质变薄,纹理不清,又称为“皱缩肾”。
镜检:肾小球体积变小,纤维化或透明变性,球囊壁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厚,肾小管闭塞,结缔组织增生。
66、简述尸体剖检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尸体剖检前,应首先了解疾病流行情况,生前病史,临床报告(化验、检查),临床诊断,临床治疗和饲养管理,死前行为等。同时检查尸体体表特征(如姿势、卧位、尸冷、尸僵和腹部臌气情况)以及天然孔、粘膜、被毛、皮肤等有无异常。同时剖检人员的防护,身体状况,皮肤有无裂口等。如疑为碳疸应禁止剖检,人畜共患病(布病、禽流感等)注意的安全和场地安全。详细做好尸体记录。
1、尸体剖检时间:死亡后愈早愈好,一般死后超过24小时的尸体,失去剖检意义,并宜选在白天进行,易辨认色泽(如黄疸、变性等)。
2、尸体剖检地点:尸体剖检,特别是传染病尸体应在室内剖检,防止病菌扩散和便于消毒。如条件不许可,在室外进行,应选择地势高,环境干燥,远离水源、道路、房舍、畜舍等。剖检前,挖深达2m的坑。剖检后将内脏、尸体连同污染物埋入坑内。并撒上石灰或10%石灰水,3—5%苏来尔,用土掩埋。
3、剖检器械和药品:常见的有刀、剪、摄、锯、斧、尺、量杯、天平、针头等。常用的消毒药品有:3—5%苏来尔、石碳酸、0.2%高锰酸钾、20%酒精、3%碘酒。常用的固定液1%甲醛或95%酒精。此外,还要准备凡士林、滑石粉、肥皂、棉花和纱布。
4、剖检人员防护:工作帽、工作服、围裙、手套等。如自身有一定伤害,应立即处理,并进行相应防疫。
5、剖检要点及记录:①固定体位,不能将尸体任意翻动;②注意皮下、皮肤、被毛;③腹腔检查腹膜、腹水、肠系膜,肠有无粘膜、异物沉积、肠位置;④胸腔:注意胸腔负压、心肺位置、心包液、心包膜、心肺状况等;⑤大脑:大脑膜有无充血、出血,大脑皮质有无充血、出血;⑥检查肌肉、关节等。总之,一条基本原则是:在没有观察组织器官之前,必须保持器官原样。
记录:记录应详实、客观,而不用一些抽象的概念。如较大、较小、较深、较浅等。并有主有次。并根据临诊有重点分析,取材切片。
6、尸体剖检报告:记载畜主,病畜的性别、年龄、特征、临床摘要、诊断、死亡时间、剖检时间、剖检地点、剖检人等。详细填写剖检记录、眼观变化及初步剖析诊断。
67、坏死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坏死是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病理性死亡。根据坏死组织的病变特点,坏死组织的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凝固性坏死(干性坏死):坏死组织由于水分减少和蛋白质凝固而变成灰白或黄白、干燥无光泽的凝固状。凝固性坏死组织肿胀,质地坚实干燥而无光泽,坏死区界限清晰,呈灰白或黄白色,周围常有暗红色的充血和出血。凝固性坏死常见有以下几种形式:贫血性梗死、干酪样坏死、蜡样坏死。
(2)液化性坏死(湿性坏死)
坏死组织因蛋白水解酶的作用而分解变为液态,称液化性坏死。常见于富含水分和脂质的组织如脑组织,或蛋白分解酶丰富的组织。
(3)坏疽
继发有腐败菌感染和其他因素影响的大块坏死而呈现灰褐色或黑色等特殊形态改变,称为坏疽。主要是血红蛋白分解产生的铁与组织蛋白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结合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坏疽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68、纤维素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各期的病理变化(包括特征、眼观、镜检)。
参考答案:
(一)概念纤维素性肺炎是指肺泡内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肺炎,称为。因病灶波及一个大叶或更大范围,甚至一侧肺或全肺,故又称为大叶性肺炎。
(二)病理特征根据病理变化的特点,大叶性肺炎可分为四期
①充血水肿期肺泡壁的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内积聚大量浆液性渗出物。眼观病变的肺叶肿大,呈暗红色切面湿润,按压时有大量血样泡沫液体流出,此种肺组织切块在水中呈半沉状态。镜检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红细胞以及少量白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等。患病动物临床表现为咳嗽、流淡黄色浆液性鼻液听诊时,可有肺部干性啰音及湿性啰音,甚至捻发音。
②红色肝变期肺泡壁显著充血,肺泡内大量的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眼观病变的肺叶肿大,暗红色,质地变硬如肝脏,故称为红色肝变病灶切面稍千燥,呈细颗粒状(纤维素突出),此种肺组织切块能完全沉入水中。此时肺小叶间质增宽、水肿,外观呈黄色胶冻状胸膜增厚变混浊,表面有灰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镜检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明显,肺泡腔内大量的网状的纤维素和红细胞,以及一定数量的中性粒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周围、小叶间质和胸膜下组织明显增宽,充盈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其中混有一定量的中性粒细胞。间质中淋巴管扩张,充满炎性渗出物,或有淋巴栓子形成。
③灰色肝变期肺泡充血减轻或消失,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溶解。眼观病变的肺叶仍肿大,颜色转变为灰红色和灰色,质硬如肝,故称为灰色肝变病灶切面干燥,颗粒状,此种肺组织切块能完全沉入水中。镜检可见肺泡壁的毛细血管收缩小,充血现象消失,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网状纤维素,红细胞几乎溶解消失此期间质和胸膜的变化与红色肝变期基本相同。
肝变期的患病动物临床表现为高热稽留,呼吸困难,流铁锈色鼻液(因渗出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将血红蛋白分解转化为含铁血黄素所致,肺部叩诊时发浊音,听诊时可出现支气管呼吸音。
④消散期肺泡中渗出的纤维素溶解,炎症消散和组织再生。眼观病变肺组织呈灰黄色,质地变软,切面湿润,挤压时有混浊的脓样液体流出。镜下可见纤维素逐渐被溶解,中性粒细胞数量大为减少,多呈变性、坏死状态,巨噬细胞明显增加。病程继续,肺泡壁曾被挤压的毛细血管血流开始恢复,肺组织再生,功能得以恢复。此时,肺部可听到各种啰音和肺泡呼吸音。
69、小陈制作了两张H.E染色的石蜡切片,一张为淋巴结,另一张是脾脏,但取材时忘了作标记。试述在光学显微镜下区分它们的充足理由。
参考答案:
在染色上: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多而偏蓝色,脾可见大片红色区域;在被膜上:淋巴结的被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脾的较厚且富含平滑肌,并伸入实质形成粗大的小梁;在实质结构上:淋巴结由皮质淋巴窦、淋巴小结、副皮质区、髓索、髓窦构成,脾脏由脾小结、中央动脉及动脉周围淋巴鞘、边缘区、脾索、脾窦组成;脾的淋巴小结数量少于淋巴结,淋巴结内无中央动脉及动脉周围淋巴鞘结构;髓索是淋巴组织索,脾索上有大量笔毛动脉的开口,故可见大量红细胞;髓窦是髓索间的腔隙,脾窦有长杆状内皮细胞
70、
光学显微镜下(HE染色)骨骼肌与心肌纤维有何何区别?
参考答案:
答:骨骼肌:肌纤维成长条状,有多个椭圆性细胞核位于肌纤维的边缘,有垂直于长轴的明显横纹,平行于长轴的肌原纤维;心肌纤维呈短条状且有分支,有12个椭圆性细胞核,位于肌纤维中央,横纹不太明显,肌原纤维分布不均,可见闰盘结构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南大学网院[0999]《兽医组织病理学》在线作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