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院[0554]《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欢迎您!%E9%BE%9A%E4%BA%9A%E6%A2%85同学学号:W16105570116004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1.操作法
2.探索法
3.发现法
4.自主学习法
2、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1.情感态度
2.传授知识
3.培养技能
4.发展能力
3、
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
1.3—4岁
2.4_4岁半
3.5—6岁
4.7岁
4、
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的一种表现
1.思维过程结果
2.概括能力
3.分析能力
4.比较能力
5、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
1.互补关系
2.大小关系
3.差数关系
4.传递关系
6、在一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形的数量,并问幼儿:“4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能不能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的()
1.传递关系
2.次序关系
3.数差关系
4.守恒关系
7、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
1.数数
2.认数
3.逐一点数
4.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8、运用()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
1.操作
2.表象
3.点数
4.组成
9、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的一种表现
1.思维过程结果
2.概括能力
3.分析能力
4.比较能力
10、幼儿理解应用题比()容易
1.算式题
2.列式
3.口编题
4.计算
11、儿童学习加减法时,表现出学习()容易。
1.加法
2.减法
3.列式运算
4.口编应用题
12、幼儿抽象水平的逻辑要建立在对()
1.知识的内化
2.动作的内化
3.表象
4.活动
13、“发展幼儿思维结构”指向幼儿的()的发展
1.数学知识
2.数学技能
3.数学动作
4.思维结构
14、幼儿学习数学开始()
1.动作
2.活动
3.表象
4.接受
15、某幼儿编的应用题是:“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这道应用题存在的错误是()、
1.条件不清楚
2.结构不完整
3.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
16、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幼儿感知到()
1.一一对应的关系
2.传递关系
3.序列关系
4.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7、幼儿的测量活动一般是()
1.目测
2.估测
3.自然测量
4.标准测量
18、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
1.自主意识
2.规则意识
3.活动意识
4.合作意识
19、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
1.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2.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3.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4.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20、幼儿一般在()年龄段能达到基本数的守恒。
1.3岁半
2.4岁
3.5岁
4.6岁
21、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1.培养情感、态度
2.传授知识
3.培养技能
4.发展能力
22、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
1.F.操作法
2.探索法
3.发现法
4.自主学习法
23、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性的年龄一般是()
1.B.3——4岁
2.C.4——4岁半
3.D.5——6岁
4.E.7岁
24、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一般学习()
1.A.自然测量
2.计量单位
3.标准测量
判断题
25、
数学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1.A.√
2.B.
26、幼儿学习数学时的个别差异,不仅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还有学习风格上的差异。
1.A.√
2.B.
27、
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确定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
1.A.√
2.B.
28、在数学小组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活动,并给予指导
1.A.√
2.B.
29、每个操作活动都由6个要素组成,即目标、材料、规则、指导形式、和评价。
1.A.√
2.B.
30、分类既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还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1.A.√
2.B.
31、皮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
1.A.√
2.B.
32、幼儿掌握加减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加减的发展过程。
1.A.√
2.B.
33、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来划分目标,可分为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1.A.√
2.B.
34、考虑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的过程中,应从儿童的数学的思维特点及本身年龄特点出发,避免单一枯燥的灌输方式。
1.A.√
2.B.
35、幼儿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顺序是上下、前后、左右。
1.A.√
2.B.
36、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数学地思维。
1.A.√
2.B.
37、学前儿童对序数比基数晚。
1.A.√
2.B.
38、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识,是从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逐渐过渡的。
1.A.√
2.B.
3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1.A.√
2.B.
40、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儿童主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1.A.√
2.B.
4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科,是一门关于儿童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学科。
1.A.√
2.B.
42、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有:数学集中教育活动、活动区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数学游戏活动。
1.A.√
2.B.
43、学前儿童对数的理解首先理解的是基数概念。
1.A.√
2.B.
44、数学集体活动形式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目标整齐划一,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
1.A.√
2.B.
45、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方式中,既包括教师教方法,又包括儿童学的活动还包括师幼行为活动顺序。
1.A.√
2.B.
46、幼儿在学习加减法时,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1.A.√
2.B.
主观题
47、一天一位家长送孩子到幼儿园,交给老师一本作业本,高兴而得意地说:“老师,这是玲玲在家里做的数学题,她现在能熟练背诵10以内数的加法口诀表。”你如何看待这位这位家长的做法,并陈述理由。
参考答案:
答:(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小学数学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尽管有些内容与小学低年级有些类似,小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要经过考试,而学前儿童数学学习重视的是一种学习过程和数学经验。二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数学知识,大多是表面的、粗浅的知识。三是学前儿童的数学学习与强调在具体的操作活动建构数学认知和数学思想,这与学前儿童具体思维分不开。
(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核心是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而不是传授知识。
48、
幼儿学习加减法运算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1)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2)学习加小数、减小数的问题容易,学习加大数、减大数问题难;
(3)幼儿理解和应用题比算式题容易。
49、
三岁的扬扬可以清楚地从1数到10,可一次老师请她数数玩具柜上有几个娃娃时,她用手指点数娃娃,口里不断地数一个、一个,手也不停地指,结果口里数到4,手已指了5下,数完后,他告诉老师:玩具柜上有5个娃娃。请用数概念理论分析以上幼儿的行为。
参考答案:
案例中的扬扬不会正确按物点数表现为手口不一。这是小班幼儿在按物点数时常出现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口能从1~10顺着数,但手却不能按实物一个个地点,而是乱点;第二,虽能按实物的顺序一个个地点,但口却乱数,如边点边数着l,2,3,8,9,10等,其中往往只有开始的几个数和最后的几个数是按顺序说出的;第三,口与手虽能有节奏地配合,但不是一对一的配合,即不是数一个数点一个实物,而是数两个数点一个实物,或相反地数一个数点两个实物。
50、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依据儿童发展。
参考答案:
答:第一.儿童的发展是一整体发展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包括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品德的等方面,每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合性发展过程。在进行某一方面的教育时,必须考虑儿童的整体发展,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应是全面的、综合性的,即应包括有认知经验、情感态度、个性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要求。
第二儿童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儿童的认知不仅与成人有着质的差别,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也不完全一样,每一年龄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表现出与前后各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而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由于遗传、社会生活条件、早期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不同,他们在发展水平、发展速度、认知结构和学习风格等方面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教育者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不同的数学教育目标。同时,教育者还应针对各个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提出适宜的数学教育目标,以促进其在原有水平获得更好的发展。
51、运用操作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运用操作法应注意
(1)明确操作目的
(2)创设操作条件:第一,为每个儿童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可以选择、利用自然物或廉价的实物,亦可发动儿童自己动手自制一些简单的材料,以便做到每个儿童都保证有足够的操作材料。第二,给予儿童充分的操作空间和时间。三,允许儿童有同伴间的交流机会。
(3)交代操作规则:在正式的数学教育活动中运用操作法,教师可以在儿童动手操作之前,先向儿童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及具体的操作方法
(4)评价操作结果:一方面,教师要对儿童零散的操作经验进行归纳、评价,帮助儿童形成比较完整的、正确的数学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重视对个别儿童的操作进行评价。
(5)体现年龄差异
(6)与其它方法想结合。
52、教师在选择幼儿数学学习经验时需考虑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答: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所选经验是不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
;所选经验是否是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是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经验,即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53、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答: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特点。
(3)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54、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应遵循哪些要求?
参考答案:
答(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启蒙性
(2)、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
(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系统性
55、
幼儿数学学习经验如何选择?
参考答案:
答: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所选经验是不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所选经验是否是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是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经验,即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56、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原则。
参考答案:
答: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其次,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数学。再次,还要引导幼儿用数学,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57、比较两组物体相等与不等的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中,先让儿童比较数量一样多的两组物体,再比较数量不一样多的物体。
第二,摆放物体时,要让儿童使用右手从左向右或从上到下地摆放,以培养儿童动手的规范性,为数数打下基础。
第三,数前进行对应比较活动时,不要求儿童说出数词,只说“多”、“少”、“一样多”,因此教师提问中不问“有几个”、“多几个”等问题。
第四,在比较两组物体不一样多的延伸活动中,要使不一样多的两组物体一样多时,让儿童知道除了用“增加”的办法外,还可以用“去掉”的办法,都能使不一样多的两组物体变一样多。
58、结合实际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答: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如教数的组成时,可以引入幼儿日常生活中分东西的事情,这样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数组成的概念。其次,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数学。如分点心时,可引导幼儿注意有多少点心,有多少小朋友,可以怎样分等。再次,还要引导幼儿用数学,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如超市游戏中学习买东西,计算商品价格。
59、
谈谈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参考答案:
答、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有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60、
简述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经历的阶段。
参考答案:
(1)、泛化笼统感知阶段
(2)、感知集合的界限阶段
(3)、感知集合的元素阶段
(4)、感知集与子集包含关系阶段
更多免费学习资料请登录www.openhelp100.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