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17春福师《乡镇规划原理》在线作业一二答案100分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 下列哪一项不应属于无形资产( )A. 租赁权
B. 银行汇票
C. 专利权
D. 商标权
2.依据我国《农业法》和有关法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应当对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设投入资金和劳动积累,国家应当给予( )。
A. 帮助
B. 支持
C. 扶持
D. 鼓励
3.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以上。
A. 百分之百
B. 百分之九十
C. 百分之八十
D. 百分之七十
4.下列关于制定城市、镇总体规划的基本程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市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B. 编制工作报告经同意后,开展组织编制总体规划的工作
C. 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
D. 组织编制机关按规定报请总体规划纲要审查。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5.我国农业科技经费和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应以( )为主渠道。
A. 国家财政
B. 地方财政
C. 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
D. 信贷资金
6.下列对乡镇企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乡镇企业投资的主体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为主
B. 乡镇企业承担支援农业的义务
C. 乡镇企业是从事农业经营的企业
D. 乡镇企业是设在乡镇或所辖村的企业
7.下列不属于城乡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的意义的是( )。
A. 确保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的知情权
B. 确保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的参与权
C. 确保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的监督权
D. 确保社会公众对城乡规划的指导权
8.《农业法》规定:“在农村以( )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振兴农村经济”。
A. 私营
B. 个体
C. 国有
D. 社会主义公有制
9.《农业法》规定,具备条件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其他经济组织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经批准取得( ),进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A. 对外贸易经营权
B. 进出口许可证
C. 自主权
D. 外汇权
10.主要依靠农业经营者资金和劳动投入的是( )
A. 大江大河骨干工程治理
B. 农业生产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生产
D. 气象基础设施建设
11.进行财务控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有财务计划和定额另一个就是( ).
A. 帐款分开
B. 财务公开
C. 廉正建设
D. 信息反馈
12.在农村财务管理中贯彻效益优化的原则时除进行可行分析和确定产业结构的比例外还有一个( )问题.
A. 节约开支
B. 制度建设
C. 确定经营规摸
D. 科学技术
13.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规划目标总体上体现( )基本原则。
A.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B. 资源化、节约化、无害化
C. 资源化、减量化、节约化
D. 节约化、减量化、无害化
14.镇的现状等级层次一般可以分为( )层次。
A. 县城关镇、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B. 乡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C. 县城关镇、乡城关镇、、集镇
D. 县城关镇、一般建制镇、集镇
15.行政诉讼程序包括起诉与受理、( )、执行等三个阶段。
A. 调查与取证
B. 开庭与审理
C. 审理与判决
D. 判决与裁定
16.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
A. 农村的电网建设
B. 乡村道路建设
C. 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
D. 农村沼气建设
17.镇规划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内容包括( )。
A. 规划基础资料搜集和现状调研的技术要点
B. 规划基础资料整理和现状调研的技术要点
C. 规划基础资料搜集和技术方案确定
D. 规划基础资料搜集整理和技术方案确定
18.城镇范围内新征用的非耕地应( )起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A. 自批准征用之日
B. 自开工之日起
C. 自实际使用土地之日
D. 自批准征用次月
19.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 )
A. 36倍
B. 46倍
C. 35倍
D. 610倍
20.关于农业承包经营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转让,但不能转包
B. 可以转包,但不能转让
C. 既可以转让,也可以转包
D. 既不能转让,也不能转包
21.劣种子之一是( )。
A. 以非种子冒充种子
B. 以此种品种种子冒充他种品种种子
C. 因变质不能作种子使用的种子
D. 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2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第三产业( )
A. 电力
B. 商业
C. 邮电通讯业
D. 交通运输业
23.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农用地,其农用地转用审批权限属于( )
A. 省级人民政府
B. 县级人民政府
C. 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
D. 国务院
24.承包人将承包合同转包或转让给第三者的,其条件之一是( )。
A. 必须经发包人同意
B. 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C. 必须进行鉴证
D. 必须进行公证
25.当国家建设需要征用农民集体土地时,除青苗费外,征地款应归( )所有。
A. 乡(镇)人民政府
B.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 村民委员会
D. 村民小组
26.省级人民政府可批准征用的土地为( )
A. 基本农田
B. 70公顷以下、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
C. 35公顷以下的非耕地
D. 70公顷以下的非耕地
27.关于地方农产品最低保护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得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B. 不得高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C. 必须等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D. 可以低于国家最低保护价
28.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业劳动者推广农业技术,除《农业技术推广法》另有规定以外,实行( )。
A. 有偿服务
B. 无偿服务
C. 根据特殊情况,采取有偿服务
D. 以有偿为主,对特殊劳动者无偿
29.公司法规定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不得超过( )。
A. 30人
B. 50人
C. 70人
D. 100人
30.下列不属于我国城乡规划行政的纵向体系组成的是( )。
A. 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 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主管部门
C. 城市行政主管部门
D. 县级市行政主管部门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V 1. 农村社会发展目标:( )。
A. 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B. 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C.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
D. 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
B
2.被征地农民安置途径主要有( )。
A. 农业生产安置
B. 重新择业安置
C. 入股分红安置
D. 异地移民安置
BCD
3.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B. 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C. 土地需求
D. 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CD
4.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
A. 农用地转用计划
B. 耕地保有量计划
C. 土地开发整理计划
D. 各地区的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BC
5.国土资源部的职责有( )。
A. 矿产资源的规划、利用、保护和管理
B. 国土资源的统一管理
C. 海洋资源的管理
D. 耕地保护
BCD
6.下列属于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的是( )。
A. 区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
B. 区域内的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
C. 涉及相邻城市、地区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
D. 区域内人文景观保护的区域
BC
7.乡和村庄规划的作用是( )。
A. 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B. 对农村需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C. 加强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
D.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D
8.土地管理体制是指( )的总称。
A. 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度
B. 土地管理权限的划分及运行制度
C. 土地利用制度
D. 土地税收制度
B
9.制定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
B. 土地市场交易价格
C. 人均耕地数量
D.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CD
10.土地管理的目的是( )。
A. 维护土地公有制
B.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C. 调整土地关系,提高上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D. 加强耕地保护
BC
11.狭义的农业,是指( )。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畜牧业
D. 渔业
BCD
12.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内容是( )。
A. 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本级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
B. 落实县级规划所确定的各类土地利用区
C. 编定各土地利用区的使用用途,具体落实每块土地的规划用途
D. 阐明落实上级规划指标和各类土地利用区的途径措施
BCD
13.关于土地征收和征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土地征收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
B. 土地征收是土地所有权的改变,土地征用则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
C.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依据公共利益的理由强制取得民事主体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D. 土地征收和征用都是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发生的政府行为。
BCD
14.下列哪些项目用地须国务院批准( )。
A. 涉及基本农田的
B. 中央军委批准的军事用地
C. 县和县级市所在的城镇占用农用地的
D. 直辖市城市本身用地
BD
15.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包括( )。
A.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
B. 各个国家可以自由利用他国经济资源,实现共享
C. 各国经济体系日益开放
D. 资本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CD
16.土地管理的主体包括( )。
A. 政府
B. 土地行政主管机关
C. 土地部门的行政首长
D. 土地管理部门的普通公务员
BCD
17.按规划性质的不同,可将规划分为( )。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B. 长期规划
C.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D.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CD
18.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准则有( )。
A. 生产性准则
B. 保护性准则
C. 社会可接受性准则
D. 经济可行性准则
BCD
19.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主要有( )。
A. 自然因素
B. 社会因素
C. 经济因素
D. 行政因素
BC
20.人类社会的两次大分工对城市产生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什么 ( )。
A. 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B. 产生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固定居民点
C. 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D. 产生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