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17-2-24 14:59:33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
第五章共和国发展的历史性转折
1、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都预示着一个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但是“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还没有得到全面 的清理和纠正。人民共和国仍然处于困境之中。清除“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就成为共和国面临的迫切任务。
十年动乱留下了大量的政治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尚待重建,各级政权机关的正常运转尚待恢复。“四人帮”虽然瓦解了,但其帮派势力仍然把持着国家机关一些部门和一些地方的领导权力,还在一些地区继续作乱。“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及在此之前因“左”倾错误而遗留下来的许多问题也都需要解决。被颠倒了的敌我是非关系需要重新颠倒过来。大批遭受错误打击的干部有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社会秩序混乱状况急待改变。
此外,十年浩劫还给国民经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70年代前后,正是世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时期。不少的国家和地区抓住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机遇,加快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而恰恰在这一时期,中国正陷于动乱之中,不仅因此丧失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且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拉大了同发达国家差距。当时我国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秩序混乱,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方面留下的问题就更多了。
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积累下来的“左”倾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左”的错误被当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或是捍卫马克思主义纯洁性。一些实事求是的思想、做法被当作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枷锁继续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使不少人思想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状态。许多地区、部门仍然受派性、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干扰。
显然,如果不全面认真地清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共和国就不可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打开新的局面。要恢复安定团结,首先必须清除林彪,江青集团在全国各个领域的政治影响和帮派势力。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揭批“四人帮”的运动,彻底清查其帮派体系。
1976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专案组,审查王、张、江、姚的罪行。同年12月10日、1977年3月6日和9月23日,中共中央先后批发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的反党集团罪证》的三批材料,以大量事实揭露,批判了“四人帮”的种种罪行。全国各地开展了揭批“四人帮”的工作,从政治上清除“四人帮”的影响。
与此同时,各地区、各部门普遍清查了“四人帮”的帮派体系,以及与他们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有牵连的人和事,从组织上清除“四人帮”势力的影响,并调整和加强部分党政机关的领导班子。到1978年底,绝大部分地区和单位的清查工作基本结束。通过清查“四人帮”的帮派体系,终于摧毁了这股盘根错节、作恶多年,危害最烈的反革命势力。中央还先后派出工作组,到仍处于动乱状态的少数地区制止武斗。到了1977年上半年,这些地区恢复了安定的局面。
1977年7月,举行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永远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过程中,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强烈地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党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优良传统。但这种正当的要求遇 到了严重的阻力。
时任党中央主要负责人的华国锋,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作过重要的贡献,也试图结束混乱状态,打开局面。 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 “文化大革命”的问题,特别是没有认清“文革”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关系。他没有魄力和胆识来解决既要彻底清除“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延续毛泽东晚年的“左”的错误,继续肯定“文化大革命”。
提出和坚持“两个凡是”方针就是他这种指导思想的集中表现。1976年10月26日,华国锋就提出,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不要批评。1977年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经汪东兴决定、报华国锋批准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是“两个凡是”的方针。其实质就是要维护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包括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错误决定。这就大大增加了拨乱反正的艰巨性。
2、1976——1978,在徘徊中前进的原因是什么?
答:文革结束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十年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问题,百废待举。 从1976年粉碎 “四人帮”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间的两年,我们称之为“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1.徘徊的原因:
(1)客观:“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创伤尚未愈合,许多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2)主观: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继续坚持 “左”的错误,党的指导思想仍未改变,“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在经济建设上又急于求成。
2、前进的原因:
(1)邓小平复出,大力整顿科教文化事业。在“文革”期间,有知识成了罪过,当时流行的权威观点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愚蠢”,许多知识分子和科技工作者受到了打击和迫害,使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畸形发展。1977年,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 1978年3月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使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感到无比的振奋。从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的强音,广大的知识分子如鱼得水,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沉寂了十年之久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春天。
(2)党和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进行了一系列整顿。 “文革”十年动乱,给中国破坏最大的是对经济的破坏。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开始大力整顿经济,从而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推动。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次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纵观这两年,中国的历史虽是在徘徊中前进,但前进是主流。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才真正走上了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是在回顾总结新时期29年来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时,开宗明义地作出这样一个蕴涵广阔历史背景和深刻思想内容的精辟概括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历史,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理解这一点。
1976年10月,我们党一举粉碎“四人帮”,从危难中挽救了党和国家,但“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党的指导思想上的是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澄清,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面。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明确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讲话中关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的重要论断,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一个了不起的伟大觉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句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许多旧观念,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振奋起伟大的革新创造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实干兴邦精神,激发出空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社会主义中国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引领下,我国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创造了并继续创造着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中国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崭新面貌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共产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以此为起点,坚定地依靠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集体智慧,从各个方面深入总结了历史经验,通过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开创了党的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使党赢得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