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学》1.最重要的政府间的国际环境组织是
16秋奥鹏福师《环境法学》在线作业一答案一、单选题:【30道,总分:60分】
1.最重要的政府间的国际环境组织是 (满分:2)
A.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B.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C. 联合国人类居住委员会和人类居住中心
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环境无过错原则的构成要件包括 (满分:2)
A. 违法性
B. 损害结果
C. 因果关系
D. 损害结果与因果关系
3.《水污染防治法》不使用于( )的污染治理 (满分:2)
A. 江河
B. 海洋
C. 湖泊
D. 水库
4.以下各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满分:2)
A. 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目前仅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这一具体法律
B.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是环境法的一个子系统
C.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与环境要素保护法之间是互相协调与互相配合的关系
D.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的内容涉及到对该环境要素的全面保护
5.在环境民事责任构成的因果关系推定中,我国的实践采用的标准是 (满分:2)
A. 间接证据说
B. 疫病统计学说
C. 优势证据说
D. 自由心证说
6.环境损害是( )的构成要件 (满分:2)
A. 环境刑事责任
B. 环境民事责任
C. 环境行政责任
D. 以上三种责任
7.为海洋渔业航运军事体育训练等事业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海洋环境区域是 (满分:2)
A. 海洋特别保护区
B. 海上自然保护区
C. 海滨风景游览区
D. 自然资源保护区
8.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权属问题,正确的说法是 (满分:2)
A. 集体所有
B. 国家所有
C. 国家与集体共同所有
D. 野生无主谁猎谁有
9.根据国家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居民、商业、工业混合区的标准值是 (满分:2)
A. 昼间55分贝(A)、夜间45分贝(A)
B. 昼间60分贝(A)、夜间50分贝(A)
C. 昼间65分贝(A)、夜间55分贝(A)
D. 昼间70分贝(A)、夜间65分贝(A)
10.保护自然保护区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不包括 (满分:2)
A. 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B. 经济发展
C. 有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D. 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物种及其群体的天然贮存库
11.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的时间是 (满分:2)
A. 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
B.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
C. 事故发生后64小时内
D. 事故发生后72小时内
1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满分:2)
A. 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
B. 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
C. 盗伐林木罪
D.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1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早见于 (满分:2)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14.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是 (满分:2)
A. 《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B. 《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C.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D.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5.环境科学将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满分:2)
A. 第一环境问题
B. 第二环境问题
C. 资源问题
D. 人口问题
16.我国自然保护区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满分:2)
A. 分部门管理
B. 综合管理
C. 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
D. 以上都不对
17.关于境外废弃物的管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境外的废弃物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B. 境外的废弃物经审批后可以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C. 禁止为了倾倒的目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
D. 经审批,为了倾倒的目的,可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送废弃物
18.某村庄的集体土地承包给农民张某,后来在土地下面发现有稀缺矿藏,享有该矿藏所有权的是 (满分:2)
A. 村集体所有
B. 张某所有
C. 国家所有
D. 三者都有份
19.因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噪声危害的防治 (满分:2)
A. 应当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B. 不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C. 可以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D. 选择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规
20.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我国对重点海域排污实行 (满分:2)
A. 浓度控制制度
B. 总量控制制度
C. 核定制度
D. 报告制度
21.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满分:2)
A. 开发许可证
B. 排污许可证
C. 建设许可证
D. 生产销售许可证
22.对待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正确的看法是 (满分:2)
A. 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放弃发展
B. 先发展后治理
C. 可持续发展
D. 无所作为
23.警告属于环境行政处罚的 (满分:2)
A. 申诫罚
B. 能力罚
C. 财产罚
D. 人身罚
24.环境行政执法主体不包括 (满分:2)
A. 各级人民政府
B. 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C. 被授权部门
D. 公民
25.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的国家是 (满分:2)
A. 法国
B. 日本
C. 德国
D. 美国
26.环境行政执法中最常用的执法方式 (满分:2)
A. 环境行政处罚
B. 环境行政执法
C. 环境行政许可
D. 环境强制执行
27.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于 (满分:2)
A. 1970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3年
28.环境民事责任的赔偿损失范围包括 (满分:2)
A. 直接损失
B. 间接损失
C. 精神损失
D. 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29.日本环境法的立法模式是 (满分:2)
A. 法典化
B. 复合法
C. 整合化
D. 基本法模式
30."三同时"制度产生于 (满分:2)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中国
二、多选题:【20道,总分:40分】
1.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 (满分:2)
A. 生活污染源
B. 工业污染源
C. 交通污染源
D. 农业污染源
2.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满分:2)
A. 土地类型复杂多样,土地资源条件优越
B. 平地多、山地少,耕地比重小
C. 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D. 开发利用早,后备耕地少
3.我国的人文遗迹可以分为 (满分:2)
A. 作为文物的人文遗迹
B. 作为名胜古迹的人文遗迹
C. 作为历史名城的人文遗迹
D. 作为民俗文化代表的人文遗迹
4.与环境问题联系最为密切的因素是 (满分:2)
A. 环境
B. 资源
C. 社会状况
D. 人口与发展
5.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措施包括 (满分:2)
A. 保护自然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B. 加强水污染防治
C. 计划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D. 政府奖励。
6.危害环境犯罪的行为可以分为 (满分:2)
A. 行为犯
B. 危险犯
C. 动机犯
D. 结果犯
7.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 (满分:2)
A.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
B. 污水
C. 放射性物质
D. 电磁波辐射
8.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类型有 (满分:2)
A. 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B.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C. 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D. 风景名胜区
9.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损害民事责任的方式有 (满分:2)
A. 赔偿损失
B. 停止侵害
C. 消除危险
D. 排除危害
10.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了 (满分:2)
A. 国家环境保护职责
B. 自然资源权属问题
C. 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原则
D. 公民的环境权
11.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衔接主要表现为 (满分:2)
A. 国内环境法是实施国际环境法的重要保证
B. 国际环境法不能干预国家按照主权原则所制定的国内环境法
C. 国内环境法可以改变国际环境法中所规定的原则
D. 国际环境法与国内环境法地位不同
12.有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污染防治法直接针对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的行为,即污染行为,而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同样有害,危害更为持久、难以消除
B. 污染防治法可以借助于环境科学技术规范以及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防治的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为,法律的实施难度较小
C. 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防治与传统的所有权制度特别是私有制原则在法律上有冲突,涉及的主体十分广泛,防治的对象既包括企业也包括公民的行为
D. 污染防治法基本上是民事损害赔偿制度,只要有污染损害行为和结果,必然有受害人主张权利
13.属于事后阶段的环境法律制度有 (满分:2)
A. "三同时"制度
B. 许可证制度
C. 排污收费制度
D. 限制治理制度
14.生态规律的特征 (满分:2)
A. 最小限制性
B. 等值性
C. 整体性
D. 关联性
15.关于奖励综合利用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2)
A. 又被称为回收利用原则
B. 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
C. 具有避免造成浪费的意义
D. 具有鼓励技术创新的意义
16.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满分:2)
A. 大气
B. 海洋
C. 矿藏
D. 自然保护区
17.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 (满分:2)
A. 二氧化硫
B. 烟尘
C. 一氧化碳
D. 氟化物
18.《海洋环境保护法》的使用范围包括 (满分:2)
A. 内水、领海
B. 毗连区
C. 大陆架
D. 专属经济区
19.国家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土地分为 (满分:2)
A. 城市用地
B. 农用地
C. 建设用地
D. 未利用地
20.《森林法》及其实施细则对森林采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 (满分:2)
A. 控制森林采伐量的规定
B.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C. 采伐森林和林木的采伐方式
D. 实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