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2.“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
16秋奥鹏福师《德育论》在线作业二答案一、单选题:【20道,总分:40分】
1.国际课程理论领域的隐性课程的概念出现于( ) (满分:2)
A. 20世纪40年代后期
B. 20世纪50年代后期
C. 20世纪60年代后期
D. 20世纪70年代后期
2.“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是哪一位教育家说的( ) (满分:2)
A. 孔子
B. 荀子
C. 老子
D. 孟子
3.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 (满分:2)
A. 德育方法
B. 德育组织形式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4.品德是一种什么现象( )。 (满分:2)
A. 是一种社会现象
B. 属于个人意识范畴,是一种个体现象
C. 是一种生物现象
D. 是人的偶然的表现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 ) (满分:2)
A. 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
B. 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 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D. 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6.(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也应当是我们当前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 (满分:2)
A. 个人主义
B. 集体主义
C. 浪漫主义
D. 自由主义
7.下面不属于班集体德育工作基本要求的是( )。 (满分:2)
A. 全面负责、全面安排
B. 面向全班,照顾个别
C. 善始善终,循序渐进
D. 评定学生操行
8.对德育的现实状况连续不断地、及时地作出评价,根据及时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使德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是一种( ) (满分:2)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9.德育过程论的研究对象是( ) (满分:2)
A. 客观的事物
B. 德育的客观运动过程
C. 静止的事物
D. 社会规律
10.人生观、世界观已初步形成是在哪一年龄阶段( ) (满分:2)
A. 幼儿期
B. 儿童期
C. 少年期
D. 青年初期
11.( )阶段的德育重点内容是较系统的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同时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还要在进行升学和就业指导的同时,适当进行启蒙性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满分:2)
A. 小学
B. 初中
C. 高中
D. 大学
12.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 (满分:2)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德育过程依据的是( ) (满分:2)
A. 个体的认识活动规律
B. 个体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 受教育者生理发展的规律与技能技巧的掌握规律
D. 受教育者审美能力发展规律
14.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活动对人们的品德可能产生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影响作用,所以要求社会德育必须( ) (满分:2)
A. 要考虑宣传对象的需要和特点
B. 社会德育要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C. 坚持正确的导向,使其内容科学健康
D. 手段、形式应灵活多样
15.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全员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管理活动,这体现现代德育管理的那一原则( ) (满分:2)
A. 方向性
B. 教育性
C. 民主性
D. 整体性
16.( )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满分:2)
A. 孟子
B. 老子
C. 孔子
D. 荀子
17.从系统观来看德育过程,( )仍然是德育系统运作过程的主要控制者或发轫者。 (满分:2)
A. 受教育者
B. 教育者
C. 思想家
D. 教育家
18.中国古代社会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这表明德育目标由什么所决定( )。 (满分:2)
A. 生产力水平
B. 经济政治制度
C. 科技发展水平
D. 哲学思想
19.( )是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满分:2)
A. 政治教育
B. 道德教育
C. 思想教育
D. 法制教育
20.在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教育的核心是( ) (满分:2)
A.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B.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C. 爱国主义教育
D. 社会公德教育
二、多选题:【15道,总分:30分】
1.学校是地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德育环境方面作用包括( ) (满分:2)
A. 道德教育、道德同化作用
B. 文化宣传作用
C. 政策宣传作用
D. 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2.现代人的共同特征是( ) (满分:2)
A. 积极主动
B. 对社会的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C. 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任的人
D. 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3.思想教育包括: (满分:2)
A. 爱国主义教育
B. 科学人生观教育
C. 现代意识的培养
D. 社会公德教育
4.学生品德是在教育性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学校应当有效地组织好教育性活动和交往: (满分:2)
A. 要明确活动和交往的目的性
B. 活动与交往的公益性
C. 活动与交往的集体性
D. 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5.榜样的种类有: (满分:2)
A. 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
B. 家长和教师
C. 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
D. 时尚明星
6.对德育内容如何序列化,目前国内提出三种观点或者说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即: (满分:2)
A. 结构迁移说
B. 阶段连续说
C. 螺旋循环说
D. 社会适应说
7.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 (满分:2)
A. 乐天安命,顺其自然,回避社会和人生矛盾,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B.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 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 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8.以下属于社会公德教育基本内容的有( ) (满分:2)
A. 教育学生重视文明生活,养成现代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
B. 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纪律,维护公共秩序
C. 教育学生热心公益设施
D. 教育学生注意公共卫生,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
9.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的可能性有: (满分:2)
A. 社会历史条件的相对稳定性
B. 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C. 思想品德的社会内容结构的组合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
D. 中外德育实践为德育内容序列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10.如何贯彻知行统一原则? (满分:2)
A. 联系实际,讲清理论
B. 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道德行为
C. 要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D. 要树立先进典型,用正面榜样教育引导学生前进
11.儿童个性发展特别是品德发展变化的关键期有: (满分:2)
A. 2.5-3岁
B. 小学三年级
C. 5.5-6岁
D. 初中二年级
12.德育过程由以下哪几个因素构成( ) (满分:2)
A. 教育者
B. 德育目标
C. 德育手段
D. 受教育者
13.在我国,德育占有重要地位,表现在: (满分:2)
A. 政府的核心政策是教育政策
B.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德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德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围绕主体性德育管理这一中心,现代德育管理的特点包括( ) (满分:2)
A. 先进性
B. 民主性
C. 开放性
D. 科学性
15.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的特点是: (满分:2)
A. 自愿性
B. 自主性
C. 灵活性
D. 实践性
三、判断题:【15道,总分:30分】
1.德育管理过程的主要环节有:设置管理目标,制定实施计划,检查,总结。有人分三个环节,将设置管理目标放在计划之中。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2.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3.隐性课程是指明确陈述的、外显的正式的教育内容。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4.体育教学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影响,其突出的德育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组织纪律性、勇于拼搏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优良品德。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5.德育管理者善于运用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以充分肯定成绩,鼓舞干劲,这一做法符合教育性原则。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6.现代德育是由个别教育者实施的。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7.班级德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力量构成的,其中共青团支部、少先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导力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8.德育目标是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9.品德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偶然的一时的表现。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0.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方面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是阶级斗争。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1.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2.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3.管理的实质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4.现代德育是以现时代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为基础,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现代化为中心,促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德育。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15.德育存在的依据,在于人的实践本性。 (满分:2)
A. 错误
B. 正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