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网院作业 发表于 2021-12-21 13:03:02

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

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
贺耀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五个方面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其中,在讲到中国道路时明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这是对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百年奋斗成就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的真实写照和历史肯定。

自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现代史的发展轨迹就开始被彻底改写。中国从一个人口众多、一穷二白、科技文化水平落后的国家,到现在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最有增长活力、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谱写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道路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断解答和完善的时代答卷,而且也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探究的成功密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道路这一发展奇迹的宝贵经验,而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中国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核心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就不可能结束,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就无从谈起。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强调新时代发展的一切问题都要在党的统一部署和统一领导下进行。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和新任务,没有现成的成功经验可借鉴,没有成功的发展道路可学习,只能依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探索、科学总结和大胆实践。正因为如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临的任务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深刻性、创新性。在这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领导重任。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任务比较繁重、困难比较艰巨、人民期待比较强烈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根本无法完成。

历史已经表明,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取得了历史性伟大成就。比如,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2020年底,各方面共推出了2 485个改革方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

二、中国道路就是要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终于实现了这一目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经济日益壮大的发展道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不应忘记我们是从哪里出发的。1949年,我国钢产量约为美国的0.2%、日本的5%,还不到世界的0.1%,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走过了极不寻常的历程,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成功经验。随着时代的进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了新的时代内容,中国要建成的小康社会应该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我国更是紧紧抓住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2012年中国GDP突破50万亿元大关并保持较快增长,2020年突破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时,中国成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也就是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三、中国道路就是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问题,指出这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已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取得伟大胜利之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核心理念,它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更要积极主动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这就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真正解决超大型经济体发展的安全稳定、持续发展问题,系牢未来中国发展的“安全带”。

总之,立足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四、中国道路就是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
国际经济竞争甚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独立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更是要将创新的重点放在解决制约发展的环节上来,真正并根本解决现代化发展中的各种“卡脖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超大规模经济体的中国来说,解决这些问题更是争取更大国际生存空间和活动舞台的重要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据此,他提出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要形成全国性的充满活力的创新驱动发展和广泛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在重大战略性、关键性领域的国家队,就是要在新形势下有效发挥科技攻关举国体制作用,就是要形成千军万马从事创新发展的局面。这些亟待原始创新能力的领域,往往因为短时期内还无法由企业或企业集团以及科研机构来自主承担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的任务,需要国家在经费支持、组织保障、长期规划、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和具体安排。例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科技国家实验室等项目,这些都事关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科技项目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这些都事关国家科技水平和产业水平的发展。其次,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局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创新指数排名12位,比2020年上升2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尤其在专利申请、商标申请、工业设计、高新技术出口、创意产品出口和国内市场规模等9项指标中排名第一。

五、中国道路就是要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道路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更关系到民生福祉。“以人民为中心”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核心价值导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区别于其他国家道路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与民同心、为民谋福的奋斗史。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明确提出要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而中国道路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向度。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反复强调,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更是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庄严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坚持中国道路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团结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道路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显著的比较优势,让不少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日渐将注意力转向中国。中国道路在传统社会主义以及西方资本主义之外开创出一条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道路,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也为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道路的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