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美”何以可能
“劳动美”何以可能——兼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雅芳
[摘要]马克思以生产劳动揭开了美的秘密,阐释了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美来自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也能彰显美的本质。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弱化劳动者的审美能力,造成异化劳动与美的悖论等现象。当下,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存在时空差异,但马克思“劳动美”思想依然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阐释力。我们应不断弘扬劳动美,破除各种诋毁劳动的错误言论,使劳动回归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劳动者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劳动美;马克思;美学思想;当代价值
一、“劳动美”的时代境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即将实现全面小康。事实证明,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制度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出现了劳动抽象化和商品化以及资本支配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等现象,社会中不同性质的劳动受资本支配和控制造成利益分配差异,更是导致了不劳而获及贬低劳动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消解了“劳动美”本身的意义,扭曲了社会基本价值。当前,重新确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诚实劳动的价值观,回归“劳动美”本身的价值和作用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劳动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p.46)提出让劳动蔚然成风,在社会中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基本价值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p.31)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弘扬劳动精神,展现社会文化新风尚,倡导“劳动美”,理应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旋律。
“劳动美”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合理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感性活动,是显现和外化的人的本质力量活动,正是生产劳动使美得以呈现,使劳动自身成为审美对象。马克思直接指出劳动创造了美,认为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前进,劳动真正的美学性质才能完全恢复,生产劳动的美才会摆脱一切束缚充分展现出来。关于“劳动美”究竟是否是一个美学命题,目前学界存在三种主要论断:一是苏联美学和文艺理论用劳动学说去阐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强调唯物史观对美学的基础作用;二是对“劳动创造了美”的否定,认为人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人的本质力量包含美感的这种精神活动,并未揭示美和人的本质之间的联系;三是认为朱光潜的劳动美学思想蕴含主客观的统一。美学家们对于“劳动美”的美学命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马克思是否有科学的美学体系依然处于争论之中,但人们不会否认马克思从生产劳动层面对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也不会否认马克思美学问题总是与劳动相关联。为此,需要从经典文本中追溯一个前提性问题:马克思缘何以生产劳动探讨美学?
二、生产劳动揭开马克思美学的秘密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美学史上的重要文本之一,马克思在其中第一次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著名论断,学界从马克思“人化了的自然界”“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按照美的规律”等论断深入挖掘其美学理论,无论从何种视角去阐释马克思美学思想都会涉及人类的生产劳动,到底生产劳动与美是何种关系?从经典文本来看,马克思以哲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展开美学问题研究,通过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抽象的劳动观确立了唯物主义美学。然而,马克思并非完全否定黑格尔劳动思想,他认为黑格尔从劳动和人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出发肯定劳动的重要性值得称赞;虽然批判黑格尔美学从唯心主义视角将劳动归结为抽象的精神实践,但是马克思洞察到黑格尔美学精神实践中劳动对美的肯定并给予高度重视,他从实践角度出发,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加以发展,将生产劳动引入美学领域,奠定了美学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因此,马克思以唯物主义视角确立了生产劳动是美学诞生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看来,生产劳动是唯物主义美学的重要环节。
(一)生产实践蕴含美的基本逻辑
美的规律是在人的生产实践中孕育的,并不是人类随意制定的。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的所属的那个种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p.120)生产劳动可以区分人的生产劳动与动物的本能活动,人类具有发展的意识,能在生产劳动中认识和掌握客观现实的性质和规律,人的审美活动也有自身规律,是人的本质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是合乎人的本质的审美活动。然而,美的规律只能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去解释,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涉及主客体关系。客体是形式和规律,主体是人的情感的理智以及外部的感性力量,人类物质生产始终是对象化的感性活动,通过主体“内在尺度”融入外来感情,遵循了“美的规律”,让人“受到精神上的教育,感情上的锻炼,性格上的熏陶”。(pp.190-191)马克思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来说明美,认为审美感受是一种在对象中确证自身具有人的本质力量、肯定自己价值的感觉。“劳动创造了美”所解释的正是对劳动与美内在联系的感性肯定。
劳动的第一种审美特性是在实践中肯定审美的价值。马克思从劳动出发不止一次论证了美的客观性,以房屋为例,他指出“房屋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审美价值。他们认为美是房屋与人之间的天然中介,批判黑格尔的信徒施里加不喜欢研究这种客观的关系,却力求获得真正统一的整体,并且抱着这个目的,用虚幻的联系及神秘的客体来代替世界秩序和世界事件之间的自然界和全体人类的绝对的主客体-‘绝对精神’来代替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现实的联系一样”,(pp.212-213)这里天然的中介和合乎人性的联系肯定了美的社会性和客观性。人通过劳动建立与自然的联系,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化的类实践,是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美作为人与人之间合乎人性的联系,劳动是其中最基本的关联性中介。在马克思的美学视阈中,人类以美的创造活动丰富人的本质力量,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扬弃异化而得到自我解放。
(二)“人化自然”是“劳动美”的显现
马克思美学建立在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理论基础上,人对美的感知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马克思认为:“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p.45)在人类的生产中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的天然的形态,劳动对象成了人的对象,这就是自然的人化。“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pp.121-122)可见,劳动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也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这证实了人不是一般自然“物”,而是在其存在和感知中证实和实现自身的有意识的“类”存在。这种证实自己本质力量的各种人的感觉,即美感,只有在人对外界自然的改造中才能生产出来。“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只有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p.126)美感是在自然和社会改造中不断深化的,人的审美能力根本上体现人与自身的审美关系,作为自由的有生命的活动,人的劳动不仅产生与外部自然的交往,而且是人的感性与理性相互影响的过程。
在劳动中,人的能力被激发出来,产生了一种自由、愉悦的情感体验,这不同于简单的感官满足,是一种自由的感觉,是一种创造的享受,这种的情感就是美。在这个意义上,劳动充满了喜悦,劳动的规律成了美的规律。人的审美感觉伴随着人化自然的过程也在变化,不同社会下人的审美关系会展现出不同形态。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劳动造成人的审美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扬弃了私有财产,一切属于人的感觉和属性完全解放,人实现了对人的本质感觉的占有,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因而,人感觉的解放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产生新的关系,让感觉成为一种理性的源泉。解放的感性通过人对自然的占有自由发挥人的审美能力。在马克思美学视野里,自然具有特殊地位,具有审美的“悦人的力量和性质”,是人的无机身体。马克思通过人的感觉的解放实现人自由审美的能力,是“劳动创造了美”的发挥,也是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这一美学思想在自然美起源问题上的运用。正如哈贝马斯所说,“青年马克思把劳动比作艺术家的创造性生产,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把他自身的本质力量释放出来,并在凝神观赏中再次占有自己的作品”。(pp.73-74)
(三)生产劳动是美的自由彰显
马克思从美学与经济学视角出发研究美的规律,以劳动为起点进行深入的哲学、美学探讨,美的自由彰显限定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之中,把自由自觉的劳动看成人的本质特征。他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美的对象和主体的审美能力看成人的劳动实践的历史产物,在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实践中体现了人化自然的过程,丰富着人的主体的本质力量,审美客体日益展开的丰富性是审美主体感觉的丰富性的对象化,包括人的审美感觉在内的感觉能力都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生产劳动就是一种美的自由创造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生产劳动由于资本的雇佣关系而并不是美的自由彰显。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自由王国”是能够实现人的审美自由的社会,这是马克思认为的理想王国。之所以说是理想王国,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下,人的审美能力和特性被剥夺了,人的审美本性在异化劳动下被弱化。然而,在理想王国,每个人都能在“自由”中实现、发展及享受人的劳动。在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劳动者不再是用重复性的机器劳动,而是作为创造性的主体出现在生产中;另一方面,人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了精神的愉悦,具有以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劳动形式。在马克思的视域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就是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使生产劳动成为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生产劳动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质的实现使人在自己活动中享受愉悦的生活。
由此可见,马克思以生产劳动揭开美的秘密,这个秘密在于厘清与唯心主义美学观的界限,从唯物史观出发阐释了劳动与美的辩证关系,美来自生产劳动,生产劳动也能彰显美的本质,但马克思不是抽象地赞赏劳动生产美,而是以生产劳动为起点思考美、美感、审美活动以及美的规律等基本美学问题,拨开笼罩在传统美学上的迷雾,为美学开辟新的境界。
三、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与美的悖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资产阶级私有制不仅在经济上剥削劳动者,更在精神中压制人的劳动感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批判,不仅揭露了私有制造成的经济压迫和剥削事实,而且抨击了私有制对人的本质的全面摧残,使人丧失审美感受。
(一)异化劳动是否创造美
关于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一般的劳动”是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主体的物化,也就是这种自由的活动展现为劳动。然而,异化劳动是特定条件下对象化劳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在雇佣和压制劳动的历史形式下,劳动始终是令人厌恶的事情。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得畸形。”(p.49)目前,学界关于“劳动创造了美”有诸多争论:一是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异化劳动也是创造美的,但是并不是对美的问题发现。马克思通过大量事实论证异化劳动下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的颠倒,发现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创造了美,但使工人变成畸形”,(p.46)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派遮掩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对劳动者的剥削,虽然异化劳动也能创造美的产品,但在异化劳动下,劳动者的审美感受受到阻隔。二是从主客体视角揭示美的生产关系,认为美的生成离不开劳动,但异化劳动不能展现人的本质,所以“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不成立。
显然,一个吊诡的问题出现了,基于同一个文本却得出截然相反的两个结论。事实上,“劳动创造了美”是否体现马克思美学思想并不是相关争论的核心,关键问题在于要澄清私有制下劳动与美关系如何。或者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从总体辩证的视角去理解劳动与美的关系。虽然劳动本身创造美,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人的主体性本质的丧失,劳动者的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必定受到严重的压抑、摧残甚至扼杀。
(二)资本主义生产弱化劳动者的审美感觉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劳动肯定存在审美价值,劳动审美二重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虽然降低了劳动消耗的数量和强度,从表面上看起来更加人性化,但其实加重人的身体和精神双重异化,在这种异化劳动中,人丧失了审美能力。“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呆痴。”(pp.50-51)私有制使人变得愚蠢、片面,导致人的创造力与外部世界的统一断裂,人丧失了表达自身本质的可能性。随着分工的发展,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逐渐分开,人的肉体感觉和精神感觉也分裂了,工人在劳动中否定自我并感受到苦闷和压抑,从而工人体力和智力的发挥也受到限制,不但在物质上遭受剥削,精神上也备受摧残。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支配性力量,私有制和雇佣制度使劳动这种原本最有代表性的人的生命活动脱离了劳动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劳动应有的主体积极性、愉悦性被机械性和痛苦感取代,劳动者为了生存必须受制并屈从于这种不快乐的劳动。因此,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对劳动者而言不再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是一种外在、强制性的活动,人们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痛苦,人的本质力量得不到发挥而受到压制,不仅不能生产美还会导致对美的否定。
(三)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审美感觉异化
人的审美在事实上是人的本性最直接的体现,这种审美感觉是人性价值,并没有任何外部价值,而是满足人在实践中产生的自由自觉的需要。因而,审美活动是人性价值的本质。但是,在资本逻辑主导的社会中,一切社会关系都围绕资本实现自我增殖,人的劳动和感觉被资本家支配,劳动者在有产者的监控下进行劳动,而资产者坐等财富持续积累。在资本逻辑指引下,审美活动作为对人性的肯定方式与异化作为对人性的否定方式,是直接对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是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一方面使人的劳动失去自由自觉的性质,成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劳动,人们在从事美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不到美的享受;另一方面使人的真正本性如审美需求等被物质需求所排斥,于是审美能力逐渐萎缩,一切价值最终都归于物质价值,使个体片面且畸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依赖人的感觉的完全解放,只有占有人的本质才能感受到真正的美。如何使人类摆脱物质生活需要进入纯粹的审美领域?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也构想出能够实现“劳动美”的社会并对其进行深入阐释。
四、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劳动美”
马克思热情洋溢地预言,实现共产主义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因为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的解决”。(p.87)
(一)“劳动美”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私有制的扬弃
积极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后,个体才能实现一切感性能力和本质的彻底解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丧失了审美的能力,“忧心忡忡、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也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p.86)私有制使一切都以资本为核心,劳动者的劳动和感觉都被资本所异化。马克思认为,正是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受到压抑,否定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审美王国。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成为完成的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因此,“劳动美”的社会前提是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废除私有制意味着废除“与劳动不相干的,置身劳动之外的”阶级,使人作为人而从事生产,只有这样,自然界才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人的感觉和特性才能彻底解放,人的审美自由才会真正实现。
(二)“劳动美”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审美自由
人的审美自由所探讨是生产劳动与自由的内在统一,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自由劳动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审美自由。马克思认为,一切精神主体的活动都是有意识和自由自觉的生命实践,从而在实践本体论的高度上确立了生产实践是美学的基础,揭开“劳动创造了美”的秘密,生产劳动是美的自由彰显,美的自由属性只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下的劳动具有压迫和剥削性质,劳动者的劳动只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难以有自由和愉悦的感受。共产主义社会是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消除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有用性,变成了一种超越功利的审美关系。社会也不再对人的自由自觉本质属性进行限制和否定,而成为人实现自由自觉的必备场域。在这种情况下,人在劳动中确证自己是历史创造者也是艺术创造者,审美成为共产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人们生活的唯一享受与追求。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审美第一次从精神、意识的天国进入现实生活,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实践得到实现和尊重,审美自由成为普遍事实。
(三)“劳动美”的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感性解放
所谓感性,是人的一种能动的、全面性的生产实践活动,而美感的发生是需要人情感的彻底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性是美学的阿基米德支点,人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美的感官体验,美感的发生也是主客体在实践基础上双向构建的过程,美感的发生就是美的发生。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感觉出现异化,扬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解放,正是因为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属于人的感觉。在私有制下,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已经不再具有属人的性质而是非人的。由于资本依其特有的抽象原则完成了对现代社会一切对象差别的平整化,人的感觉和特性不再属于人的本质。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需要和享受感觉属于人本身的属性,人的生产劳动和感情获得自由发展的属性,实现了合乎本性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共产主义社会对私有制的扬弃,是彻底恢复人作为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一切对象性的存在都不过是人自身的本质力量的真正体现,在此基础上,感觉和需要才会成为人作为人的感觉和需要。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美的体验,在人的感性的解放中得到美的显现与创造,回答了“劳动美”何以可能的美学难题。
五、马克思“劳动美”思想的当代价值
人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是创造美的,但劳动在不同社会制度下情况迥异。马克思以生产劳动为逻辑起点,在限定资本主义边界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劳动美”的社会进行了充分论证。当下,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存在时空差异,但马克思“劳动美”思想依然具有历史穿透力和现实阐释力。
(一)坚持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站在雇佣劳动者的立场上,马克思明确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应该成为创造价值与财富的主人,而资本家通过榨取剩余价值,实现了不劳而获,甚至把劳动视为低贱的活动。因而,资本逻辑驱使下的劳动过程导致劳动者的人格主体与价值主体严重分裂,这使劳动本身成为资本奴役对象,是不可能实现劳动美的。对此,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应掌握政权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让劳动成为第一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避免被资本所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资本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和虚拟经济越来越活跃,生产劳动和实体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逐步减少,很多人认为智能时代和虚拟经济的社会不再需要生产劳动和劳动者,社会上也出现了新形式的“不劳而获”以及贬抑劳动的现象。事实上,在马克思的视阈里,“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死亡”,(p.289)劳动不仅是人类创造生活资料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且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一方面,智能时代仍体现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体的社会,劳动本身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来源,但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从形式上看体力劳动创造价值比重逐渐减少,以脑力劳动和资本参与劳动的比重逐渐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价值论的过时和失效,智能时代下劳动依然是创造价值的源泉,智能劳动本质上是自乘多倍的简单劳动,需要更多的脑力劳动,脑力劳动越多创造价值就越大。习近平明确指出:“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念都是错误的、有害的。”另一方面,要警惕虚拟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的偏离,劳动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高尚的活动,实体经济也是创造国家物质财富的主要来源,生产劳动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重要基础。目前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实体经济衰退、产业空心化、经济不振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将生产劳动边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引以为鉴,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消耗,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消耗,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p.60)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应坚持生产劳动和实体经济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尊重不同行业辛勤工作的平凡的劳动者,确立劳动者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展现社会主义的“劳动美”。
(二)弘扬崇尚“劳动美”社会价值观
弘扬劳动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也是营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现实需求。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明确党员要带领人民一起参加劳动,“一切未脱离农村生产的党员,应当发展生产作为自己充当群众模范的条件之一”。(p.911)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劳动是最一种最崇高的活动,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能够感受到劳动的愉悦和美的享受。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没有艰苦的劳动,是不可能的。”(p.27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明确指出:“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p.46)社会主义中国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为基本价值观,弘扬劳动美是对劳动本身价值的体现,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但是,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经济制度,这种分配制度兼顾公平和效率,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使经济社会发展成绩获得肯定。但不可否认,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严重分化、鄙视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等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职业选择上,一部分人重脑力,轻体力。在个人发展动力上,一部分人讲究资本的便捷回报却忽视个人脚踏实地稳步获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扭转对劳动价值观的偏离,在社会中培养“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和诚实劳动”的社会风气,使劳动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而获得尊严,正如习近平所说,“弘扬劳动精神,克服艰险险阻,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要靠各行业人民的辛勤劳动,无论何种职业都应该到认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三)批判诋毁和贬低劳动的错误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也渗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对我国主流劳动价值观造成颠覆性冲击,消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随之而来是对劳动的诋毁和贬低,我们必须破除诋毁劳动的错误言论。第一,破除社会上期望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受市场经济金钱至上等观念影响,一些人贪图享乐,轻视辛勤劳动,鄙视劳动者,甚至有人为追求享乐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自尊,也不愿意通过辛勤诚实劳动实现自身价值。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社会崇尚劳动的社会风气,消解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劳动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需要制度法律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需要文化道德引领人们崇尚劳动美的基本价值观。第二,破除日常生活中对体力劳动的狭隘理解。劳动本身不分高低贵贱,但在现阶段,从事体力劳动的进城务工人员和清洁工等群体往往容易受到歧视,部分青少年受文化媒体各类追梦节目等影响,推崇娱乐行业,希望从事演艺明星职业,容易贬低辛勤劳动的平凡职业甚至鄙视体力劳动。对此,我们要通过弘扬“劳动美”塑造劳动者人格在社会上的平等地位,任何人无论处于何种劳动关系中,只要是诚实辛勤劳动都应在人格尊严上得到认同。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的新要求,引领学生通过手脑并用,体验辛勤劳动,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进而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我们要坚决批判诋毁劳动的错误言论,弘扬社会主义“劳动美”,使劳动回归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劳动者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蔡仪选(第6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04-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凌小平.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当代劳动与休闲的审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6).
习近平.习近平给郑州圆方集团职工的回信.人民日报,2020-05-01.
习近平.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人民论坛,2018-04-31.
How Is the“Beauty of Labour”Possible:Its Contemporary Value on the Basis of Marxist Aesthetic Thought:
(Xiang Ya-fang)
SMarx revealed the secrets of beauty through productive labour and explain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ur and beauty,namely beauty comes from productive labour,and the latter can also reveal the essence of the former.On this basis,Marx criticised the capitalist system of private ownership for weakening the aesthetic capacity of workers,resulting in the paradox of alienated labour and beauty.At present,although there are chronologic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ra in which Marx lived,Marx’s idea of the“beauty of labour”still has historical penetrating power and realistic interpretative strength.We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beauty of labour,eliminate all kinds of wrong comments that denigrate labour,restore labour to its own value and significance,and enable workers to realis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value creation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8273(2020)09-0067-07
本文系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生态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 批“新时代生态美学的价值研究”最终成果。
作者:相雅芳,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澄 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