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秋奥鹏东师《德育原理》在线作业1
东师15秋《德育原理》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教育人道性主要指教师在教育目的上对良好人性发展及其价值的追求,和在( )中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人的尊严 、权利的尊重,对人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对人的合法权益的维护性。
A. 教育过程
B. 教学过程
C. 工作过程
D. 自我发展过程
满分:3分
2.德育目标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目标的主体可一把德育目标分为社会本位的德育目标和
A. 个人本位的德育目标
B. 个体目标
C. 价值取向目标
D. 国家目标
满分:3分
3.班集体构成了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 ),是他们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
A. 社会环境
B. 自然环境
C. 精神环境
D. 心理环境
满分:3分
4.伴随人类教育的产生及以后逐渐的发展,教学、教化、教、教育、教养、训育、训导等一些教育的概念就相继出现,虽然它们各自的表述及内含各有不同,可却都含有
A. 教育的文化意蕴
B. 德育的文化意蕴
C. 教学的文化意蕴
D. 教养的文化意蕴
满分:3分
5.从中国文化对德的释说来看,“德”即得也,说的是“行道(遵循做人的意义、履行做人的规范)”有所得(内在性的),即使为人处事的善行规范和意义纳入了我们自身本性之中,成为一种真正持久稳定的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或德性、品德被称为人的
A. “第一性格”
B. “第二性格”
C. “第一本性”
D. “第二本性”
满分:3分
6.德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过程,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个体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等方面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低级到高级,从( )发展过程。
A. 旧质到新质的
B. 简单到复杂的
C. 从一元到多元的
D. 少到多的
满分:3分
7.心理影响品德内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品德在实际生活中也对心理具有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
A. 保健作用
B. 发展作用
C. 促进作用
D. 协调作用
满分:3分
8.德育即道德教育;德育即“五爱”教育;德育即“五讲四美”教育;德育即指对学生进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教育;德育即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等以上几种定义方式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是从哪个角度对德育的内涵进行界定的?
A. 从其目的上来解说德育
B. 从其作用和功能上来解说德育
C. 从其内容上来解说德育
D. 从其价值取向上来解说德育
满分:3分
9.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德育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 )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A. 灌输
B. 内化
C. 传授
D. 传递
满分:3分
10.德育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对德育实践的有效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指导、推动德育实践的重要的( )。
A. 实践基础
B. 理论基础
C. 操作性指导
D. 可观察性指标
满分:3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德育方法的有效性受时空条件的制约,从学生成长的空 间来说 有()。
A. 自然环境
B. 社会环境
C. 家庭环境
D. 学校环境和班级集体环境
满分:3分
2.德育目标的选择不只是涉及整个社会(或国家、民族)德育事业的目标问题,还涉及具体德育实践的目的问题。因此,应以动态的、层次对等的方式来认识和看待德育目标选择中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应予确立的思想是
A. 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B. 价值取向的实现过程而言要把满足社会需要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
C. 就价值实现的实践着眼点而言要落在人思想品德的发展上
D. 要把重视人的价值和重视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满分:3分
3.德育的基本方法有()。
A. 心理咨询法
B. 说理的方法
C. 心理咨询法
D. 陶冶教育法
满分:3分
4.知、情、意、行在方向上和水平上发展不平衡,互不协调,甚至很不一致,往往导致人的品德表现出现哪些情况?
A. “表里不一”
B. “有热情无常性”
C. “说到做不到”
D. “品德两重性”
满分:3分
5.德育原理这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有其社会的必然性,而且对德育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对德育具有理性认识的价值
B. 对德育具有理性指导价值
C. 对德育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D. 对德育过程做出一定的诊断
满分:3分
6.教学活动的哪些特性在纠正或强化学生的某一品行上具有重要作用?()
A. 组织性
B. 教育性
C. 知识性
D. 可控性
满分:3分
7.德育思想管理主要是使德育全体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应该树立的德育观有()。
A. 德育地位观
B. 德育价值观
C. 学习掌握科学的德育工作理论,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
D. 强化进取意识
满分:3分
8.德育在促进人的思想品德发展提高的过程中,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现一种螺旋反复、逐步上升的轨迹,这种情况表明,德育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德育过程呈现出渐进性和反复性的原因是()。
A.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B. 多变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常常对人的多想品德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制约作用
C. 德育过程是多因素参与(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一个简单的单向的过程
满分:3分
9.德育内容课程化的体现,即指把德育内容寓于课程之中,通过课程内容体现出来。基本类型有
A. 专门的德育课程
B. 潜在的德育课程
C. 非专门性的德育课程
D. 显性的德育课程
满分:3分
10.德性是在人的心性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没有心性活动,社会规范价值系统就不会映溶入人的心灵,更不会“内化”为自身的德性,人的心性活动主要包括
A. 行为训练
B. 认知
C. 情感
D. 意志活动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人思想品德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与人多方面交往中形成的,所以认知性 的德育毫无必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人的为德甚至尚德的本性,使人必然讲究德性,过一种德性生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显性的内容即直接言说或表述价值、或规范问题的内容,它常常被作为人们直接学习或讨论的对象体现出来,或作为直接的学习任务。学校设置的专门的德育课就是较为典型的代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管理,包括确定学校整体的德育目标、任务,制定学校整体德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略,研究总结德育经验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教育机智主要指的是教师的一种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冷静理智的自制力,灵活机智的解惑力,随机应变的变通力,及时果断的调控力以及细致的观察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日常的整体教育,是以德育为专门的目的,其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的作用是不巨大的,其对青少年德行的养成具有直接、系统、全面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终极性的德育目标是指先后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及活动自身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明对人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有效的教育管理,并不只意味着制度规范的强化和完善,也需要相应的教育和激励相伴随。没有一定的教育和激励,管理就会成为一种僵化的约束和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德育过程是指德育工作实施过程,良好的德育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工作实施的质量,即取决德育过程的质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品德评价的方法有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慎独(即在无人监督和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能自觉按一定思想道德要求规范自己、反省自己)等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班主任各方面的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但同时又不能相互等同,必须要注意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集体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众多个体的发展利益,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和规范要求组织起来的相互作用的共同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品德培养就是实现人的社会化,不包括人的个性的培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德育科研是推动德育工作的有力杠杆,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德育科研工作管理。首先要有科研成果意识,使广大工作人员把德育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对教育对象的管理,包括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及相关的检查、评价、批评表扬和必要的奖惩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品德作为个体自身较为 稳定的言行表现,它即是一种个性化了的社会品质,也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个性品质。是人的个性和社会性的一种“合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中国传统教育关于师德修养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强调“内省”,“上职下问”、“见贤思齐”、“其身正,不合而行,其身不正,虽合而不从”等,对学生要“循循善诱”等。这些师德遗产,在今天失去它们固有的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应从实际生活中的人为人处事需要的德性、当有的德性上来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应是怎样的”,来确定德育的域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德育的成败,无不有其德育方法上的原因,有效的德育不仅在于重视德育方法的意义,也要重视方法的恰当选择和运用,以便增强方法的有效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