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辅导 发表于 2021-2-8 13:23:09

吉大《病理解剖学(专)》第十一章拓展资源

梅毒的组织病理
梅毒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内膜炎、内膜血管肿胀和增生,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晚期梅毒可有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肉芽肿样改变。除非病理切片经特殊染色找到梅毒螺旋体,组织病理对梅毒的诊断仅有参考价值。   
一、一期梅毒   
棘层边缘肥厚,近中心部变薄,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真皮内多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显著增生,管腔堵塞。镀银染色可在真皮毛细血管周围发现螺旋体。局部淋巴结活检可见多量浆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大量螺旋体。   
二、二期梅毒   
1、梅毒性蔷薇疹表皮变化轻微,真皮浅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有混合性炎细胞浸润。   
2、掌跖丘疹鳞屑性梅毒疹高度角化过度,中度棘层肥厚,表皮突规则下延。混合性炎细胞多限于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血管改变和炎细胞外渗较轻,有的角层下见少量嗜中性粒细胞聚集。   
3、丘疹性梅毒疹        轻度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轻中度棘层肥厚和表皮突下延,显示炎细胞外渗和水肿。真皮浅层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构型多呈苔藓样。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   
4、环状丘疹性梅毒疹病变中央部有痂,两侧棘层肥厚明显,痂下细胞内水肿和炎细胞外渗显著,形成海绵状脓疱。毛囊上皮亦见炎细胞外渗。毛细血管增生、扩张、淤血。真皮中上部血管周围呈现以浆细胞、淋巴细胞为主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其构型或呈带状,或呈斑片状。累及真皮下部多呈斑片状,或袖口状。病变下部伴轻度纤维化。   
5、银屑病样梅毒疹        表皮呈现银屑病样表皮增生,不同程度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角层内可见微脓肿,炎细胞外渗明显。表皮上部有嗜中性粒细胞侵入,且形成海绵状脓疱,其中下部淋巴细胞居多,界面不清。含有多量浆细胞的混合性炎细胞浸润构型,真皮浅层多呈苔藓样,深层以斑片状为主。血管内膜炎改变明显。   
6、扁平湿疣表皮局限性增生,棘层肥厚,表皮突下延明显,病变中央部角层、颗粒层缺陷,形成糜烂面。其下棘细胞高度水肿、浑浊、肿胀,胞体略呈圆形,炎细胞外渗明显,形成海绵状脓疱和微脓肿,除增生表皮外,亦侵犯毛囊上皮。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增生、扩张。真皮中上部呈现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弥散性炎细胞浸润,内杂以少量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真皮下部多呈围管状,尤可见明显的血管内膜炎改变。   
7、苔藓样梅毒疹        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轻度棘层肥厚,表皮突向下伸延,炎细胞侵入表皮,形成海绵状脓疱。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混合性炎细胞浸润。其特点为病变范围较小。   
8、脓疱性梅毒疹        不规则棘层肥厚,主要病理改变为表皮内形成海绵状脓疱,多位于棘层上部,疱壁不规整,细胞内水肿明显,出现网状变性,炎细胞外渗显著。可见毛细血管增生.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弥散性混合性炎细胞浸润累及真皮全层。武汉现代泌尿外科医院医师称此类梅毒疹最为常见。   
9、蛎壳状梅毒疹        基本病理改变同脓疱性梅毒疹。中央部形成厚的脓痂,棘层中上部形成较大海绵状脓疱,细胞内水肿及炎性反应较强,并累及毛囊上皮。   
三、三期梅毒   
三期梅毒组织象特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浸润为主,与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共同组成的肉芽肿。损害中心为大片的炎细胞浸润,血管壁增厚,血管壁有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渗入,管腔内皮细胞增生,常见于酪样坏死。本内容由奥鹏易百网整理发布
网址 www.openhelp100.com
QQ 51522498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吉大《病理解剖学(专)》第十一章拓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