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现代管理学》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兰大《现代管理学》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一、考试复习所用教材
参考教材:《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包国宪)(第二版修订)(兰州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归纳
1. 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 管理的基本特征:一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社会现象。必须具有两个必要条件:①两个以上的集体活动。②一致认可的目标。二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三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四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 管理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具有基本职能;(6)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4. 管理者分类:(1)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2)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3)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
5. 管理者所需具备的技能:(1)技术职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有关工作程序、技术知识能力。(2)人际技能。沟通协调能力。(3)概念技能。概括洞察决策判断能力。
6.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1)艺术性——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谋划出一种有用的解决方法来高效地实现目标;管理的目的是高效率的达成组织目标,为此要求管理者必须灵活、熟练地应用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创造性地对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协调;(2)科学性——管理学已形成了一套反映客观规律、合乎逻辑的理论和知识体系,在处理问题时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验数据,提出假设,并利用管理实践验证假设、探索未知的东西,因而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活动基本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7. 管理环境:环境变化为组织生存发展提供想的机会:又对生存环境造成某种不利威胁。
8. 环境分类:(1)一般、宏观环境:政治、社会文化、经济、技术、自然环境五方面。(2)具体微观环境:现有竞争对手研究、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厂家、用户、供应商。(3)组织内部环境
9. 两种环境分析方法:(1)识别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方法,从两个方面确定组织环境因素:稳定(静态)—不稳定(动态);二是复杂程度:简单---复杂层面得出评价模型。(2)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外部:机会(O)、威胁(T)、内部:优势(S)、劣势(W)。
10.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11. 管理学的特点:①一般性。②多科性。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又是一门多种学科综合的学科。③历史性。④实践性。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否具有有效性。
12. 管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其研究内容可分为:①生产力方面。②生产关系方面。③上层建筑。
13.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
14. 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本身又是它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15. 系统特性:①整体性。②目的性。③开放性。④交换性。⑤相互依赖性。⑥控制性。
16. 系统的观点:①整体观点。②“开放性”与“封闭性”。③封闭则消亡的观点。④模糊分界的观点。⑤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⑥信息反馈的观点。⑦分级观点。⑧不断分化和完善观点。⑨等效观点。
17. 科学管理理论要点:①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③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④实行有差别的计划工资制。⑤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⑥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方法为科学的工作方法。⑦实行职能工长制。⑧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18. 亨利•甘特的“甘特图”是当时计划和控制生产的有效工具,并为当今现代化方法PERT(计划评审技术)奠定了基石。
19. 韦伯认为,存在三种形态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力才宜于作为理想组织体系的基础。
20. 霍桑实验结论:①职工是“社会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④存在着霍桑效应。
21. 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1)个体行为。a、激励内容理论,例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b、激励过程理论。c、激励强化理论。(2)有关企业中人性理论:X理论—Y理论,人性的四种假设。
22. 管理学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①管理是一个过程。②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③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④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23. 经验或案例学派:最早提出这一见解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
24.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这个学派的学者大多数都受过心理学方面的训练。
25. 权变理论学派:是在经验主义学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这一学说强调随机应变,灵活运动过去各学派学说。
26. 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与企业的常规管理或运营层次的管理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系统性。②长远预见性。③多外抗争性。④灵活应变性。
27. 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8.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29. 学习型组织的六个特征:即要有领导远见、要讲求战略、组织结构应该是扁平或水平化、信息在组织内分享、以及要有强的组织文化。
30. 卓越绩效标准是由7个类目、19个条目和32个着重方面构成。无论是对类目、条目、还是着重方面的要求,都建立在11条核心价值观基础上。
31. 卓越绩效标准的核心价值观:①领导作用。②以顾客为导向。③有组织的和个人的学习。④尊重员工和合作伙伴。⑤灵敏性。⑥关注未来。⑦管理创新。⑧基于事实的管理。⑨公共责任与公民义务。⑩重在结果和创造价值。⑾系统观点。
32. 管理与环境:(1)一般环境:一般环境亦称宏观环境或社会大环境,主要指可能影响组织的广泛的经济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科技环境和全球化环境。①经济环境:包括消费者购买力、利息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社会总体价格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环境的范畴。②政治和法律环境。③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是由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口因素以及相应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信念等构成的。至于人们经常提到的社会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则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种具体表现。表层的企业文化如厂容、厂貌、厂歌、厂旗、产品形象、职工风貌等。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最为巩固的,深刻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它从根本上支配企业及职工的行为倾向,并决定着企业的中层和表层的文化。④科技环境。⑤全球化环境。(2)具体环境:具体环境往往称为产业环境或行业环境。①顾客:顾客是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购买者。②供应商。③竞争者。④其他因素。
33. 根据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将组织环境划分为:①简单和稳定的环境。②复杂和稳定的环境。③简单和动态的环境。④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34.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35. 企业的社会职责涉及诸多方面,如提供就业机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等。此外,企业还要对股东。媒介、社区、政府、交易伙伴、消费者等利益和相关者负有特定的责任。
36.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除了由管理者所处的道德阶段影响外,还受到管理者的个人特征、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以及道德问题的强度等影响。
37. 计划:就是对行动的预先设计,它是在决策目标的指导下,以预测工作为基础,对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具体安排的一项活动。计划过程是决策的组织落实过程。
38. 计划类型:(1)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3)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4)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5)程序型计划和非程序型计划。
39. 计划的编制程序:估量机会→→设定目标→→确定计划前提条件→→拟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拟定备用计划或者应急计划→→拟定派生计划→→预算。
40. 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事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更切合实际,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加大计划弹性提高组织应变能力。
41. 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就是根据组织内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需要的主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42.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①目的性。②主导性。③普遍性。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④经济性。
43. 计划工作的意义:①弥补不肯定型和变化带来的问题。②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③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④有利于控制。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44. 计划的种类: ①按企业职能分类。②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③按计划的内容分类。④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⑤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
45. 计划工作的程序:任何计划工作的程序都是相近的,依次包括一下内容:估量机会、制定目标、考虑计划工作的前提、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制定辅助计划,以及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46. 目标:就是根据组织的使命而提出的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
47. 目标的性质;42、目标的作用:①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②激励作用。③凝聚作用。④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48.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亲自参加目标的指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49.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定。
50.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51.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无法迅速模仿的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52. 战略计划的展开:(选择)①使命、②目标、③战略、④政策、⑤项目、⑥预算、⑦程序、⑧规则。
53. 在竞争战略方面,波特提出了三种竞争战略:分别是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
54. 预测:是指对未来环境所作出的估计。它以过去为基础来推测未来,以昨天为依据估算今后,以已知预计未知。
55. 预测的步骤:①提出课题和任务。②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③建立预测模型。④确定预测方法。⑤评定预测结果。⑥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56. 决策的类型,越是组织的上层主管人员,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非程序化、战略的、科学的、非肯定型的决策;越是组织的下层主管人员,做出的决策倾向于程序化、战术化、经验的和肯定型的决策。
57. 什么是有效的决策?即最优决策(理性决策)、满意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合理决策。最优决策创始人:泰罗。满意决策:是西蒙提出的“满意”标准。合理标准:美国管理学家罗德•孔茨提出。
58. 预测方法:(1)外推法。①移动算术平均法。②指数滑动平均法。(2)因果法。(3)直观法。主要靠人的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来预测。(4)德尔菲法。
59. 决策: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60. 从系统的观点看,管理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与方法、决策信息和决策结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61. 决策的分类(1)按决策目标营销程度不同,分为战略性决策和战术性决策。(2)按决策问题重复度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3)按决策条件的可控程度划分,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62. 决策原则:满意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原则、预测原则、比较优选原则、反馈、效益原则。
63. 决策基本步骤(1)问题发现和诊断;(2)确定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选择方案
64. 决策方法:(1)主观决策法。有点:方法灵便,通用性大,容易被一般管理干部接受,而且特别适合于非常规决策,同时还有利于调动专家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但是决策法也有局限性,因为它是建立在专家个人直观基础上,缺乏严格论证,易产生主观性.(2)计量决策方法:“硬技术”(3)决策方法举例。
65. 群体决策的含义:又称集体决策,指由两个以上的人完成的决策。包括领导群体决策和群体参与决策。优点:(1)提供完整的信息;(2)产生更多的方案;(3)增加决策可接受性;(4)提高决策合法性。(1)消耗时间长;(2)不能避免少数人统治;(3)屈从压力;(4)责任不清。
66. 参与决策是指组织的一般成员通过一定的组织系统参与决策影响决策。优点(1)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2)员工能从公司或者部门那里直接获得准确信息;(3)员工会把决策当作自己的切身责任;(4)员工会培养自己的远景能力;(5)决策推动工作。缺点:每个群体成员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经验不同,则积极性大小不同,事不关己。要防止领导独断和小集团意识,防止出现失误大家都不负责。
67. 预测:即立足于过去和现在,预计和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
68. 预测与决策关系:(1)预测的发展首先来自于决策的需要,其目标就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2)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预测所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内容会随着决策不同需要而变动。
69. 预测程序:(1)预定预测目标;(2)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评价预测结果。
70. 组织设计:(1)组织设计师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进行设计的活动。(2)五个原则:目标一致,分工协作,精简高效,权责对等,动态适应原则。(3)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等四项因素。(4)组织设计的内容:职能与职位的分析与设计;部门化和部门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分析设计;决策系统的设计;横向协调和联系的设计;组织行为规范的设计;控制系统的设计;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规划
71. 分工专业化的优缺点:(1)优点:①有利于提高人员的工作熟练程度。②有利于减少因工作变换而损失的时间。③有利于使用专门设备和减少人员培训的要求。④扩大劳动者的来源和降低劳动成本。(2)缺点:职位设计过于狭窄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面影响,每天重复同一项工作,其枯燥、单调、乏味会造成生理、心理上的伤害,导致员工的厌烦和不满情绪,工作之间的协调成本上升,从而影响总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72. 层次的划分:管理层次分为上层、中层与下层,各个层次都有明确的分工。上层:最高经营管理层或战略决策层。中层:经营管理层。下层:又称为执行管理层或操作层。“安东尼结构”把经营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层、战术计划层和运行管理层。
73. 管理层次分为扁平结构和高耸结构。扁平结构的优缺点: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宽度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由行和创造性,因而有满足感,同时也有利于选择和培训下属人员。缺点:由于不能严密的监督下级,上下级协调较差,管理宽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同级间互相沟通的困难。高耸结构的优缺点:具有管理严密、分工细致明确,上下级易于协调的特点。缺点:层次越多,需要从事管理的人员越多,彼此间的协调工作也急剧增加,互相扯皮的事层出不穷。管理层次上所花费的设备与开支,所消耗的时间与精力也自然增加。管理层次增加,会使上下意见沟通受阻,最高管理者所要求实现的目标,所制定的政策与计划,不是下层不理解,而是层层传递到基层后变了样。管理层次增多后,上层管理者对下层管理者的控制变得困难,易造成一个单位整体性的破坏。影响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74. 管理宽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有效地监督、管理其直接下属的人数。
75. 部门划分的方法:①按人数划分。②按时间划分。③按职能划分。④按产品划分。⑤按地区划分。⑥按服务对象划分。⑦按设备划分。⑧其他。
76. 部门划分的原则:(1)力求最少。(2)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3)确保目标的实现。(4)指派平衡。(5)检查部门分设。
77. 直线型组织结构特点:①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②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③管理者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的职权。
78. 职能型组织结构:(1)优点:具有适应管理工作分工较细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由于吸收专家参加管理,减轻了上层管理者的负担,使他们有可能集中注意力以实现自己的职责。(2)缺点:由于实行多头领导,妨碍了组织的统一指挥,容易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于明确划分职责和职权;各职能机构往往从本单位的业务出发考虑工作,不能很好的配合,横向性差;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经济联系 日益复杂的情况下,对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性较差,不够灵活;强调专业化,使管理者忽略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利于培养上层管理者。
79.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1)特点:①按照组织职能来划分部门和设置机构,实行专业分工。以加强专业管理。组织实行统一指挥。②这种组织结构把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直线指挥部门和人员,一类是参谋部门和人员。(2)优点缺点P182
80.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是由美国企业管理专家小斯隆在二十年代担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时研究和设计出来的,故被称为“斯隆模型”。事业部适合大型的或跨国的企业公司。
81. 矩阵结构,是在组织结构上,既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优点:灵活性强,适应性强。缺点:由于项目小组是临时性的,所以稳定性较差。由于小组成员要接受双重领导,当两个意见不一致时,就会使他们的工作无所适从。
82. 常见组织结构类型有:(1)直线型组织结构:每个管理人员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管理权: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主管人员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管理权或完全管理权。(2)职能型组织结构:也叫多线型组织结构,是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3)直线—职能参谋型:取两者优点建立起来的,绝大多数组织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4)事业部制组织机构:指在总部下面设立有独立经营自主权的事业部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5)矩阵组织结构: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同按项目或任务划分的小组结合成矩阵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6)虚拟网络型组织结构:由一个精干的核心组织通过建立以合同为基础的业务关系网络而形成的组织结构类型。
83. 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1)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幅度扩大、管理层次减少趋势,利于信息传递。(2)虚拟化。仅保留组织中最关键、最具竞争力的功能,将其他功能虚拟化。(3)网络化。联盟、连锁、内部网络化、信息传递网络化。(4)柔性化。不设置固定的和正式的组织结构。(5)多元化。根据具体环境和目标构建不同类型组织结构。(6)结构分立化。大组织里分出若干小组织。
84. 职权: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赋予某一职位的一种权力。在组织内,最基本的信息沟通就是通过职权来实现的。
85. 直线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包括作出决策、发布命令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挥权。
86. 参谋职权: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87. 职能职权:是某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原属于直线管理者的那部门权力,大部分是由业务或参谋部门的负责人来行驶的;职能职权介于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之间。
88. 授权:是指上级委授给下属的一定的权力,使下级在一定的监督下,有相当的自主权、行动权。在授权过程中,责任是不可下授的。
89. 有效授权的要求:(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
90. 集权意味着权力集中到较高的管理层次;分权则表示职权分散到整个组织中。
91. 衡量集权与分权程度的标志:(1)决策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3)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92. 集权制的特点:(1)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中下层只有日常的决策权限。(2)对下级的控制较多,例如下级的决策前后都要经过上级的审核。(3)统一经营。(4)统一核算。分权制组织的特点:(1)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2)上级的控制较少,往往以完成规定的目标为限。(3)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4)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93.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1)决策的重要性。(2)高层主管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历史。(5)最高主管的人生观。(6)获取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7)手段。(8)营运的分散化。(9)组织的变动程度。(10)外界环境的影响。
94. 组织变革:指组织面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95. 组织变革的过程可以看做三个阶段:解冻阶段、变革阶段和重新冻结阶段。
96. 管理者变革的领域或对象:结构、技术和人员。
97. 人员配备的原理:①职务要求明确原理。②职权一致原理。③公平竞争原理。④用人之长原理。⑤不断培养原理。⑥明确植物的方法。
98. 选聘的方式:内部提升和从外部招聘
99. 人才在组织内部的生命周期,引入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落阶段。
100. 管理者培训的内容:(1)政治思想教育。(2)业务知识。(3管理能力。
101. 沟通:也就是信息交流,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
102. 沟通渠道的性质:①速度。②反馈。③选择性。④接收性。⑤成本。⑥责任建立。
103. 沟通的原则:(1)明确的原则。(2)完整性原则。(3)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
104. 有效沟通的要求:(1)表达清楚。(2)传递准确。(3)避免过早评价。(4)消除下级人员的顾虑。(5)管理者积极进行沟通。(6)对情报沟通过程加以控制。
105. 激励内容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激励需求理论。
106. 行为改造理论:(1)激励强化理论。①积极强化。②惩罚。③消极强化或逃避性学习。④消失。(2)归因论。
107. 激励的方式:(1)思想政治工作。(2)奖励。(3)职工参加管理。(4)工作内容丰富化。
108. 有效激励的要求:(1)坚持物质利益原则。(2)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3)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
109. 控制是一个信息反馈过程,它有两个前提条件,即有控制标准,有控制机构。它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110. 控制工作:是指管理者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或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的发展需要重新拟定的标准,对下属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评价和采取相应纠正措施的过程。
111. 管理突破的步骤:①论证必要性。②组织落实。③进行“诊断”④治疗过程。⑤克服阻力。⑥在新的水平上控制。
112. 控制工作的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113. 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涵及其在工作中的作用。
答: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多种需要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 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指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指保护自己免受身体和情感伤害的需要。社交需要指对友谊、爱情、归属、信任与接纳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两方面。自尊是指自己的自尊心,工作努力不甘落后,有充分的自信心,获得成就后的自豪感。受人尊重指自己的工作成绩、社会地位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自我实现需要指个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理想的需要。这5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逐层上升。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这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越到上层,满足的程度越小。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可能在同一等级内同时发生作用,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起着主导作用。需要满足了就不再是一种激励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激励员工,就要了解员工目前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通过给予适当的协助,帮助他们满足这一层次或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励他们的士气和热诚。
114. 简述管理人员内部来源选聘的优缺点。
答: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2分)一般来说,内部来源有以下优点(1)管理者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大大缩短,上任后能很快进人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3)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4)手续简单,费用低。
115. 简述多元化战略的类型。
答:主要有三种基本的类型∶集中多元化经营战略∶(1)企业参与竞争的产业属于零增长或慢增长的产业:(2)增加新的但相关的产品将会显著地促进现有产品的销售:(3)企业能够以有高度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新的、相关的产品。横向多元化经营战略∶(1)通过增加新的、不相关的产品,企业从现有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盈利可显著增加:(2)企业可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向现有产品营销新产品:(3)新产品的销售波动周期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波动周期可互补。混合多元化经营战略∶(1)企业的主营产业正经历着年销售额和盈利的下降:(2)企业拥有在新产业成功竞争所需要的资金和管理人才:(3)企业有机会收购一个不相关的但却有良好投资机会的企业。
116. 虚拟企业有什么应用价值?
答∶虚拟企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性。虚拟企业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虚拟企业是一个"市场机会驱动型"的组织,它从组成到解散完全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和消失。(2)反应快速性。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外部资源整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3)符合目前的经济、信息和智力全球化趋势,能使企业较快地进入全球市场。(4)能够实现成本共担,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117. 简述组织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什么。
答∶组织外部环境主要包括∶
(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职业结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
(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
(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
(5)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
(6)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 .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B .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
C . 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如习俗观念或民族文化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118. 企业防御型战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联系实际,分别阐述它们的适用情况。
答∶收缩战略,主要适用于(1)企业具有明显而独特的竞争力,但在一定时期内没
能做到持续地实现目标:(2)企业在特定产业的竞争中属于弱者:(3)公司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从而需要大规模的改组。
剥离战略,主要适用于(1)企业已采取了收缩战略但没能做到改善经营:(2)分公司为保持竞争力而需要投入的资源超出了公司的供给能力:(3)分公司的失利使你公司整体业绩不佳。
清算战略,主要适用于(1)公司已采取了收缩和剥离两种战略,但均未成功:(2)公司除清算外的唯一选择是破产:(3)公司股东可通过出售企业资产而将损失降至最小。
119. 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滚动计划法?
答∶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滚动计划法实际上是将组织的日常工作计划动态变化和连续化,根据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围绕组织的整体目标不断调整、修订组织的计划体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通过不断地滚动,不断地修订,不仅把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也把计划与实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滚动计划法最突出的优点是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切合实际。
(1)由于人们对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估计和判断,所以计划针对的时期越长,不准确性就越大,其实施难度就越大。滚动计划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提高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是战略性计划实施的有效方法。(2)滚动计划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使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
(3)滚动计划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120. 简述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作为一位合格的管理者∶
(1)宽广的胸怀,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员工,去包容你的员工。(2)学习能力,人无完人,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心智。(3)大局观,眼光必须长远,从宏观上管理员工,提高员工的能力,为员工打造发挥才能的平台。(4)敏锐的洞察力,通过细节去分析问题,预测未来。(5)责任感,时刻铭记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121. 非正式组织有什么影响?
非正式组织是相对于正式组织而言的,并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
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在于,可以提供员工在正式组织中难以得到的社会需求的满足,可以促进沟通从而创造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而所有这些最终都将改善正视组织的工作情况。
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表现在,如果非正式组织的目标与正式组织的目标发生冲突,则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阻碍甚至破坏正式组织目标的达到:非正式组织要求成员一致性的压力,往往带有明显的保守性,有可能束缚成员的个人发展:非正式组织的压力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助长组织的惰性。
122. 简述虚拟企业的优点。
答∶虚拟企业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性。虚拟企业形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虚拟企业是一个"市场机会驱动型"的组织,它从组成到解散完全取决于市场机会的存在和消失。
(2)反应快速性。虚拟企业是一种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外部资源整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并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实现对市场需求的敏捷响应。
(3)符合目前的经济、信息和智力全球化趋势,能使企业较快地进入全球市场。
(4)能够实现成本共担,从而可以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123. 你认为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管理的基本职能?
答∶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五种职能。(1)计划职能。计划实际
上就是关于组织成员"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做、什么时候做及由谁去做"的具体规定,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执行组织决策而进行组织、准备和具体安排的过程。(2)组织职能。组织职能是指管理者根据既定目标,对组织者各种要素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也即建立组织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3)领导职能。是指组织的各级管理者利用各自的职位权力和个人影响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是管理者带领、指挥和激励下属,寻找有效的沟通渠道,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4)控制职能。控制就是使计划按预定轨迹运行的管理活动。(5)创新职能。在互联网、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和组织之间跨边界合作的新时代管理环境背景下,创新是管理目标实现的关键,是管理的灵魂。
124. 企业防御型战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联系实际,分别阐述它们的适用情况。
答∶企业防御型战略属于公司层战略,是指企业保持现状或对可能损害企业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的事件的发生做出反应的战略。主要类型有∶
收缩战略,主要适用于(1)企业具有明显而独特的竞争力,但在一定时期内没能做到持续地实现目标:(2)企业在特定产业的竞争中属于弱者:(3)公司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大型企业,从而需要大规模的改组。
剥离战略,主要适用于(1)企业已采取了收缩战略但没能做到改善经营:(2)分公司为保持竞争力而需要投入的资源超出了公司的供给能力:(3)分公司的失利使你公司整体业绩不佳。
清算战略,主要适用于(1)公司已采取了收缩和剥离两种战略,但均未成功:(2)公司除清算外的唯一选择是破产:(3)公司股东可通过出售企业资产而将损失降至最小。
125. 请论述决策的基本步骤及内容。
答∶决策的基本步骤∶(1)识别问题。识别问题的第一步是对事物进行分析找到问题所在。问题就是事物的实际状况和事物的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用实际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差距表示问题有助于克服对问题的模式认识。问题的识别过程要求管理者必须准确及时地掌握工作完成情况,从而在需要时随时可以得到可靠的数据和信息。(2)确定决策目标。如果问题在管理人员的有效控制范围之内,,问题是能加以解决的,则要确定应当解决到什么程度,明确预期的结果是什么,也就是要明确决策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试图达到的目标牢记在心,而且要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4)分析评价备选方案。(5)选择满意方案。(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与反馈。
决策的基本内容∶(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目标。决策所要解决问题必须十分具体。没有明确的目标,决策将是盲目的。(2)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方案。决策实质上是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人们才能从中进行比较、选择,最后选择一个满意的方案。(3)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于实施。决策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行动过程。
126. 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梅奥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霍桑试验证明人事社会人,应该把职工当作不同的个体来看待,当作社会人来看待,而不应将其视作无差别的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
(2)企业中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梅奥等人认为,企业中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的实现。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活动。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新型的领导方法主要是要组织好集体工作,采取措施提高士气,促进协作,使企业的每个成员能与领导真诚持久地合作。
127. 什么是标杆管理?试论述标杆管理的基本过程及应注意哪些因素。
答∶标杆管理是将本企业各项活动与从事该项活动的最佳者进行比较,从而提出行动方法,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标杆管理的基本过程∶首先是以行业领先企业或竞争力强企业的职能、流程等为标杆,树立学习追赶目标:其次是通过收集资料,把标杆企业与本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量化比较与评估,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最后,在对造成差距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如改进流程,改变职能结构等策略,追赶标杆企业。
标杆管理在实施时应注意一些关键因素∶收集标杆的详细资料与自己企业的详细资料:确定法则,并使相关人员参与:了解自己企业的流程并量化以进行比较,与标准标杆管理企业进行信息分享。
128. 简述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保持和利用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包括∶职务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与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人力资源会计、劳动管理管理。
129. 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应如何评价滚动计划法?
答∶滚动计划法的基本原理∶滚动计划法实际上是将组织的日常工作计划动态变化和连续化,根据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变化,围绕组织的整体目标不断调整、修订组织的计划体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向前推进。通过不断地滚动,不断地修订,不仅把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近期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也把计划与实际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滚动计划法最突出的优点是使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的实施也切合实际。(1)由于人们对未来的环境变化做出准确的估计和判断,所以计划针对的时期越长,不准确性就越大,其实施难度就越大。滚动计划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提高了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是战略性计划实施的有效方法。
(2)滚动计划法使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相互衔接,使短期计划内部各阶段相互衔接,这就保证了即使由于环境变化出现某些不平衡时,也能及时地进行调节,使各期计划基本保持一致。(3)滚动计划法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这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时代尤为重要,它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130. 招聘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招聘的途径一般可以分为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
(1)组织内部招聘。是指当组织出现职位空缺时,首先应把眼睛向内,从自己内部员工中发现合适的人选。其优点是∶得到升迁的员工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组织的认可,积极性和绩效都会得到提高:内部员工对组织的情况比较了解,适应也就比较快,同时组织对员工也比较了解,降低了招聘风险:提拔内部员工人工成本较低。其缺点是∶容易造成"近亲繁殖":容易造成职位继承观念和争斗:可能因操作不公或员工心理原因造成内部矛盾。
(2)组织外部招聘。当内部没有合适的候选人时,则应该眼睛向外,从社会上招聘员工。外部招聘的优点是∶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知识、新经验、新的工作方法和新思维。可以起到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知名度的作用,组织可以借招聘的机会对员工、客户和其它外界人士宣传本企业。有利于招聘到一流的人才。其缺点是∶新员工的适应期长,进入角色慢:影响内部员工的积极性:招募成本大:选择起来很困难,决策风险大。
131. 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答∶(1)掌握和满足员工的需要:(2)增强成就激励:((3)注意工作激励:(4)奖惩结合,以奖励为主:(5)注意激励的公平性:(6))正确对待挫折和受挫折的人。
132. 企业要进行战略管理,必须全面地、客观地分析和掌握环境变化,试分析管理者应如何分析企业的外部一般环境?
答∶企业外部一般环境,或称总体环境,是在一定时空内存在于社会中的各类组织均要面对的环境。可以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和自然环境等五个方面来考虑企业的外部一般环境∶(1)政治环境是指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发展状况。(2)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介于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决定着企业目前及未来的市场大小。(3)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居民的收入或购买力,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等。(4)技术环境指与本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发展趋势。(5)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状况等自然因素。
133. 什么是管理方格理论?其包含了哪些管理类型?
答∶管理方格理论以图示和量表方式来衡量一个企业领导人的管理方式是否具有效率。管理方格图中,横坐标为对生产的关心这一要素,纵坐标为对人的关心这一要素,将这两个坐标分别划分出了9个等级,从而生成了81种不同的领导类型。根据对某位领导者关心生产和关心人的程度的评价,可以确定该领导的领导风格在图中所处的位置。
在81种类型中,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1,1贫乏型管理∶领导者付出最小的努力完成工作:(9,1) 任务型管理∶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下属的士气:(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支持和关怀下属而不关心任务效率:(5,5)中庸之道型管理∶领导者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9,9) 团队型管理∶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与团队士气。从这些发现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9,9)风格的管理者工作为佳。
三、考试模拟题
一、单选题
1. 祥龙公司原是一家以生产床上用品为主的大型企业。该公司生产的床单和枕巾从60 年代开始就受到欢迎,但近年来效益持续下滑。据分析,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司在产品开发、制造、销售等环节中存在严重的沟通障碍,对主要竞争者的行动缺乏反应。据此,公司高层管理部门当前首先应该采取的措施为: ()
A. 重新明确公司业务定位
B. 进行组织机构调整
C. 加强公司产品开发能力
D.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2. 人们的行为所要达到的道德结果的主观意图是( )
A. 道德手段
B. 道德责任
C. 道德目的
D. 道德品质
3. 现代人事管理的基本职能是( )
A.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
B. 健全人事分类制度
C. 加强人事培训工作
D. 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
4. 管理的载体是()
A. 管理者
B. 技术
C. 工作
D. 组织
5. 管理控制和一般控制,同是一个 ()
A. 信息反馈过程
B. 信息接收过程
C. 管理过程
D. 控制过程
6. 实行集中领导,分散经营的管理原则的组织结构是()
A. 直线制
B. 职能制
C. 直线职能制
D. 事业部制
7. 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
A. 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 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 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 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 计划的效率是指 ()
A. 编制计划要快
B. 计划的预期目标保证实现
C. 投入与产出比例高
D. 计划指标既先进又可行
9. 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 )
A. 法律手段
B. 经济手段
C. 行政手段
D. 思想教育手段
10. 在组织中,最有潜力、最为重要的资源是( )
A. 人力
B. 物力
C. 财力
D. 信息
二 、多选题
11. 企业社会责任具体体现在对那些的责任 ()
A. 投资者
B. 环境
C. 员工
D. 顾客
E. 竞争对手
12. 领导者修养的内容是 ()
A. 自知之明
B. 懂得领导者的知识
C. 主观努力改进领导方法
D. 移情作用
E. 客观性
13. 组织结构中人员组合的原理主要有 ()
A. 整分合原理
B. 同素异构原理
C. 技术匹配原理
D. 相容性原理
E. 互补性原理
14. 有效激励的要求有 ()
A. 奖励组织期望的行为
B. 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
C. 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
D. 因人而异
E. 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15. 目标管理的基本特点是 ()
A. 强调自我控制
B. 促使权力下放
C. 注重成果第一
D. 目标具有可考核性
E. 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16. 有效沟通的途径有 ()
A. 克服沟通障碍
B. 提高发送者传递信息的技能
C. 提高接收者接收信息的技能
D. 把情绪调动起来
E. 改善沟通网络
17. 奖酬的决定因素有 ()
A. 工作的价值
B. 员工的价值
C. 人力市场情况与社会成员的生活成本
D. 企业的支付能力
E. 国家法规
18. 目标管理的不足是 ()
A. 强调长期目标
B. 强调短期目标
C. 责任不明确
D. 目标设置困难
E. 难以权变
19. 管理中的法律方法是指借助国家法规和组织制度,严格约束管理对象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一种方法,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直接性
B. 垂直性
C. 高度强制性
D. 规范性
E. 适用性
20.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管理要素主要包括 ()
A. 人员
B. 资金
C. 物质设备
D. 时间
E. 政府
三、 判断
21. 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对正式组织的发展不利。 ()
22. 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
23. 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24. 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25. 非正式沟通就是传播小道消息,应予以杜绝。()
26. 没有计划和控制系统,就无法实现组织中的沟通,组织中信息流就会中断。()
27. 麦格雷戈在德鲁克目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由下属人员承担为企业设置短期目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目标的责任。()
28. 组织变革的阻力是消极的,应予以杜绝。()
29. 现代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
30. 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
四 、简答题
31. 群体决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32. 某企业为了鼓励员工出勤,设置了全勤奖,实施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请解释为什么?
33. 虚拟企业有什么应用价值?
34. 简述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35. 企业防御型战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联系实际,分别阐述它们的适用情况。
36. 为什么说管理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37.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评价。
38. 简述决策的特征。
39. 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
40. 什么是计划? 计划工作的作用有哪些?
五 、名词解释
41. 企业文化
六 、论述题
42. 目标管理的特点。
43. 传统人事管理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
44. 论述领导方式在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45. 指出在管理实践中哪些具体措施能更有效地激励员工。
46. 论述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的主要内容及两者之间的联系。
47. 企业的基本竞争战略有哪些?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思想。
48.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有什么区别?
49. 管理者如何才能提高公司的管理创新能力呢?
50. 人员招聘中内部提升与外部招聘的优劣。
51. 油漆厂工人为什么闹事
钱兵是某名牌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到宜昌某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前不久,因总公司下属的某油漆厂出现工人集体闹事问题,钱兵被总公司委派下去调查了解情况,并协助油漆厂高厂长理顺管理工作。
到油漆厂上班的第一周,钱兵就深入“民间”,体察“民情”,了解“民怨”。一周后,他不仅清楚地了解到油漆厂的生产流程,同时也发现工厂的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工人们怨声载道,他们认为工作场所又脏又吵,条件极其恶劣,冬天的车间内气温只有零下8度,比外面还冷,而夏天最高气温可达40多度。而且他们的报酬也少得可怜。工人们曾不止一次地向厂领导提过,要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资待遇,但厂里一直未引起重视。
钱兵还了解了工人的年龄、学历等情况,工厂以男性职工为主,约占92%。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占50%,25岁以下的占36%,35岁以上的占14%。工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高中毕业的占32%,中专及其以上的仅占2%,其余的全是小学毕业。钱兵在调查中还发现,工人的流动率非常高,50%的工人仅在厂里工作1年或更短的时间,能工作5年以上的不到20%,这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质量非常不利。
于是,钱兵决定将连日来的调查结果与高厂长做沟通,他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高厂长,经过调查,我发现工人的某些起码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厂要想把生产效率搞上去,要想提高产品的质量,首先得想办法解决工人们提出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可是高厂长却不这么认为,他恨铁不成钢地说:“他们有什么需要?他们关心的就是能拿多少工资,得多少奖金,除此之外,他们什么也不关心,更别说想办法去提高自我。你也看到了,他们很懒,逃避责任,不好好合作,工作是好是坏他们一点也不在乎。”
但钱兵不认同高厂长对工人的这种评价,他认为工人们不像高厂长所说的这样。为进一步弄清情况,钱兵采取发放问题调查问卷的方式,确定工人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需要,并找到哪些需要还未得到满足。他也希望通过调查结果来说服厂长,重新找到提高士气的因素。于是他设计了包括15个因素在内的问卷,当然每个因素都与工人的工作有关,包括:报酬、员工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工作环境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厂制度、监督体系、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个人发展的空间、工作得到认可情况、升职机会等。
调查结果表明,工人并不认为他们懒惰,也不在乎多做额外的工作,他们希望工作能丰富多样化一点,能让他们多动动脑筋,能有较合理的报酬。他们还希望工作多一点挑战性,能有机会发挥自身的潜能。此外,他们还表达了希望多一点与其他人交流感情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工作,也希望领导经常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基于此,钱兵认为,导致油漆厂生产效率低下和工人有不满情绪的主要原因是报酬太低,工作环境不到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淡。
【问题】
1. 高厂长对工人的看法属X理论吗?钱兵的问卷调查结果又说明了对人的何种假设?
2. 根据钱兵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你为该油漆厂出点主意,来满足工人们的一些需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