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艺术的多重维度探析
冰雪艺术的多重维度探析[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冰雪艺术的多维性,从冰雪艺术的文化维度、艺术维度、时空维度、产业维度和人才维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冰雪艺术发生的背景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尝试通过厘清冰雪艺术在不同维度内所处的位置,从宏观层面呈现相对客观的冰雪艺术原貌,并针对冰雪产业相关问题,从艺术角度寻找理论研究和问题解决的路径。
[关 键 词]冰雪艺术;冰雪文化;冰雪产业;冰雪艺术人才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探寻,冰雪艺术都难以从单一的维度呈现出其发生和发展的明确框架,虽然从“冰雪艺术”表面呈现出的直白表达,仅仅指向以媒介为属性的狭小范围,我们从常识和感受层面亦可以接受“冰雪艺术”,即以冰雪为载体,或以冰雪为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这一概念,但这只是一个符合了语言逻辑分析一般意义上阐释和界定的描述,而无法对“究竟是出于哪种必然性,或者说哪种客观存在的力的态势,它从总体上奠定了人和世界的关系的基础,由此而产生了类似艺术这样的东西”这一问题给出一些有价值的深层认知角度指引。本文无意将这个严格意义上仅有几十年发展历程的艺术形式放置于“冰雪艺术是什么”“冰雪艺术的美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追问中去进行形而上的本质和规律的探索,而是尝试在大众意识中对此艺术形式冠以“艺术”之名,出于对作品创造者技艺娴熟的尊崇角度出发之外,更多地从维度的层面对冰雪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给予合理性的认识,找到其在一般的艺术体系中本来所处于的位置与状态,进而认识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并以现有状态呈现的原因,寻找理论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的路径。
一、冰雪艺术的多维度及其本源性
纵观艺术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是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发展而孤立存在的。面对纷繁复杂的艺术形式,我们通常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艺术进行分类,从宏观的层面看,我们常将艺术分为美的艺术、流行艺术、民间艺术、亚文化艺术;根据艺术存在的方式,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根据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根据艺术时代特征,将艺术分为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根据艺术分类美学原理,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根据艺术观念的呈现,将艺术分为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等等。但很多艺术形式在某一分类方式里所归属的类别角度是单一的,冰雪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形式,从被作为“艺术”看待以来,它的归属和类别角度就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譬如根据艺术分类美学原理,它可被同时归属至实用艺术、造型艺术和综合艺术三个类别。
图1. 第三十三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雕比赛获奖作品《库库尔坎》墨西哥-加拿大联队
冰雪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地域文化状况的影响,基于地域文化认同,根植于具有冰雪生存实践人群的本源性境遇之中。“文化是人文科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语言、行为、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正因文化是基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所存在的,也就不会有脱离人而存在的艺术。在我国,冰雪艺术早期发生和发展主要集中于黑龙江省及吉林省北部地区,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冰雪文化产业发展,新疆冰雪产业及冰雪艺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瑞典、挪威和美国北部地区冰雪艺术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总体上看,上述国家和地区在种族、民族和文化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上述地区的人民在长期适应寒冷严酷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类似的总体人格特征——坚忍而质朴、遒劲而雄健,这些特征也正是寒地民族的文化精神基础。
图2. 哈尔滨太阳岛雪博会入口主题大型雪雕
图3. 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特等奖获奖作品《睡美人洞救援行动》泰国达叻技术学校
图4. 第十一届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三等奖获奖作品《古蜀茶韵》四川大学
“艺术深植于人类生命存在的本源性境遇之中,艺术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以审美感性方式所呈现或绽放出的本源性存在意蕴”,这种本源性存在意蕴深深地影响着冰雪艺术的创作和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国际、国内冰雪雕比赛和冰雪艺术作品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寒地民族人格特征和审美价值取向在冰雪艺术作品中有大量集中的呈现。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这样的文化基础造就了粗犷豪迈的艺术风格;另一方面,这也许正是当今冰雪艺术形式和冰雪艺术作品的创作趋于粗放型发展的人本原因之一。美在真冰真雪、大冰大雪,我们的底子就是宏大,自然之美天生丽质等原生态理念,依然是冰雪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主导理念,这一粗放而表面化的理念,是不重视冰雪艺术文化内涵挖掘、文化融合和领导性文化塑造的思想根源,也是导致冰雪艺术和冰雪文化产业长期低端重复、恶性循环的文化根源。冰雪艺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先从冰雪文化维度提升和维度聚焦入手,以既保留地域本源性存在意蕴文化精华,又符合时代发展,具有更加丰富内涵,适应更广泛区域受众需求的新型文化,去达成更高层面和更广泛区域的文化共识,以更加开放、包容和富有内涵的冰雪艺术文化,推动冰雪艺术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冰雪艺术维度的综合性
冰雪艺术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其具有以冰雪媒介结合其他传统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冰雪艺术对于相关艺术形式借鉴与传承的特征,并且这一借鉴与传承呈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差异性、创新性和局限性。以冰雪艺术中最主要形式之一的冰雕为例,虽然其造型规律、雕塑技法对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多有借鉴,但形体塑造上只能以“雕”为主;另外,由于冰雪材料材质无色、透明,对光线会产生折射效果的特性,导致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弱,形象不明确。为了弥补这一材质差异造成的缺陷,冰雕造型时多采用石雕和木雕手法,强调体面关系,以突出形体基本特征,力求轮廓鲜明,在此基础上精雕细刻、强调细部,借助其材质特性进行创新,两面雕刻,使线条互相交叉,雕痕纵横交错,并且在展示时借助自然光线或辅助人造光线进行形体塑造,从而实现冰雕在光线反射作用下,产生玲珑剔透、远观近视俱佳的艺术效果。
写实主义是冰雪艺术造型的主要艺术风格,“简单而言,写实主义理论让人相信视觉艺术作品看上去应该像他力图展示的对象。对写实主义,有一个流行的定义,它是这样形容的:一段能让观众迅速、轻易认出描绘对象的描写所具备的那种特质,一段能将其自身与日常联系起来的文学性文字所具备的那种特质”。而这也是其他艺术形式常用的表现方式,冰雪艺术采用这样的表现方式主要是由冰雪媒介的性质和接受者需求决定的,冰雪艺术在观念呈现上更趋向具象造型,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借鉴雕塑、建筑、装饰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写实主义造型语言,这也是目前冰雪艺术呈现给我们的基本风格。未来一段时期,冰雪艺术的基本风格样式依然会保持这一趋势,其原因主要来自冰雪艺术发展所基于的土壤,即:冰雪产业、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冰雪艺术所面对的大众化体验。
图5. 2018年高校冰灯冰雕艺术创新设计大赛教师组一等奖作品《孔雀东南飞》(张可佳、马振庆、王言波)
图6. 2017国际组合冰比赛获奖作品
艺术作品需要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满足人们不同层面的心理或生理需求,即便我们抛开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界定,一件不被需要、不会带给人任何心理或生理反应的作品,都不应该被称作艺术品。“人们公正的观察可以表明,艺术作品或者所谓的艺术作品,可以给人们带来与日常生活经验的效果完全不同的两种效果,我们把这两种效果区分成为艺术的深层效果和表层效果。”譬如我们面对气势宏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清明上河图》时,亦或是沉浸在西方古典音乐或肃穆或浪漫的氛围中时,这些效果都会对深层的自我产生吸引、形成共鸣,呈现出艺术的深层效果,而与之相对的,一场节庆的花车巡游、一段歌舞秀,亦会带给我们审美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但这种效果往往是表层的,与我们唱唱KTV、看脱口秀所带来的心理层面的体验并不会有本质上的区别。同样对于冰雪艺术而言,从冰雪艺术作品创作者和接受者各自的角度看,他们对于冰雪艺术的需求认知预期,存在着深层和表层效果的不同追求,冰雪艺术创作者在从事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明确回应接受者的表层效果需求,虽然从事冰雪艺术的艺术家们也渴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呈现出深层效果,但从接受者的角度,没有多少人会存在感受冰雪艺术深层效果的心理预期和情绪准备。
从冰雪艺术的主要形式和其快速发展所依赖的冰雪旅游、冰雪体育等环境基础角度看,人们对冰雪艺术的需求具有明确的时代性特征,是体验式和娱乐化的。这一时代性特征虽然也影响着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但由于很多艺术形式,比如绘画、雕塑和传统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生、发展与冰雪艺术的发生、发展处于完全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冰雪艺术的媒介特性、表现内容和创作方式等诸多因素的限定,都导致冰雪艺术在其发展之初,艺术审美与感受就对应了艺术表层效果这一维度。
三、冰雪艺术时空维度的多元性
冰雪艺术最常见的形式是以三维形式呈现的,根据艺术存在的方式,我们一般性地将其视为空间艺术的一种,但由于冰雪艺术的媒介特征和体验式需求特征,在很多情况下,它又同时兼有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的三重属性。以冰雪艺术范畴里最为常见且具有重要价值的冰雪雕和冰雪建筑艺术为例,二者作为空间艺术的属性极为明确,在此不做赘述,下文只针对冰雪艺术的时间性和时空性进行简要阐释。
从时间艺术层面考量,传统意义上的时间艺术包括音乐和文学等艺术形式,我们即便不去考虑冰雪雕和冰雪建筑因体验需求而大量应用声光电技术等手段,单从艺术作品的创作与灭失角度看,他们便具有较之传统雕塑和建筑更为显著的时间性意味。传统雕塑本身具有纪念碑式意义,创作之初便是以长期存在为潜在思考原点的,建筑存在百年以上的更是比比皆是。而冰雪雕和冰雪建筑的液态——固态——形象呈现——形象灭失——液态的转化,在短短不超过四个月的时间内发生,并且随着四季的更迭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因此,冰雪艺术本身的发生过程无论对于艺术创作者还是艺术接受者都具有强烈的时间性意味。另外,不同时间的光线会使冰雪艺术作品呈现出巨大的效果反差,并且冰雪艺术的这一属性对于作品的创作理念和实现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
图7.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雪建筑艺术作品
从时空艺术层面考量,传统意义上的时空艺术包括戏剧和影视等艺术形式,它们其中所体现的时空体验概念在冰雪艺术中同样有着明确的呈现,大量的冰雪艺术建筑都是基于现有经典建筑的模仿再现与拼置同构创作的,观看者置身其中,既能体会这些建筑原型的艺术风貌,又因艺术形式、体验氛围的独特性,而呈现出时空、情节和感知的穿越感与互动性。也正是由于冰雪艺术对于模仿原型的颠覆性场域创新,更加赋予了冰雪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多元性特征,正是冰雪艺术从观念上更被确定为艺术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冰雪艺术产业维度的持续性
回顾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冰雪艺术的发展与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没有冰雪文化产业的繁荣,就没有冰雪艺术的发展。近年来冰雪文化产业,尤其是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快速,“据测算,2017-2018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达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约合3300亿元,预计到2021-2022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将达到3.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将达到6800亿元”。在冰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冰雪艺术的整体水平并没有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依然停留在创作理念、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低端重复的状态,没有突破冰雪媒介的材料属性限制,囿于草率构思——匆匆制作——低端展示——冰雪融化的怪圈,没能确立科学明确的冰雪艺术创作理论体系和促进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的应对策略体系,没能起到以冰雪艺术水平提升促进冰雪产业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
冰雪艺术批评严重滞后,冰雪文化产业策略、品牌建设研究表面化,是冰雪艺术发展缓慢的另一原因。在中国知网资源总库全文检索分别输入关键字“冰雪艺术”“冰雪产业”和“冰雪品牌”,搜索结果显示,从1988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30年间,各类关于“冰雪艺术”“冰雪产业”和“冰雪品牌”的文章、硕博论文和会议文章分别为143项、403项和80项,因采用全文检索模式,上述文章存在大量重复交叉情况,绝对数量应该更小,并且在这些文章里没有一篇从艺术批评角度研究冰雪艺术问题,对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及冰雪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可行性建议的文章少之又少。艺术批评是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冰雪艺术批评的缺位,不利于冰雪艺术和冰雪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
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广泛借鉴其他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策略,以品牌化思维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冰雪文化艺术产业,现在国内大量冰雪产业园区单纯靠门票收入支撑运营,靠大场面吸引观众,如果这些企业不及时觉醒,迟早会在产业竞争中被淘汰。冰雪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借鉴故宫的创新发展经验,不可过度透支消耗优势资源,走上东北经济依靠资源、粗放经营而形成的当前经济增长乏力的老路,必须及早充分挖掘冰雪文化内涵,塑造冰雪文化IP(Intellectual Property),融合“Intellectual Property”和“Internet Protocol”双IP理念,以冰雪艺术创新塑造核心知识产权,构建差异化的优势竞争力,创造具有独特性和超级复制能力的冰雪艺术IP,以突破时间性、地域性、延续性、传承性和体验性对于冰雪艺术发展的制约。
冰雪艺术水平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迭代的过程,冰雪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是一个品牌化塑造、消费者培养和需求唤醒积蓄的长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决策链会直接影响到艺术产品的水平,“决策链是指,艺术客体在通过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所有影响它的决策”。政府政策驱动、社会资本介入、艺术家不断创造和消费者良性互动都是这一链条上的一环,这些环节的全方位融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仅靠一次大型冰雪体育赛事的拉动,或者冰雪文化产业链中某一个环节的带动是无法实现的。“文化产业的积累,还不是文化艺术的积累,它是一种能力、方法和品牌的积累。这种积累不是一种自然的积淀,还需要去巩固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冰雪文化产业早日走出低端重复,高投入、低产出,持续性发展潜力弱的低谷。
五、冰雪艺术人才维度的专业性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的艺术人才,虽然冰雪艺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但从事冰雪艺术创作的人才队伍依然呈现出业余化、临时化的状态,专业化冰雪艺术创作人才存在较大缺口。这里既有冰雪艺术创作受季节、材料和空间制约的因素,也与冰雪艺术创作理念固化有关,面对冰雪文化形式需求多样化的社会状况,冰雪艺术人才的创作理念亟需完成从传统冰雪艺术观念至多元化冰雪艺术观念的维度拓展。当今社会对于文化的需求是多样性、多元化的,面对受众对于冰雪艺术文化性、内涵性、体验性、互动性以及传播性需求的提升,面对冰雪文化产业品牌跨季节、跨区域的全方位传播的需求,冰雪艺术创作队伍专业化,是冰雪艺术发展必须顺应的趋势。
在影响冰雪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在冰雪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人才之外,冰雪艺术落地实现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哈尔滨为例,据第二十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官方数据显示,该届冰雪大世界建设用冰量11万立方米,用雪量12万立方米,施工期每日有万余人投入到冰雪大世界的建设之中。施工人员的组织协调水平,具体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艺术感悟能力、造型还原能力都直接决定着冰雪艺术作品最终的艺术水平,这些技术人员伴随着冰雪之都的成长而逐渐成熟,是一个地区冰雪艺术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对于众多新兴冰雪产业发展地区,人才培养任务任重而道远。
冰雪艺术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政府、教育机构和冰雪艺术家们共同携手努力。2015年,黑龙江大学获批国家艺术基金“冰灯冰雕艺术设计与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已有35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员顺利毕业,他们必将像星星之火,为我国冰雪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冰雪艺术事业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六、结语
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冰雪艺术的发生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考验,就如同它充满不确定性的材料、艺术表现形式和不被主流艺术接纳的处境一样,冰雪艺术与那些本身已经具备了较高综合维度的艺术形式不同,即便我们不从二元化的角度,而从多元化的角度去看待它,它的归属也是不言自明的。既然冰雪艺术没有其它一些艺术形式那样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清晰的传承脉络,而是更多地依赖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为何不冲破所有羁绊,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和国家文化意识的机遇,利用自身的多维属性,与文化、艺术、需求和产业之间进行一场穿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对话与衔接呢?我们要以工匠精神去完成冰雪艺术的浴火重生,去提升和拓展冰雪艺术的维度。如果以我们今天的视角去回望艺术的发展历史,去仰视那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艺术大师们,在他们所生活的时代,又有几人不是匠人呢?
注释:
〔德〕福尔克尔·哈兰.什么是艺术?——博伊斯和学生的对话[M].韩子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6.
刘晓东、徐琪.文化创意产品价值共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6.
宋伟.语言学转向之后的“艺术定义”如何可能?.艺术百家,2018(1):27.
〔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M].艾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62.
〔美〕特里·巴雷特.为什么那是艺术?[M].徐文涛、邓峻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48.
《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18)》.https://124717.kuaizhan.com/51/34/p58346875542794.
〔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3:106.
陈少峰.文化的力量[M].北京:华文出版社,2013:14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