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个性——王桂勇的油画艺术语言
追求个性——王桂勇的油画艺术语言
王桂勇的油画艺术语言最显著的特征是追求个性。他少年学画时期正值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85美术新潮”,印象派之后的西方现代艺术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观念,冲击着中国学院写实绘画教学体系,也激发了他追求个性的艺术冲动。他青年创作时期受到中国当代艺术流行画风的影响,其中中国新写实油画家忻东旺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对他的影响尤其明显。忻东旺曾说:“艺术史对个性的识别如同对身份的识别一样重要,没有个性的艺术如同没有血性的人一样得不到尊重。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艺术的价值对于人精神性的依赖,而所谓精神性又是艺术家心性情感的品质化。”随着阅历的增长和研究的深入,王桂勇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资源中也存在类似现代艺术追求个性的观念。例如明代“公安派”文学理论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就是反对拟古,提倡创新,冲破藩篱,解放个性。王桂勇认为:“而今,创新才是艺术本体的发展之路,个性化又是艺术创新的根本。”艺术语言个性化的独立审美是艺术家个人的精神诉求,更直接、更强烈地刺激观者的心灵,激发起观者的情感共鸣和深层思考。个性化的艺术语言需要在长期艺术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锤炼。
《集市-3》 王桂勇 180X180CM 布面油画 2017
王桂勇个性化的油画艺术语言,在他的人物画中发挥得最为充分。忻东旺的新写实油画人物画,题材聚焦于流入城市的农民工群体,造型以质朴、粗犷略带诙谐、幽默的写实手法,塑造了当代中国农民真实感人的精神肖像。王桂勇的人物画也属于新写实油画的范畴,题材更为宽泛,包括城乡百姓、少数民族以及外国人物,大多仍是社会底层的平民,造型基本上也采用质朴、粗犷略带诙谐、幽默的写实手法,更加带有表现性的倾向,甚至带有漫画式的夸张。也许因为画家以前从警十年的职业经历练就了异常犀利的目光,他特别善于洞察和捕捉各种人物的相貌特征和微妙表情,揭示人物性格的真实与内心的秘密,即使在一般人看来他所画人物的外表并不那么美。不过,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艺术论》所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性格就是外部真实所表现于内在的真实,就是人的面目、姿势和动作……所表现的灵魂、感情和思想。”“在艺术中,只有那些没有性格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的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对于当得起艺术家这个称号的人,自然中的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的眼睛,大胆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而又毫不困难地,像打开的书一样,懂得其中内在的真实。他只要注意一个人的脸,就能了解这个人的灵魂;任何脸色丝毫不能欺骗他,虚伪和真挚对于他同样明显;头额的倾斜,眉毛的微皱,眼光的一闪,都能启示他内心的秘密。”王桂勇多年来深入社会基层生活的各个角落,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凭借艺术家的敏感和悟性,能够全面把握人物外部的真实与内在的真实,因此他的人物画不追求表面的光鲜靓丽,而追求性格的逼真传神。在他的画笔下,无论老有所为的耄耋老人,还是相依为命的幸福老伴,无论喜形于色的民工、保安,还是愁容满面的菜农、铁匠,都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每一个人物毫不雷同的性格特征,突破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人物画千人一面的模式。同时,他这种个性化的油画艺术语言自身就富有表现力,不仅表现了画中人物的个性,而且表现了画家本人的个性。只有抓住对象的特征,注入自己的情感,才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彰显画家的个性。相对来说,忻东旺的人物造型、笔触和色彩还比较细腻,更符合写实油画的规范;王桂勇的人物造型、笔触和色彩更加简洁草率,更接近写意油画的风格。这正是画家个性的表现。
王桂勇的风景画是从写生入手的,他尝试把中国山水画、花鸟画的笔墨韵味与法国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的色彩表现融合起来,逐渐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油画艺术语言。他喜爱中国传统绘画,也喜爱西方油画特别是印象派,有时把自己的风景画作品命名为《印象狮子林》《印象喀纳斯》《印象红高粱》。他画的苏州园林与莫奈花园、北京建筑与巴黎小镇,既有中国山水画的笔墨韵味,又有法国印象派、点彩派的色彩表现,呈现中西融合的写意兼写实的独特风格。他画的“向阳花”、“红高粱”、“油菜花”、“青纱帐”吸收了中国花鸟画以及民间绘画图案的平面化构图与装饰性色彩,也借鉴了野兽派的表现性色彩和立体派的几何形结构,脱离了写实油画的范畴,向抽象表现主义的领域发展。
总之,王桂勇的艺术语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他的油画艺术语言将会有更广阔发展。
页:
[1]